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三讲▪P2

  ..续本文上一页对他观慈心与悲心,观知母念恩。对亲友有痛苦生不忍心,不是慈心是贪心,为什么呢?今天好友有痛苦生不忍心,有一天反目成仇,不但不会不忍心,反而会觉得话该。因为当他是好友时生不忍心,是与自己相待的悦意相而产生的,所以是贪心非慈悲心,他所现的相是一样,应该一样生不忍心才对。所以我们要好好观,对亲怨中庸有情,是产生何种心态,要细细观察,发现自己有一大堆烦恼啊!所以我们要努力对治不平衡的心态,若无法一下对治,过些时心平静下来,再设法对治,或者大家一起讨论,正对治自己心态。

   我们现前无法修取舍,是因为许多烦恼障碍。所以应该思惟:不管是亲、中庸、仇人,他们当中如果有一位是我仇人,其他应该也是仇人;因为不止今生,今生是仇人,那末前生也是仇人;一位是亲人,应该一切人都是亲人。实际一切众生仇恩对我是一致的,不是我心中规划谁是仇,谁是亲。以世间法看,有两位同样的帮我爱护我,而我却以差别心来待二人,可能引起诤论。既然了知一切怨亲平等,为何要差别心对待;即使坚持目前是仇人,但有一天可能成为朋友。

   我们要时常想一切众生当过我的母亲,当过我无量世的母亲。这样思惟主要是断除烦恼,无论任何善行,都想以此善行消除贪瞋痴。三毒的对治力就是三善根,如同种子般增长善行故名善根。念一切众生的恩并生起爱他之心。如果不修对治烦恼,而修无上密,会变成大鬼王。如果定力很强,经上师指导修无上密,如大威德金刚,可以积集更大资粮。当你不知如何对治烦恼,令烦恼减弱,冒然修无上密,只是种下魔王的因而已。有一法不令我们堕三恶道,就是佛说的法;佛陀说法都是为对治烦恼,烦恼对治了,自然不堕三恶道。

   时常观察烦恼是否生起,把法理向内用在对治烦恼,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如格西本恭甲,他年纪很大才出家,他的座位排在最后,当分酸奶米时,他担心自己会分不到,当分发的人到每位面前时,他心中想:「会不会完了。」快分到他时,他想我为什么有这种念头。他发觉是自己贪心引起。轮到他时,把碗倒扣,用手挡住,请他用时他就说:「我已用过!我已用过!」而未接受。因为他发现了烦恼起正对治。他说:「我所学的经论是对治烦恼的武器,我一直握着它 。」然后对烦恼说,当你生起要同你斗,你轻松时我也会轻松对你。他不是精通辩论或经论,但他有不共的修持,因为他一直在对治烦恼,终于断了烦恼。他观想:我的烦恼如何生起,应如何对治,应该如何利益一切众生,为什么损害众生,甚么有利,甚么有害。我们应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这种观想是最好的。自己对甚么是烦恼,以及如何对治都不知道,而观明点气脉,有何益处。我们学修心七义,应该观察烦恼,如何对治。

  威仪尽颂持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众生离爱憎住等舍。再加「上师供」中的偈颂,诸如此类偈常常颂持,边念边观想,思惟法义。止修之后,以各种角度,中间思惟他爱执的殊胜,我爱执的过患,才能修取舍。

  第三、违缘转成菩提道用

  罪满情器间

   通常心静下来思惟法义时,会觉得有许多违缘干扰,也觉得烦恼很多。因为世间人忙碌工作,似乎内心并无干扰,当休息时,拋开工作,心静下来,如果不是学佛的,都会想人生问题,对仇人执着,越想越深,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它。大部分是善少恶多,心所缘的境都是恶的。假使有一点出离心,跑到深山去修行。过了些时,因为缺乏正确修心方法,强有力的恶习气影响,缘的都是恶念,本来想出离要观四谛真理,结果观的都是今生前途,想的都是世间八法,而且很灵活。这种修行很危险,所以我们要事先防备这种逆缘。

  违缘转道用

   当我们遇到逆缘时,是能够消除的,全看你的意乐。通常违缘转成菩提道,最主要有二种:一是加行转。二是思惟转。以思惟转大致分二:一是菩提心。二是空正见。我觉得有三种转道用的方法:一、业果。二、菩提心。三、空正见。

   如以业果转,先应深信业果是不爽的,现前所得的一切痛苦,都是以前造不善因所感的果,能深信果随因行,所以体会现在所遭遇的障碍和烦恼,都是以往造不善因的果;如果我以往不造如是因,不可能感如是果。这种干扰的因,可能是过去障碍他人学佛法,或是变成他人学佛的障碍。例如今生有人行善,你若阻止他,来生行善就有干扰;有人需要帮助,你去阻挡,以后他人来帮你,同样有人阻挡。善恶果报与前生造的善恶因,息息相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欲知来生果,今生造的是。」我们今生为何有许多障碍,无法得到圆满,皆由前生不善因,现在感受果报。既是自己所造,必须乐于承受,好比欠债还债。自己造的自己承受,就少了一个果报,还了一笔债,也能提醒勿再造恶因为妙。能够了解因果不爽,心中自然平静,也不会有挫折,坦然承受违缘。这是以业果来把违缘转成菩提道用,大小乘都适用。

   以世俗菩提心,把违缘转成菩提道用。以知母念恩报恩,观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的母亲,乐意承受他人给我的痛苦。而且要成佛,必须忍受一切痛苦,把身财善根尽施众生。思惟一切众生对我有无量恩德,偶而有些违缘,也是应该的。一切痛苦由我爱执而来,我要放弃我爱执,我不但要承受自己的痛苦,也要承受众生的痛苦;假如不断我爱执,是无法成佛。我该承受逆缘,应以慈悲来承担众生的痛苦。现在修学修心七义,如果遇到违缘干扰而放弃,那将永远在轮回中受苦,这小小逆缘不能承受,如何承受更大的痛苦。如死囚犯免除死刑易为砍手,他一定乐意承受,以小痛苦挽回生命。我们未来将领受无量的痛苦,如三恶道之苦。如果今生以承受小小的逆缘,不但可以换取无边痛苦,甚至可以获得究竟之乐,应该高兴。这是以世俗菩提心及业果,转成菩提道用。

   以空正见转成菩提道用。我和他只是相待的,快乐与痛苦也是相依相待,不过是虚幻的,我为何为这假相而难忍呢?如看电视中的战争,有经验的人会觉得畏惧,但不会感觉是真的。当你了解空性,痛苦是虚幻的,这时会觉得痛苦只是显现的假相存在而已,本身并无自性。当我们观察一切都是虚幻的,就能以慈心爱一切众生,承受更大的痛苦和违缘。龙树菩萨发愿:「愿我他所爱,如念自寿命,愿我念众生,万倍胜自爱。愿彼所作恶,于我果报熟,是我所行善,于彼果报熟。」 他发愿承担,事实是不会承担的,因为他的福德资粮具足。一切痛苦由他承担,事实上他未具足这种缘,是不会真正成熟在他身上。我们想法恰恰相反,好的希望成熟在自己身上,坏的永远离开,甚至希望一切痛苦给他人。因此,把一切痛苦招集在自身上。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三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