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煌遗书》,2006年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开始出版,预计2009年出齐。该书所有无名残片,均由方广锠先生定稿拟名。本件名称,即据方先生考订拟定。
[3] 竺沙雅章《西域出土の印刷佛典》,《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佛经国际学术会议》,(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アソ出土汉文佛典研究论文集),2006年,旅顺博物馆、日本龙谷大学共同编辑,日本言行堂印刷。图版见《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佛经》第191页,旅顺博物馆、日本龙谷大学共编,2006年,日本法藏馆出版。
[4] 梶浦晋《日本的汉文大藏经的收藏及其特色》,载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二编,第十一辑,2008年7月,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5] 王丁《初论<开宝藏>向西域的流传》,《佛教文献と文学》,页67-96,2008年,国际佛教大学院大学 学术フロンテイア实行委员会、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1世纪COE实行委员会、台湾南华大学共同编辑。
有关四天王寺A45《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下有关研究,又见藤枝晃先生主编的《トルファソ出土佛典の研究--高昌残影释录》页255,图版503。
[6]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山西省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编辑,199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7] 罗昭《〈契丹藏〉的雕印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五期,1983年。
罗昭《有关〈契丹藏〉的几个问题》,载《文物》,1992年第11期。
竺沙雅章《新出资料よりみた辽代の佛教》,载《禅学研究》第72号,花园大学禅学研究会,1994年1月。
竺沙雅章《契丹大藏经小考》,载《内田吟风博士颂寿纪念东洋史论集》,1978年8月。
竺沙雅章《〈开宝藏〉と〈契丹藏〉》,载《古典研究会创立二十五周年纪念国书汉籍论集》,汲古书院,1991年8月。
方广锠《<辽大字藏>的定名与存本》,《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期,总第十八辑。
[8] 董宝莹、刘均合、陈少伟合撰《天宫寺塔修复中出土珍贵文物及标本》,载《丰润文史资料选辑》。这是一份发行很少的内部资料,笔者一份承著者赠阅,尚未见到原刊,亦未详发表年月。
陈国莹《丰润天宫寺塔保护工程及发现的重要辽代文物》,载《文物春秋》,1989年创刊号。
郑绍宗《丰润天宫寺发现的辽代刻经》,载《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1997年7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毕素娟在《辽代的雕版印刷品》一文末,附有"已知面世的辽代雕版印刷品一览表",其中列表介绍了丰润的辽刻本。其他相关的论述,如罗昭有关山西应县木塔所出《契丹藏》论文,对此亦有论述。
[9]《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佛经》第191页,旅顺博物馆、日本龙谷大学共编,2006年,日本法藏馆出版。
[10]竺沙雅章《黑水城出土の辽刊本について》,载《汲古》第43号,古典研究会编,2003年6月。
[11] 梶浦晋《日本的汉文大藏经的收藏及其特色》,载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二编,第十一辑,2008年7月,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2] .彭金章、王建军、敦煌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文物出版社2000年7月。
[13] 李际宁《敦煌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汉文《华严经》版本考》,2002年"中日敦煌佛教学术会议"论文;又载《戒幢佛学》第二卷,戒幢佛学研究所编辑,2002年,岳麓书社出版发行。
[14]李际宁《关于旅顺博物馆藏吐鲁番出土木刻本佛经残片的考察》,原载《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佛经研究论文集》(旅顺博物馆藏トルフアソ出土汉文佛典研究论文集),旅顺博物馆 、龙谷大学共编,2006年,日本言行堂印刷。图版见《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佛经》第191页,旅顺博物馆、日本龙谷大学共编,2006年,日本法藏馆出版。
[15]何梅《南宋<圆觉藏>、<思溪藏>探究》,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12月,第4期。后编入李富华、何梅着《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2003年2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16]李际宁《国图新入藏思溪版<大般若波罗蜜经>的经过及其文物版本价值》,原载《文津流觞》2003年2月号(总第九期)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主办,后收入李际宁着《佛教大藏经研究论稿》,2007年8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17]吕澄《碛砂版藏经》,《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91年7月第一版。
[18]吉井芳纯《太原崇善寺发见の碛砂版藏经に就ぃて》,《密教研究》第80号,1942年。
[19]李富华、何梅着《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2003年2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20]徐一夔《重刊中峰和尚广录序》,见《碛砂藏·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又见徐一夔《始丰稿》。
[21]《碛砂藏·大宗地玄文本论》卷第三。
[22] 童玮《扶风法门寺塔所藏普宁藏残本的版本价值》;柏明《法门寺佛经的收藏、发现及价值》;张新鹰《法门寺塔元刊经本题记所见管主八续补佛藏事略》;载《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1992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3]小野玄妙《至元二年刊元版大藏经の跋文に就て》,载《现代佛教》十一月号(第四十三号)。
[24]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
[25]李际宁《关于近年发现的<元官藏>》,载东京《国际佛教大学院大学研究纪要》第十二号,2008年3月。
[26]方广锠《<毗陵藏>初探》,收入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的《国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讨会论文集》。
[27]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第15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28]李际宁《”武林藏”之我见》,载《佛学研究》第四期,1995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研究》年刊编辑部主办。又收入拙著《佛教大藏经研究论稿》,2007年8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29] 许惠利《北京智化寺发现元代藏经》,载《文物》,1987年第8期(总第375)。
许惠利《智化寺发现元官版藏经》,载《紫禁城》,1987年第5期。
[30]何梅《北京智化寺<延祐藏>本考》,载《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31]胡适《记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的葛思德东方书库藏的碛砂藏经原本》,见张曼涛主编《大藏经研究汇编》上,第281-290页。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6月初版。
[32]李际宁《<天龙山藏经>浅谈》, 载《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论文集》第282--287页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又见拙著《佛教大藏经研究论稿》,2007年8月,宗教翁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际宁 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组研究员
《近三十年大藏经价值》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