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清净道论▪P64

  ..续本文上一页同时灭

  亡,成立亦必同时成立之故。其灭亡与成立,当知如下:

  (一)为火所坏

  当为劫火毁灭之时,是初起了劫灭的大云,于百千俱胝的轮围世间下了一阵

  大雨,人们觉得满足喜悦,都取出他们的一切种子来播。可是谷类生长到了可以

  给牛吃的程度时,虽然(雷)如驴鸣,但一滴雨也不下。从此时起,雨便完全停

  止了。关于此事,世尊说:“诸比丘!到了那时,有许多年,许多的百年,许多

  的千年,许多的百千年,天不下雨”。依雨水生活的有情命终生于梵天界,依诸

  花果生活的天神亦然。这样经过了很长的时间,这里那里的水便成涸竭。这样次

  第的鱼和龟死了,亦生于梵天界。地狱的有情亦然。也有人说,“地狱的有情,

  由第七个太阳出现时灭亡”。

  “不修禅则不生梵天界。此等有情,有的被饥饿所恼,有的不能证得禅定,

  他们怎么得生梵界”?于天界获得禅那(而生梵界)。即在那时候,有欲界天

  人,名罗伽毗由赫,知道百千年后,世间将成劫灭,于是披头散发,哭着以手而

  拭眼泪,著红衣,作奇形怪状,行于人行道上,而作如是哀诉:“诸君!诸君!

  自今而后百千年将为劫灭,这世间要灭了,大海要涸竭了,这大地与须弥山王要

  烧尽而亡灭了,直至梵界的世间要灭亡了。诸君!你们快修慈啊!诸君修悲修

  喜、修舍啊!你们孝养父母,尊敬家长啊”!他们听了这话,大部人类及地居

  天,生恐惧心,成互相柔软心,行慈等福,而生(欲)天界,在那里食诸天的净

  食,于风遍而遍作(准备定),获得了禅定。(大恶趣的)其他的有情,则因顺

  后受业(他世受业)而生天界。因为在轮回流转的有情是没有无有顺后受业的。

  他们亦在那里获得禅定。如是由于在(欲)天界获得禅那,故一切(欲界有情)

  得生于梵天界。

  自从断雨以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便出现了第二个太阳。对此世尊亦曾说

  过:“诸比丘!到了那时……”。详在七日经中。这第二太阳出现时,便没有昼

  与夜的分别了。一日升,一日没,世界不断地变着阳光的热力。普通的太阳是日

  天子所居,这劫灭的太阳是没有(日天子)的。普通的太阳运行时,空中有云雾

  流动,劫灭的太阳运行时,则无云雾,太虚无垢,犹如镜面。此时除了五大河之

  外,其它小河的水都干了。

  此后再经过一长时期,第三个太阳出现,因它出现,故五大河也干了。此后

  又经过一长时期,第四个太阳出现,因它出现,故五大河的源泉——在云山中的

  狮子崖池,鹅崖池,钝角池,造车池,无热恼池,六牙池,郭公池等的七大湖也

  干了。此后又经过一长时期,第五个太阳出现,因它的出现,故次第以至大海,

  连一点滋润指节的水也没有了。此后又经过长时期,第六个太阳出现,因它的出

  现,故整个的轮围界变成一团烟,由烟吸去了一切的水份。如是乃至百千俱胝的

  轮围界也是同样。

  从此又经过一长时期,第七个太阳出现,由于它的出现,故整个的轮围界乃

  至百千俱胝的轮围界,共成一团火焰,如有一百由旬高的种种须弥山峰,此时都

  要破碎而消失在空中。火焰继续上升,漫延到四大王天,那里的黄金宫、宝宫、

  珠宫等都被烧掉。再毁了三十三天。如是漫延到初禅地,把那里的(梵众、梵

  辅、大梵)三梵天界烧掉,直至光音天为止。如果尚有一微尘的物质存在,此火

  亦不停息。等到一切的诸行都已灭尽时,此火才如烧酥油的火焰不留余灰的息

  灭。此时下方的虚空与上方的虚空同成一大黑暗。

  这样经过了一长时期,然后起了大云,初下细雨,次第的下了如莲茎、如

  杖、如杵、如多罗树干等一样大的水柱,直至充满了百千俱胝的轮围界中一切业

  被烧掉了的地方,大雨才停止。在那水的下面起了风而吹过水,令水凝成一团圆

  形,如荷叶上面的水珠相似。怎么能把那样大的水聚凝成一团的呢?因为给以孔

  隙之故——即那水让风吹进各处的孔隙。那水由风而结集及凝成一团而退缩时,

  便渐渐地向下低落。在水的渐渐低落之时,落到梵天界的地方便出现梵天界;落

  到上面的(空居的)四欲界天的地方便出现了那些天界。再落到地(居天及四人

  洲)处之时,便起了强烈的风,那风停止了水不让再流动,好象在闭了口的水瓮

  里面的水相似。在那甘的水退缩时,(水的)上面生起了地味,这地味具有颜色

  及芳香美味,犹如不冲水的乳糜上面的膜相似。

  这时那先生于(第二禅的)梵界中的光音天的有情,因为寿终或福尽,从那

  里死了而生于此。他们以自己的光明在空中飞行,如在起世因本经中所说,因为

  他们欲尝地味,为贪爱所制伏,便开始吃它一口,因此便失掉自己的光明,成为

  黑暗。他们见黑暗而起恐怖,此后便有五十由旬大的日轮出现,令他们消灭恐怖

  而生勇气。他们看见了日轮,非常满足而喜悦地说:“我们获得了光明,它的出

  现,灭除我们恐怖的人的恐怖令生勇气,所以它为太阳”,便给以太阳之名。当

  太阳于日间发光之后而落下时,他们又生恐怖说:“我们得到了的光明,现在也

  失掉了”!他们又想:“如果我们获得另一光明是多么幸福啊”!这时好象知道

  他们的心相似,便出现了那四十九由旬大的月轮。他们看到了,更加欢喜满足的

  说:“这好象是知道我们的希望而出现的,所以为月”,便给以月的名称。如是

  在日月出现之时,各种明星亦出现。从此以后,便能分别昼与夜,及渐渐地辨别

  一月、半月、季节及年等。当日月出现之日,亦即出现了须弥山、轮围山及雪

  山,它们是在孟春月的月圆日同时出现的。怎样的呢?譬如煮稷饭时,一时起了

  种种的泡,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平,(而此大地的)高处为山,低处为海,平

  坦之处则为洲。

  在那些吃了地味的有情,渐渐地有些长得美丽,有些长得丑陋,那些美貌的

  人往往轻蔑丑陋的。由于他们的轻蔑之缘,消失了地味,出现了另一种地果;由

  于他们依然如故,所以地果也消失了,出现另一种甘美的藤叫槃陀罗多。以同样

  的理由,这也失去了,又出现一种不是耕种的熟米——那是无皮无糠清净芳香的

  白米实。此后便出现器皿,他们把米放在器皿中,置于石上,能起自然的火焰来

  煮它。那种饭如须摩那花(素馨),不需汤菜等调味,他们希望吃那样的味,即

  得那种味。因为他们吃了这种粗食,所以此后便产生小便和大便了。

  此时为了他们的排泄(大小便),而破出疮口(大小便道),男的出现男

  性,女的亦出现女性。女对男,男对女长时的注视相思。经过他们长时的注视相

  恋之缘,生起爱欲的热恼,于是便行淫欲之法。后来因为他们常作非法享受,为

  诸智者所谴责,为了覆蔽他们的非法,便建立他们的家。他们住在家中,渐渐地

  仿效某些怠惰的有情而作(米的)贮藏。以后米便包有糠壳之谷,获谷之处便不

  再生长。于是他们集聚悲叹,如《起世因本经》说:“诸君!于有情中实已流行

  恶法。我们过去原是意生的”。

  此后他们建立了(各人所有物的)界限,以后却发生有人盗取他人所有的东

  西。他们第二次呵斥他。可是第三次便用手、用石头、用棍等来打他了。发生了

  这样的偷盗、谴责、妄语、棍击等的事件之后,他们相集会议思考:“如果我们

  在我们里面来选举一位公正的人——执行贬黜其当贬黜的,呵责其当呵责的,摈

  除其当摈除的,岂不是好,但我们每人都给他一部分米”。在这样决议的人群之

  中,一位是贤劫(释迦)世尊在那时还是菩萨,在当时的群众中,他算是最美最

  有大力及具有智慧能力而足以劝导及抑止他们的人。他们便去请求他当选(为

  主)。因为他是大众选举出来的,所以称他为“大众选的”(Mahāsamm

  ato),又因他是刹土之主,故称他为“刹帝利”(Khattiyo),又

  因为他依法平等公正为众人所喜,故称他为“王”(Rājā),于是便以这三

  个名字称呼他。那世间中希有的地位,菩萨是第一个就位的人,他们这样选他为

  第一人之后,便成立刹帝利的眷属。以后更渐次的成立婆罗门等的种姓。

  这里从劫灭的大云现起时而至劫火的熄灭为一阿僧祇,名为坏劫。从劫火熄

  灭之时而至充满百千俱胝的轮围界的大云成就为第二阿僧祇,名为坏住劫。自大

  云成就之时而至日月的出现为第三阿僧祇,名为成劫。自日月出现之时而至再起

  劫灭的大云为第四阿僧祇,名为成住劫。这四阿僧祇为一大劫。当如是先知为火

  所灭及其成立。

  (二)为水所坏

  其次世间为水所灭之时,先起劫灭的大云与前面所说相同;其不同之处如

  下:如前面的起了第二太阳之时,但这里则为起了劫灭的碱质性的水的大云。它

  初下细雨,渐次的下了大水流,充满了整个的百千俱胝的轮围界。给那碱质性的

  水所触的大地山狱等都溶解掉。那水的各方面是由风支持的。从大地起而至第二

  禅地都给水所淹没。那(第二禅的少光、无量光、光音的)三梵界亦被溶解,直

  至遍净天为止。如果尚有最微细的物质存在,那水即不停止,要把一切的物质完

  全消灭了以后,此水才停止而散失。这时下面的虚空和上面的虚空同成一大黑

  暗,余者皆如前述。但这里是以(第二禅的)光音梵天界为最初出现的世界。从

  遍净天死了的有情来生于光音天等处。

  这里从劫灭的大云现起时而至劫灭的水的息灭为一阿僧祇。从水的息灭至大

  云成就为第二阿僧祇。从大云成就至……乃至此等四阿僧祇为一大劫。如是当知

  为水所灭及其成立。

  (三)为风所坏

  其次世间为风所灭之时,先起劫灭的大云与前同样。但这是它的不同之处:…

《清净道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人施设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