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一)
空海(惟傳法師)
壹、前言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這一套課程是在公元二○○二年的五月到十一月。上課地點是在臺北中鼎菩提社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感恩各界的協助與各方面的因緣促成,這一套課程才得以順利完成。當時,空海還是以居士相的身分在講述這一套課程。在這一套課程完成之後沒多久,空海就現出家相,一心一意的走上弘法利生之途。但是,不管是過去的居士相,或是現在的出家相,希望大家能夠做到《金剛經》裏面所講的「不以身相見如來」。不要從外表、外相上面來衡量一個人,
這樣才不會迷執在「人我相」、迷執在偶像上面,也不會迷執在「見指不見月」上面,如此你要見法就會很快。
這一套《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是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析一般衆生痛苦的原因,以及這些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怎麼樣形成的?如何解決這些痛苦呢?所以,這一套課程對修行者、對解脫者來講,是非常重要、幫助很大的。這一套課程很具體而且又很有深度,希望大家不要小看它。
空海把這一套課程跟《阿含解脫道次第》以及《老子道德經》做完整的結合,透過現代語言、透過現代心理學,協助大家體會了解佛陀以及老子他們所講解脫道的深義。這叁套課程是結合古今中外的智慧,空海稱之爲「叁無漏學」--第一是《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二是《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第叁是《老子道德經》。
希望大家能夠下工夫,把這叁套課程好好的消化。這叁套課程是我們「解脫道」的骨幹、核心,當我們具足「解脫道」正知正見的觀念之後,就很容易到再進一步體悟空海在禅修開示系列課程裏面的深義。如果您已經有聞思的基礎,再配合實修實證,要見法、斷結、證果,真的是不待時節因緣,很快!而且又很安全。
如果你真的要修行、真的要邁向究竟解脫,請你一定要歸零,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暫時都放下,把過去的包袱暫時通通放下,以清淨的心、以空明的心來聽聞,這樣你的體悟才會快,你的收獲才會很大。爲什麼呢?因爲真理實相是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真理實相是超越政黨、超越國界,亦即真理實相是超越時空的。如果你以超越時空的這一種心胸、觀念來聆聽、來求真求證,你要體道、悟道、行道、與道合一,就很快!
所以,請大家能夠秉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求真求證精神來走「解脫道」。只要大家認真的聽聞、消化這叁套課程,而且認真的去實踐、去體悟,你的生命會很快的脫胎換骨,而且智慧會不斷的開發出來。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這套課程內容,就是要協助大家去除各種觀念、知見上面的捆綁與束縛,這就是佛陀所講的苦海、十個結縛,現在我們就是要一一來照見,而且一一的去除掉。衆生被很多錯誤的觀念、知見所捆綁而不知道,這就是「無明結」。這一套《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就是要協助我們邁向究竟解脫,現在就讓我們進入深度的心靈之旅
邁向解脫自在,祝各位早日解脫、法喜充滿!
貳、本書簡介
《事事本無礙》這本書的意旨是要探討「法界本無礙」,也就是我們與涅槃淨土、極樂世界及天堂之間,是沒有任何的阻礙與阻隔。我們本來就處在淨土中,本來就處在極樂世界裏面,本來就在涅槃的彼岸裏面,本來就在天堂裏面,只是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旦有了「我見」之後,結果就從這個「自我」出發,然後自作聰明、作繭自縛的把我們所處的世界做出重重的分割,一直的分割、一直的分割,分割到後來,就導致我們處在一個很狹小又很封閉的世界。然後人類又一直在構築夢幻世界,造成我們所處的世界與真理實相的世界是背道而馳了,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苦海無邊」。
「苦海無邊」講的就是「自我」所構築的夢幻世界,而《事事本無礙》這本書正是要讓我們有深度的去探討、解析我們所處的夢幻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是怎麼構築出來的?當我們清晰的了解之後,才能夠對症治療,把造成我們自身苦痛、不安的心結解開。也就是佛教所講要一一解開的「十個結」。
但問題的症結是如何才能解開呢?要如何才能做到呢?當我們清楚明了這些結縛是怎麼形成的,才有辦法一一解開「十個結」而離苦得樂,否則我們又會怪天怨地、怪別人,卻不知道事實上這些障礙都是自己造成。
《事事本無礙》是相當好的一本書,作者坎恩.韋伯,是美國的一位超越傳統心理學的「超心理學家」,其所研究探討的是超越傳統心理學,來到所謂「超人格心理學」的領域。他曾經因爲在學術上的探討遇到瓶頸,當他再深入鑽研傳統心理學之後,發現仍舊是無法解開人類心靈方面很多的疑惑及困擾,于是就慢慢的與神學、玄學…這些領域結合。
當「傳統心理學」與「神學」結合之後,如果沒有透過實修實證,則僅屬于「超人格心理學」的層次而已,仍有許多心理治療上的瓶頸無法突破,如果我們把「超人格心理學」的層次定位極致頂點階段,此階段的人格心靈層次可以說是達到了佛教所稱謂的「叁果世界」,亦即一般世間衆生所認定的聖賢階段。但是此階段的人格層級。其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卻仍不知依歸何處,仍是會遇到許多的瓶頸及困惑,這時候就會想繼續再尋尋覓覓、尋求突破。
如果真的是想找到究竟安心解脫的人,就會繼續突破,來到本書所敘述的「一體世界」,亦即會來到終極意識的境界。前述的這些心理學、玄學、神學…,包括超人格心理學,我們都可以藉由一般的知識去推理、去理解、去想象,甚至只要透過有意的栽培訓練,都是可以慢慢培養出來。但是此終極意識的一體世界,就不是透過刻意栽培訓練所能成就的心靈層次,此階段本身必須蘊釀各方面心智的漸漸成熟。
在超人格心理學的層面階段,仍是在有「自我」的世界中,而且還是處在「有爲法」的世界,除非人類玩透了、玩夠了,覺悟在「自我」的世界裏,仍然還是死路一條,而真的願意再突破、願意再超越,此時才可能真正放下「自我」而來到「無我」的層次。
在這之前,衆生還是貪生怕死,還是害怕「無我」,雖然心靈層次已經是到達超人格心理的層次,算是證悟到叁果的境界,內心還是不知“一”歸何處,深層心靈的「自我」還是緊抓著不敢放,當苦谛嘗透,最後真的願意全然放下時,才有可能來到終極意識一體的世界。
《事事本無礙》這一本書就是要協助我們深觀自身種種的障礙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逐步去超越?然後如何來到終極意識層級?亦即到達佛教所稱的四果阿羅漢世界。因爲有界線就會有戰爭,有界線就會有拉扯,有界線就會有痛苦、煩惱,就會有對立。由于我們的內心世界擺不平,不斷在沖突、矛盾、對立,如果我們能夠找出源起症結之所在,這樣就好解決了,就能夠從根本的原因來消弭化解,這條解脫之路就能愈平順的行走。
《事事本無礙》這本書的作者,原本所探究的領域已經到達「超人格心理學」的層次,但是仍然遭遇到很多的瓶頸及困惑,于是他走入實修實證的世界。當在緊要關頭的時候,因緣際會的接觸東方神秘學,亦即《老子道德經》,讓他十分的震撼。原本他在心理學領域所無法突破的關卡,竟然被中國的老子四兩撥千斤的予以解開、化解。
如果我們在修行方面下過真工夫,體悟見識到《老子道德經》內文的力道,是絕對的讓人震撼。因此,我們在研讀《老子道德經》的時候,千萬不要用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思維角度去理解老子所講的內容。如果我們真的下過工夫之後,就真的能夠體會到老子把真理實相很具體的呈現、解析出來,讓我們了解到如何才能夠很快速的超越二元對立,而來到一體的世界。
作者坎恩.韋伯以自己一生心力鑽研心理學領域的學術理解基礎,再加上曾到過東方、包括禅宗這方面,都實際去體悟、實修實證的修行經驗,終于在心理學的研究探討上有所重大的突破。所以,《事事本無礙》這本書不是一般的心理學,縱使我們讀遍了仿間一般的心理學大全,還是無法把精髓核心導引出來。你是用學者的那一種立場,以聞思、搜集資料的角度在編撰,或是有經過實修實證、實際的消化所寫出來的,是絕對不一樣的。
其中的分別在于:一個是沒有生命力,另一個卻是充滿著生命力;一個只是一般學術理論知見的堆砌而缺乏智慧,另一個卻是有方法的充滿著智慧。本書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它是循序漸進、有學理基礎,又具有實修實證的實務體會,能夠協助我們有次第的逐步去超越。
這本書是一部導引我們解讀「自我」的無字天書,首先我們必須先解讀及解開「自我」,才有辦法更進一步解開法界大自然這一部無字天書。在我們自己的生命體沒有統合之前,是無法真正溶入一體世界。如果我們的內心世界充滿著矛盾、不安,還是表裏不一、不願意如實面對自己,就不敢真正去面對法界。
如果我們不願意真正面對自己,當面對法界環境的一切種種,還是會逃避啊!會故作態勢而覺得「這沒什麼啊!大自然跟修行沒關系啊!」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如果修行沒有要面對法界的一切,就表示我們尚未真正面對自己,沒有真正要解脫,還想再繼續構築夢幻世界,而繼續深陷苦海中浮沈出沒。
如果我們真的是想要解脫、超越,很好!坦言之,這本書確實是一面「照妖鏡」,假如我們沒有真正想要解脫,就會不敢如實的去照見自己,就會開始閃躲、逃避;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解脫、出離苦海,這一本書確實是可以幫助我們如實照見自己,從此我們就會不斷的快速脫胎換骨。
第一章 《導論:我是誰?》
我是誰?本書前面所敘述的是某一些人的親身體驗,大家可以慢慢去體悟,此…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