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缘起赞五十八颂▪P5

  ..续本文上一页。在藏文名此辈为恶薄瓦,意谓说有法者,即对于一切有法 说为实有之意,在印度文为八哇,八哇亦实有义。此辈说实有者,因其见着性空 与缘起不合,以为缠缚于轮回者与解脱于轮回者,如皆无自性,又以何为缠缚, 何为解脱,岂非入于断见,其反对中观见在此。龙猛于根本智论,引此辈理论有 云:如一切皆空,生灭亦悉无,圣者四谛法,一切皆摧毁。其意谓生有既无,还 灭亦无,与苦集灭道四谛悉相违背,即是烦恼业力之集谛既无,苦谛亦无,苦集 既无,灭道亦无,此即空则用不成说法。彼辈有谓,如果一切法无自性,即汝无 自性之语亦说不出。如是种种反驳论调,总之皆由于对唯名安立即是缘起之理成 立不来,横顺须于安名之事上面立一种实有,乃能成立其说。中观天清派于安名 之事面上不去追寻,惟于彼彼法上知其唯有假名安立之有,故于缘起法上善建性 空对于彼辈反驳之相违理论,不但视为毫无中伤,反益暴露彼辈理论不成之过患, 故根本智论答云:设一切不空,生灭法悉无,亦无四圣谛,此过归于汝。简言之, 一切法实有之执,如不遮止而显出性空,则于缘起相貌毫不能见。譬如有碍法与 触受若不破除,则不知虚空。以虚空与触碍相违故。若无虚空,则一切云霞虹彩 山河大地皆无可见现之处,甚至地水火风四大皆无为现其为有。再简言之,若无 虚空则吾人出气之处亦无。如是若与性空相反之自性实有,如不破除,则缘起方 面一切生有诸法皆重立不起。简言之,于本来性空诸法之上,起实有执。实有皆 有自性,即不赖缘。如不赖缘,推之无明不赖缘,而自成无明,行不赖缘而自成 行,乃至生老死不赖缘而自成生老死,一切生灭理悉无矣。此种见解不堕于常即 堕于断,入种种苦恼险处矣,此颂藏文内尚有字,言此空用不成,堕诸险处之苦, 为世尊所洞同见。此则不仅唯识以下诸宗,即中观自续派亦有此险,所谓苦恼险 处,指常断有共不共。就常言,如外道大自在天神我生等,为执有主宰之常见。 内道婆沙部则执虚空为常有,亦是一种常见,就断言,如外道执无前后生、无解 脱、无业果,是为断灭见。内道中观自续派以下,以为凡是有法,即有自性,有 法之生,皆自性生。如果承认有法皆是实有,皆自性生,如苗芽为自性生,则自 性生之自性,即苗芽之情况,而苗芽亦即苗芽之情况,苗芽复生苗芽。苗芽复生 苗芽堕于常边。苗芽既有自性而事实上苗芽又须刹那刹那坏灭,刹那坏灭与自性 之情况相违,岂非堕于断边。根本颂亦云:诸法有自性,是否皆常有,原有今忽 断,是则名断灭。苗先有自性,苗坏自性随,是则堕断边。此种断边与外道不同 者,即有先承认其有而今坏灭一点。

  五 颂

  首二句是故二字,意谓以上述相违过患故,于世尊教中极端赞叹能见依分别 心假名安立而起之缘起。盖仅依一异等理智抉择,尚不能远离二边;必依缘起即 性空以抉择之,始能远离二边,因依一异抉择,仅能通达空性,而不能通达甚深 空义谛;必依不共缘起理乃能通达甚深空义谛。通达甚深空义即通达缘起,必如 此乃能善巧安立俗谛、能作所作诸法。经云:若见缘起即见诸法,见诸法者即见 如来。此语盖即缘起见性空,见性空,即通达见如来道路之意,故缘起法即佛经 宝藏中之如意宝,若有见缘起清净法者,即见如来智慧法身。

  五颂后二句五六颂

  彼字指性空即缘起诸义。彼诸义之意,非谓内外诸法一切皆无,亦非谓内外 诸法是自性有,固不如,上述待因缘牵合,分别假名安立之法,直如空中之花毕 竟是无,故一切法必有所依,无依之法,简直非有,空花虽亦有名,实无安立花 名处所,凡无安名处所之法,毕竟是无,故须承认一切法必定待缘,若见内外诸 法皆无,则破斥太过,对于正见恰为相违之障,若见内外诸法实有,则承许太过, 对于正见亦为相违之障。故有无皆有二对,有方二对:一名言有,一自性有;无 方二对;一名言无,一自性无。应当承认一切法自性无、名言有。心经所云无色 声香味等等均指自性无而言,不过文略未尽耳。而于八千颂则结云所谓无色声等, 是说其真谛无,非说俗谛,名言无。总之凡经教所说之无,皆说无自性,非说无 名言。初业行人对于真谛相违之处,未善抉择,少有见地即觉一切皆无,易入断 见。故凡修行人之量天尺,即须承认一切法是有,而自性是无。换言之,因一切 法自性是无,故一切法是名言之有。反之如见一切法皆无,则与性空即缘起之量 相违。如见一切法是自性有,不但与性空即缘起量相违,即单对空性一面,亦属 相违。盖一切法如有自性,即不待因与缘乃至假名安立,而自体便能成就。月称 入中论言:如瓶本性能自生,何待众缘与作者。文意谓缘起者违自成,而待他成。 然唯识家、经部、有部亦以违自成、待他成为缘起,彼有何咎。须知唯识家等所 谓缘起,仅能了解违自成一面,而不算甚深缘起。此处所说其深缘起,系于安立 名字处所,须待分别心安立名字乃为缘起。如立名处不须分别心立名即能成立之 法,此法即有本体,有自性。如法有自性、有本体,即与见空性之道路相违,必 如何而后合于中道乎。即对于任一法上、一面知其为自性空,一面知其为名言有、 空有二心,同时互助,由达其性空,即知其为缘起,由知其为缘起,愈达其为性 空。如于任何处所而言,我穿衣、我吃饭诸有法上,知其为假名安立,同时即知 彼诸有法其性是空,愈知彼诸有法惟有假名安立。总之我穿衣、我吃饭、凡俗所 称之我,尚非必须破除之自性我。如于凡俗我能加体认,即能引起无自性我之正 当了知。如能了知无自性之我,则更知凡俗我不须破除,以其无害于无自性我也。

  己二,说一切法自性空 分二 一、正说法无自性二、与一切法不相违

  共三颂

  一、是故破缘起 更无有少法 故说离性空 亦无有少法 二、若法有自性 则说无涅槃 及无戏论灭 自性无灭故 三、故于智众中 发大狮子吼 数唱离自性 善说谁能难

  初二颂

  一切法由分别心于安立名处安名而后起,除以分别心于安名处安名之外,无 有少法可得;此即言一切法惟依分别假名而起,无非性空,离性空外无有少法可 得。大般若等经,常言不生不灭无生等究竟谓何?楞伽云:大智者汝当知,吾见 无自性生故说无生,故知说无自性乃为佛之究竟意思。初转*轮说一切色法有自 性。中转*轮说一切色法无自性。末转*轮说一切色法有:有自性者,有无自性 者。三转*轮所说不同,而究竟意思,仍为楞伽所说无自性生。中观人依中转法 轮注重在知无自性一义。何以必依中转,听法人恰合甚深法要之机。初转则此类 机感尚未具备故,楞伽无自性生语,佛常常说之,如问法何故性空,答缘起故, 假如承认法有自性,则对于我执与虚妄分别戏论,即不能灭;因自性之法,无灭 之之可能,则亦无涅槃可得。众力经云:设若诸法有自性,胜者声闻,应现知, 恒法不应般涅槃,智者永无离戏论,盖法若有自性,则生死轮回中众生,天应永 天,人应永人,即无转变。此偈所说为成立法性本空。

  若法有自性句,在藏文内尚有一凡字,意谓法如有少自性,则无涅槃,自性 是不变义。法有自性,六道即无转变。又法有自性,无明亦有自性,即不可灭。 根本颂云:

  「法若有变迁,即与自性违」

  三 颂

  此颂大意,因上文听说义,故佛数数于有智大众中发大无畏、作狮子吼,特 唱无自性,是为善说,任便何人无能遮难。数唱者,初证道时,在菩提树下,天 人请法,即说法无自性。初转*轮,仍说法无自性。中转在灵鹫山说大中小般若, 正说法无自性。末转,亦说法无自性。大智众者,指机应法、根已成熟者言。即 指解达中观,智慧辟众,言其非此根器之人,则为说其他诸法。善说者,所说悉 与法要相合,所举无自性之理与喻,亦皆属于清净正知。如欲求其不合法要、不 属清净正知之过以唯之,实不可得。此亦法无自性所以能成立之一证。狮子依山 发吼,震惊百兽。人间狮子则依慧度,发无自性吼,折服一切邪外。否则一切邪 外,如谟底等拨无前世后世,即以眼不见前世后世为证,其力甚大非可易伏,惟 有无自性吼声,乃能推彼与其同类无有遗余。初转佛说:我说色法有自性,若不 依我甚深义,此说即为诤论端。说一切法自性空竟。

  己三:说自性空成就能作所作 共四颂

  说无少自性 及依此此生 建立皆成立 二不违随顺 即由缘起因 说不依边见 此善说即是 尊无上说因 此皆自性空 缘此此果起 二决定更互 无障为助伴 除此更有何 为甚奇希有 以此理赞尊 成赞非由余

  初二颂承上文缘起即性空义而申之,所谓空者即无自性义,有问如法性是空, 一切能作所作如佝成立。答、性空不但与能作所作不违,且正相合,无少自性者, 从真谛俗谛两方推寻,皆不得少有自性之法。依此此生者,依此因即有此果,亦 即依此分别假名安立,即有此分别假名所安之事。建立者,说真俗两方面之建立, 即缘起与性空两方之建立。不违随顺者,於一法上即能显见此缘起性空二者,不 但不相违而反随顺。又所谓不违随顺者,指真俗之体性而言,非指言说与形相皆 无区别。即真俗所依之本体是一。如有为法与无常,凡有为之法,初生即有变灭。 换言之,凡无常之法,其成立必待因与缘,而属於有为。故有为与无常,无常与 有为,系属一体。又如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亦 即此意。意谓色之本性,原来是空,亦可谓色之缘起即是空义谛。换言之,色之 空性,即是色之本性体。亦可谓色之缘起,即空义谛之空,亦即是色之缘起。总 之不外说明真谛与俗谛是一体。色之缘起,不与空性相关者无有,色之空性,不 与缘起相关者、亦无…

《缘起赞五十八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