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五 藏传佛教简介

  藏传佛教简介

   今天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藏传佛教。

   虽然我们都是学藏传佛教的,但其中有些人却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修法、见解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对各个教派的不同观点也缺乏准确的认识,这就势必会导致许多疑问。如果不澄清疑问,就会对修行造成障碍,因此,对所有正在修学或准备修学藏传佛教的人来说,从整体上了解藏传佛教,既相当重要也十分必要。

   由于藏传佛教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想在一、两天里介绍藏传佛教,肯定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我只能简单地讲一讲。

   一、藏传佛教的称呼

   首先介绍称呼——藏传佛教。有些书与有些人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这不是一个准确的名称。极少数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的人也许觉得,藏传佛教只是西藏喇嘛发明的宗教,而并不是佛教,因此才故意这样称呼,但这种看法肯定不具普遍性,因为藏传佛教已经被全世界的佛教界所公认。无论如何,就象汉传佛教不叫“和尚教”一样,藏传佛教也不叫“喇嘛教”,正确的称呼应为藏传佛教。

   二、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异同

   藏传、汉传之间,只是传承的差异,实际上都是佛教。譬如说,藏、汉译本的《中论》,就是从一个梵文蓝本翻译成两种文字的,其中除了极少数翻译上的差别以外,包括偈颂的数量、顺序,以及偈颂的内涵等等大体上也是一致的。我以前也讲过《中论》,当时用的是鸠摩罗什译师翻译的版本,从中我发现,除了几个偈子以外,其内容跟藏文版是一模一样的,而且也翻译得非常好。首先用词简练,虽然字数不多,基本上是五个字的偈颂,但涵盖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再有就是每一个偈子的内容表达得非常清楚、准确,词句也十分优美。当然,藏文版的《中论》也有这些特点。

   不仅仅是《中论》,包括其他的经典、论典,无论翻译成什么文字,其大致内容都一样,无非是语言的不同而已。

   不过,汉、藏佛教的传播方法却稍有不同。据史书记载,汉地以前的大成就者在传法时,主要以讲经为主,撰著论典普遍较少。关于这个问题,从《大藏经》的收藏内容中也可略知一二。譬如说,在汉传佛教的《大藏经》中,虽然有很多印度的经论,甚至包括以前藏传佛教《大藏经》里所没有的经典与论典,但却很少看到汉地高僧们自己写的论著。我们从中所见到的论典,都是月称菩萨、世亲菩萨等印度论师们写的。

   而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却认为,无论学者也好,成就者也好,若想直接去解释、归纳佛经意趣,是很困难的,毕竟佛经的涵盖面十分广博。虽然藏版《大藏经》有100多函,但也仅仅是佛经当中的很少一部分,除了人间以外,在龙宫、非人处所、空行刹土等很多地方,都留有佛经。要解释浩如烟海的佛经,是需要方法的。

   方法是什么呢?整个释迦牟尼佛传法时期,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皆在佛前听闻,他们可谓了知佛法全貌的两大典范。之后,龙树菩萨传承了文殊菩萨的思想重点,撰著了《中观六论》等甚深派论典;世亲菩萨、无著菩萨则继承了弥勒菩萨的思想脉络,也留下了大量广行派的论典。后来,西藏的高僧大德又将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法脉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他们认为,佛经需要靠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的智慧来解释,而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的密意,又需要依赖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智慧来阐述,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意趣,又需经由其他的高僧大德来演说,所以,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高僧大德阐释经论密意的各种论典。虽然在文革期间被损坏的非常多,但是,如今在藏地的每一个寺庙里,还是藏有大量的论著,虽然其中也包括大、小五明,诸如医学、声明、史学、天文星算等著作,但这些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大部分论典,都是用来诠释佛经的。

   举个例子,针对《现观庄严论》或者《入行论·智慧品》的内容,都有上百个注解、难释等,而在《丹珠尔》里面,印度本土的《现观庄严论》解释仅有十一部,其他的上百个论著,都是西藏的高僧大德们撰著的。他们将佛法的精华归纳、浓缩,写成了这些论著,对后人理解佛经的确大有裨益。

   在藏地,有很多规模不同的佛学院,其大部分课程,是显宗的五部大论;另外的少部分课程,安排了密宗的内容,所以,藏传佛教本身,就是一个显密圆融的完整体系。

   三、藏传佛教的分类

   (一)宁玛派

   1、概况

   提起藏传佛教,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宁玛派。宁玛派是佛教刚刚进入西藏直到藏王朗达玛灭佛为止,在很长时期内,于西藏形成的唯一教派,它是整个藏传佛教的基础。

   宁玛派的教义包含九乘:声闻、缘觉、菩萨道,包括了所有的显宗。其中的声闻、缘觉乘,囊括了所有的小乘,菩萨乘则包括了所有的大乘佛法。密宗又分外密和内密。外密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内密包括玛哈、阿努、阿底瑜伽。宁玛派的九乘既包含了所有的解脱道,也包含了所有的人天道。

   密宗是所有显宗的精华,而大圆满又是所有密宗的精华。在每一种内密里面,都涉及到四种灌顶。对应于四种灌顶,又有越来越深、越来越高的四种修法。

   第四级灌顶的修法是什么呢?在一般的密宗里面,叫做圆满次第的修法;在宁玛派当中,则把第四级灌顶的修法或圆满次第的修法独立划分出来,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修法,叫做大圆满。

   其实,在所有的内密里面,都有大圆满的内容,只是宁玛派把它单独列出来了。宁玛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圆满修法,也即阿底瑜伽。因为九乘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乘,跟显宗的汉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当中的萨迦、嘎举、格鲁派等等的显宗修法是完全一致的;外密的事部、行部、瑜伽部,也跟格鲁、萨迦等其他教派的密宗修法没有什么差别;哪怕是内密的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其很多修法也基本上一样,差别也不是很大。虽然玛哈瑜伽、阿努瑜伽,或者格鲁、萨迦等教派的内密修法各有所长,但没有一个能像宁玛派的大圆满修法讲得那样具体、透彻,大圆满的证悟方法非常丰富,远远超胜于其它密法。

   一千三百多年前,密法开始传到藏地,之后莲花生大师和布玛莫扎又亲自将密法的大圆满这部分带到西藏来弘扬。在此之前的修行者,无论是汉地的还是其他地方的,虽然历尽千辛万苦去印度参学、求道,实际上却没能把真正的密法带回来。唐玄奘法师当时去那烂陀的时候,是有无上密法即内密或大圆满的,但是他也没有把大圆满带到汉地,我想可能是与众生的根基是否堪为法器有一定的关系吧。

   郞达玛灭佛以后,藏传佛教进入后弘期。在后弘期的西藏历史上,有四百多位智慧超群的翻译家去往印度,在包括那烂陀在内的众多佛教大学参学,但当时印度宁玛派的教法已经很少见了。尽管他们偶尔会在一些修行人的经函里发现一两张这种经文,但当问他们这是什么经时,他们会回答说:“这是老一辈留下的,我们也不懂”。其实不是他们不懂,他们在秘密地修持,只是保密不公开而已。实际上,在莲花生大师住世的时候,大圆满也是保密不公开的,莲花生大师的时代过了以后,在印度就更看不到宁玛派的教法了。

   2、宁玛教法的传播途径

   宁玛派教法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第一种是经。

   所谓经,是指像显宗的《法华经》、《大方广华严经》等佛陀亲口所说的经书一样,从普贤王如来直到莲花生大师之间,一脉相承不间断地传下来,从而流传至今的经文。这些经在宁玛派的教法当中,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重。

   第二个种是伏藏或伏藏品。

   我听说国外有一些人在研究伏藏,但是从未听说汉地有人在研究和挖掘伏藏,这方面的汉文书籍我也没有看到过。也许大家都忙着搞经济,跟钱没有多大关系的事越来越没有人做了。不过,这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说不定也有人在钻研这方面的课题。

   宁玛派最神奇、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伏藏品。虽然其他教派也有伏藏品,而且在那些教派的上师当中,也有很多人可以取伏藏品,但伏藏的源头却是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所处的时期是前弘期,那个时候只有宁玛派,所以绝大多数伏藏经文是宁玛派的。

   伏藏是非常重要的藏经方式。譬如说,如果某一天发生核战争,整个地球被摧毁了,但伏藏密法也是毁不掉的,这一点我们大可放心。因为伏藏是藏在伏藏大师心里面的。从外表上看,伏藏大师每次取伏藏的时候,或者是在湖泊当中,或者是在岩石、神山当中取出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伏藏的一个信息而已,真正的伏藏不需要外界的条件。

   当年莲花生大师给弟子们灌顶、传法之后,就把各种灌顶、修法、仪轨的传承,交付给不同的人,并特别嘱咐不同的护法神保护这些伏藏。莲花生大师也同时授记:未来什么时候需要这些伏藏法,什么时候就能取出来。正是依靠这种殊胜因缘,才使藏密不会断绝。只要有一位标准的伏藏大师,就可以从他的心田里取出伏藏。在取出的伏藏中,灌顶、修法、仪轨的传承应有尽有,而且传承非常清净。这是莲花生大师特有的、非常伟大的弘扬密法、续佛慧命的窍诀!依靠这种窍诀,藏密永远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毁灭!除非众生的福报穷尽了,那只有另当别论。

   伏藏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修法,也有佛像、甘露等等,真可谓面面俱到,但最重要的是佛经。佛经里面的一部分是灌顶内容,一部分是与灌顶有关的修法,还有一部分是修法仪轨,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从前行到正行的一系列具体修法。

   伏藏品的传承非常清净,是由莲花生大师直接传给伏藏大师的。如果我们去听这个法,修这个法,则莲花…

《慧灯之光五 藏传佛教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