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与派别

  法与派别

  葛印卡

  各位追求幸福快乐的朋友:

  每个人都想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和谐。生命却是充满痛苦,各式各样的痛苦,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痛苦。苦,无所不在。我们如何才能从痛苦中跳脱出来呢?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享有一个平静和谐的人生,过一个利己又利人的生活呢?

  古印度的先圣先贤及先知们就曾思索:「苦到底从何而来?」,而「解脱苦的方法究竟为何?」痛苦的原因乍看之下多如牛毛,数不胜数。然而光是把这些表面的苦源消除掉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痛苦真正的源头深埋在我们心底,除非我们把这些深层的苦源处理干净,否则不可能经验到真正的和平,安详,与快乐。

  那我们该如何把深层的苦源清除干净呢?每个智者及觉悟者都了解到,唯一的方法就是走法的道路。如果你的生活循着法的道路而行,痛苦就会离你越来越远。因为苦与法无法共存。然而问题出现了,因为几百年的时光过去了,大家反而忘记什么是法了。而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法,你要怎么把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呢?

  两千年前,印度有两支截然不同的传统。其中一个传统尊崇法纯净的本质。另一个则崇尚宗派仪式、典礼等外在的东西。过去正法的这一支比较有力,可是随着时间消逝却逐渐式微,乃至于最后在印度消声灭迹。印度后来留下来的东西都已经找不到正法的影子了。这真是可惜啊!我们今天若在印度讨论起「法」,人们通常会问的问题是:「什么法啊?印度教的法,还是佛教的法呢?耆那教的法,基督教的法,还是回教的法呢?锡克教的法,拜火教的法,还是犹太教的法哩?你讲的是哪一种法呢?」

  人们已经完全忘记正法了,这真是一大憾事啊!法怎么会是印度教的、回教的、基督教的、耆那教的、拜火教的,甚或是锡克教的法呢?真是匪夷所思!如果是正法的话,那就该是普遍通用,不限任何教派的。不可能是什么什么教的法。各个宗派都有它不同于其它宗派的仪式典礼,以所谓的「印度教的法」来说好了,印度教就有自己的仪式、典礼及其它属于印度教特质的东西,有它自身的信仰、教条、及哲学思想,当然也有印度教的一些服装规定及像是禁食这样的纪律。回教的法也是一样,基督教、锡克教、其它任何宗教都是一样,有各自的信仰跟规定。但法跟这些都没有关系。宗派是各自有别的。法是普遍通用的。

  Dharma(法)在古印度语中的原意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国家过去有很多古老的经典巨著,不幸的是很多都没有好好保存下来。所幸有些经典在邻国保存下来了。我们研读这些典籍的时候,就会很清楚的知道古印度人在谈Dharma(法)的时候,Dharma的意义是什么。Dharma的定义是"Dharet¨ ti dharma",即「一个人所把持的,内心所涵盖的东西」,这就是法。就是你的心在当下所抱持着,所内含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善念,也可能不是善念。以过去的话来说,善念就叫做kuoala-dharma,非善念就叫做akuoala-dharma。这两个用语在过去的典籍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断地出现。但不论是kuoala-dharma或akuoala-dharma,两者都是Dharma(法)。你的心在当下所抱持着的东西就是Dharma(法) - "Dharet¨ ti dharma"。

  另外两个典籍中常见的用语是arya-dharma及anarya-dharma。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个用语的原意也消失了。今天arya这个字指的是「人类某个特定的种族」。但这个字在过去的时候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跟种族一点关系都没有。Arya的原意是「一个有纯净心灵的人,一个正直的人,或一个圣人」。这样的人已经把心灵中的一切杂染去除干净,这样的人就叫做arya。另一个字Anarya的原意则是指一个负面的人,他的内心充满着不净的、愤怒的、怨恨的、病态的、敌意的思想。所以一个内心纯净的人就叫做arya,反之就叫做anarya了。

  而像「印度教的法」─Hindu-dharma,「佛教的法」─Buddhist-dharma或是「耆那教的法」─Jain-dharma这样的用语在典籍中则是从来没见过。即使后来各个宗派在印度大鸣大放,这些字也依然存在,但就是没人用这些字。大家用的是kuoala-dharma及akuoala-dharma这类的字。慢慢的,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另一个分歧出现了:kuoala-dharma(即,善法)叫做Dharma(法),而akuoala-dharma(不善的法)则叫做adharma(非法)。

  在古代的典籍中,dharma有另一个意思,即「内心所涵盖之物的本质或特质,不管是善或不善。」一个人心灵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Dharma(法)。事物的本质及特质就叫做Dharma(法)。这个意思在现今的印度语中还看得到影子,比方说:「火的法是燃烧」-「火的本质就是燃烧自己并燃烧别人」。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冰的法是冷」-产生低温的状态。这就是冰的本质, 这些普遍皆然的物质特性跟印度教有什么关系呢?跟佛教、基督教、回教、耆那教、或锡克教有何相干呢?要知道,火会燃烧,冰会降温,都是普遍皆然的自然律法。如果火不燃烧,就不是火了。是火的话,本质就是燃烧。太阳的dharma(本质)就是发光发热,如果既不发光也不发热,就不是太阳。月亮的本质则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这就是月亮的dharma,月亮的本质。不然就不是月亮。

  这就是dharma这个字在古老时候的用法。举个例子:假如我内心所涵盖的东西是不善的,总是不断的燃烧怒火,充满恨意、病态的思想跟敌意,那么要知道这些负面情绪的本质就是燃烧。我会第一个被烧到。因为火的载具一定是火的第一个受害者嘛!然后火才会延烧到其它各处。

  内心的负面思想便是这样运作的。有负面思想、负面情绪的人,往往自己第一个遭殃。然后这个人就痛苦了。所以如果你老是充满怒火,你还能期待过着和平、和谐、快乐的生活吗?这根本就有违自然的律法嘛!换句话说,你根本与法背道而驰!因为法就是普遍皆然的自然律法。再举个例子:不管有意的或无意的,只要我把手放进火里,手一定会被烧伤。火是不分贫富贵贱的,这只手的主人信的是印度教也好、回教也好、基督教、锡克教也都好,火都照烧不误。火也不会管你是印度人、美国人、俄罗斯人、还是中国人,对火都没有差别。火没有歧视也没有偏见。法就是法。

  同样的,如果我让心灵开始保持纯净,负面的东西就会开始清除掉了。自然的律法是这样运作的:当心灵是纯净的时候,内心自然会充满着爱、慈悲、同情、喜悦、跟平等心。这是纯净心灵的本质。至于这个心是印度教的,或是基督教的,国籍是印度或巴基斯坦,都无所谓。只要心灵保持纯净,就会有这些纯净的特质。而当你心中充满爱、慈悲、善愿及平等心的时候,自然的律法也会同样的运作着,对应的特质会因应而生,这个就是Dharma(法)的本质。这些特质会带来和平、和谐、及喜悦。你可以给自己取任何名字,行这个礼或那个礼,奉行这个宗教仪式或那个宗教仪式,信仰这套哲学或那套哲学,都没有差别。法依然是法。

  然而一旦你污染了自己的心灵,让心中充斥着负面的情绪,自然的律法当下就会让你尝到苦果。这个苦果不是等死后才尝到。死后会怎样便会怎样。但当下会怎样呢?任何燃烧怒火的人都不会快乐的,只会经验到痛苦。这个人不管叫什么名字都一样,来自任何阶级、地方、宗派、或国家也都没有差别。因为任何人只要升起负面情绪,他当下就一定会痛苦。

  同理,当你把心灵纯净下来,让内心充斥着好的品质,像是爱、慈悲、善念这样的特质,自然的律法当下就会把善果送给你。品尝善果不用等到死后,当下就可以享有了。当你的心灵充满爱与慈悲,你立即会经验到和平、和谐及喜悦。这就是Dharma(法)。跟任何宗派都没有关系。

  有人说自己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印度教信徒,有人说他是回教信徒,有些则是基督教或锡克教信徒,他们之中有的人可能是非常「如法」的人,有的人则身上一点法的影子都没有。各宗各派的宗教仪式、信仰哲理、外在的服饰装扮其实都与法无关。法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法指的是你当下心灵内涵的本质。如果你有一个良善的心灵,你就会尝到善果。如果你有一个不良善、有缺憾的心灵,那就是苦果。

  如果法的了悟在印度开始盛行,有如两千五百年前一般,印度会变得更和谐,因为人心更和谐了。人们会把重点摆在自己是不是一个如法的人。也就是说,你有没有保持一个纯净的心灵呢?是否能不再受负面情绪所污染呢?如果你还是不断地充满愤怒、怨恨、恶念、敌意及其它负面的东西,你就不是一个如法的人。你也许有行某些仪式,也许也会去寺庙跟神明行礼,或去清真寺诵念经文,或去教堂祷告,或去锡克教的庙宇唱诵圣名,或去佛寺中对佛像行礼致敬,但这些都不会有任何帮助。

  当你心中有负面思想的时候,你就会把自己的悲惨怪到外在的人事物上。你会开始看别人哪里做错了。你甚至会误以为你之所以这么悲惨就是因为某某某怎样对不起你或欺负你所造成的,或埋怨为什么你希望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你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偏偏发生了。你可能一辈子都活在这样的错觉里,以为都是外在的因素导致你的不幸。因为法的智慧没有了,人们也于是忘了要走入自己的内心,去探索痛苦真正的源头。

  比方说有人欺负我了,然后我开始痛不欲生。他欺负跟我痛苦这两件事的中间,其实另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我里面发生着。而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法与派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法的本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