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五、时轮金刚——天降花雨的法缘

  五、时轮金刚——天降花雨的法缘

   不变大乐大手印,

   不变之中诞生身,

   敬顶时轮金刚尊,

   遍知一切智慧身。

   …………

   佛于耆奢崛山中,

   宣讲般若显经时,

   庄严聚米佛塔中,

   宣讲了义密乘法。

   ----《时轮根本续》

   藏传佛教以密宗著称于世。密宗,相对于显宗而言,特别注重法脉的传承,上师对弟子不仅传授修行的方法,而且以灌顶等方式传赐该法门特有的能量因子。打个比方,能量因子就好比植物的种籽,修行方法就好比植物栽培的技术,植物能否健康成长直至开花结果,种籽与栽培术两者缺一不可,但前提是种籽,这是毫无疑问的。若无种籽,你的栽培术再高明,至多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得到收获。

   在今日的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不乏这种故事:某公子因某机缘得到一本武林秘笈,不管他原来是不是个习武之人,反正一册秘笈在手,眼前豁然开朗,照本习练,最后成为一个技压群英的武林高手。在学武上,以前世高人留下的秘笈为蓝本,习有所成,虽未必容易,也并非不可能。不过,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则没有类似这种为争夺某个修行法门而闹得不可开交的故事。为什么?不是说密宗的修行法门在价值上比不上武林秘笈,密宗的大成就者,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论本事,岂是武林高手所能相提并论。(就如前面所讲到的,元朝皇帝曾派出使者请更钦·笃布巴入京,因请不动他,使者怕回去没法交帐,遂拔剑割他的脑袋,可是宝剑砍过脖子,就象在空中劈过彩虹,他的脑袋丝毫未损!使者不得不惊骇遇上活神仙了。)问题在于,密宗的修持要有所成就,离不开上师的灌顶传承。这就象色达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在回答学员提问时说的那样:今日汉地出了不少介绍密宗“大圆满”的书籍,这些书里的内容,有真有伪,由于佛教密宗非常注重上师的加持作用,在没有得到上师传承的情况下照书本去练,往往只是盲修瞎练,不可能得到“大圆满”的结果。

   觉囊派密法的传承,以时轮金刚最为殊胜。在壤塘藏瓦寺,听喇嘛介绍说,觉囊派时轮金刚的传承,一世一世,世世不断,可一直上溯到释迦牟尼佛的时代。

   据传,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释迦牟尼经多年苦修,在他三十五岁那年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成了一个彻底洞席宇宙生命过去未来的大智大慧大觉大悟者,也就是本来意义上的“佛”。释迦牟尼成就佛道后,以他的切身体会和对万事万物的透彻了解,孜孜不倦地向当时的人们宣讲宇宙的真谛和修行的方法。因听讲者根器的不同,他在宣讲的重点、程度和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凭着他超人的智慧,不管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听众,以及要讲的内容多么深奥,他总是讲得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大概这就是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中国大圣人孔子所说的“因才施教”的教育方法吧。

   在释迦牟尼成就佛道的第二年,他应香巴拉国国王释迦光之子月贤法王的请求,在印度南部吉祥山的聚米塔内,作了一次有关时轮金刚的演讲。听众除了月贤法王外,还有不少闻风而至的菩萨、罗汉、天人等等,这有点象我们今日大学里的敞开式讲课,名教授在阶梯教室作专题演讲,谁想来听,都可来,教室坐满了,站在门口听也行,没人会赶你走。

   在此要说明一下,按佛教史的说法,香巴拉国并不是地球上一个人间的国家,它处在喜玛拉雅山印度北方上空,由九亿六千万个城邦组成,整个国家四周雪山环绕,地形呈八瓣莲花状,中心为迦罗波城。在藏地有这样一种说法,香巴拉净土象汉地佛教推崇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美妙,但香巴拉比西土离娑婆世界更近,所以很多藏人愿意死后往生香巴拉极乐净土。由于香巴拉跟世俗的人间社会不处在宇宙的同一个层面上,普通人不容易跟它沟通,只有修行到相当高的层次,譬如,达到罗汉或菩萨的层次,才可与之往来。所以,那次跟月贤法王一起来聚米塔听讲的,都不是些普通人,月贤法王自己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根器本非寻常之辈。释迦牟尼已达到佛的境地,跟各界的沟通自然已无所不能。

   关于释迦牟尼的这次演讲,在成书于两个半世纪前的《如意宝树史》中,有如下记载:

   关于母续《时轮经》,时在佛祖正觉后的第二年,即时轮历的元年三月,地在伐折罗波那南部吉祥聚米塔内大乐地,化现大坛城,佛祖入定于吉祥时轮三摩地,向入坛眷属佛菩萨、请问者眷属香巴拉国日光王之子即金刚手化身月贤王、以及其它九十六王等众有缘所化,说《时轮根本续》一万二千颂。

   《如意宝树史》全名《印藏汉蒙佛教史如意宝树》,为十八世纪名闻蒙藏的学者----青海佑宁寺第三世松巴活佛著,以极为丰富的史料,对佛教在印度及藏蒙汉地的产生与传播情况做了系统的介绍。上述记载,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皆写得明明白白。

   上书所载佛陀化现的“大坛城”,共三层,底下一层为圆形法界语自在坛城,布七百二十二尊佛;中间一层为金刚界坛城;顶上一层为吉祥星宿坛城,布一千六百二十尊佛。佛陀在聚米塔里对月贤法王等众多听众作了时轮金刚灌顶,讲述了宇宙的成因,日月星辰的运行,须弥山等外部世界生住异灭的规律,五欲界等有情世界里众生的分类和不同,以及气脉明点的修习与解脱之道,等等,内容多跟时轮有关。

   在五世***所著的《西藏王臣记》里,对佛陀的这次演讲亦有记载:“岁次壬辰年三月十五日,于室利达那耶陀迦【梵语,即吉祥米聚山,处灵鹫山之东】,为护持一切秘密法藏之月贤法王演说《吉祥最初佛时轮金刚根本续经》,凡一万二千颂。法王迎请佛经至占婆罗【梵语,藏译音为香巴拉】,于玛拉耶苑中,创建圆满具足佛陀身、语、意三密所依之大曼荼罗形象,智慧威光,赫赫有灵,幻舞游戏,变化多端,为有情眼目作大庆会,使迦拉波城【梵语,为香巴拉国都城名】所有众生俱得共享金刚密乘之法缘。”

   演讲结束后,听众都回到了各自的处所,月贤法王则回到了他的香巴拉国。月贤法王深为释迦牟尼在聚米塔中精湛无比的演说所折服,他根据自己的回忆,将释迦牟尼讲述的内容整理成《时轮根本续》,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时轮根本续六万品释》。在他之后,又有香巴拉白莲法胤为之作注释,撰成《时轮根本续无垢光大疏》、《时轮根本续无垢光大疏摄要》等。这些著述流传到后世,被统称为《时轮经》。根据《时轮经》的内容,通常时轮又分成内、外、别三种。外时轮指须弥山、四大洲和八小洲等佛教上说的器世界,以及日月星辰的发展变化规律;内时轮指欲界、色界等众生的有情世界;别时轮指人体气脉明点的特征及修持解脱之道,包括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六支瑜伽等等。对时轮的这样三种划分,即使从今日社会一致公认的科学性、逻辑性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圆融合理的。

   月贤法王著了《时轮根本续六万品释》之后第二年,适逢他的父亲日光王登位百年,把王位交到了他的手里。可是,月贤法王自从听释迦牟尼讲述了时轮金刚以后,整理佛陀的演讲内容和依佛陀传授的时轮法门进行修持就成了他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他的修持很快得到证果,并决心要使时轮金刚在自己身后仍能在香巴拉国世世不绝地沿续下去。他继承父亲的王位后,为国家和臣民作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在玛拉伊花园中,根据释迦牟尼在聚米塔中的化现和描述,用五彩宝石建造了一座立体的时轮坛城。坛城周长400肘(肘,这是古印度计量长度的单位,一肘指肘尖至小指节间的长度,相当于二十四指宽,大约相当于今日的一市尺),规模不算小。任何人只要走进这座坛城一趟,就跟时轮金刚结下了殊胜的因缘。这座坛城建成之后,月贤法王把时轮金刚的传承和王位都传给了王子(乃地藏王菩萨化身帝释法王),然后自己融归于时轮的法界之中。

   此后,香巴拉国每个朝代的法王都象传送接力棒那样,把时轮金刚的传承一世一世地传递下去。继帝释法王之后,是阎王化身威武法王;威武法王之后,是除盖障菩萨化身月灵法王;月灵法王之后,依次是忿怒雾行王化身大自在法王、不动明王化身杂观法王、虚空藏菩萨化身自在法王、妙金刚化身妙吉祥法王。

   在香巴拉国的历史上,妙吉祥是个作为不凡的法王。在他任法座一百年时,发现香巴拉下属城邦里某些梵仙人行为不轨,居然用人类的头顶骨当饭碗和吃黄牛肉,还有少数外道也在蠢蠢欲动,如不加制止,将造成一定的后患。他就用神力把这些犯了错误的梵仙人召集到玛拉伊的时轮金刚坛城前,先给他们讲清道理,然后为他们作了无始初佛的灌顶并传授了《时轮略续》中的一千零三十个颂,由此把他们引上了正途;对少数蠢蠢欲动不服管教的外道,则被他用金刚乘的威力予以制服。因着他的殊胜功德,他被称为具宗法胤。【胤,音Yin(印),意为后代,法胤,法脉正式的继承者、传承人。】

   他既开创了香巴拉国的新局面,在他身后的继承者,便也承袭了他的衣钵而被称之为具宗法胤。他们依次是:

   妙金刚化身妙吉祥法胤

   观世音菩萨化身白莲法胤

   阎王化身佳善法胤

   地藏王菩萨化身尊胜法胤

   昏聩行化身善友法胤

   除盖障菩萨化身宝手法胤

   傲慢行化身遍入藏法胤

   虚空藏化身日称法胤

   除障明王化身极善法胤

   金刚手化身海胜法胤

   阎王化身难胜法胤

   地藏王菩萨化身太阳法胤

   昏聩行化身众色法胤

   除盖障菩萨化身月光法胤

   …

《五、时轮金刚——天降花雨的法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