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且观看此群隶车,注视此群隶车及比较此群隶车,因其与忉利天天神无异。」
18 诸隶车凡可通车的地方皆以车行,后乃下车步行去到佛陀的住处。到已,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薄伽梵向彼等宣示法要,使其发心喜悦。诸隶车对佛陀所示法要殊为欣悦,遂白佛言:「谁愿世尊慈允于明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
「诸隶车,我已首肯明日赴歌女庵婆婆梨处午餐。」
于是诸隶车振手说:「此□果女获胜。我等被此□果女占优胜。」
诸隶车对佛陀的教言表示感谢与同意,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繞而去。
19 尔时歌女庵婆婆梨于其夜清旦在自己家裹备办甜粥糕饼,即白佛言:「世尊,诸事已备,唯圣知时。」
尔时薄伽梵于清晨着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众走向歌女庵婆婆梨的宅第。到已,坐于敷座。歌女庵婆婆梨即亲手奉献甜粥糕饼,以佛为首下至诸比丘僧。
佛食既竟,浣手洗钵已,歌女庵婆婆梨取一小凳,就座其侧以后,伊白佛言:「世尊,我以此园奉献以佛为首的比丘僧众。」
薄伽梵既接受此礼品,向伊宣示法要,使之发心喜悦后即从座起而去。
20 薄伽梵在毗舍离庵婆婆梨园住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 ※
21 尔时薄伽梵在庵婆婆梨园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白鹿瓦村。」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白鹿瓦村进行。到已,佛陀住于白鹿瓦村。
22 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汝等各于毗舍离附近的朋友、相识或知己处过雨季,我则在白鹿瓦村过雨季。」
「是,世尊。」诸比丘回答说。彼等遂在毗舍离附近的朋友、相识或知已处过雨季,而佛陀则在白鹿瓦村过雨季。
23 尔时世尊在雨季中匆罹剧痛痢疾,几乎殒命。但彼摄心住念忍受之,无怨言。
薄伽梵自念:若我不告诫弟子及向比丘僧众告辞而取涅槃,实非所宜,今且以坚强意志屈伏此疾,留住应享寿命。
于是佛陀以坚强意志屈伏疾病,并留住应享寿命。其后病亦渐瘥。
24 薄伽梵不久即告痊愈。病愈后彼从住室出坐于荫处敷座上,尔时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我曾见薄伽梵于康健时,及见其如何受苦。世尊,当我见佛陀病时,虽然我身羸弱如蔓藤,及神志昏迷不辨方向,便一念及:『若薄伽梵未将遗教与比丘僧众,彼将不证取涅槃。』我联以自慰。」
25 「阿难,是否比丘僧众盼望我之遗教?阿难,我所说法或显或隐,是无分别,如来于法是无秘密,吝而不传。阿难,若人作如是念:「我将引导僧伽」,或「僧伽以我为依怙」,则此人应对僧伽设立教言,但如来不作此想。阿难,为何如来应留关于僧伽之遗教?阿难,我今年已老矣,衰耄矣,旅程将尽,寿命将满。我行年八十,譬如旧车方便修理,尚勉强可行。阿难,我想如来之身体亦复如是,应方便摄养,阿难当如来停止顾念外事,及任何感觉皆已停止而入于灭想定时,如来之身,始为安隐。」
26 「因此,阿难,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 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云何为比丘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
「阿难,比丘当观身,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及失意。其观感觉、观意与观法亦复如是。阿难,此是比丘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
「阿难,无论现在或我去世后,若有人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彼等在我之比丘中将诣最高境界--但必须乐于修学。」
第二章竟
回向文
普为出资读诵受持辗转流通者及法界无量罪苦众生回向:
同消无量烦恼障 同消无量果报障
同消无量诸业障 同消无量诸灾障
同消无量诸病障 同得平安增福慧
同植无上菩提因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传大般涅槃经
巴 宙 译
第 三 章
01 尔时世尊于清晨着衣持钵往毗舍离乞食。行乞归来后,饭食已毕,彼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携取坐具,我将去洽巴拉神舍休息。」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即携坐具随从佛后。
02 于是薄伽梵走向洽巴拉神舍,坐于敷座上。尊者阿难亦就坐其侧。坐已,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阿难,毗舍离是一可喜悦之处。而乌但那神舍、乔达摩卡神舍、七□果神舍、多子神舍、沙然达达神舍、洽巴拉神舍等亦是可喜乐的。
03 「阿难,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此四神足(其详见上),彼若有意,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
04 尊者阿难对佛陀所给与之明显提示未能了解,他未曾恳请世尊说:「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寿一劫!」因其心为魔所蒙蔽。
05 如是再三,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其详见上)。但尊者阿难数次均为魔所蒙蔽。
06 于是薄伽梵告尊者阿难说:「去,阿难,可宜知时。」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繞而去,坐于一附近树下。
※ ※
07 尔时恶魔于尊者阿难去后不久,即来至佛所,立于其侧,白佛言:「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涅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涅槃之时,请速入涅槃,甚至根据前薄伽梵所说:『恶魔,若我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未成为正闻、聪慧、善摄、多闻、熟记圣典、精娴教义、奉持戒律;既精于法,乃能教导、宣演、建立、开启、详释、明辨,能以正法扫荡,降伏异论,及广宣妙法--之弟子时,我将不入涅槃。』
08 世尊,现在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已成为正闻、聪慧、善摄……(其详见上)之弟子。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涅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涅槃之时,请速入涅槃!甚至依照薄伽梵所说:『恶魔,若我之清净教不成功、兴盛、广布、普遍及遍传于人间时,我将不入涅槃。』世尊,现在你之清净教已成功、兴盛、广布、普遍、及遍传于人间。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涅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涅槃之时,请速入涅槃!」
09 他既作此语,薄伽梵告恶魔说:「恶魔,你且自喜。佛之圆寂已近。此后三月如来即将入涅槃。」
※ ※
10 尔时薄伽梵于洽巴拉神舍谨然住念舍寿。佛既舍寿,有大地震,殊可惊怖及天雷响震。佛见此事已,既说偈曰:
生命之源无量或微小。
牟尼今舍其寿数。
以内心静乐,
打破其如甲冑之生命之源。
※ ※
11 尔时尊者阿难自念:「此诚奇妙不可思议。此大地震殊可惊怖及天雷响震,此地震出现之远近因缘究何所在?」
12 于是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此诚奇妙不可思议,此大地震殊可惊怖及天雷响震。世尊,此地震出现之远近因缘究何所在?」
13 「阿难,大地震之出现有八种因缘,何者为八?阿难,此大地止于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阿难,有时空中起大风,起大风则水动,水动则地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一因缘。
14 「复次,阿难,有时具大智慧力之沙门或婆罗门作摄心想;或有大威神之神祗--当彼等观水想多,观地想少,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二因缘。
15 「复次,阿难,当菩萨谨然住念离兜率天而入于母胎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三因缘。
16 「复次,阿难,当菩萨谨然住念出母胎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四因缘。
17 「复次,阿难,当如来证无上正等觉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五因缘。
18 「复次,阿难,当如来转无上*轮时,地即大震动。此即大地震出现之第六因缘。
19 「复次,阿难,当如来谨然住念舍寿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七因缘。
20 「复次,阿难,当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证取涅槃时,地即大震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八因缘。阿难,此为大地震出现之八种因缘。」
※ ※
21 「阿难,有八种众。何者为八?即:剎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众及梵天众。
22 「阿难,我忆念往昔曾参加一约数百人之剎帝利众。于我未就座、或言说、或交谈以前,我使我自己与其颜色相同、与其声音相同,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当我宣说时,彼等不识我,自问说:『宣说者为谁?是神是人?』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后,我即隐身不见。彼等亦不知我何时隐去,自问说:『隐去者为谁?是神是人?』
23 「阿难,我忆念往昔曾参加一约数百人之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众及梵天众。于我未就…
《南传大般涅槃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