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有众生,佛就不能圆满佛位,成不了佛,因为有众生他才成佛,所以他不能不度众生。』反覆地说,就让我们明白法身的道理,不要认为诸佛与我们不相关,也不要认为一切众生舆我们不相关,都是一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假使第一能信这个道理,第二能解释这种道理,第三能行这种道理,第四证得这种道理,那就具足了信、解、行、证。现在是地藏王菩萨对坚净信菩萨说的,我们应该理解为地藏王菩萨就是对我们说的,假使三业不清净,也没有瓣法修这种法,虽然拥有佛性,等於空头支票,到银行取不到钱的。你相信了,而後有修证了,你存五百,可以取五百,一文没存,那你取不到的,就是这个涵义。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庭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因为法身是遍的,所以说如来诸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於十法界都具足圆满不动,名叫如来。如者是如如不动,来者是来而不来。遍是不动义的遍。不动的遍,如用太阳的光能照一切处。它是不生不灭的,在诸佛而不增,在众生而不灭。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无论众生流转到哪里,都与众生不相离,恒常的为作依靠。我们大家共同闻佛所说的法,有佛证明都是佛说的。在佛法中有三种弟子:一种是闻法的弟子、一种是护法的弟子、一种是归依的弟子。例如说我们大家彼此回向念经的时候,回向给一切老师、弟子、护法、闻法的乃至归依的,我们都给回向,也给诸佛菩萨回向。我们回向诸佛,诸佛回向给我们,遍法界一切众生,这涵义就是彼此顷缘的意思。看看文殊师利菩萨十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地藏菩萨的大愿,同等接待,互相回向的,因为有缘才能度。
壁如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相·种种形类·以一切色相种种往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愿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知色相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相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灭·不动不变·
一切诸法建立在虚空性上,也就是建立在虚空之上,虚空就是一切事物的实体。为什麽不建立在大地上呢
因为地球在不停旋转,最终会坏的。然而,虚空能容的一切色相,种种的形相,一切的事物全都建立在虚空常中。虚空有建立生长的能力,所以说一切诸法住在虚空中,以虚空为体,没有一件事物能超出虚空之外的。要知道色相之中含有万有的虚空界,色相变坏时,仍然还归虚空,而虚空永远不会灭。用虚空来比喻,诸佛的法身,一切形象都建立在虚空之中。一切形象就好比众生,一切众生都建立在法身上。善也依著法身,恶也依著法身。只是恶性不顺法体,它不能得到法身。善性是顺的法体,它能成就法身。但是,恶、善是不可得的,所以《金刚经》上讲:『於法实无所得。』所以说一切诸佛、一切众生,都建立在法身当中。就像虚空,一切事物都建立在虚空常中是一样的。
诸佛法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灭·不动不变·
众生做了种种的造业,产生种种的果,所造的因不同故。但不管如何的差别,都是建立生长在诸佛的法身常中,诸佛生长在众生的法身常中,为法身所摄,以法身为体。众生就是诸佛的法身,诸佛的一切烦恼已经没有,归到法身,而众生是有烦恼、有染污的。虽有法身,但不清净,归还不到法身。心生灭门中就有了染污。心真如门,就是法身清净的本体。但是真如生灭不离开一心,一心既是法身,要把烦恼断了,又归成清净的法身了,而法身本来的界限无增无灭,不动不变。用诸佛的法身来结合虚空的体,用虚空的形相体来显示诸佛法身的种种形相,一切名色都依著法身而建立的,一切的法都是依著虚空而建立的,都是假的,一切法没有真实的。为什麽这样说呢
它依著法身而建立的,不是真正的法身,所以说它是假的。真的法身遍一切处故,一切皆真,真和假结合起来就是中道义。中道遍一切处,一切众生都是中道,也就是诸佛的法身。
一切众生的身中有诸佛的法身,诸佛的法身又是众生的法身,假使求众的烦恼断尽,就归回法身的本体。而法身的本体,无增无灭,不因为众生悟了,法身就增;以不因为众生迷了,法身就减。此法身本身是无增无减,不动不坏的,就像虚空似的,什麽体都没有。虚空是无障无碍的。
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癡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无始劫来,境界又依著外境界来薰习你的真心,跟妄想相应执著我,我所造作业感业果,这样生死苦就把你拴住了,这时候法身换了一个名词叫众生。名字都是依法而起的执著,心一起妄设境界相,以妄心为主,你所修的法就是妄心法,十法界都是心想生的,想成什麽,就成什麽,想佛菩萨就是佛菩萨,由无始来的习气跟无明相应薰习,你就生烦恼。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妄境中度过,我们大家部是虚妄相。这个是无明薰真如,以无明癡音的缘熏习,现些虚妄境界相,就起我执造生死业,受生死轮转的苦,这个时候被生死所缠,法身就叫众生。说法身名众生,是因为以妄心相应故。
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
大家都不愿堕落生死成为众生,都发愿成佛。怎样能成就佛果呢
就得用清净无染的法身来熏无明。我们都有一个最根本的善根,想出离生死苦,断烦恼证菩提,达到一实境界,求不生不灭的涅槃道。从生灭走到不生灭,以这种信心,修习布施、持戒、禅定、忍辱、智慧,修三十七道品的菩提分法,这就叫菩萨。菩萨不懂自己觉悟了,又能觉悟一切众生,自己觉悟究竟,把众生也度到究竟的觉悟,这就叫佛。用善法熏习恶法,用法身的智慧熏习无明,就转名为菩萨。
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求菩萨道,发菩提心成就佛果,一定要记住三心:出离心、大悲心、般若心。自己想超脱生死苦,这是有了出离心;想到众生,都是在苦难常中,我得度脱他们,这是大悲心;但必须得有智慧,没智慧就落入爱见大悲中,为利众生愿成佛就是菩提心。修行善法具足,才算离开无明的瞌睡。为什麽加一个睡来形容无明呢
因为人在瞌睡时候是糊里糊途的处於昏暗中,所以用睡来形容无明。照明就是处於黑暗中不知觉醒。若离开无明才能达到究竟的明白,恢愎自己的本觉,就是佛。佛菩萨都是修善法,行菩萨道,以净熏染,法身熏无明。
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而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不论众生也好,菩萨也好,都有是假名安立的,因此才有差别。法身的本体,是毕竟平等的,无有异相,同等一味的,这是在理上说。我们究竟清净的法身诸佛菩萨无二别,说清楚一点是现前的一念,只要心念转就得到了,不必向外处求法。现在大家明白了佛众生的平等的。所以,佛菩萨六道轮回都有是假的,不是真实的。《华严经》讲同相,是以法身说的;讲异相是以缘起说的。法身不会因为众生迷而失掉,也不会因为佛而得到,法身本具无失无得。就如水一样,天冷下雪,雪又结成冰,冰又化成水,但冰的体没变,冰还中水,当我们糊涂时候,感党觉冰就是冰,怎么会是水的呢?其实冰是水成的,它的体是不变的,只是所遇的缘不同。我们现在遇到好的因缘,染衣、落发,渐渐就能恢复法身体。
《善恶业报经新讲(3)》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