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以我们必须设法不再受[有漏取蕴]之身,不然的话,等着我们的只有痛苦,如卧荆棘之床。
所谓[解脱轮回者],不是说像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那样。[轮回]是指有漏取蕴的相续或其本身,由通达无我慧将其根绝时,才是[解脱轮回]。
这样,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就讲完了。
(4)是否具生起出离心的标准
第三,生起出离心的标准,本文说:
(五)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由于这样子思维无常、恶趣、业果、乐趣苦等,你可以知道,如果不彻底解脱轮回,即便获得天道的快乐也是纯为痛苦,毫无意义。此后更为强烈,对梵天、帝释、转轮王的富贵也不生一刹那的希冀。[昼夜]者,譬如心有极大忧虑的人,纵于夜间偶而醒来之时,心于其事仍明记不忘一样,何时思维都能不造作地猛力生起求解脱心,这就是出离心生起的标准。
此《三主要道》中,将暇满难得到出离心之间的下、中士诸道,归入出离心的范畴内,这是本文的殊胜处,而且是有原因的。出离心是大悲心的不共因,为具有悲心,必须先生起不造作的出离心。不思维自己受苦的情形,未生恐惧令汗毛战竖,是不会有无法忍受其他有情受苦的大悲心的。《入行论》说:“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利他人,生此饶益心?”因此我们可以说出离心与大悲心是同一种心态,只不过在自身上修的是出离心,在他身上修的是大悲心。
为生起此心,我们必须闻思妙音怙主宗喀巴的杰作《菩提道次第》,渐次修心。我们这些人贪等烦恼一天天地增长,都是因为未在下士道中修心而造成的过失。
对像笨教与外道也能修的邪法,如神通、变化、[开门]等,聪明人不应动心,而应听闻、思维、修习包含圣教总体扼要三藏教与摄三学道心要的《菩提道次第》。
如果进入这种[道次第]中,你的修法就不会有错误,能逐渐获得奢摩他,[三主要道]及二次第之证德。因此,任何成佛的希望都建立在这个[道次第]的基础上。
如果生不起大悲心,就无法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所以大悲心的生起很重要。
2、释菩提心
(1) 必须生起菩提心的原因
第二,释菩提心分三小节:必须生起菩提心的原因,生起菩提心的方法,生起菩提心的标准。先讲第一节:
(六)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
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虽然你可能有上述的猛力出离心,但由此所作的任何善业只是解脱之因,不能成为一切智之因,因为声闻缘觉也有出离心故。
所以为了成佛,首先要在心中生起[三主要道],其中尤其要生起菩提心,如果没有这个菩提心,你纵有若干神通变化等等,也不能归入大乘的行列,而且永远无法成为把一切有情从所有生死、涅槃衰损中解脱出来的菩提之因,故非圆满安乐之因。
那些声闻缘觉阿罗汉,现证空性等功德犹如金山般巍峨,但他们的这些道不能成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菩提心。
如你具有这种菩提心,便会像《入行论》、《入中论》、《宝积经》等所说的那样,成为天人等一切众生所敬礼处,映蔽声闻缘觉种姓;你所作的所有善业,下至施鸟一口食,都将成为大乘法,成为成佛之因,成为菩萨行;对具有此心的补特伽罗,十方诸佛视如亲子,诸大菩萨视如兄弟。
不仅如此,诸凡入未入大乘之列,即生成不成佛,都依赖于有无菩提心而定。所以,欲求佛位者都必须修菩提心。
(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
第二,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如本文所说:
(七)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八)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
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正如《入行论》中所说:“若仅思治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即得无量福。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以及《勇授请问经》所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等,发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那些如母有情,常被剧烈痛苦的因位四瀑流:欲瀑流、见瀑流、有瀑流、无明瀑流,以及果位四瀑流:生、老、病、死所漂流。
他们不仅在这四大河中漂流,而且被业索牢牢地绑住,就像手脚被绳子捆住一样。不仅如此,这种系缚之绳与普通的皮绳、毛绳不同,它们难断难解,好似铁索捆绑一样,如母有情就这样被关在我执的铁笼里。
更有甚者,如果在白昼,这些如母有情尚可呼喊求救而存一丝希望。但这是夜晚最黑的时候,他们是在夜幕笼罩之下在大河中漂流,如母有情就是这样被无明的黑暗完全蒙蔽着,在无边无际的有海之中,生而又生,相续不断地受到苦苦、坏苦、周遍行苦这三苦的逼迫。
像这种难以忍受的处境、局面,母亲有情自己这边是无以为计的,解救他们的担子就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现在既已找到解救他们的方法,就应思维如母有情受苦的情状,依次修习承担解脱之责的增上心等,努力设法生起大宝菩提心为要。
为生起菩提心就需先思维,为思维就需先听闻。希望一切有情具足安乐之心明显生起时,即是慈心;希望一切有情远离痛苦之心明显生起时,即是悲心。比如为母极其珍爱的独子遭受重病时,他的母亲在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心里只想着若能找到一种迅速治愈爱儿痛苦的方法该有多好,这些想法在她心中相续不断,极为自然地明显生起。只有像这样才算达到生起大悲心的标准。
佛陀教法中,修习大宝菩提心的方法有二种:一、七重因果;二、自他相换。随便修哪一种都一定能生起菩提心。修此菩提心的方法,既完全又正确,大地之上无与伦比者,即是妙音怙主大宗喀巴教法的心要--《菩提道次第》,所以应从这一法门修菩提心。
修菩提心方法,简要言之,即先修[平等舍],其次依次修〔知母]等。[知母],[念恩],[报恩]三者为[悦意慈]之因,[悦意慈]是[知母]等三法之果,同时又是[大悲]之因。
菩提心是否有力,是由[大悲心]力量的大小决定的。如果发觉难以生起悲心,你可以修[上师观自在瑜伽]作为生起的方便法门。如果你努力启请,修观自在之心与自心无别瑜伽,便能从中获得加持。这是一种极其殊胜的生起大悲心教授。另外还有一些甚深扼要,但不便在集会中讲。
如能生起[大悲心],便能生起承担利他之责的[增上意乐],由此即能生起[菩提心]。
在修平等舍之时,先观一个非亲非仇的中庸有情在自己面前,消除贪瞋,令心平等。然后观二个人在自己面前:一个是你最奇爱的亲友,另一个是你最讨厌的仇人,次思这位亲友在过去无数生中,曾是你的仇人并伤害于你;这位仇人在过去无数生中,曾是你的亲友并惠助于你,这样来消除贪瞋令心平等。
然后应思,一切有情,从他们自己这边来讲,都想要快乐,是平等的,都不要痛苦也是平等的。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曾作过我的亲友和仇敌,同样是平等的,所以我到底应该贪爱哪个?瞋恨哪个?你必须这样思维,直至对遍满虚空的一切有情生起平等心为止。
第二修知母。如配合《释量论》中所说的成立心智无始的正理而修,对生起[知母]帮助极大,所以在此略说一下。就像你今日之心是昨日之心的延续,今年之心是去年之心的延续一样,你今生之心是前生之心的延续,前生之心是再前生之心的延续。你可以像这样无限地追下去,[在这以前我没有心]的上限是绝对找不到的,故能成立心智无始。
这样的话,我的轮回也必然是无始的,所受之生也一定是无边际的,我未曾受生之处一个也没有,而且无数次地在同一个地方受生。没有我未曾受过身的有情种类,而且也是无数次地受同一种身,单受生于狗一项,也是无法以数字计算的,每一类有情都一样。
所以,未曾作过我母亲的有情一个也没有,每一个有情又绝对是无数次地作过我的母亲,单是人身一项,作母亲的次数就无法估算。
这样不断地修,直至生起有力的定解:每一个有情都曾无数次地作过我的母亲。
其次修念恩。以我今世的母亲为代表,从我住胎开始,阿妈就像一个病人一样,要作种种苦行,以避免任何可能对我的伤害,小到所进的食物。在我住胎的九个月另十天期间,母亲对待自己的身体就像是对待病弱者一样,连迈步也要踌躇。
在她生我的时候,母亲虽然遭受剧烈的疼痛,但她仍像得到如意宝般地自欣喜万分。在当时,我除了啼哭和晃动手臂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无可奈何,是个哑巴,瘸子,只不过像个红嘴雉鸟而已,然而阿妈却以十指捧玩,用她的体温温暖我,待我以慈爱的微笑。母亲用喜悦的眼睛注视我,用她的嘴唇擦去我嘴上的鼻涕,用手拭净我的屎尿,亲口把乳粥等食物喂入我口中,尽她最大的努力保护我不受伤害和给予帮助。
在那些日子里,我的苦乐好坏一切都要指望她,我的所有希望只能依赖一个人:她就是我的母亲。如果那时没有母亲的养育之恩,我恐怕连一个时辰都活不到,除了给鸟、狗等吃掉外,没有生存的希望。每天要不下一百次地保护我不出意外,母亲有如此的恩德。
在我成长的时候,她又不顾罪、苦、恶名,为我筹备所需之物,把自己舍不得用的所有钱物都交到我的手上。对我们这些有出家修行缘份的人来说,是母亲毫不吝惜地拿出财物,作为必要的花费,安排我们入…
《三主要道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