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安全、有效、无后患,都不叫正法。
当有人所教导我们的,是可以帮助我们行为习惯,养成安全有效无后患者,就是在教我们正法。
我们就要对他恭敬供养。
因为他就是佛。
因为他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行为习惯的缘起法,
所以就让我们能修正行为习惯,令安全有效无后患。
所以他就是佛。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众佛友!请归依正法律!
佛陀也是如此归依!
所以我们今天在解说“佛”之一字时,要教大家了解“正法”。
如《杂阿含经》记载佛初成佛时:“作是念:
“无有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能于我所戒具足胜.三昧胜.智慧胜.解脱胜.解脱知见胜。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者。
唯有正法令我自觉。成三藐三佛陀者。我当于彼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
所以者何。过去如来.应.等正觉亦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诸当来世如来.应.等正觉亦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
众佛友!
三世诸佛,皆依正法。
我们学佛,也就是学三世诸佛,依于正法。
什么是“正法”?
就是“正、法、律”。
什么是“正、法、律”。
就是“正行、法行、持戒清净行”。
什么是“正行、法行、持戒清净行”?
就是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养成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无后患的行为习惯。
众佛友!
怎样养成安全、有效、无后患的行为习惯呢?
就是当看到别人的行为习惯,或过去自己的行为习惯中,有危险的行为习惯,就要修正该行为。
就是当看到别人的行为习惯,或过去自己的行为习惯中,有无效的行为习惯,就要修正该行为。
就是当看到别人的行为习惯,或过去自己的行为习惯中,是会有后患的行为习惯,就要修正该行为。
众佛友!
当我们的行为习惯是会引发危险、无效、后患的,就要修正之。
众佛友!
修正行为习惯,就叫“修行”。
将危险、无效、有后患的行为习惯,修正为安全、有效、无后患。就叫“真修行”。
就是住持正法。
如果自己的行为习惯,是会引发危险、无效、后患。但是修正时,虽有改善,还未能澈底,就叫“像法”,而非正法。
如果自己的行为习惯,是会引发危险、无效、后患,而修正时,也没有改掉原来的习惯,只是换汤不换药。
所以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引来更多的危险、无效、后患。这就叫“末法”。
众佛友!
别感叹,古佛已远,正法不再。
众佛友!
正法、像法、末法,皆存于吾心。
正所谓:万法皆备于吾心。
只是我们择法时,择什么法来运用呢?
众佛友!
如果您不重视自己的行为习惯,是不是安全有效无后患,则您就很难成就解脱自在,就不是住持正法。
众佛友!
如果您重视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安全有效无后患,但是修正的不够澈底,所以未能令苦永远止息,则您就只是治标而已,非治本也。所以也还不算是住持正法。
众佛友!
如果您重视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安全有效无后患,并力求修正令澈源底,令苦永远止息,则您就是拔除苦的根本,真离苦也。如此就是住持正法。
众佛友!
当我们能住持正法后,也就是随时都是保持在安全有效无后患的行为习惯之下来做事。这时所发展的一切就是正解的解脱境界之下的“解脱知见”了。
众佛友!
佛身,即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成就之最高境界。
众佛友!
“以道觉故言佛。”
请您觉悟安全有效无后患之道,就是佛。
“逮审谛法,法觉故言佛。”
请您做到如实观照诸法实相,了解任何的行为习惯,将会引发怎样的结果。就是佛。
“超越审谛法故,故名为佛。”
请您做到完完全全无论遇到任何境界,一切的行为习惯都一定是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所以不需要再去观照诸法实相了。就是佛。
“真觉诸法,故名为佛。”
请您做到任一众生来求助我们时,我们都不需要起念,就自然能以最安全、最有效、最无后患的方式来帮助对方,只要对方正确选择,则能朝向安全有效无后患来发展。这就是佛。
众佛友!
佛之一字,说难不难,说易非易。全凭一心,心行正法律,则佛在汝心。即心即佛。
心不行正法律,则佛在汝心,但不放光。即心非佛。
念念行正法律,则念念佛。
一念行正法律,则一念佛。
众佛友!
您当下这一念,是佛耶?非佛耶?
下课!祝正行、法行、清净行,所愿皆成就。
人多就不一一回礼,祝大家:
新的一年里,快乐又健康,平安并吉祥,顺利成诸事,道业亦进步!
现在来说今天的功课(作业)。
一、什么是佛?
二、如何学佛?
三、如何即心即佛?
请申论之!
注意:
申论题的写作方式是:
(一)上课老师如何说?
(二)所查到的经典中佛菩萨们如何说?
(三)您自己观照后或修证后如何说?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一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