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P24

  ..续本文上一页云:“前三种入胎,谓轮王二佛”。是于当来之轮王等入胎,说名彼等入胎,如是心想当生之识,说名识之功能。此亦全无心要。颂曰:

  〖若想当生而说者,既无功能无当生。〗

  若法有时生者,乃可说当生彼果。其恒时决定不生者。如石女儿等及无为虚空等,则现在后时皆定不生。若自性之功能是有者,乃能生识,若现在未来皆无有自性之识者,则定无生彼识之功能。既无生自性识之功能,则自性识之当生亦定非有。如石女儿等。

  中观师破芽自相生时,多出难云:若种时无芽而生芽者,亦应生兔角等。此中关要,是因自相之芽,一是无有,则终非有,便与无法无别。非总破种时无芽而有芽生,便云应生兔角等。

  此理亦释煮饭等喻,以若如自性生者,则饭等亦无当生故。复次颂曰:

  〖若互相依而成者,诸善士说即不成。〗

  若观待当生之识,立彼识之功能,观待识所从生之功能,而立识者,则是互相依待而成也。若许此者,诸善智者皆说有自性之识即不成立矣。释论复说:如长短,彼此,观待成者,皆是假有,无自性成。故非泛破彼等成立,当知是别破自性成立也。若如是许。则当随顺吾等而说。故未来识亦无功能。

  亥三 破过去识有自性功能

  今当明过去识亦无功能,颂曰:

  〖若灭功能成熟生,从他功能应生他。〗

  若谓己生正灭之识,为生自类果故,于阿赖耶识薰成习气功能差别,从已灭识之功能,成熟力故,出生当生之识者。则从他自性功能,应生其他果识。何以故?颂曰:

  〖诸有相续互异故。 〗

  由有相续诸刹那法次第生者,如汝所许,前后体性互相异故。相续之字界云:“达努谓增广”。施以字缘成展转义,名曰相续。犹如河流相续不断。因果相续转时由于生死展转无间无断,是三世诸行刹那之能取。此说是诸刹那分之有分。非仅说前后无间也。由此遍于诸相续分刹那中有,故相续支分之诸刹那,名有相续。中诸支分,是有分相续之支分,故说相续是彼之能取。如瓶是瓶嘴瓶项等之能取也。比前后诸刹那,更互相异为自相之他。是敌者所许。故应是从有自性之他功能,而生他识也。若谓许者。颂曰:

  〖一切应从一切生。〗

  是则一切法应从一切法生也。颂曰:

  〖彼诸刹那虽互异,相续无异故无过,此待成立仍不成,相续不异非理故。〗

  设作是念:彼前后刹那次第转时,其有相续诸刹那法,自性互异虽有他性,然遍及彼前后刹那上之相续,则唯一无异,故所说应一切法从一切生,此过非有。此说前后相续是一者,即答他生太过之根本释难。若前后自性异法同一相续,已极成者,可容无过。然相续是尚未极成。故一相续,仍是所立之法也。所以者何?以前后自性各异诸法,是一相续不应理故。颂曰:

  〖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所有自相各依法,是一相续不应理。〗

  喻如慈氏与近密身中所摄诸法,由补特伽罗是各别他故非一相续所摄。如是自相各别前后刹那,说是一相续摄,亦不应道理。如是于他生出太过时,他宗答曰:稻之种芽是一相续,彼与麦之种芽非一相续,故非一切从一切生。破他此答不能释难之关要,是因他宗,许有自相之他,非凡许他即为出难,极为明显。以是有人或作同类攻难而破。或由未知所破之简别是自相他。弃舍月称论师所说他宗不能释难之理由,臆说所未说之理由,实是正宗之污垢也。

  酉二 重破说无外境而有内识分二,戊一 叙计,戊二 破执。今初

  如是说已。诸唯识师,复欲申述自宗,成所乐义。颂曰:

  〖能生眼识自功能,从此无间有识生,即此内识依功能,妄执名为色根眼。〗

  由前眼识正灭时,于阿赖耶识中无间薰成,能生眼识之功能习气,从此习气成熟,便于后时有前识行相之眼识生起,眼识无间所从生之功能刹那,是眼识之所依,世间愚人,即执彼功能名有色根之眼。实离内识眼根非有。馀有色根应知亦尔。

  其能生眼识之习气因,是因缘。眼根是眼识之增上缘。此中说眼根是眼识之亲因者,意说能生眼识之习气已成熟位。非说眼根皆尔。如辨中边论云:“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说变似色等义与有情五根之识生,是阿赖耶识。安慧论师亦说诸有色根是阿赖耶识之所缘。故许阿赖耶识之唯识师,是说阿赖耶识变似之有色根,为眼根等。己说无有离识之眼根等,当说色等亦不离识。颂曰:

  “此中从根所生识,无外所取由自种,变似青等愚不了,凡夫执为外所取。”

  于此世间从五根所生之五识,实无所取青等外境,是由前识于阿赖耶识中薰成自种,汝此种成熟,变似青色等相。由彼凡愚不了此义,遂于内心所变之青等相,执为所取外境。故离内识别无—外境。更有异说。颂曰:

  〖如梦实无馀外色,由功能熟生彼心,如是于此醒觉位,虽无外境意得有。〗

  喻如梦中无馀色等,唯由自心习气功能成熟之力,而生带彼色声等行相之心。如是此醒觉位中,亦无外境而有意生也。

  戊二 破执

  此皆不然,颂曰:

  〖如于梦中无眼根,有似青等意心生,无眼唯由自种熟,此间盲人何不生。〗

  如梦中无眼根,有变似青等意识之心生。如是无眼根唯由彼识种子成熟而生,则此醒觉盲人,何不生见色等之意识,如不盲者。以梦觉二位无眼根相同故。此亦是因无外色等而有自性识生,则梦醒二位都无差别也。

  若作是念:盲人醒觉时,不生明见色等之意识,如梦中者。其原因非由无眼根,是因无有生如是意识之功能成熟。故唯有功能成熟者,乃有如是意识生。此复是以睡眠为缘,故唯梦中乃有,觉时则无也。

  此不应理,颂曰:

  〖若如汝说梦乃有,第六能熟醒非有,如此无第六成熟,说梦亦无何非理。〗

  若如汝说梦中乃有第六意识之功能成熟,醒觉时非有。则说如此醒觉时盲人,无有第六意识明见色等之功能成熟,如是梦时亦无,云何非理。若汝全无正理,仅凭口说,吾等亦可如上说也。颂曰:

  〖如说无眼非此因,亦说梦中睡非因。〗

  梦中见境,应无眼识行相相顺意识功能,成熟所起之意识,由识所依根无作用故,如醒时之盲人。如说无根,非醒时盲人,见境习气成熟之因,如是睡眠亦非梦中见境习气成熟之因。以无外境识能自性生者,不须观待习气成熟也。颂曰:

  〖是故梦中亦应许,彼法眼为妄识因。〗

  由虚妄习气,生梦中见境之虚妄识,故梦中亦应许如醒觉位见如是色等境法之识是虚妄,及梦中眼为彼识之所依因。如释论云:“梦中所见境,亦有三法和合可得 ”。又云:“梦中无色处,眼根,并彼二所发之识”,当知是说,梦中虽无眼识等前五之根境识,然就梦人前,有彼三法可得,故应许有梦中眼,梦中眼识,及梦中色。非许彼三是真眼等。如许有幻象马,及幻人,不必许彼是真象马及真人也。颂曰:

  〖随此如如而答辩,即见彼彼等同宗,如是能除此妄诤。〗

  如是随此唯识师,对中观师作如何如何之答辩。即见彼彼所答,等同所立不极成宗。如是即能除遣此唯识师之妄诤也。如中观师说,醒时之根境识三皆自性空,是所缘故,如梦。唯识师则云:醒时内识由外境空,是识性故,如梦中识。又云:醒时所缘境,是虚妄性,以是境故,如梦中境。如是更云:若无染净所依之依他起性,应无染净,无所依故,如龟毛衣。翳喻亦如是说。其中前二比量,喻不极成,犯能立等同所立过,梦中亦有离意识之法处所摄色故。第三比量,是欲成立染净法有自相所依,其“无所依”因,犯不成过。若谓无自相所依,则犯不定过。

  酉三 明破唯识宗不违圣教

  如是破唯识宗,非但不违正理,亦不违圣教。颂曰:

  〖诸佛未说有实法。〗

  诸正等觉,于自宗经中不曾说有实法故。如楞伽经云:“三有唯假立,全无自性法,于假立分裁,执为法自性。无体无了别,无赖耶无事,凡愚恶分别,如尸妄计度。”初句明三有唯由心假立。第二句明假立义,谓无自性法。是说无自性,非说法全无。后二句明未通达真实义之恶分别者,于如是唯心假立法,计为有自性之法。初颂总明无自性,次颂别释。梵语:“茹巴,”通自体与色二义,此处当作色解,以与了别相对故。无事句之事字,上句已说无色事心事,故此处当作馀自性事解,是无破实有时所说之自性事。如死尸之理,谓无观察真实义之心力。此经即破计三界依他起为有自性也。

  若谓此经是说依他起性,由异体二取之遍计执自性空,无故过失。计此是真空,不应道理,楞伽经说:“大慧,于一法无一法之空性,是一切空之性最下者。”释论云:“由牛非马,故说牛非有,不应道理,自体有故。”于此一法无彼一法之空与此喻相同之理,谓世尊宣说,离自性之空性者,是因众生无始以来于色等法执为实有,为破此实执而说,对彼当说所见之色等依他起非是实有。若不作是说,而说此依他起,异体二取非是实有,则与无牛之理由,云“牛非马故”相同也。

  以是当知,中观唯识无论何宗,说众生执著之所依,即此所见内外诸法。无所不同。明彼空者,是遣除于所依上所生之执著,亦无不同。所不同者,谓执著之相。唯识师说:现见二取内外分离,若如所见执为二取异体,是此执著相。其能对治,谓以此现见之依他起为有法,破除二取有异体,故是破彼所依事是此所破性也。中观师说:若执现见法,非由名言心安立,是实有者,即此执著相。其能对治,谓以此现见法为有法,破无斯实有故亦是破彼所依事是此所破性。以有情之执著,非于彼所依事执有异体之所破性,是执彼所依事即是彼所破性故。宣说空性,亦须如彼所执,即明如是空故。

  故有人说:现在所见诸所依事,以实有空,为断灭空。弃此不用。别以馀所见法为空所依事,亦不说“由是彼所破故空,”而说“以有事故空。”俱非中观唯识宗义。即众生身中无始传来之执著,有无执如斯所破之心,当自向内反观。法称论师曰:“于此亦随说,故恶暗周遍。”智者当知,现在正是此类最多之时也。

  释论此处,引父子相见经决择二十二根无自性曰:“但有假名…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