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遊心法海(上)──訪達米卡法師▪P2

  ..續本文上一頁有名的法師,他們是非常硬心腸的人,有時候還很自私。無疑的,他們是很優秀的法師,他們個人持戒嚴謹,在團體中的律儀也很清淨,但卻非常非常自私。很明顯地,他們很有智慧,持戒嚴謹,但他們的情感死了。

  如果你再看看達賴喇嘛,我想他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而且每當他去訪問一個地方,他會看看那些孩子,抱抱那些嬰兒;馬哈希法師不會這樣子的,一顆石頭,一張紙,一個嬰孩,對他來講都是一樣的,他只是「看─看─看」,「觀─觀─觀」。而我不覺得這是一種心智上的健康現象。不只是我有這樣的看法,在斯裏蘭卡及歐美國家很多人都覺得馬哈希等大師都很不錯,但少了這一些東西。

  有些禅修老師不會這樣,像我的老師Godwin,他看起來很有智慧,而且人性中的優點都被高度開發。我只是談談我個人的觀點,但我不認爲一個阿羅漢應該跟一顆頑石一樣。

  ◎ 對經論的看法

  ▲您能否談談對經典的看法,在臺灣很多人對《雜阿含經》很有興趣。

  □我想,學《雜阿含經》很好,佛陀曾經宣說五部阿含,如果你只學一部,那很容易有偏見,無法窺見全貌。我並不覺得《雜阿含經》會比其它的部份好。我的建議是:先從一部阿含開始讀起,再把全部的阿含加以熟讀。

  ▲爲什麼您偏愛《增支部》?

  □《增支部》的內容非常豐富,它包含了禅修的建議,僧侶的戒律……很多很多,幾乎你所需的都包含在內。但我並不是說《增支部》比其它一切都好,這只是我個人的偏好。

  ▲您認爲阿毗達磨如何?

  □我覺得阿毗達磨很好,但我們必須了解一件事:佛陀並沒有教導阿毗達磨。在第一次結集時,只誦出經和律,當時阿毗達磨還沒出現。阿毘達磨是稍後才出現的整理資料,它試圖將經典的內容加以系統的整理。所以,我認爲,阿毗達磨是一份很有用的資料,但是它非常的理論化。我認爲,經典還是遠比阿毗達磨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

  ▲您能否簡單比較《解脫道論》及《清淨道論》?

  □這兩者的異同處已經很多人做過研究。首先你必需了解,《清淨道論》有很多阿毗達磨的內容,而《解脫道論》很少。所以,《解脫道論》實用很多了,這一點是很有趣的不同點。《解脫道論》可能是在斯裏蘭卡寫出來的,但現在已經消失了,完全被人遺忘(按:大正藏第叁十二冊有收錄。「佛光出版社」有單行本);反而是《清淨道論》被保留下來。

   由這點,你也可以看出斯裏蘭卡傳統禅修的一些特色。對我而言,最好的禅修老師還是佛陀,所以經典是比這兩種經論重要。

   一千年來在斯裏蘭卡,《清淨道論》一直被視爲標准版的教科書,也許正因使用這本書,所以斯裏蘭卡的禅修一直有很多問題。很明顯地,這不是一本禅修指導手冊,這是一本專講理論的書。正因爲如此,所以當人們依照這本書練習時,總是因爲發生很多問題而中止。

  ◎ 對奧修的看法

  ▲您對奧修的教學有什麼看法?

  □他是一個很有創意的老師。他涉獵很廣,基督教、道教、禅宗、佛教、西方哲學、心理學……等等,但我並不認爲他在內觀上有什麼體驗。就我們所了解的,他的私生活充滿了性、麻醉藥、財富、權勢,所以我並不認爲他有什麼智慧。但是讀一讀他的書,裏面倒是有一些不錯的想法。

  他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你不要被宗教所害。照他的說法,宗教害了很多人,使人們被束縛、不快樂、充滿內疚,所以奧修一再強調自然、自由。他崇尚自由,反對道德和責任,使得很多人因此來追隨他。但有很多人,爲了放縱自己,很多自私的人,只顧到自己的享受,而成爲他的門徒。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奧修。過去,有太多類似這樣子的老師,他們出名了叁四十年就消聲匿迹。奧修將來也會這樣,因爲他沒有開悟。但他是一個很好的傳教士,他能把他的想法傳播得很好。 

  ▲他有一些佛學的作品,您認爲他了解佛法嗎?

  □我不覺得他嘗試去了解佛教。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佛經中找到一兩句話類似他的想法,他就斷章取義的拿出來用,而忽略上下文的含義。也就是說,他完全是在宣揚自己的哲學,還把佛經曲解,牽強附會,使佛經看起來和他的想法差不多。但我並不是說他就真的一無可取,他有一些著作是很好的。有一本他寫的書是我見過少有的好書,叫《無水即無月》(No Water No Moon)我覺得裏頭倒是有很好的忠告。但是對我來說,奧修是個騙子,他數度更改名字,他的個人生活充滿問題,吸毒、金錢、性、權力、不誠實,他基本上是個騙子,我想剛開始他是個天才,當他有了信徒與權力之後,他開始腐敗,這裏有一個重要的訊息:不要成爲老師。

   假使奧修不成爲老師的話,他有可能開悟,但是他成爲老師,他才有這樣的結局。

  ▲奧修的思想在西方及上座部佛教國家盛行嗎?

  □不在上座部佛教國家盛行,但是曾在西方國家盛行,因爲這種思想,這種型態的老師,不只是信徒的老師,而是他們的中心,因爲他的個人魅力,信徒被吸引過來,當他死了,這群人就分裂成佛教徒或基督教徒,奧修的思想將消失,它已經開始消失中,但他的書將持續銷售一陣子,因爲它們很有興趣。(下期待續)(《嘉義新雨雜志》第8期)

  

  

《遊心法海(上)──訪達米卡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