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座。同时有无数神祗,在拔塔里村划封数以千计的宅地。凡宅地是属于有大威力的神祗,彼等恿怂最有权威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建造居宅。凡宅地是属于中等神祗,彼等恿怂中等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建造屋宇。凡宅地是属于下等神祗,彼等亦怂恿下等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兴建房舍。
27 尔时薄伽梵以其伟大超人的天眼望见数以千计的神祗在拔塔里村划封宅地。彼于破晓时分起来语尊者阿难说:「阿难,谁在拔塔里村筑城?」
「世尊,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在该处筑城,为抵御越祗人。」
28 「阿难,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为抵御越祗人在拔塔里村筑城,彼等曾与忉利天天神约定。我以我之伟大清明超人的天眼望见数以千计的神祗在拔塔里村划封宅地。凡宅地是属于有大威力的神祗,彼等怂恿最有权威的国王大臣去该处建造居宅。其中神下神亦复如此(其全文见本章第二十六节)。阿难,当阿利安人仍常往还及商贾云集,此拔塔里子城将成为一大都巿与商业中心。但此拔塔里子城将有三种危险,一者从火,二者从水,三者从朋友失和。」
29 尔时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走向佛前互叙寒暄及问候起居,侍立其侧以后白佛言:「唯愿世尊慈允今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佛陀默然许可。
30 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知佛许可遂各还家。归家后,备办甜粥糕饼已讫,即来白佛言:「世尊,诸事已备,唯圣知时。」
尔时薄伽梵于清晨着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众走向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的宅第。到已,坐于敷座。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即亲手奉献甜粥糕饼,以佛为首,下至诸比丘僧。佛食既竟,置钵已,彼等取两小凳,就座其侧。
31 当彼等就座已,佛陀以偈赞曰:
任何智者居住此地
供养僧众––能自调伏之善人,
以此功德回向划封宅地之神祗。
互相敬礼,互相尊敬。
彼等以仁慈待之
如母亲之对于独子;
人为神所眷顾者,
彼等常有幸福。
佛陀以偈赞叹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己。即从座起。离去。
32 尔时摩竭陀大臣苏尼陀与瓦沙卡罗尾随佛后说:「今天沙门乔达摩从某门出,该门将名为『乔达摩门』;从某渡头渡河,该渡头将名为『乔达摩渡』。」其后佛所从出之门是名为「乔达摩门」。
※ ※
33 尔时薄伽梵走向河边。时恒河水涨泛,欲渡河者或求船,或求筏,或求桴。世尊此时如大力士一屈伸臂顷即不见于恒河此岸,与诸大比丘僧众再出现于恒河彼岸。
34 尔时薄伽梵见人求船、求筏或求桴,欲用渡河,遂说偈曰:
幻世正缚扎筏桴,
已渡苦海者
造桥梁以渡池沼,
彼为知者,彼为得救者。
回向文
普为出资读诵受持辗转流通者及法界无量罪苦众生回向:
同消无量烦恼障 同消无量果报障
同消无量诸业障 同消无量诸灾障
同消无量诸病障 同得平安增福慧
同植无上菩提因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传大般涅槃经
巴 宙 译
第 二 章
01 尔时世尊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柯提村。」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柯提村进行。到已,佛陀即在村上住。
02 尔时佛告诸比丘说:「诸比丘,因未能了解四种圣谛,我等长期轮转生死之途。何者为四?诸比丘,是苦谛、苦因谛、苦灭谛、和引苦入于毁灭之途的道谛。诸比丘,若能了解此四圣谛,则取欲已尽,有因已灭,从此不再受生」。
03 薄伽梵说是语已,复以偈颂曰:
因不了解四圣谛之真实性
所以流传于生死长途。
既已了悟,则生因已绝,
苦根已断,从此不再受生。
※ ※
04 薄伽梵在柯提村住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 ※
05 尔时薄伽梵在柯提村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那低卡。」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那低卡进行。到已,佛陀住在砖屋。
06 尔时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有名沙尔哈比丘者死在那低卡,彼转生何处?命运如何?世尊,有名难陀比丘尼者死在那低卡,伊转生何处,命运如何?」同时并问及优婆塞苏达塔,优婆夷苏伽塔,优婆塞卡苦陀,羯□伽,尼卡达,卡提沙跋,兔他,山兔他,苏跋陀等,彼等转生何处及命运如何。
07 「阿难,沙尔哈比丘,彼于此世之身漏己尽,已证悟心解脱、慧解脱及获得阿罗汉果。阿难,难陀比丘尼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处寂灭后,即不复再来此世。阿难,优婆塞苏达塔已断除三结,并减削淫、怒、痴,已证斯陀含果,只转世一次,即得苦竟。阿难,优婆夷苏伽塔已断除三结,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阿难,优婆塞卡苦陀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寂灭后,即不再来此世。阿难,优婆塞羯□伽,尼卡达、卡提沙跋、兔他、山兔他、跋陀、苏跋陀等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寂灭后,即不再来此世。阿难,复有五十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亦复如是。阿难,更有九十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已断除三结,并减削淫怒痴,已证得斯陀含果,只转世一次,即得苦竟。阿难,复有五百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已断除三结,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08 「阿难,人生有死,何足为奇。若每死一人,皆来问我,使我疲乏之至。因此,阿难,我将为汝宣说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09 「阿难,何名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阿难,谓圣弟子于世信佛--相信佛陀是: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信法--相信佛所说法利益世间、永恒、欢迎群众、示解脱道、使智者各自证悟。信僧--相信僧是佛之弟子,修持八正道之四阶段、正直、奉法、具足净戒。彼等是值得敬礼,为世间无上福田,为善人所喜;其戒行是不犯不缺,不染不沾,使人解脱,为智者所称赞,不为有欲,或相信外在作为之效力所玷污,及助长禅定。
「阿难,此是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10 佛陀在那低卡砖屋住时亦与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 ※
11 尔时薄伽梵在那低卡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毗舍离。」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毗舍离进行。到已,佛住于庵婆婆梨园。
12 佛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比丘当摄心住念。此为我等之教言。」
13 「诸比丘,云何名比丘摄心住念?比丘因有身当观身,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与失意。其观感觉、观意与观法亦复如是: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与失意。」
「诸比丘,云何名比丘自摄?当比丘履进履退、前瞻后顾、屈臂伸臂、着衣持钵、饮食吞嚼、行大小便、行立坐、睡眠、醒悟、言谈及静默、皆摄心住念。诸比丘当摄心住念,此为我等之教言。」
14 尔时歌女庵婆婆梨闻佛已到毗舍离,住于伊之□果林。伊下令准备好许多辆精美车乘,自己坐上一辆车,与其侍从离开毗舍离进向伊之园林。凡可通车的地方皆以车行,后乃下车步行去到佛之住处。到已,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薄伽梵向伊宣示法要,使伊欢喜愉快。
歌女庵婆婆梨对佛所示法要甚为喜悦,伊白佛言:「唯愿世尊慈允于明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
佛陀默然受请。伊知佛已许可,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繞而去。
15 尔时毗舍离的隶车闻佛已到毗舍离住于庵婆婆梨园,彼等下令准备好许多辆精美车乘,各坐上一辆车,与其侍从离开毗舍离。彼等或现黯色,着青色,青衣及青色饰品;或现黄色,□黄色,黄衣及黄色饰品;或现红色,□红色,红衣及红色饰品;或现白色,□白色,白衣及白色饰品。
16 尔时歌女庵婆婆梨与诸隶车少年车轴相接,车轮相撞及车轭相触。诸隶车告伊说:「庵婆婆梨,为何你与诸隶车少年车轴相接,车轮相撞及车轭相触?」
「因我已请佛及比丘僧众明天到舍下午餐。」
「庵婆婆梨给你十万,让此斋与我们。」
「你若给我全毗舍离及所属土地,我犹不舍此盛供。」
于是诸隶车振手说:「此□果女获胜,我等被此□果女占优胜。」彼等遂进行到庵婆婆利园。
17 薄伽梵见诸隶车自远而至,告诸比丘说:「诸比丘,凡未曾见过忉利天天神的比丘,…
《南传大般涅槃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