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义教授 第七讲 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乐支不求苦
乐支不求苦,是自己为了得到快乐,而让他人受到痛苦,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譬如有位常跟你有比较的人,他万一做错事,你就很高兴;或者他失败了,更加高兴。有的受到他人的虐待,那时也可能想:希望他早一点死,早死就不会有人虐待。这都是为了自己快乐,希望别人受苦。另外像自己有个商店,对面也有一家,如果他们发生一些事情,自己就很高兴,因为他们有了麻烦,自己生意就会好。譬如你们住这家饭店,但是对面及右边,还有几家,他们会想这些人都不来我们这里住,而住在他们饭店,希望他们遇到很多麻烦,而且不会赚到钱。又因台湾来的团体都住这家,他们就会想这些台湾人都不太好,而且这家饭店也不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他人受害,像这种情形,大部分都发生在商人身上。
譬如巴基斯坦有内乱,或是发生什么事情等,印度方面口里会说真可怜,但是他们心里很高兴;印度这边有内乱或灾害,巴基斯坦方面也反应一样。以前苏联与美国也是一样。两国敌对时,双方都会有比较心。中共政权有时会秘密讨论,如何分化印度与西藏,就秘密进行挑拨离间;有些政治理论,杀蛇先砍头,要西藏流亡政府消失,一定要先伤害法王。中共为了不受西藏人民的抗议,就会做这种事;同样的,西藏人只要中共有水灾、地震等灾害,他们就很高兴。当毛泽东死时,他们心里很高兴。这些都是为自己安乐,然后希望他人受苦。
我们学辩论时,班级中跟你不相上下的人,希望他快点离开,以后就可以第一名。学校每年考试,毕业考试,我不会给他奖赏;有些办事者建议应该给他们奖赏,这样他们会努力读书,但我从来不给;如果平时品性好,读书也很用功,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些是在考试时可能运气好,而多得几分成为第一名,而平时用功的,一时运气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我对他们说,名次不是很重要的,最主要是平时自己要用功。我们学校人数不很多,如果我对某些学生赞叹,其他学生会受不了,会生比较心,以后他们也想得到我的赞赏;给他们奖赏,是怕他们生起比较心。一般学校可以给他们奖赏,辩经学院这样做是不太好,我们学佛修心的人,是要用很多方法来禁止生起比较心。
为了自己的快乐,然后让他人遇到很多麻烦,遇到很多痛苦,遇到一些不吉利的事,常常这样做,就是违犯了修心三昧耶。为了希望仇人,不要再做伤害的事,希望他们的瞋心,立刻消除,可以为他们做些善事。中共的领导人,一心想损害西藏人民的事,我常希望他们能消除这种心,我常祈祷。如果中共能够改变民主政府,那十三亿人民将受益,我只有祈祷,希望建立个民主政体。
有些根本不认识的人,他们在传严重邪法,造严重恶业。你可以想他们在传邪法,会伤害到很多人,而且自己会堕落到三恶道,因为那个人是跟自己毫无利害关系,但是你可以祈祷希望他赶快死,这种祈祷不是为自己,是为救社会大众,以及说法人。在格西博多瓦时代,有一位格西叫谢秀,他知识广博,原先是位很好的格西,后来有一村落发生动乱,这位格西是领导者。格西博多瓦想:如果他早三年死,就不会遇到战乱,即使动乱发生,死于此次动乱。这时格西博多瓦说,多么希望他在三年前死去,如果三年前他死去,那末他就是位持律上座,也会得到增上生;因为现在他牵涉在内,会造很多恶业,但现在他可能就会堕落。
如果我们常观察自己的心,可以体验到,原来是常常生起这种心,这时就要马上对治,不能让它生起。然后想他人的快乐,是前世造的善业,他人的功德果报。如能这样,就是乐支不求苦。
乐支不求苦也包括为了追求一时的快乐做些事。例如为了自己的生活过的快乐,而去偷窃,结果可能到监狱去。为了升官发财,作奸犯科,本是为要得到快乐,而最后求得是痛苦,这是乐支求苦。为自己的安乐,化费很多精力,带来很大痛苦。快乐有暂时及究竟:一种是暂时快乐,究竟不快乐;一种是暂时快乐,究竟也快乐;一种是暂时不快乐,究竟也不快乐;一种是暂时不快乐,究竟快乐。我们修慈心悲心时,暂时生起这种心时,自已心中很欢喜,这时暂时快乐,以后也快乐。有的为了暂时快乐,偷、抢、诈取等,这种人可能暂时一点生活上的快乐,但究竟是不会快乐。有的到深山修苦行,过着很多困苦的生活,但能承担这些痛苦,他以后会得到快乐。譬如战争,不但暂时痛苦,以后也是痛苦。譬如屠夫,眼前可能得到很多钱财,但究竟只有痛苦。在这四种中,我们要断的是现在痛苦,未来也是痛苦;暂时快乐,究竟不快乐,这是乐支求苦。暂时有些痛苦,究竟可以得到快乐,这些是我们要尽力行持的。暂时和究竟都可以得到快乐的,那是最圆满的,我们尽力去实行,也容易做的。现前会受很多痛苦,但未来可以得到很多快乐,实行比较困难,但我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实行。世间上如送孩子上学,虽然对他们来说,是件苦事,但毕竟对他有益的,可以想象的到。以修法来讲,现在好好修学,只要方法正确,以后肯定得到快乐。像有些未具共的修学,如皈依、菩提心,甚至因果也不太清楚,而想直接修密法,这等于是乐支求苦。意愿很大,修不出果;如同水一直搅拌,不会浮出油来;没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因,是无法得到果。如果按次第慢慢修,然后到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对你也不是很难,成果也很大。譬如要获得博士学位,你不从小学、中学等次第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知道那种因,切实实行,才能感得所希望的果,这是乐支不求苦。
三昧耶讲完了,三昧耶藏文直译是严烧,意思是说:如果自己所承诺的不严格守护,将被狱火烧毁,故说严烧。但是这个学处的意义,如果暂时没有做好,就是没有行持,你不一定会堕落地狱。
第七、明修心学处
一贯众瑜珈
不管是吃饭或走路,都要有修心的摄持。为了存活一定要吃饭,但不要对饭起贪心;吃饭为养身,可以修持佛法;为了要修持佛法,所以才吃饭。吃饭思惟饭的来源,粒粒皆艰辛,那是农夫辛苦所得,希望他们早日脱离痛苦,要这样祈愿。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要离修心的修持。譬如早晨起床,起一个牵引力,思惟我为了教法,为了度一切众生,我要做些应该做的事。然后去做些事。在白天正在工作时,虽然未起这种心,但是所做的事,就是间接摄入。当你正在做时,可以生起为众生做这些事。这种修心的力量,没有消失的话,就是直接摄入。通常直接摄入比较困难;但是早晨牵引力很强,那自然一天当中,做任何事都会被摄住。
吃饭时我们要想,如经中说:「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瞋,不为肥骄慢,但欲住持身。」吃药,是为了自己消除病痛,不是为了要长得很壮大,可以向人炫耀;心里的病痛不是药物可以去除的,所以吃饭要想:为了要除去心里的病痛,我要修持;因为要修持,所以吃饭,因为修持必须要依靠身体。但是吃饭不能贪,也不要贪好厌坏,取其中道,吃饭主要为了养身。入行论云:「身体就是我们的仆人。」要观想身体是我们学佛的仆人,没有身体是无法修行;仆人如果好好工作,就得给好饭吃;如果这身体不能让他好好修行,就不能给他好的饭吃。其实身体并不是很重要的,身材高大与瘦小,修学佛法没有差别,不是真的利用身体,身体也不能带到后世去,只是暂时利用而已,不是要什么就给什么。有些西方人把五天的辛苦工作所得,一天就把它化掉。有一次我到美国开会,旅社就在海边,很多人游泳之后,又躺在海滩上。我问一位美国人,他们睡在那边干什么?这位美国人就回答:「他们来浪费人生。」他们以为这是享乐,没有什么可想,心里空虚,所以只有把所赚的化掉,然后又去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又一下化掉,恶性循环,这就是他们的人生观。我们修心的人,早上出去工作,晚上回来可以坐着反省,做错什么,自己有错则改,心平气和时再修心,这样自己会很快乐,也用不着到外面浪费时光。就以美国养老院和西藏人的养老院来比,美国养老院吃住的都很好,但老人心灵很空虚,脸上毫无表情,有的呆着看书,无法打发时间。年青时这些人可能赚过很多钱,进进出出很热闹,老了也没人管他。西藏人的养老院,就像净土,吃住当然不如美国,他们住在养老院,念佛行善等,随时都在这上面用功,他们会说非常快乐,法王的恩德。他们可以天天持咒,观修、拜佛、读经,清早起来绕塔,把所有的时用在法上,他们的内心很快乐。我常访问过他们,谈的是度母、六字大明咒等念几千几万遍,没有打发不走时间的痛苦。
我们如果太贪执衣食住行,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不要太贪执,自然就会快乐。我们自己得到的东西,要想是三宝的恩德,所以要供养三宝。我在西藏时,有位老师教导我,不管什么时候,谁给你东西,都是三宝的恩德,得到东西然后马上供养三宝,认为是三宝的,供完用的时候,要思惟三宝给的,我要遵照佛陀教诲实行。自从老师这样教导之后,我都照着实行。虽然想都是三宝的,但是三宝不会把它拿走,你使用时不违反佛陀教诲就可以。一般心想我供的东西,佛陀也不会吃,我自己一定可以吃到,这种想法是不可以的,用时要想照佛陀教诲去用,吃的时候就不会起贪心瞋心。
一伏诸邪倒
有的修心时,遇到很多困难,很多不吉利的事,都会发生在身上,然后可能灰心丧志,这时要想这个缘,是让我增长修心的缘,或是前生所造的业,现在感果;这时不要被这个境所牵走,要用这个修心,把它转成菩提道用。那时候也可以观想,现在开始修心就遇到逆缘痛苦,其他众生也在修心,同样的遇到逆缘和很多痛苦,希望他们所遇到的痛苦,都转化成我遇到的逆缘,然…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七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