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名的法师,他们是非常硬心肠的人,有时候还很自私。无疑的,他们是很优秀的法师,他们个人持戒严谨,在团体中的律仪也很清净,但却非常非常自私。很明显地,他们很有智慧,持戒严谨,但他们的情感死了。
如果你再看看达赖喇嘛,我想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而且每当他去访问一个地方,他会看看那些孩子,抱抱那些婴儿;马哈希法师不会这样子的,一颗石头,一张纸,一个婴孩,对他来讲都是一样的,他只是「看─看─看」,「观─观─观」。而我不觉得这是一种心智上的健康现象。不只是我有这样的看法,在斯里兰卡及欧美国家很多人都觉得马哈希等大师都很不错,但少了这一些东西。
有些禅修老师不会这样,像我的老师Godwin,他看起来很有智慧,而且人性中的优点都被高度开发。我只是谈谈我个人的观点,但我不认为一个阿罗汉应该跟一颗顽石一样。
◎ 对经论的看法
▲您能否谈谈对经典的看法,在台湾很多人对《杂阿含经》很有兴趣。
□我想,学《杂阿含经》很好,佛陀曾经宣说五部阿含,如果你只学一部,那很容易有偏见,无法窥见全貌。我并不觉得《杂阿含经》会比其它的部份好。我的建议是:先从一部阿含开始读起,再把全部的阿含加以熟读。
▲为什么您偏爱《增支部》?
□《增支部》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了禅修的建议,僧侣的戒律……很多很多,几乎你所需的都包含在内。但我并不是说《增支部》比其它一切都好,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
▲您认为阿毗达磨如何?
□我觉得阿毗达磨很好,但我们必须了解一件事:佛陀并没有教导阿毗达磨。在第一次结集时,只诵出经和律,当时阿毗达磨还没出现。阿毘达磨是稍后才出现的整理资料,它试图将经典的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所以,我认为,阿毗达磨是一份很有用的资料,但是它非常的理论化。我认为,经典还是远比阿毗达磨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
▲您能否简单比较《解脱道论》及《清净道论》?
□这两者的异同处已经很多人做过研究。首先你必需了解,《清净道论》有很多阿毗达磨的内容,而《解脱道论》很少。所以,《解脱道论》实用很多了,这一点是很有趣的不同点。《解脱道论》可能是在斯里兰卡写出来的,但现在已经消失了,完全被人遗忘(按: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有收录。「佛光出版社」有单行本);反而是《清净道论》被保留下来。
由这点,你也可以看出斯里兰卡传统禅修的一些特色。对我而言,最好的禅修老师还是佛陀,所以经典是比这两种经论重要。
一千年来在斯里兰卡,《清净道论》一直被视为标准版的教科书,也许正因使用这本书,所以斯里兰卡的禅修一直有很多问题。很明显地,这不是一本禅修指导手册,这是一本专讲理论的书。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人们依照这本书练习时,总是因为发生很多问题而中止。
◎ 对奥修的看法
▲您对奥修的教学有什么看法?
□他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老师。他涉猎很广,基督教、道教、禅宗、佛教、西方哲学、心理学……等等,但我并不认为他在内观上有什么体验。就我们所了解的,他的私生活充满了性、麻醉药、财富、权势,所以我并不认为他有什么智慧。但是读一读他的书,里面倒是有一些不错的想法。
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你不要被宗教所害。照他的说法,宗教害了很多人,使人们被束缚、不快乐、充满内疚,所以奥修一再强调自然、自由。他崇尚自由,反对道德和责任,使得很多人因此来追随他。但有很多人,为了放纵自己,很多自私的人,只顾到自己的享受,而成为他的门徒。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奥修。过去,有太多类似这样子的老师,他们出名了三四十年就消声匿迹。奥修将来也会这样,因为他没有开悟。但他是一个很好的传教士,他能把他的想法传播得很好。
▲他有一些佛学的作品,您认为他了解佛法吗?
□我不觉得他尝试去了解佛教。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佛经中找到一两句话类似他的想法,他就断章取义的拿出来用,而忽略上下文的含义。也就是说,他完全是在宣扬自己的哲学,还把佛经曲解,牵强附会,使佛经看起来和他的想法差不多。但我并不是说他就真的一无可取,他有一些著作是很好的。有一本他写的书是我见过少有的好书,叫《无水即无月》(No Water No Moon)我觉得里头倒是有很好的忠告。但是对我来说,奥修是个骗子,他数度更改名字,他的个人生活充满问题,吸毒、金钱、性、权力、不诚实,他基本上是个骗子,我想刚开始他是个天才,当他有了信徒与权力之后,他开始腐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讯息:不要成为老师。
假使奥修不成为老师的话,他有可能开悟,但是他成为老师,他才有这样的结局。
▲奥修的思想在西方及上座部佛教国家盛行吗?
□不在上座部佛教国家盛行,但是曾在西方国家盛行,因为这种思想,这种型态的老师,不只是信徒的老师,而是他们的中心,因为他的个人魅力,信徒被吸引过来,当他死了,这群人就分裂成佛教徒或基督教徒,奥修的思想将消失,它已经开始消失中,但他的书将持续销售一阵子,因为它们很有兴趣。(下期待续)(《嘉义新雨杂志》第8期)
《游心法海(上)──访达米卡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