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瞻巴拉山脚下的东方香巴拉净土▪P2

  ..续本文上一页宣德十年(1435)逝世,终年八十六岁,遗体火化后,烧出舍利千颗,五彩夺目,晶莹透剔。壤塘寺专门造了灵塔殿,将他的舍利灵塔供于其中。

   冉那西日把觉囊派的教义与密法从后藏的觉囊寺带到了康多地区,他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继承了他的事业,使觉囊派在康多地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冉那西日在世时在壤塘一带弘法半个多世纪,向他学过法的信众数以万计,仅壤塘寺里的僧侣就达千人,在他的上首弟子中,较有影响的有十六人,其中五人在他身后依次继任壤塘寺的主持。而将壤塘寺的影响力推向顶峰者,则是被称为“佛陀狮子”的嘉哇桑格(1509-1580)。

   据说,对嘉哇桑格的出世,莲花生大师在八百年前就有授记:

   在那嘉绒河源夺堆地,

   名叫芝隆小山沟里面,

   一对夫妇俄热与卓玛,

   龙蛇年间生子名带嘉。

   精通讲辩著作诸学识,

   弘法利生兴盛于东方。

   将有数千比丘为眷属,

   不知莲花大师我所变。

   未来寿元之量七十四,

   若能聚僧勤修长寿咒,

   当能长寿活到八十四,

   一切浊世逆行迷众生,

   处理慕敬之心发祈祷,

   与彼结缘众生往兜率。

   正如莲师的授记中所言,嘉哇桑格于龙蛇年生于嘉绒河上游芝隆的多西钦(在今壤塘县上杜柯乡),父亲叫贡嘉·俄热,母亲叫华吉·卓玛。这是一个贵族世家,先祖曾在嘉绒地区当哇科土王,为康区十二万户之一。嘉哇桑格自小聪颖过人,十岁受居士戒,对再深奥的佛经也是一听就懂,一点就通。十三岁,前往壤塘寺参加法会时,被一个大活佛认出他即是被称为“佛圣”的前任寺主的转世,于是将他恭迎进寺,择吉日举行了坐床仪式。他在修学显密经论的同时,按觉囊派的传统进行认真刻苦的修炼,有一次,去霞热拉孜神山一座无人打扰的小庙闭关,面壁一次就是整整半年。十七岁,他首次登台为僧众讲授《时轮根本续》,开始了他的弘法活动;二十三岁,他从大堪布贡杰瓦受了比丘戒,此后正式摄收徒众。

   嘉哇桑格在修持上卓有成就,据说能乘形状象狮子的灵兽出入云中,故被称为“佛陀狮子”,在当地信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嘉哇桑格应召进京朝贡,为明世宗讲经说法,深得皇上嘉许,赏赐给他大量黄金和许多珍稀物品,如象牙和羊脂玉雕刻的艺术品、孔雀翎华盖、珊瑚帽顶、官服官帽、各种佛像佛塔以及皇家内库珍藏的锣钹等等。除了这些珍贵的赐品,明世宗还降旨把朵麦地区的八大平坝和五座神山委赐嘉哇桑格领辖。这八大平坝是:阿如坝、贡色霞坝、则葛拉木坝、玛随列坝、木雅色切坝、色部根坝、颇直切玛坝和巴拉吉木坝;五座神山是:东方牟波宇孜、宗地拉日年孜、多吉古啦甲孜、霞热门孜和霞扎拉孜。这八坝五山的范围遍及今青海果洛州和川西北阿坝州、甘孜州境内。

   皇上还亲驾御笔,题写诏书:“奉天承运,朕亦受此曲而基宝师灌顶,奉彼为根本师,普天之下,尊卑人等毋须说更应予尊崇。”曲而基,在藏语中意为“法王”,皇帝一言九鼎,在这里实际上就等于认可了嘉哇桑格在藏地的法王地位。壤塘寺后来又被称为“曲而基寺”,即源于此。由这份诏书也可看出,以大明王朝帝王之尊,对全国的子民公开宣布奉嘉哇桑格为本朝皇帝的“根本师”,这可以说是把对觉囊派代表人物的尊崇抬到天上了。

   应蒙古汗王容须布黛青的一再邀请,嘉哇桑格还多次访问了蒙古,使觉囊派的教义和修法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种下了善根。容须布黛青乃元世祖忽必烈的后裔,身为汗王,在当地拥有相当的实力和影响。他赠给嘉哇桑格一颗沉甸甸的铜印,重两斤半,印柄上雕制造型优美的无量寿佛像,印背上刻写蒙、藏两种文字,尊称嘉哇桑格为“弥勒怙主的幻化最胜化身”。随同这颗铜印,他还送给嘉哇桑格一封藏文信,实际上这也是对他的蒙古臣民的一道诏书:

   敬礼三宝!长官我乃是始自先帝天神之子波尔台吉的薛禅汗(即元世祖忽必烈)的连绵不断的王系策青阿丹汗王之侄、平土卫江河洛旗宏巴图尔。

   对于三界宛如旭日的化身,一切智宝师的加持,迄今壤塘活佛宝师世代相承。为了我今生下世不出过失,为了友情和佛教,为了三界友情,特别是考虑到完成蒙藏官府之善美事业,向您奉献此印章。善哉!

   自呈献此印章和字书后,我容须布昆仲叔伯台下的全体蒙藏人等,我全体蒙古牧部不得侵扰藏族所有牧部。若有损恼,必将惩处。应遵从喇嘛曲而基寺宝师等人之吩咐,支应差赋,如同给我一样。为了今生下世,不断给喇嘛们和蒙古侍者们提供驮畜、坐骑、干粮等至关重要。若有人扬言不遵从此字书,则速告我的蒙古侍者,同时函告我。

   曾几何时,忽必烈的金戈铁马驰骋南北横扫群雄,何等风樯阵马、威武雄壮。作为忽必烈的后裔,容须布黛青的骠悍骁勇一如他的先祖。但是,在嘉哇桑格面前,他却心甘情愿地匍伏于地,对来自壤塘的这位大活佛大宝师表示出最虔诚的敬意。

   壤塘寺在嘉哇桑格主持之下,扩建了许多殿堂、经院和佛塔,整个寺院共拥有大小殿堂等建筑五百多座。尤其是被称为“曲而基红色大依怙佛殿”的大佛殿,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成为当时川青地区最出名的寺院建筑之一。大佛殿举行开光典礼时,释迦牟尼大佛像上放出许多金色光环,犹如电掣布满天空大地,从光身中间还发出一道清晰悦耳的声音,朗朗宣说了四句扣人心弦的偈言:

   早在无量劫前证菩提,

   怜悯无边众生之威力,

   八万贤劫清净刹土外,

   与此弥勒结缘得授记。

   清晰悦耳的声音连续宣说五遍,然后余音袅袅,渐渐消溶在金光灿烂的天空中。

   嘉哇桑格还在各地兴建了沃巴寺、松多寺、热冲寺、西林寺、巴拉岗寺等一百多座壤塘寺的子寺和一百多座佛塔,范围遍及整个朵麦藏区。

   从冉那西日到嘉哇桑格,经一个半世纪风风雨雨,壤塘的觉囊派,如日中的太阳,把肜肜热力撒遍朵藏的山山水水沟沟尕尕,壤塘一带,成为瞻巴拉山脚下一块真实不虚的东方香巴拉圣域……

  

《三、瞻巴拉山脚下的东方香巴拉净土》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