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灭,清净圆满,无障无碍。我们有罢有碍,是因为心里垢,被障碍住了,使心不明了,心里所缘念的,观想的尽是贪、瞋、癡、爱,有了这些,看问题总是不正确、有偏差,所以说有罢有碍。又真心本体无相而相,人虽见其相,不有而有,人难见其有,所以说它是微密难见。既然是微密难见,为何说是真呢
要知道,一切法能见者皆非真,因为是因缘生法故,生灭变异,有范围,有限制,不普遍,都不会常久,昕以说一切法皆非真实。而心内相则不然,一切法无增灭,无垢净,不生灭,就是真如。一切法遍及一切处,一法一切法,这叫事事无碍,遍於有情叫性体,立一切法就名法性,这是名相的区别。一切法都是这样的。真如相究竟是什麽样呢
就是生灭,就是现在,一切诸法一切相,他的本体是清净圆满,微密难见,常恒不堪,建立生长一切法故,一切法即真如法,法法皆真,人也真。随拈一法即是真,没有妄的,遍一切处,这一切物相在转换时体不动的,以佛眼观之即是真如,也就是常乐我净四德。
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
妄即不觉,不觉什麽呢
不觉一切法的真实相。那妄是徙何起的呢
是从本觉而起。本觉有觉和不觉。因为不觉,就背觉合尘,觉是最初开始的始觉。若达到最後成佛就叫究竟觉。信佛发心皈依三宝叫始觉,然而始觉是从不觉来的,不觉从本觉来。觉知的觉就是不明不白,明白即觉,不明白即不觉。妄舆真就像一只手,手背为妄,手心为心,翻过来,即返妄归真,从真起妄就是这个道理。
能起念分别等妄心,虽然於念头後生出—切现前境界,但它是依本觉而有,是虚伪的,没有真实的自体,以不可见故,说名妄。
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心外相是妄心缘念真心所起的一个相分。能见和所见的都是妄心所造的假相,一个是心内相,一个是心外相,皆虚妄的执著而有,心内相,心外相只是名词而已,一个真一个妄,都在自己的心体上。由於心内相所想的一些差别,就叫心外相,心外相的一些差别就是心内相。但心是空的,见分所缘的外境,只是形成了一个见分和相分,所念的现前境界,就是内心的差别,而且越远越粗,粗到让业把你给系缚住了,就是业系苦,不得脱离,六道轮迥就是这样来的。是因为最初的一念无明起惑造业,即『一念不觉生三系,境界为缘长六处。』这都是内心的妄心而起的,离开心什麽也没有。因此应该知道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因果体用,惑业,净业,染业,缘明,昏暗,一切合和起来,同是这一个心系的现相。地藏菩萨对坚净信菩萨说,正因为这样,我才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地藏菩萨是你心所现的,万法唯心,不止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普肾、文殊、弥勒乃至十方一切诸佛都是你唯心所现的。对我们来说,很不容易理解,因为我们业障太深了。但要知道,业障也是唯心所现的,心也本空唯心造。业障跟功德没什麽差别,业障不执著,业障没有,功德不执著,功德也不会给你做障碍。圣人跟凡夫也没有什麽差别,都是同一体性的。大海中水可钦尽,风可系,却不能说出来众生的妄想心,我们每个人的心,差别非常之大,同一念问想的各不同,大家参去吧!
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萝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萝所见·妄想作故·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往往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於境界,境界亦不农至於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更应该知道心外的境相,就像你在萝中所现的种种境相,是虚幻不实的。但我们在萝中时,却以为是真实的,也生恐怖、烦悄、贪爱,其实萝也是由你的心想生。一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萝。』但有时心里从来没想过的事,萝中就萝到了,是什麽原因呢
这是你过去生的事,是法尘忆念留下的影子,八识中的那个影相现在显露出来了。例如,从来没到过的地方,你萝到了,以後到了,想起以前曾经作过这个萝,这是自己心里所作的,并不是外头有这个境界相,实实在在的,不是外头的事,非真实的。又如萝游,本来是做萝,但他把事情作了,这是心内境界跟心外境结合起来了,这种萝叫无明萝。因无明识,这个识又去做萝,这个萝就是法尘,是虚妄不实的,不实就有生灭。知心外相是生灭法,念念不住,刹那不停,所以要注意你的念头。只要我们的念头,念念在善念,随顺法性,自然会得到善果,千万莫生恶念,前念起无明,後念生惭愧,因为你所见所缘的,一切境界相都是随著你心转的,由心念念不住故,则外边所缘起的一切境界相,此起彼伏,相续不断,故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一切都是空的,都是假名安立。例如我们拜忏,『一切恭敬,一心敬礼常住三宝。』常住三宝暨你心外相、内心的见分,缘你内心的相分,这些外相都有名字,是假名安立,不可得的,虚幻不实。心不住於境界,境界亦不住於心。如镜中像、萝中月、水中花,是无来无去的。是故一切法,在生灭中想找一个定相,了不可得。缘起性空的缘故,都无实体,一切本来是空的。就拿时间来说,年、月、时分,是没有实体的。佛经上都说:『一时佛在某处。』『一时』是没有具体的时间,指因缘契合的时候,是缘起的,心生则法生,法是随心立,所以说一切法的生灭只是假名,没有一定真实的相。想找真实相,了不可得,由此可以悟出一切法由缘而起,性体本空的道理。能常作如是观,即达一实境界,心境一如,不生不灭。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信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於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一切法的体来是没有的,不生不灭的,没有生灭,自然就没有了。境界差别相无来去相即寂静,无差别相即一味,寂静就是空义,一味就是真如实相,即我们自性清净的妙明真心。在凡不灭、在圣不增,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自性永远清净,这个清净心是湛然圆满的,无分别的,於一切处无所不在,所以依这个清净心,能建立起一切善法。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
自性清净就叫如来藏。如来藏性,普遍一切法界。藏者是含藏义,具足了无量无边不可思义的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佛造的是度众生之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波罗蜜等,都是佛所做的利生事业,成就无漏清净功德。无漏是性空究竟义,缘起是如来所有的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没有空义这些功德建立不起来,依真空才能建立妙有,真空就是妙有。《华严经》讲:依性空而建立妙有,即真空妙有。诸佛的妙用、功德是从空中而生有的,诸佛大菩萨神通作业就是妙有的作业。神者,指我们每个人自然的心;通者,慧,性体智慧是无障无碍,自然的心所产生的不可思议的慧,合起来就是诸佛修道所成就的法身。
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案·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这是讲佛的种种功德作业及功德的利益,也包括我们,我们都是未来的诸佛,相信自己是毗卢遮那,是阿弥陀佛,这就是未来诸佛。未来还有未来,过去还有过去,这是不可思议的。诸佛的法身是种种无尽的,这就是《华严经》里说的,『在』一尘中转大*轮,—佛即—切佛,—切佛即—佛,同—法身故。』观众生与佛体是一个,无彼此分别,无对待,平等无二,这是依法性讲。性空是就诸佛的法身说的,妙用是就诸佛的报身、化身说的。我们所见到的释迦牟尼是千百亿化身之中的一尊,能回归到他人的法身,毗卢遮那。『毗卢遮那』,即光明遍照。一切诸佛无障无碍,法身不可思议。众生的现前一念心,同样可以叫如来藏心。因众生心含藏有如来种子,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从佛的法身所生起来的相和用。我们现在还没有佛的体相用,简单的说,还没开光,还没装藏。法身空性,但这个法身永远不同断,永远如是,从来也没停止过,遍满一切处。所差的就是一个迷,一个悟。法身就是证得法身,迷了法身就是失掉法身。
有一位道友跟我说:『要念文殊心咒『嗡阿拉巴杂那地』,念一亿声,计算一下,一天念一万五千,还得念二十年。』我说:『你能不能把这个数字变一下
』他说:『怎麽变呢
』我说:『念一声『嗡阿拉巴杂那地』,把他观想成遍满整个娑婆世界,其它的世界你没看到的无论石头、大海,乃至一粒微尘都是『嗡阿拉巴杂那地』,这个数字就多了,以心力的关系。』
时间并没有过去、未来、现在、无始终,什麽时候开始的,你找不到。所以佛经讲,就讲无始,因此才能够一毫端现实王刹。一个毫毛的尖,就能见三千大干世界的佛国土,这个道理得具足信心,好好参。我们不能达到这种目的,没有这种种通,没有这种妙有,完全是心里有妄、有染污,不真实,被这些障碍障住了。本来我们的本证跟佛一样二无别,同在一个法性之内,众生也是佛,同时佛也是跟众生共具一法身。《普贤行愿品》第九大愿,『随顺众生』。如果没有众生,又哪有诸佛,所以说我们要报佛恩。我向一个道友说过:…
《善恶业报经新讲(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