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学习。知道每一步怎么学、修,再一个法一个法地圆满,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我们对净土、禅宗没有了解之前,可以广泛学习。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之后,你选择一个法门具体修学,也是可以的。
净土、禅宗、密宗都是圆满的法,都有圆满的修学次第,你也可以单宗专学专修。但是,如果你有精力,也可以多宗同时学修,佛法是圆融的,没有矛盾。一般来说,我们精力有限,所以,鼓励从一个法专学专修,再旁通博引。
比如净土所讲信心与禅宗所讲疑情怎么圆融,如果没有专门引导,不容易圆融起来。所以,先专修,再旁通博引。
10、师父吉祥!我学佛有几年了,可是进步得很慢,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能不走弯路,进步得快?谢谢师父解惑。
这些都要好好从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如理如法听闻佛法开始。我们学佛要走直路不走弯路,广学多闻,听经闻法很重要,能从中检查对比自己,把我们觉悟之心开发出来。
法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自己的问题,明了自己该如何修。如果我们对于修行根本不明了,那么,进步很慢就很正常。因为,我们不知道修行究竟该怎么修。每一个修法为什么该这样修,这个修法的利益是什么,不修的过患又是什么?我们不明了。
如果错误理解,修法就不会有很大进步。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们修行是要修正什么,目标要清楚。如果目标不清楚,你就不知道向哪个地方进步。
打念佛七定几个目标,看你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看你当下能不能对治这个最大问题?目标不要定得很远,要对实际问题有对治。我们修行,哪怕在当下,就能感受佛法立竿见影的进步。佛法契理契机,佛法圆满的法理一定有针对性,你要选择准了方向,就容易对治。
比如贪心重,就修无常观等等。修法进步小,最初看我们是否掌握正确的理数、方法,针对障碍有没有忏悔。修行有两方面,一是顺缘资粮是否积聚,一个是障碍是否忏悔。
如果,你的障碍没有认识到,修了很久,障碍没有对治,进步当然不快,如果你把石头搬走,车自然开快!
修行时,比如贪心障碍拿掉没有?如果一直修,但是,贪心一直在,虽然好像在跑,但是,实际由贪心把我们拴在原地了!
修行就是一种忏罪积累资粮纠偏觉照!
只有听经闻法成就我们的正知正念,在其中,才能走直路。能够走没有弯曲的直道,只有般若智慧才能达到。
智慧如何达到?听闻佛法,如理思维,形成思慧,逐步加强思慧,修行才能具备。
修行相应了,才能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对症,不走弯路。这还是因为我们智慧不具足,听经闻法不具足。
11、师父,常听说穿上袈裟,剔除须发出家是大福报,这是为什么呢?世间人认为有老婆、儿女,有财富、地位、权势是大福报,应该怎么看待呢?请您慈悲开示!
福报有世间上的福报,有出世间的福报。发心不一样,立足点不一样。
照我们一般老百姓所说,有老婆、儿女、财富是洪福,是红尘当中的福报,是从短暂人生上来说的。也许可以成为出世间的资粮,那就是经过智慧的升华,把老婆、儿女、财富都作为修行出世间福德智慧的大增上缘。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对待它了。
而出家人的福报,是通过放下而得到的福报。放下老婆、儿女、财富,就放下由这些带来的负面影响,把所有精力用在出世善法的修行上。于是能够回归于根本上用功,明心见性,修学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这些福报来自修行而得到的,来自智慧、来自放下,这个叫清福,就是清净内心而得到的福报。
世间上有福报,洪福,红尘是有颜色是贪染的,老婆有恩爱,儿女有沾染,财富、地位、权势我们很执着。虽然说今生今世有福报,但是在一般人心里很容易引起执着,引起虚妄分别,引起我们自己的烦恼。
两种福报立足点不同,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呢?世间上有老婆、儿女、财富,是往昔时修学得来的福报,既然往昔时修学能够得到福报,我们今生如果继续修学,不是会有更大福报吗?也许我们的福报会更圆满。
你做什么就支持你什么的老婆,就能够成为自己修学福报啊,儿女、财富都是这样,这些是我们往昔时修学所得福报,我们可以把这些回归到福报,由小福报到大福报,而到究竟圆满福报。
我们今天如果对老婆、儿女、财富、权势完全不执着,不管你拥有还是不拥有,你内心完全放得下,如果没有这些因缘时,你就可以剃须出家,专心修道,积累福慧大福报,我觉得,你也可以得道。
所以说,一个出家人,还是世间上人,随缘好。什么叫随缘,这一辈子你有老婆、儿女、财富,你把方法用好了以后,也许你学修,还很有用、很能增上。如果你没有这些因缘了,你出家,也能得到大福报。就看我们往昔因缘,看我们自己今天发心,三一个看怎么对待在家出家,四一个我们在家,对于老婆、儿女、权势,有一个什么态度,我认为这个态度太重要了。我希望大家对这个有一个正确认知。
12、修行必须要跟师父吗?到哪里去找呢?禅宗有没有系列的基础学习?请师父慈悲开示。
修行必须要跟师父,除非你是再来人。还有,缘觉,曾经从佛听经闻法,这一辈子也许往昔时听经闻法的种子成熟,所以,在现实中触对逢缘都能无师自通。如果你不是这样,原则上,也是要从师的。
从通途上说,我们都需要师父。
我们要培养亲近善知识的态度。从我们自心来培养,我们的态度摆好了,善知识何处不在。禅宗有系列基础学习的,比如,教你如何打坐,怎么用功。
13、为什么佛教认为为自己着想是恶,为众生着想是善何解
还有就是对佛教有一种迷信看法,怎么能帮助她改变不正确于的观点?
我们自己从现量当中来体验,有我见就有贪嗔痴心,所有恶法都是这样起来的。相反,对治这些恶心,一切善法都能起来。善法、同情、慈悲、仁爱怎么起来,可以从自心体验。
迷信总比不信好,当然,还要从信的基础上加进智慧的力量。我们可以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来帮助众生。
14、我归依两次,有两个归依名字,不知道要用那一个,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就是我们迷惑于名相。比如一个女人,对于妈妈是女儿,对于女儿是妈妈,她用哪一个称呼呢?其实,我们不用两个名字,只要一个就好了,免得我们把心放在名字上。
其实,名字仅仅是名字;皈依,是用我们的心在皈依。自心皈依,就是看我们的心在不在皈依状态。
15、请问法师:安居期间可以还俗否?是否有“破安居”一说?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稽首感恩!
今天我们是信仰自由,不信仰也自由。如果是自己决定还俗了,在安居期间也可以还俗,也没有破安居之说。只要自己考虑成熟了,就可以。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皈依篇)》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