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座、或言说、或交谈以前,我使我自己与其颜色相同,与其声音相同,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当我宣说时,彼等不识我,自问说:『宣说者为谁?是神是人?』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后,我即隐身不见。彼等亦不知我何时隐去,自问说:『隐去者为谁?是神是人?』阿难,此为八种众。」
※ ※
24 「阿难,有八胜处。何者为八?
25 「阿难,若人有主观色想视外间有限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一胜处。
26 「若人以主观色想视外间无穷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二胜处。
27 「若人无主观色想视外间有限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三胜处。
28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无穷或苦或乐之诸相,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四胜处。
29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青色、青相、青映影。正如乌马花是青色、青相、青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裹精致是青色、青相、青映影。若如此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青色、青相、青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五胜处。
30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黄色、黄相、黄映影。正如堪尼卡罗花是黄色、黄相、黄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裹精致是黄色、黄相、黄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六胜处。
31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红色、红相、红映影。正如班都几瓦卡是红色、红相、红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裹精致是红色、红相、红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七胜处。
32 「若人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正如俄沙底星是白色、白相、白映影。又如波罗奈所产细布,表裹精致是白色、白相、白映影。若人如此以无主观色想视外间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既专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见』之念。此为第八胜处。阿难,此为八胜处。」
※ ※
33 「阿难,此为八解脱。何者为八?
「以相见相,是第一解脱。
「不觉其自相见外间诸相,是第二解脱。
「存心于善,是第三解脱。
「超出诸色想,断除诸愤怒想,不思念诸相,自念:是『空无边』而入于空无边处定,是第四解脱。
「超出空无边处,自念:是『识无边处』而入于识无边处定,是第五解脱。
「超出识无边处,自念:是『无所有』而入于无所有处定,是第六解脱。
「超出无所有处,自念:是『非想非非想』而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是第七解脱。 「超出一切『非想非非想处』而入于灭想定,是第八解脱。阿难,此为八解脱。
※ ※
34 「阿难,往昔我于尼连禅河岸边,牧羊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彼时恶魔来至我所,立于我侧向我说:『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涅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涅槃之时,请速入涅槃。』
35 「阿难,彼作是语已,我告恶魔说:『恶魔,若我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未成为正闻、聪慧、善摄、多闻、熟记圣典、精娴教义、奉持戒律;既精于法乃能教导、宣演、建立、开启、详释、明辨;能以正法扫荡、降伏异论及广宣妙法之弟子时,我将不入涅槃。
「『恶魔,若我之清净戒不成功、兴盛、广布、普遍及遍传于人间时,我将不入涅槃。』
36 37 「阿难,我今于洽巴拉神舍,该恶魔复来我所,立于我侧向我说:『世尊,薄伽梵现在应入涅槃。慈尊,现在正是如来入涅槃之时,请速入涅槃!世尊,即使依照前薄伽梵所说:(其详见上)』
「阿难,他既作此语,我告恶魔说:『恶魔,你应欢喜!佛陀不久即将圆寂。此后三月,如来即将入涅槃。』
「阿难,如来今日于洽巴拉神舍谨然住念舍寿。」
38 彼说是语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劫!」
「阿难,止止,莫恳请如来。现今劝请如来,已非其时。」
39 如是第二第三(阿难如是恳请,佛陀如是回答)。
「阿难,你对佛陀之智慧是否有信仰?」
「是,世尊。」
「阿难,你为何烦扰如来至于第三次?」
40 「世尊,我亲从佛闻及亲从佛受:『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劫或劫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及抵达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
「阿难,你是否有信仰?」
「是,世尊。」
「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前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劫。』阿难,你若如是垦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41 「阿难,往昔我住王舍城灵鹫山峰时亦曾向你说:『阿难,王舍城与灵鹫山峰是甚可喜乐之处。阿难,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及抵达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劫!』阿难,你若如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42 「阿难,往昔我住王舍城榕树园,住王舍城贼峰,住王舍城韦跋罗坡之沙打畔尼洞,住王舍城伊思□里坡之黑岩,住王舍城沙巴桑底卡山□斯塔园,住王舍城塔坡达园,住王舍城竹园喂松鼠处,住王舍城耆婆之□果,住王舍城马打苦其之鹿林。
43 「阿难,在上列各处,我也曾向你说:『阿难,王舍城等等(其详见上)是甚可喜乐之处。』
44 「『阿难,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经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扩展及抵达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劫!』阿难,你若如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45「阿难,往昔我住毗舍离之乌但拉神舍时,亦曾向你说『阿难,毗舍离与乌但拉是甚可喜乐之处。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留住及扩展此四神足……(其详见上),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劫!』阿难,你若如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46 「阿难,往昔我住毗舍离之乔达摩卡神舍,住毗舍利之七□果神舍,住毗舍离之多子塔神舍,住毗舍离之沙然达达神舍时,亦曾向你说:『阿难,毗舍离各地是甚可喜乐之处……。」(其祥见上)
47 「阿难,现今在洽巴拉神舍,我也曾向你说:『阿难,毗舍离是甚为幽静,乌但拉神舍,乔达摩卡神舍,七□果神舍,多子塔神舍,沙然达达神舍等是甚可喜乐之处。若有人修持、留住、扩展及抵达四神足的极顶,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车乘,以此为基础,若欲,彼可住寿一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留住及扩展此四神足。他若有意,可住寿一劫或其劫之剩余部份。』而你,阿难,如来给与你之明显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恳请如来说:『世尊,请住寿一劫,慈尊为众生之利益与快乐,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之利益、快乐与幸福,请住寿一劫!』阿难,你若如是恳请如来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三次他或将纳受。因此,阿难,此是你之错误及罪过!」
※ ※
48 「阿难,是否往昔我曾告诉你说:万物实性如此,其与我们最亲近者将要与我们分别隔离?当一物既生而成形,既具分离必然性,不要其解离,此何可能,且必无此理。阿难,如来已舍弃寿命。且他一言既出:『佛陀之圆寂甚近,此后三月如来即将入涅槃。』如来为生存而食言,应无是处!」
「来,阿难,我等去大林的重阁讲堂。」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
49 尔时佛陀与尊者阿难走向大林的重阁讲堂。到已,佛告尊者阿难说:「阿难。你往告住在毗舍离附近的诸比丘尽集讲堂。」
「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他即往告住在毗舍离附近的诸比丘尽会讲堂。回来时他向佛作礼,退立一面说:「世尊,比丘僧众已齐集讲堂,唯圣知时。」
50 于是薄伽梵从座起,走向讲堂,就座已,告诸比丘说:「因此,诸比丘,我所知及为汝等所宣…
《南传大般涅槃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