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无外境识有自性之喻,申二 破由习气功能出生境空之识,申三 明如是破与修不净观不相违。初又分二,酉一 破梦喻,酉二 破毛发喻。初又分三,戊一 梦喻不能成立识有自性,戊二 梦喻不能成立觉时无外境,戊三 梦喻成立一切法虚妄。今初颂曰:
〖无外境心有何喻。〗
汝唯识师说无外境,心有自相。当先推察有何譬喻而相比况?若唯识师曰:
〖若谓如梦当思择。〗
譬如有人眠极小房中,梦见狂象群。然彼房中决定不能有狂象群。故如彼梦,虽无外境,定应许此有自性识。为显此说无心要故。汝此譬喻当更思择也。云何思择?颂曰:
〖若时我说梦无心,尔时汝喻即非有。〗
若时我宗,说如梦中象境非有,则见狂象群之有自性心亦非是有,以不生故。若无有自性之识,尔时汝所说两宗极成之喻,亦即非有。故离外境非有内识。
此非是说如梦中无所见之象,亦无内识,是说无有自性之识。以前说唯说宗许无外境之依他起,是许有自性之依他起故。又此破总结时:“总如所知非有故,应知内识亦非有,释论明说:“当知带所知相之内识,亦不自性生”· 又本论释论此等破时,多于所破加简别故。又云:“何故如来于彼经,说心从无明业生”说无明生行,以行生识,是自宗故。故有智者,不致疑此宗是说无识。以是当凡说所知能知有无相等者,皆是依所破差别而说。设作是念,若谓梦中无乱识者,则彼觉后中不应忆念梦中所受。此是以为识无自性,识便全地而难。此难非理,颂曰:
〖若以觉时忆念梦,证有意者境亦尔。〗
若以睡觉之时,犹能忆念梦中领受,便谓梦中意识有自性者。则梦中所见象等外境,如彼意识,亦应是有。何以故?颂曰:
〖如汝忆念是我见,如是外境亦应有。〗
如汝以睡觉时,追忆我于萝中见,有忆能缘之念,便证有意识者,如是追忆,梦中见此境亦有忆外境之念,则外境亦应有,或识亦应无也。
若尔,自宗亦许忆念梦中之心境,彼二有无如何许耶?曰:释论说有忆念梦中领受,及忆念梦中领受境。以是当知梦中见象等时,如醒位见本质之影像。其见彼影像之眼识,虽非领受本质境,然可说是领受影像境。如是梦中虽无所领受象境,然有所领受现似为象之境。故虽云“念境”,实是忆念领受彼境。所缘与领受,除一二处外,多不须如是分别也。
由是决不能安立外境所空有自相之依他起。既无亲喻。如成立前世后世,虽无亲喻,而有以馀因明式成立之疏喻。此中亦无故。当知此是破唯识宗最有力之正理。
戊二 梦喻不能成立觉时无外境
设曰:若睡梦中,有象等色,则亦应有缘彼之眼识,此不应理。颂曰:
〖设曰睡中无眼识,故色非有唯意识,执彼行相以为外,如于梦中此亦尔。〗
由睡梦中,睡眠昏乱无眼识故,眼处所取象等色境决定非有,唯有意识。虽无外色处,然由意识现似外相,即执彼相以为外境。如睡梦中全无外境唯有识生,如是觉时应知亦尔。此谓前喻纵不能成立识有自性。然以梦喻必能成立觉时无有外境唯有内识也。破曰不然,梦中意识亦不生故。此谓梦中无色处,其无色处之有自性意识梦中亦非有,故彼梦喻亦不能成立全无外境而有有自性之意识。颂曰:
〖如汝外境梦不生,如是意识亦不生,眼与眼境此生心,三法一切皆虚妄。〗
如汝所说外境梦不生。如是意识亦自性不生。如醒觉位见色时,有眼色意三法和合,如是梦中了别境时,心亦见有三法和合。如梦中眼与眼之色境二俱非有,如是此二所生之眼识亦定非有。故梦中之眼色意三法一切皆是虚妄。又颂曰:
〖馀耳等三亦不生。〗
如眼等三法,其馀耳等三法亦无自性生。此中等字,等取声及耳识,乃至意及法处意识。此谓耳根至身根之四根。声尘至触尘之四尘,耳识等四识。如前所说眼等三法,梦中虽无彼体而现彼相,故是虚妄。其意等三法,则谓梦中虽有,然无自性现有自性,故是虚妄。以是当知,彼以为此师许梦中有根识,而相攻难。如云:敌者之天未晓,难者之日已出,慧太粗陋故应弃舍。藏中亦有自矜智者,于此善巧宗义尚未知其粗分,便谤为非福之田,令诸众生多造非福,尤应慎焉。若此:“设曰睡中”等,作为唯识宗义。清辨论师为出喻不成过云:“意识所取法处所摄色,梦中亦有。故离外境全无内识”。此亦不应理,梦中三法毕竟非有故。若谓为破他宗故如是许者,是则梦喻应全无用,以梦非虚妄,不能显示所喻之法为虚妄故。此谓有自性之根境识三法,梦中亦毕竟非有,故说法处所摄色,于梦中离识实有,不应道理。然自宗亦许有彼色,且许梦中有彼亦不相违。故知说梦无彼色者,是因清辨沦师许彼色有自相也。
若谓因唯识宗,说无外处所摄色时,以梦喻而破。今为破彼宗故许色有自相者。则中观师成立无实立如梦喻,应成无用。以梦非虚妄是有自相,不能成立彼所喻之法为虚妄故。以未破有自性以来,成立无实之因法,皆不随彼喻转故。以是自宗前说,梦中所见一切皆无自性,最为善哉。
若尔梦中所见色,自宗许是法处所摄色不?曰:以梦中无根识,故梦中所见五境,唯是意识所现,梦中虽不可安立色等五处,然可立为法处所摄色。如意识所见之骨锁,立为法处故。此复是法处五色中,遍计所执色。由此道理,如斯多处皆当了知。
戊三 梦喻成立一切法虚妄
由梦中所见根境识三皆非实有,则以极成不实之梦,成立其馀未极成法亦非实有,故能成立醒觉位中一切诸法皆无自性。颂曰:
〖如于梦中觉亦尔,诸法皆妄心非有,行境无故根亦无。〗
如梦中之根境识等皆是虚妄。如是醒觉位诸法亦皆是妄,故彼内心非自性有。如是诸根所行之色等境亦皆非有。诸根亦皆无自性生。是故经云:“犹如所见幻有情,虽现而非真实有,如是佛说一切法,如同幻事亦如梦”。又云:“三有众生皆如梦,此中不生亦不死,有情人命不可得,诸法如沫如芭蕉”。皆成善说。言不生等,当如前云:“非真实有”于所破上加简别言。此等经典。皆以梦喻诠一切法非真实有。于中观宗极为应理,于唯识宗则不应理。故云善说。颂曰:
〖此中犹如已觉位,及至未觉三皆有。〗
此世间固有无知睡眠,又由暂离通常睡眠名曰醒觉,如此醒位诸法,虽本无自性生,然以无明睡眠正作梦故,见三法有。如是及至未离睡眠未醒觉位,根境识三就彼心前皆可云有。颂曰:
〖如己觉后三非有,痴睡尽后亦如是。〗
如睡觉后,梦中三法皆非是有。如是诸佛断尽愚痴睡眠,亲证法界。则彼三法亦皆非有。故无离外境之内识也。此复应知,如所有智前,三法皆不现。尽所有智前,虽不由内心无明习气之力而现三法。然因他有情识以彼染力所现者,诸佛亦显现了知也。
酉二 破毛发喻
他曰:有翳之眼,毛发非有而有可见,故虽无外境而识有自住。此亦不然。颂曰:
〖由有翳根所生识,由翳力故见毛等,观待彼识二俱实,待明见境二俱妄。〗
有翳眼根所生眼识,由彼翳力见毛发时,若观待彼人内识所见,眼识与毛发行相之境,二俱是有。若观待明见境义无翳眼之所见,则所现毛发与见彼之识,二俱虚妄不生。无所现境说有彼识,极难知故。此义定应如是许,若不尔者,颂曰:
〖若无所知而有心,则于发处眼相随,无翳亦应起发心,然不如是故非有。〗
若谓有翳人,虽于无所知毛发,而能生见毛发行相有自性之心者,则有翳人随于何处见有毛发,若无翳人亦相随逐审视其处,亦应生见毛发之心如有翳人,无境相同故。如从有自性之他生,则应从一切他生。如是若有一有自性之识生,以无毛发之境相同,有翳眼既生见彼之心,无翳眼不生见彼之心,则不应理。能难彼心不待有翳,以全不相关故。然无翳眼不生见毛发之心,故离外境有自性之识,决定非有。
申二 破由习气功能出生境空之识分三,酉一 破说由习气成未成熟生不生见境之识,酉二 重破说无外境而有内识,酉三 明破唯识宗不违圣教。初又分二,戊— 叙计,戊二 破执。今初
设作是念,若以观似毛发之境,为生识之因者,则无翳者亦应生见毛发识。然今不尔。是由往昔所薰能生识之习气成未成熟,为生不生识之因。若有往昔见毛相识所薰习气,由此成熟乃生见毛相之识。其无翳障清净见境者,由彼无有见毛相识之功能习气成熟,故无翳者不生见毛发之识。非由离所知毛发境故不生彼识也。
戊二 破执分三,亥一 破现在识有自性功能,亥二 破未来识有自性功能,亥三 破过去识有自性功能。今初,颂曰:
〖若谓净见识功能,未成熟故识不生,非是由离所知法,彼能非有此不成。〗
若有所说自性功能,方可说由彼功能成未成熟,生不生识。若实无有自性之功能,则此义不能成立。如何不成?颂曰:
〖已生功能则非有,未生体中亦无能。〗
若计有功能,为属现在识,为属过去识,为属未来识?且现在已生识中定无自性之功能,未来未生体中亦无彼功能。若计现在识有彼功能,识与功能应同时有。若于功能与有功能,作六啭声名。“功能之识 ”。则说彼二法无别体故,功能之识即彼功能,不应道理。 若不尔者,则离果外应无别因,芽已生时种应不坏。若于功能与有功能,作五啭声名“从功能识”。则彼识生是从同时之功能中生,不应道理。以于因位果已有故。故现在识中功能非有。
亥二 破未来识有自性功能
若谓未生识有彼功能者。颂曰:
〖非离能别有所别,或石女儿亦有彼。 〗
若云“识之功能”,功能是所别事,识是能别法。其未来未生识,不能表示其所立体性,云是识,亦不能表示其所破体性,云非识。其未来识,现在尚无识体,汝以何法简别功能,云此功能是彼识之功能耶。如是既无能别之识,则以彼所别之功能,亦定非有。若不尔者,则石女儿亦应有彼功能也。
若谓心想某识当从功能生,便云:此是彼识之功能,从此功能出彼识。于是即成能别所别。世人亦云:煮饭。及云:此线织布。心想当来之饭布,作如是说。俱舍亦…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