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寺,从那时起,只要有需要,她都会倾囊资助。这种恩德实在是无量无边的。
今世之母不仅在现世恩养于我,在我众多的前生中,也曾以大恩一次又一次无数次地养育我。不仅是今世之母,一切有情在前生中都曾是我母亲,像今世之母恩育我一样,全都对我有大恩德,只不过是因为生死的变迁,现在互不相识而已。
现在我们只要看一看任何动物的情况,比如狗、麻雀等,它们都慈爱自己的子女,都有养育之恩,由此便不难想像自己以前曾受过的恩德。其次修报恩,从无始以来,像这样一次又一次恩育我的如母有情们,被上面讲的四大河流冲到轮回大海的漩涡之中,连续不断地遭受三苦等苦,处境极其困难。
我作为她们的儿女,现在有了解救她们出离轮回苦海的方便,假设我袖手旁观无动于衷,那是再没有比这更下贱与更无耻的了。
现在,我虽能给予她们各自所喜爱的东西--衣、食、住处、被褥等等,但这些只不过是暂时的轮回乐,最上的报恩应该是将她们安置于究竟的快乐中。所以要想:“应让一切有情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痛苦。”
这些有情连有漏乐都没有,哪里会有无漏乐?她们自认为的快乐在本质上纯属变化了的痛苦。她们虽希求想要的快乐,但不知道修善一一乐之因,虽厌恶不想要的痛苦,但不知道断恶棗苦之因,她们的取舍正好颠倒而行,所以我的这些老母有情皆为痛苦所压迫。
[一切母亲有情如果具足安乐与安乐的因该有多好!愿她们具足!我要让她们具足!一切有情如果远离痛苦与痛苦的因该有多好!愿她们具足!我要让她们具足!]
你在这二种想法中不断地修习,便能生起强有力的[慈心]与[悲心]。有些人可能会想:“我何必要挑起利益一切有情这付重担呢?能引导有情的佛菩萨多得很哩。”这种想法是绝对不正确的,而且是很下贱和很无耻的,就像在今世指望别人的孩子来解决自己母亲的饥渴等苦一样。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担子只能落在自己的肩上。
一切有情都是相同的,从无始以来多次当过我的母亲,而且那时全都像今世的母亲一样,以大恩德抚育我。所以,回报她们的恩情不关别人的事,不能把责任推到其他佛菩萨的身上,而要自己独自肩负起来。
所以,我不指望他人使有情具足安乐和远离痛苦,由我一人使一切有情具足一切安乐,也由我一人使一切有情远离一切痛苦,由我一人将她们安置于上师佛位。在这种想法中猛力地修习,便是修[增上意乐]。
我虽能生起这样的心,但目前的事实是,不要说是一切有情,我就连引导一个有情的能力都没有。那么究意谁有这种能力呢?这种能力唯有佛才具足,其他的谁都没有。如果我也能获得佛位,那么就能究竟自他二利,每一种身语意事业光明皆能利益无数有情。
所以,为利一切有情,我要尽自所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这种佛位。以这样的思维生起无造作的菩提心。
修菩提心时,如果想:“我如能成佛,也能自动地兼带成就自利。”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中说这对不堕小乘极有益处。
[七重因果]教授的头三个是修[大悲心]的基础。[悦意慈](注83)是这三者之果,所以不必另说修法,但在该阶段应修希望一切有情具足安乐的慈心。
[慈心],[悲心],[增上意乐]三者,都是希求利他之心,真正的菩提心是此三者的结果。[道次第]的下、中士道是发心的加行,修菩提心法是正行,诸结行类是其学处。
在修菩提心时,你还应该知道[二十二种发心](注84),[愿行二心](注85)等的本质与特征而修心。
此菩提心是一切佛经的心要,是一切佛子菩萨唯一的修持中心。《入行论》说:“搅动正法乳,剔出酥精华。”以及“多劫之中善思维,诸佛见此最有益。”妙音怙主大宗喀巴也说:“大乘道命为发心,是菩萨行根本依,能融资粮如金汁,摄纳众善为福藏,菩萨如是善了知,以菩提心为心要(注86)”。至尊一切智除此大宝菩提心外,从未说其它的修法是修持的中心。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大乘人,就必须以菩提心为修持的中心。
在当代,当你询问旁人他的修持心要是什么时,他多半会说是修某某本尊。遑论修菩提心者,就连知道应以此菩提心为修持心要的人也寥寥无几。有些人以熏烟、金饮、能息黑净讼陀罗尼、普灭过患、羊陀罗尼、马陀罗尼、财陀罗尼、消除中断、汉地消灾法、转变诅咒法等为修持的心要。与这些相比,还不如以一些标准的本尊作为修持心要要来得好些。
还有一些地方盛行着这样的风气:似乎人们心里想的都不外乎是盟约宝鬘、忏罪金刀、狗经、狼经、狐经、熊经、蛇经等,但这些根本见不到有清净依据。
假如你真的需要一种忏罪的法,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伪经和无意义的劳累上。佛说有许多显密经典,如《三蕴经》、《药师经》、《大解脱经》、《贤劫经》等,应该念涌像这样有清净根据,标准的经典。
还有一些人心中在想:“我当然有菩提心的。因为我在仪轨的开头,一边念[诸佛正法众中尊](皈依发心颂),一边想着为利一切有情我愿成佛。”但这只不过是对菩提心的希求,发发愿而已,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如果是的话,那么发菩提心恐怕是一切自以为是的善行中最为容易的事了。所以,我们要像上面所讲的那样,依次修心,以期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3)生起菩提心的标准
第三,生起菩提心的标准。这方面在许多典籍中有详尽的说明,包括《道次第》广略论转述《修次初篇》(注87)的说法。简言之,假设一位母亲见其极为珍爱的孩子堕入火坑,身受苦逼,便会感到连一刹那倾也无法忍受孩子受苦,而急切地将孩子拉出火坑。
同样,见到一切老母有情为轮回与恶趣的难忍大苦所逼迫,我们对此连一刹那也无法忍受,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们要从速获得圆满佛位,当这种心无造作地生起时,便达到了生起菩提心的标准。
3.释正见
(l)必须修正见的原因第三,释正见分五小节,第一为必须修正见的原因,如本
文所说:
(九)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你如果不具有甚深真实之见或通达胜义谛真理之慧,任凭你再怎么努力地修习出离心,菩提心等方便分,也不会成为我执的直接对治,不能斩断三有的根本--我执。
不仅如此,若无甚深正见,仅有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只能获得大乘资粮道以下,无法再高了。如果是小乘,也不能得小乘加行道(注88)。
如果在出离心与菩提心二者摄持之上,又具有通达甚深见者,则大乘加行道以上的地道都能获得,尤其能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
我们发愿要救度众生,如果没有一个救度的方法,也不过仅有善心而已。因此,我们首先要有这样一个看法:“我要找到一种决定能断轮回根本的甚深正见。”仅有业果决定的世间正见是不够的,归根到底,要有通达无我之见。
一些外道修三摩地能得四禅八定,但他们没有通达无我之见,所以不要说断烦恼,就连减轻烦恼也无法办到。《三摩地王经》说:“诸世人修三摩地,彼者不能坏我想,助长烦恼且鼓动,犹如胜行(注89)所修定。”
我执是轮回的根本,要断此根本,无我见是绝对必要的。如前经所说:“倘若于法观无我,各各观察而修者,此乃能获涅槃因,别余诸因难成寂。”为获得解脱就必须根绝我执。为根绝我执就必须修与感觉与我执完全相反之道一一无我。如果不修无我,无论你再怎么努力地布施、持戒等,也不能获得解脱。《四百论》中说:“寂门无第二。”所以,想要解脱轮回,是没法不要这个通达无我慧的。
但是光有这个还是不行,方便的大悲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所谓 [方, , 便与智慧不, 分离] 是绝对必要的。正如《维摩诘经》所说:“方便未摄慧系缚,方便所摄慧解脱;智慧未摄方便缚,慧摄方便即解脱。”
为获得法、色二身之果,就必须由方便智慧不离之门,双集二种资粮,吉祥怙主龙猛说:“此善愿众生,福智资粮圆,福智所出生,二胜愿获得。”(注90)吉祥月称也说:“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注91)世俗指方便菩提心,真实指智慧正见。譬如具足双翅之鸟能于空中无碍飞翔。为抵达诸佛功德全圆彼岸,菩提心与正见,即方便、智慧二者也不能分离。方便与智慧分离,就像鸟断了一只翅膀,而无法前进。
你或许会问:“那么如何获得此见呢?”这事不能随随便便,你必须遵循某一开示胜义圣言量之经。总的来说,了不了义的区分是:其本身能安住于究竟义的是了义,不能安住究竟义的是不了义;而了不了义经的区分也就是以胜义谛为主要所诠的经是了义经;除此之外的经是不了义经。
不是每一位班智达都有能力解释了不了义经密意的。能解释了义经密意的,如佛亲自授记的那样是怙主龙猛。他依据《无尽慧经》造《根本慧论》等,由[中观正理聚](注92)之门建立了义甚深见之轨,一如佛的密意。
其后有阿阇黎佛护造《佛护释》,圣者提婆造《四百论》等。尤其是阿阇黎月称,按照龙猛的密意,造解释《根本慧论》文句的《明句释》和解释义理的《入中论》等。
于此雪域西藏,能没有丝毫错乱之垢,无倒阐明此等大论密意的,除妙音怙主大宗喀巴之外,没有别人。因此你我应该遵循最上龙猛父子的妙规,依据至尊一切智宗喀巴大师的伟大希有善说论著。《入中论》中说:“出离龙猛…
《三主要道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