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一)
空海(惟传法师)
壹、前言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这一套课程是在公元二○○二年的五月到十一月。上课地点是在台北中鼎菩提社以及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
感恩各界的协助与各方面的因缘促成,这一套课程才得以顺利完成。当时,空海还是以居士相的身分在讲述这一套课程。在这一套课程完成之后没多久,空海就现出家相,一心一意的走上弘法利生之途。但是,不管是过去的居士相,或是现在的出家相,希望大家能够做到《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不以身相见如来」。不要从外表、外相上面来衡量一个人,
这样才不会迷执在「人我相」、迷执在偶像上面,也不会迷执在「见指不见月」上面,如此你要见法就会很快。
这一套《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是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一般众生痛苦的原因,以及这些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怎么样形成的?如何解决这些痛苦呢?所以,这一套课程对修行者、对解脱者来讲,是非常重要、帮助很大的。这一套课程很具体而且又很有深度,希望大家不要小看它。
空海把这一套课程跟《阿含解脱道次第》以及《老子道德经》做完整的结合,透过现代语言、透过现代心理学,协助大家体会了解佛陀以及老子他们所讲解脱道的深义。这三套课程是结合古今中外的智慧,空海称之为「三无漏学」--第一是《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是《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第三是《老子道德经》。
希望大家能够下工夫,把这三套课程好好的消化。这三套课程是我们「解脱道」的骨干、核心,当我们具足「解脱道」正知正见的观念之后,就很容易到再进一步体悟空海在禅修开示系列课程里面的深义。如果您已经有闻思的基础,再配合实修实证,要见法、断结、证果,真的是不待时节因缘,很快!而且又很安全。
如果你真的要修行、真的要迈向究竟解脱,请你一定要归零,把过去的观念、知见暂时都放下,把过去的包袱暂时通通放下,以清净的心、以空明的心来听闻,这样你的体悟才会快,你的收获才会很大。为什么呢?因为真理实相是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真理实相是超越政党、超越国界,亦即真理实相是超越时空的。如果你以超越时空的这一种心胸、观念来聆听、来求真求证,你要体道、悟道、行道、与道合一,就很快!
所以,请大家能够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求证精神来走「解脱道」。只要大家认真的听闻、消化这三套课程,而且认真的去实践、去体悟,你的生命会很快的脱胎换骨,而且智慧会不断的开发出来。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这套课程内容,就是要协助大家去除各种观念、知见上面的捆绑与束缚,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苦海、十个结缚,现在我们就是要一一来照见,而且一一的去除掉。众生被很多错误的观念、知见所捆绑而不知道,这就是「无明结」。这一套《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就是要协助我们迈向究竟解脱,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深度的心灵之旅
迈向解脱自在,祝各位早日解脱、法喜充满!
贰、本书简介
《事事本无碍》这本书的意旨是要探讨「法界本无碍」,也就是我们与涅槃净土、极乐世界及天堂之间,是没有任何的阻碍与阻隔。我们本来就处在净土中,本来就处在极乐世界里面,本来就在涅槃的彼岸里面,本来就在天堂里面,只是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旦有了「我见」之后,结果就从这个「自我」出发,然后自作聪明、作茧自缚的把我们所处的世界做出重重的分割,一直的分割、一直的分割,分割到后来,就导致我们处在一个很狭小又很封闭的世界。然后人类又一直在构筑梦幻世界,造成我们所处的世界与真理实相的世界是背道而驰了,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苦海无边」。
「苦海无边」讲的就是「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世界,而《事事本无碍》这本书正是要让我们有深度的去探讨、解析我们所处的梦幻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是怎么构筑出来的?当我们清晰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症治疗,把造成我们自身苦痛、不安的心结解开。也就是佛教所讲要一一解开的「十个结」。
但问题的症结是如何才能解开呢?要如何才能做到呢?当我们清楚明了这些结缚是怎么形成的,才有办法一一解开「十个结」而离苦得乐,否则我们又会怪天怨地、怪别人,却不知道事实上这些障碍都是自己造成。
《事事本无碍》是相当好的一本书,作者坎恩.韦伯,是美国的一位超越传统心理学的「超心理学家」,其所研究探讨的是超越传统心理学,来到所谓「超人格心理学」的领域。他曾经因为在学术上的探讨遇到瓶颈,当他再深入钻研传统心理学之后,发现仍旧是无法解开人类心灵方面很多的疑惑及困扰,于是就慢慢的与神学、玄学…这些领域结合。
当「传统心理学」与「神学」结合之后,如果没有透过实修实证,则仅属于「超人格心理学」的层次而已,仍有许多心理治疗上的瓶颈无法突破,如果我们把「超人格心理学」的层次定位极致顶点阶段,此阶段的人格心灵层次可以说是达到了佛教所称谓的「三果世界」,亦即一般世间众生所认定的圣贤阶段。但是此阶段的人格层级。其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却仍不知依归何处,仍是会遇到许多的瓶颈及困惑,这时候就会想继续再寻寻觅觅、寻求突破。
如果真的是想找到究竟安心解脱的人,就会继续突破,来到本书所叙述的「一体世界」,亦即会来到终极意识的境界。前述的这些心理学、玄学、神学…,包括超人格心理学,我们都可以藉由一般的知识去推理、去理解、去想象,甚至只要透过有意的栽培训练,都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但是此终极意识的一体世界,就不是透过刻意栽培训练所能成就的心灵层次,此阶段本身必须蕴酿各方面心智的渐渐成熟。
在超人格心理学的层面阶段,仍是在有「自我」的世界中,而且还是处在「有为法」的世界,除非人类玩透了、玩够了,觉悟在「自我」的世界里,仍然还是死路一条,而真的愿意再突破、愿意再超越,此时才可能真正放下「自我」而来到「无我」的层次。
在这之前,众生还是贪生怕死,还是害怕「无我」,虽然心灵层次已经是到达超人格心理的层次,算是证悟到三果的境界,内心还是不知“一”归何处,深层心灵的「自我」还是紧抓着不敢放,当苦谛尝透,最后真的愿意全然放下时,才有可能来到终极意识一体的世界。
《事事本无碍》这一本书就是要协助我们深观自身种种的障碍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逐步去超越?然后如何来到终极意识层级?亦即到达佛教所称的四果阿罗汉世界。因为有界线就会有战争,有界线就会有拉扯,有界线就会有痛苦、烦恼,就会有对立。由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摆不平,不断在冲突、矛盾、对立,如果我们能够找出源起症结之所在,这样就好解决了,就能够从根本的原因来消弭化解,这条解脱之路就能愈平顺的行走。
《事事本无碍》这本书的作者,原本所探究的领域已经到达「超人格心理学」的层次,但是仍然遭遇到很多的瓶颈及困惑,于是他走入实修实证的世界。当在紧要关头的时候,因缘际会的接触东方神秘学,亦即《老子道德经》,让他十分的震撼。原本他在心理学领域所无法突破的关卡,竟然被中国的老子四两拨千斤的予以解开、化解。
如果我们在修行方面下过真工夫,体悟见识到《老子道德经》内文的力道,是绝对的让人震撼。因此,我们在研读《老子道德经》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思维角度去理解老子所讲的内容。如果我们真的下过工夫之后,就真的能够体会到老子把真理实相很具体的呈现、解析出来,让我们了解到如何才能够很快速的超越二元对立,而来到一体的世界。
作者坎恩.韦伯以自己一生心力钻研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理解基础,再加上曾到过东方、包括禅宗这方面,都实际去体悟、实修实证的修行经验,终于在心理学的研究探讨上有所重大的突破。所以,《事事本无碍》这本书不是一般的心理学,纵使我们读遍了仿间一般的心理学大全,还是无法把精髓核心导引出来。你是用学者的那一种立场,以闻思、搜集资料的角度在编撰,或是有经过实修实证、实际的消化所写出来的,是绝对不一样的。
其中的分别在于:一个是没有生命力,另一个却是充满着生命力;一个只是一般学术理论知见的堆砌而缺乏智慧,另一个却是有方法的充满着智慧。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循序渐进、有学理基础,又具有实修实证的实务体会,能够协助我们有次第的逐步去超越。
这本书是一部导引我们解读「自我」的无字天书,首先我们必须先解读及解开「自我」,才有办法更进一步解开法界大自然这一部无字天书。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体没有统合之前,是无法真正溶入一体世界。如果我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矛盾、不安,还是表里不一、不愿意如实面对自己,就不敢真正去面对法界。
如果我们不愿意真正面对自己,当面对法界环境的一切种种,还是会逃避啊!会故作态势而觉得「这没什么啊!大自然跟修行没关系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修行没有要面对法界的一切,就表示我们尚未真正面对自己,没有真正要解脱,还想再继续构筑梦幻世界,而继续深陷苦海中浮沉出没。
如果我们真的是想要解脱、超越,很好!坦言之,这本书确实是一面「照妖镜」,假如我们没有真正想要解脱,就会不敢如实的去照见自己,就会开始闪躲、逃避;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解脱、出离苦海,这一本书确实是可以帮助我们如实照见自己,从此我们就会不断的快速脱胎换骨。
第一章 《导论:我是谁?》
我是谁?本书前面所叙述的是某一些人的亲身体验,大家可以慢慢去体悟,此…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