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巴利语佛典经集▪P16

  ..续本文上一页者自称能人,宣扬不同的真实?是相传有许多不同的真实,还是他们抱有自己的思辩?”

  886 “没有许多不同的真实,在这世上,除了名想,没有永恒的事物。在各种观点中运用思辩,便会提出真实和虚妄的二重法。

  887 “依据所见、所闻、德行戒行和所想蔑视虽人,依据抉择嘲笑别人,说别人是愚者,外行。

  888 “既然他称别人为愚者,也就认为自己是能人。既然他认为自己是能人,也就蔑视别人,而这样说话。

  889 “他因观点而忘乎所以,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用思想灌顶的国王,因为自己的观点如此完美。

  890 “如果称别人为傻瓜,自己也就成为傻瓜;如果自己成为精通知识的智者,那么,沙门中便没有一个傻瓜。

  891 “外道受尘世贪欲的影响,他们反复说:“持有与此不同说法的人不纯洁、不完美。”

  892 “外道固执己见,声称自己的观点坚实,反复说:“唯独这里有纯洁,在其他说法中没有纯洁。”

  893 “他声称自己的观点坚实,认为别人是愚者;他说别人是愚者,不纯洁,这样,他自己挑起争论。

  894 “一个人坚持抉择,以自己为标准,便会陷入世间的争论,而抛弃一切抉择,就不会对与世间的争论

  第十三章 大集积经

  895 “一些人坚持观点,争辩道:“这是真实。”这样,他们或者受到谴责,或者受到赞扬。”

  896 “我说,争论的两种结果都微不足道,吵能带来平静。看到这种情形,不要参与争论,应该在湍有争论的地方寻求平静。

  897 “智者不倾向任何渊源不同的观点;他无所执着,不采纳所见、所闻、怎么会执着这些观点呢?

  898 “崇尚德行的人们说道:“自我控制能达到纯洁。”他们严格遵奉戒行,心想:“让我们在这世上学会纯洁。”这些人渴望生存,自称能人。

  899 “他渴望在这世上获得纯洁,如果他的德行戒行失败,他的事业受挫,便惴惴不安,长吁短叹,说像离家经商的人丢失了商队。

  900 “抛弃一切德行戒行,抛弃受谴责和不受谴责的行为,不企求纯洁和不纯洁,不贪恋,不执着,平静地游荡。

  901 “他们依靠苦行,或者任何令人厌恶的行为,依靠所见、所闻、所想,为了纯洁哀号悲鸣,没有摆脱对各种存在的贪爱。

  902 “有渴望的人为癔想的事物长吁短叹,惴惴不安,而对超脱生死的人来说,有什么会使他们惴惴不安,长吁短叹?”

  903 “一引起人称道的最高之法,另一些人认为是低劣之法,那么,他们中的哪种说法正确?因为所有的人都自称能人。

  904 “人们认为自己的说法完美,别人的说法不妥,这样便出现分歧,引起争论,都说自己的观点正确。”

  905 “如果受到别人指责的说法是低劣的,那么,没有哪个人的说法是高明的,因为每个人都声称自己的说法牢靠,虽人的说法低劣。

  906 “他们怎样赞扬自己的追求,便怎样推崇自己的说法;一切争论都是如此,因为他们的纯洁各不相同。

  907 “婆罗门不受别人引导 ;他考察诸法,不予采纳,因此,他超越争论,不崇尚任何观点。

  908 “我知道,我看见,正是如此,有的人依靠观点达到纯洁。即使他已经看见,又能怎样?他已经偏离正路,却说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达到纯洁。

  909 “观察者会看见名色,看见名色,就会知道它们;随他细细观察或粗粗观察,能人不认为这样能达到纯洁。

  910 “信奉教条的人不会带来清洁,他推崇癔想的观点,声称依靠它就有光明,就有纯洁,他看到的仅此而己。

  911 “婆罗门不进入时间和数目,不追随观点,不亲近知识;他理解蔬各种观点,尽管别人采纳,他视若无睹。

  912 “牟尼抛弃尘世束缚;出现争论,不追随一方;别人不平静,他平静;别人采纳观点,他不采纳。

  913 “他抛弃旧烦恼,不添新烦恼,不随心所欲,不信奉教条;轮子摆脱观点,成为智者,不执着世界,不自怨自艾。

  914 “他对万事万物,对任何所见、所闻、所想不用设防,卸下重负,获得解脱,这样的牟尼没有渴求,不再属于时间。”世尊这样说道。

  第十四章 迅速经

  915 “你是太阳的亲属,伟大的仙人,我要问你关于隐居和寂静之道。比丘怎样地能认识它崦获得解脱,不执着世上任何东西?”

  916 世尊说道:“他应该根除一切虚妄的名称,说什么“我是思想家”,摒弃任何内在的贪爱,经常学习,富有思想。

  917 “他应该理解一切内在和外在的事物,但不要因此骄傲,因为这还不是善人所说的解脱。

  918 “他不要因此认为自己高于、低于或等同于别人;即使别人再三询问,也不要让自己陷入这种考虑。

  919 “比丘应该内心平静,而不应该从其他任何地方寻找平静;对于内心平静的人来说,即无所得,也无所失。

  920 “像大海深处没有波涛,寂然不动,比丘没有欲望,寂然不动;他应该在任何地方都不骄傲。”

  921 “视野开阔的人啊!你已经阐明这种排除危险的亲证之法,现在请说说吉祥之路------波罗提木叉(律藏中的解脱戒)和禅定。”

  922 世尊说道:“不要流露贪婪的眼光,不要听取村民的闲谈,不要垂涎美味,不要觊觎世上的一切。

  923 “在任何地方,比丘不应该为诸触而悲伤,不应该渴望生存,不应该面对恐怖颤抖。

  924 “得到米饭、饮料、硬食和衣服,不应该贮藏;没有得到,也不应该烦恼。

  925 “应该修禅,不要散漫,不要作恶,不要懈怠,比丘应该安静地入座和入睡。

  926 “不应该贪睡,应该保持清醒,精力充沛,应该抛弃懒惰、虚妄、嬉笑、娱乐、淫欲和装饰。

  927 “不应该采用阿闼婆吠陀(巫术咒语)、梦兆、面相和星相,我的信奉者不应该对与鸟兽鸣声术(以鸟兽鸣叫判断吉凶)、不要实施怀孕术和医术。

  928 “比丘不应该因受谴责而发抖,因受赞扬而得意;他应该摒弃贪欲、忿怒、诽谤和妒忌。

  929 “比丘不应该从事买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骂人,不应该在村里发怒,不应该有所企求而与人谈话。

  930 “比丘不应该自吹自擂,不应该胡言乱语,不应该学会骄横,不应该挑起争论。

  931 “应该堕入欺诳,不应该胡言乱语,不应该根据生活方式、智慧、德行戒行轻视别人。

  932 “从嚼舌的沙门那里听到许多闲言碎语,不要恼怒,不要有严厉的语言加奁他们,因为善人不与人为敌。

  933 “知道了这种正法,有思想的比丘应该经常观察和学习这种正法;理解了解脱就是平静,应该努力遵行乔达摩的教诲。

  934 “因为他是不可征服者,看到非传统的亲证之法,所以,应该始终勤奋努力,尊敬和学习乔达摩的教诲。”世尊这样说道。

  第十五章 执杖经

  935 “请看人们互相争斗,从执杖中产生恐怖,我将按照我的感受来说明这种苦恼。

  936 “看到人们像浅水池塘里的鱼一样乱蹦乱跳,看到他们互相倾扎,恐怖涌上我的心头。

  937 “世界毫无价值,四方动荡不定;我想为自己找个住处,却找不见一处无人居住。

  938 “看到众生互相争斗,我的厌恶产生。我看见一支难以看见的射进人心的箭。

  939 “被这支箭射中的人四处乱跑,而拔去了这支箭,他就不再奔波,坐定下来。

  940 “不要陷入世上的种种束缚,看透了爱欲之后,应该自己学会涅磐。

  941 “牟尼应该诚实,不骄傲,不欺骗,不毁谤,不忿怒,克服贪婪和自私。

  942 “向往涅磐的人应该克服昏睡、懒惰和迟钝,不应该懈怠,不应该傲慢。

  943 “不要堕入欺诳,不要贪恋诸色,应该认清骄傲,在生活中戒绝暴力。

  944 “不应该迷恋旧事物,不应该承受新事物,不应该哀伤消失的事物,不应该依附虚空。

  945 “我称贪欲为洪水;我称摄取为渴求;感官对象是虚构的,爱欲的泥潭难以逾越。

  946“不背离真理,站在高处,这样的牟尼、婆罗门抛弃一切,被称为“平静”。

  947 “他是智者,精通知识,理解正法,无所依赖;他在世上行为正直,不妒忌任何人。

  948 “他克服爱欲,越过世上难以越过的束缚;他不悲伤,不贪婪,斩断水流,独立不羁。

  949 “摒弃过去和未来之事,不执着现在之事,你将平静地游荡。 “

  950 “不贪恋任何名色,不为不存在而悲伤,这样的人在这世上不衰老。

  951 “他不考虑自己有什么,也不考虑别人有什么;他没有私心,不为自己没有什么而悲伤。

  952 “他不鲁莽,不贪婪,不渴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问我怎样才是坚定的人,我提供这个有益的答案。

  953 “没有欲望,理解一切,这样的人没有任何因果;他无须努力,在任何地方都看到平静。

  954 “牟尼不考虑自己等同于、低于或高于别人,他平静,摆脱贪欲,即无所取,也无所弃。”世尊这样说道。

  第十六章 舍利弗经

  955 可尊敬的舍利弗说道:“我过去从未见到过或听说过这样一位妙言大师,他从兜率天下凡来作导师。

  956 “我位明眼者向神界和人界表明,他驱散了一切黑暗,独自游荡,获得快乐。

  957 “我带着世间许多受束缚之人的问题来到佛陀这里,他是一位独立无羁、正直无欺、下凡人间的导师。

  958 “厌世的比丘喜欢隐居,生活在树根旁,坟场中或山洞里。

  959 “诸如此类地方,多么恐怖!而比丘在这种僻静之处不应该战栗发抖。

  960 “走向永恒的比丘在这世上面临多少恐怖!而他应该在僻远之处克服这些恐怖。

  961 “精进努力的比丘怎样说话,怎样乞食,怎样修持德行戒行?

  962 …

《巴利语佛典经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