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圆融篇)▪P3

  ..续本文上一页而人家没有。我们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就是这样。比如,你的业来了,你能看见相应显现,但是,对于你来说,这些就好像真实,但是,对于旁人,人家就接触不到你这种“真实”

  不守自性,就会沦落虚妄分别,其实,当下你的真心也存在,就看你能不能认知。其实,妄心并不存在,就看你能不能守自性。

  当你知道这些道理的时候,也许,你就上道了。其实,当你认识到执着与虚妄分别时,你会发现,原来,都是自己制造的问题,把这些一停下来,就会发现原来如此轻松。我们今天修行就是借假归真!

  这些,需要我们仔细做功夫来认知。

  从最初下手的地方,就是生觉照之心,这样,你就能观察出妄心有何而起,我们就能从梦里醒来

  

  12、怎么理解心净则国土净,在佛菩萨眼中的五浊恶世与凡夫眼中的五浊恶世本质上有什么区别?请师父慈悲开示。

  国土,都是我们自心造作的显现。我们身心世界是一种正报,通过正报的造作,因为善恶力量不一样,将来感得的就是相应国土世界。如果我们造恶业,感生的就是污秽的国土世界。外界环境就是我们心感造的。我们的心清净了,感生污秽国土的业没有了,就显现清净的国土世界。清净国土世界,从修正我们内心开始。

  能见的显现为所见的国土世界。有佛的愿力与作为,将来就感至佛土世界;有菩萨的愿力与作为,将来就感至菩萨世界——这就是心净则国土净。

  凡夫观念就是一种执着,以为有实实在在的五浊恶世。菩萨知道,五浊恶世不仅仅是外在环境,实际上是我们心境的外现。

  人多造恶,所以显现五浊恶世。劫浊的根本因在我们众生的运作。比如我们发生邪见,各种邪见充斥我们内心,所以世界陷入见浊。由于烦恼形成烦恼浊。如果我们见解清净,内心远离烦恼,有智慧觉悟世出世间的真理,我们不再造作烦恼,将来世界就非常清净。众生浊是因为见浊和烦恼浊引起的。由于我们造作恶业,自己的命也不顺畅,就形成命浊。众生浊和命浊,实质性的存在就在见浊和烦恼浊过程中。如果我们认识上发生错误,内心发生烦恼,必然造作恶业,我们的命必然浑浊,由于我们人人陷入恶性循环,就形成众生浊。世间充满众生浊,就形成了劫浊。所以,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浊都是我们内心造作而成。

  菩萨能见能够改变,所以所见当然能够改变。众生能见还未能改变,所以所见也由个业与共业昭示。菩萨能见清净,所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五浊恶世本来没有,是众生烦恼恶业显现,佛菩萨能够安住于常寂光净土;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能够从空出假,随顺众生,他能够超越。凡夫能见没有清净,当然所见就不能超越。

  打个比方,一个沙堆、一个万花筒,也许就可以让小孩子度过一整天。但是,成年之后,就不可能这样了,这就是能见不同了。但是,不排除成年人可以站在小孩子角度理解他。五欲游戏就是沙堆,诸佛看我们,也能理解我们。沙堆冲掉了,小孩会伤心痛哭,大人可以理解、同情。通过这种事例,大家可以比对一下,可以理解各自不同的能见,引起的所见不同。只有有智慧的大人,才能理解小孩;叫小孩理解大人,往往不可能。

  诸佛菩萨可以理解五浊恶世,但是他可以超越了。因为他了解五浊恶世性空本质。

  

  13、缘起法与如来藏如何对应?如何安立?请师父慈悲开示。

  缘起法与如来藏如何对应?如来藏就是我们自己本性含藏起来,没有显现。从顺生死缘起的法来说,就是因为掩藏了我们自己如来宝藏,不明了如来宝藏,这就是无明,因无明起虚妄我执,这就是缘起生灭无常的法。如果能够认识、相应于自己如来宝藏,就能以此缘起回到自己法性当中。一个是缘起还灭法,还灭自己法性,心性寂灭;一个是缘起生灭的法,因为不明自己的如来宝藏,而沦陷于生死轮回当中,那是顺生死的缘起。所以说它的安立,一个方面是本来没有的,你认为有,于是就显现为虚妄的生死法;一个是本来有的如来本性,我们当作没有。于是,我们今天将真实有的还于真实状态,就能回归自性宝藏,这是净土世界的安立。虚妄的生死法就是本来没有的,安立有,显现虚妄生死法。

  

  14、师父,什么叫法身、报身和应化身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法身就是以佛法为身,以法性为身。那就是我们自己要从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然后以闻思修、戒定慧好好修行,积累善根福德资粮,最后以无分别智圆证一切法性,让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让我们自己所有智慧、所有功德,都依法性之理圆满,彻底显发我们心性全体。那就是法身。

  简单说,我们今天是以肉身为身,我们换为以法为身,以佛法为身,积累佛法,认识佛法,开悟法性。你看看,我们今天以肉身为身,随时随地就是在积聚肉身,你该吃了,该睡觉了。相应的,以法为身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维护法的尊严,应该怎么样维护法的纯洁,应该让这种法得到什么智慧的滋养,持戒过程当中怎么样相应于佛法,随时随地在增长佛法的修持的时候,当它增长圆满的时候,法身就显现出来了。

  报身就是依据法性的因果道理,我们能从空有、真俗二谛圆融的修行过程当中,显空双运。一个方面能够知道一切显现都是空性、无有自性的显现,在智慧上来增长它。二一个依这样智慧安住于世俗谛当中,安住于二谛圆融显空双运当中,然后我们再如是显现如是因果,我们再循着善法,把圆满的福德、智慧资粮积聚。当我们把善根、福德资粮积聚圆满之后,我们的业报之身,清净的业,圆满的业,它能够显现出彻底的果报,那个就是报身了,就是你修行有结果。

  什么叫应化身呢,应化身就是随机应现,救度众生,依自己清净愿力,依功德神力,依自己从空出假来利益众生,依无我来无条件利益众生。千处祈求千处应,众生有要求,我们能随时因自己天眼遥观、天耳遥闻而救度众生,以自己智慧、福德、神通,能够利益众生。这样的一种功用。该以什么身体救度就以什么身体救度,该说什么佛法来教化众生,就说什么佛法。化度众生而应化无量无边身体,这就是应化身。

  一般的法身要圆满证到法性之后才能显现。一般的报身就是要依法身而显现报身,依法性来圆满因果修行,显空双运的修行,那叫报身。依这样的法报身能够成就应化身。但是在境界当中它有区分。比如,诸佛菩萨有法报二身,声闻缘觉有应化身,在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应化。而法性身能够显现自己的佛刹,而声闻缘觉是不能的。而且这种圆满报身呢,它是十地的大菩萨都能够显现相应的教化,在三藏十二部经典当中,在一切了义与不了义的佛法当中,都能够对具备根基的众生来教化,这些声闻缘觉是不具备的。必须要佛菩萨才具备这样的法报二身,声闻缘觉在它的能力范围之内,具备应化身。详细的呢,可以相应地学习相关佛法。法报化三身是三而一,一而三的,三身是不相离的。

  

  15、《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怎样正确理解两部经中的这两句话?恭请法师慈悲开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刚经》是说理的,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重在事相上的开发。

  比如,我们的心在忆佛念佛时,佛是法界之身,入于众生心想之中,于是我们自心忆佛念佛的时候,自心即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于是我们以现前当来念佛的心,熏习见佛的资粮,那么我们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从事相上来肯定修行的力量是真实不虚的。而且从事相上有如是因,必然引发如是果,这是真实不虚的。而《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这个“如来”是讲法性的本来相状,远离名句文声,远离事相。事相不空,难见本性。我们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要执着这些言语相、事相、虚妄分别,就不能见到如其本来的如来相状。佛是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的佛的圆满法报化三身。

  见如来是见法身佛,是见法性。见佛呢,忆佛念佛,见到应身佛、报身佛的时候,是有相的。所以从有相的心上来说,我们能够忆念佛的相,就能见到佛的相,这个和一般的住相是不一样的,忆佛的相和世间上以音声见佛是不一样的,和住于音声相不能见到法性也是不一样的。法性、法身如来是无相的,报化二身是有相的,从所见的对象不一样也是可以区分的。

  从因上来说,一个是见法性真理,一个是从事相上修行来说。一个是着重理上的开悟,一个是着重事相上的修持。而理事往往是要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两句话是圆融的。《金刚经》所说是从理上来悟到万事万物的本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是从如是因如是果,我们从因果的相状来说,我们忆佛念佛必定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应身佛、报身佛的相都能圆满见到,是这样的。

  

  16、怎么样能看清世界,看清真相 ,请师父慈悲开示。

  整个佛法都是教我们看清世界与真相。要把我们能认识的心做好,因为能认识的心,只要有烦恼,就会障碍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从根本下手,世界是怎么样的?只要我们有如质如量如实的能见境界,所见境界就会出现。所以,我们修行就是对治烦恼、执着,对治无明。对治烦恼、执着了,能见清楚了,就能看清楚世界真相。对治烦恼、虚妄、分别、无明,就能看清真相。

  

  17、普门品》中说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众生能得到消灾免难,如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等,能用佛法的原理、实相和现代科学能解释的道理开示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我们讲普门品时,是揭示过这种科学道理的,也是揭示过这种实相道理的,也用佛法原理揭示过的,这里不妨简单再揭示。

  一个方面,我们今天之所以说有一个…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圆融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