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心,不是佛愿。你不依佛愿念佛,那不是打架了吗?众生与佛打架了,就是矛盾了,对不对?以佛心、以佛愿再念佛的光明名号,就相应,就会融合在一起了,如水乳合,以水投水,以空还空,你怎么不欢喜?怎么不相应?发无上菩提心,一向专念,称无量寿佛名,这才叫专修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地方可以得到出世间、世间两种利益。要在世间得以安住,何以故?知道世间如梦如幻,无一物可得,在这个世界里就不争不斗了。你若不与人争斗,你活着怎么不轻松?我们若真正知道一切众生都能往生,你还跟谁比高比低?凡圣同修,圣人都跟我们一样的修持,你还有什么不安乐?这是在世间,出世间呢?无牵无挂饶益有情。饶益周围的人,说佛的慈悲、方便,我们都知道地藏王菩萨是善说安慰者,一切佛菩萨都是善说安慰者,善施无畏者,善法饶益有情者。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给我们这一个权力,善饶益有情、示佛法如佛的权力。因为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回施给每个有缘,使一切有情同生极乐国,同得大安稳,你不是示佛法如佛者?往生论有这样的话:“何方无佛法,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大家都可以示佛法如佛,因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具足万德,具足自利利他,具足世间出世间,具足一切善巧,所以才称为万德洪名。净土一法的殊胜功德,十方诸佛若一劫若二劫尽于无量劫,若以一舌根无量舌根,若以无量妙言词尽于未来际,赞莫能尽,何以故?它能饶益一切有情故。一切有情尽未来际无有尽故,诸佛的饶益亦无有尽,赞亦莫能尽。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实是不可思议的光明名号、威德名号、万德具足的名号,使我们大家得解脱的名号、智慧的名号,使大家饶益一切有情的名号,不光我们能饶益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之类,我们亦能饶益,可以上报四重恩,可以下济三途苦。藕益大师说: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大布施、大精进、大禅定、大持戒,亦是大智慧。这大智慧,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彻底圆成,此法的确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地方不要以为是小可因缘,念佛之人是佛的第一弟子。我们看无量寿经这么说:“念佛之人是我第一弟子”,你老不相信,还说:“我念佛还有这么多烦恼?”结果又开始念自己的烦恼了,不念你是佛的第一弟子了。你若是念佛的第一弟子,你就没有烦恼了,为什么?十方诸佛都护念着你,都加被着你,象阿弥陀经所讲:“十方诸佛所护念经”,十方诸佛摄受我等慈悲不舍。
二、如何行持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的行持方法就是往生论的五念门。我们来看一看长行,论曰:此愿偈名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这里给我们讲的很直接,你若行这样的五念门,随顺佛的成就,毕竟往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没有什么质疑的,也没有什么疑惑的,很清晰的给我们讲出来。我们看文字:何等五念门,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怎么样来行持:一者礼拜门,有一类的人可以用礼拜来修持;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通过这五门的修法,就是净土法门。这五种门,都是净土法门的修持,门门都可以了生死,都可以见佛,都可以往生极乐国土。我们看这五门是怎么说的,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你看这礼拜门,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为生彼国意,这彼国意是什么?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开个座谈会,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的光明也照着我们呢,也感知着我们,这是决定无疑的。我们愿生彼国,生这一礼拜的念头,做这一礼拜的动作,阿弥陀佛就摄化着我们,为什么?“念我名号,俱来我刹”,愿归依我的国土,决定都能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有愿生的愿望,他有接引的愿望,他就来摄化你,来纯念你,照顾你。阿弥陀佛应正遍知,回施给我们大家一个往生彼国的安稳意、决定意、不退转意。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因为我们动一念就会产生这样的业,与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业相应。我们愿往生,阿弥陀佛愿接引我们,那就相应了。这一念相应,应正遍知不散不乱,这是决定意、不退转意、成就意。有决定信,那就会有决定境,就是极乐世界,得安稳、得安住。这就是身业礼拜的修持,那么我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应正遍知的名号、光明的名号,就能使自己的心归入应正遍知,归入光明,以身心整体地归命,来念佛拜佛,这样叫礼拜门。第二门是赞叹门,第一门为生彼国意,这个意是决定意。应正遍知,是个决定意,就是你这一个意念一生出来,就遍布于法界无衰无变,过去未来现在当下充满,与诸佛的应正遍知相应,得以归依,这个意是决定意,再也不散不坏了,也是彼国意,是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所给予的意,是与阿弥陀佛所给予的果德的利益相应的。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这就直接地告诉我们怎么来念佛了。如彼名义,依彼如来光明智相,阿弥陀佛的名义与光明智相,就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就是称念必生,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闻这样无所障碍的名号,必得往生,这就是名义与智相。以这样的名义,随顺这样的名号的利益与此相应,叫念佛,是赞叹佛名。以前我们都在谤佛、疑佛,为什么?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还说“我不能往生,我犯戒了,我还有这么多烦恼,张家长李家短”,都是在谤佛,不相应。那么我们怎么念?与彼光明名号相应,依彼光明智相,就是自身的发心要与这样的光明名号相应,这样叫赞佛。常以这样的因缘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叫赞佛。这样我们诵万经,做万事,都是专修,都是专念,不离这个本,这样的利益究竟广大,大家要顺着这个文字善自思维。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在这个地方是真正地至净安乐、至净地轻安。你若真正知道一切众生都能往生,常这样的思维,真是轻安,常这样的观想,才能真正地得到一心。不求一心,自得一心。因为一切众生都能往生,你乱也乱不了,没有什么可乱的了。我们为什么生恐怖?就是怕自己不能往生,老怀疑这个,所以才害怕呢。你知道一切众生都能往生,毕竟能往生,有过失,就忏悔,有回转的余地了,就不会生害怕心了。有过失忏悔就对了,你就会喜悦,为什么?过去有过失认为自己不能往生,现在有过失忏悔,因为毕竟往生故,不能因为有过失挡着我们往生。就象一个人坐到火车上犯病了,你不能说火车不载负他了,不能说我们一犯病,火车都停下来了,他病是病,火车还是往前开,这是火车的力量。你怎么乱,我们自己怎么犯毛病都决定往生。我们坐了阿弥陀佛这个大法船上了,犯病了,阿弥陀佛一样载负着我们,你怕什么?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这一心,就是不管怎么地也不能使我们动摇了,怎么样也惑乱不了我们了,不管是什么样的业力也动摇不了我们往生的信愿了,这才是一心。什么样的因缘也惑乱不了我,不管是自己的业障、别人的业障、世界的业障,都动摇不了我们这颗往生的心,这是决定心,这真是修行念佛法门的人,得清净安稳。万修万人去,这告诉我们决定往生。阿弥陀佛的愿望永远无衰无坏载负着我们大家,你怕什么?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这是第三种修行方法。为什么现在人得不到佛法利益?最主要是不知道什么叫修行,尤其不知道净土法门修行的易行所在。我们看第四门,云何观察,什么叫观察?智慧观察,我们现在的观察不智慧,正念观彼,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这是第四门的观察门,就是以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庄严来观察我们的自心,观察佛的国土、观察佛的成就、观察菩萨的成就,来看自己的心地。第五是回向门,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你看看还说那个人不能往生、那个人老犯戒,不管他是干什么,佛发这样的愿,菩萨发这样的愿,不舍一切苦恼众生,不管他有多少过失,我们都不要舍弃他,为什么?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就是把佛的慈悲,把佛的愿望回施给每一个苦恼众生,使他们都能往生安乐国土,都得到往生极乐世界的利益。这就是成就大悲心,你这样就是已经成就了大悲心,这样人的心就是佛心。我经常听到人这样说:“他能往生,我就不往生了”,我说:“你不往生了,佛还叫你往生,菩萨还叫你往生,你再堵气,你还得往生,只不过落入别人后面罢了”。因为佛慈悲,为了饶益一切众生,不间断地以大慈悲心回施给我们利益,使我们离苦得乐。佛不是拿佛法作人情的人,佛法不作人情,但在净土法门上佛真是趋近人情,无问自说,畅佛普度众生本怀之法由净土法门而开显。大家在这个地方一定要好好地思维,若是认识准了净土法门,尤其是第五念门,得以成就大悲心,以回向为首,这样的方法修持是最简单的,就是你不是观世音,也是现世的观世音,常与众生说安慰,常拔众生苦。常与众生说真实的安慰,就是欲使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清净国土,这样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之行。第五念门出功德,不为自求,为饶益十方有情,发这样的大愿,回向为首,利益十方。这是五种修持方法,大家下去好好读一读,好好地思维思维。第四念门的观察门,就是以佛的国土庄严功德、以佛的庄严功德、以菩萨的庄严功德,来庄严自心,成就自己的愿心,通过观察来照见自己智慧的本心,所谓的愿心。诸佛皆以愿心而标自心,也希望我们以愿心、光明心来标显自心,就是用世间的清净、众生世间的清净来彰显自心,来显自心的真实。最后我们大家随…
《净土法门的殊胜——慈法法师开示于海云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