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P14

  ..续本文上一页时,我们就去厨房捡菜,多少帮忙做一些工作。不然也有一些清修的道场,我们就存一些钱给寺院的住持:我供养这二十万,你给我一间房间住,让我住到百年之后,也是可以啊。因为你有正知正见,又能帮助寺务。但是你不要等到视力模糊了才想去,你要尽早,趁眼睛明亮,戴上眼镜还看得清楚时,差不多五十五岁、六十岁的年纪,视力还不错时,就赶紧去寺庙找一个安单的地方,你是在担心什么?怕没有地方去。像我要出家的时候,我也没在想:我将来要怎么办,我要怎么办?不必担这个心,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事情还未到来,何必杞人忧天担心成这样,你要是活到八十岁才往生,你在五十年前,就提早担心以后的事,脑袋坏掉了?没有人是这样操心的啦,吓死了,五十年以后的事情,五十年以前就挂在心头开始操心,哪有人这样子的,对不对?所以说,未来的事莫愿莫求。

  【未来心自绝。】

  就没有这种观念。

  【即名无未来事。19:53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着。】

  很重要,拜托你们划起来。现在的事已经现在,于一切事,你只要无着,也就是你只要了解无着。

  【无着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着。现在心自绝。】

  这个现在心最重要,但知无着,你只要不执着一切事,那么现在心自绝,

  【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

  过去、现在、未来都无。

  【亦名无三世也。心若去时。即莫随去。】

  就是说心若是起心动念时,你不要跟着它去,这个起心动念的去的念头,起来的这个念头,

  【去心自绝。】

  起心动念,心若起去时。你的心若是要行动,要起来了,起心动念时,你不要随着它去。观空,当下清净心就现前。去心自绝,也没有起心动念这种东西。

  【若住时亦莫随住。】

  你若是住时,不要随着住。不要说:我现在在住。又变成一种执着。21:18

  【住心自绝。】

  我安住的时候,无所着的时候,不要随着住在那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若是安住的时候,也不要随着安住,产生一念执着,这个安住的心自然就没有了,执着的心自然就没有了。

  【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

  要划起来,就是住无住处。修行就是这样,就是说若是想修行,三言两语就解决了,你就是安住在无所执着的地方,令它畅通无阻,就像大便能畅通一样。哲学家说:你要快乐,第一个,你大便要通。这句话很有道理哦,这句话很有道理。粪便若是不通,肚子就会胀起来,你若是想快乐,第一,大便要通,排泄要很通畅,体内就不会阻塞,或者有便秘,使力拉也拉不出来。

  【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

  你若是了了,也就是清清楚楚。你清清楚楚自知,住在住的时候,安住于住的时候。

  【只物住。亦无住处。】

  就是说东西放在那里,但是你的心不住,亦无住处,就是它没有固定之处,所以他的心无所着,一切都是空性的东西,这不是真实的东西。只物住,只是这个东西安住在这里,心无所住。东西放这里就放这里,你的心不要跟着执着,意思就是这样。亦无住处。所以

  【亦无无住处也。】

  也不能说没有一个住处,因为在这里,确实有一个安住的地方,你也不能说没有,不可以否认说,它没有一个安住的地方。意思就是说,安住于无住的地方,却又不能否认它。也就是说,它安住在这个地方,但是你不要执着它有一个安住的地方,但是也不要否认它没有一个安住的地方,就是一个无住。

  【若是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

  就像水沟畅通了。我们若是了了,清清楚楚,不住一切处。

  【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这一句太棒了。你若是清清楚楚,了解心不执着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你想想看,一个人若是到这种程度,你看他会有哪件事不快乐。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哥哥混黑道,我们一直劝告他,自己心里会很难过,世间人都会觉得很痛心。劝告哥哥,哥哥也不肯听,师父讲的:心不住一切处。我已经尽心了,我做妹妹的人已经尽心了。或是自己的侄子很不中用,劝导他也不听,我做姑姑的人,我也已经尽力了。或是自己的父亲,或是自己的女儿,我叫你不要跟那些流氓在一起,她却硬是要去,那也没办法了。所以说,尽人力以后,一切不执着。我已经尽力了,一切不执着。我做师父的人也是这样,我已经尽我的力量,叫你们要亲近善知识,叫你们不要离开讲堂,叫你们要共集一处,要好好修行。但是这不是师父的问题,受了两三句是非一挑拨就离开了,人家来说:师父,他已经离开了。我已经尽力了,我已经尽心尽力讲经给你们听了,我也是叫你要不离善知识,不离道场,我也是都讲得很清楚了:不传是非。好好的对三宝有信心,好好的念佛,25:30你要受人影响,我有什么办法。你要回去,我也不可能把你拖回来,因为我已经尽力了。为什么?不住一切处嘛,对不对?这是世间正常的道理,一切法无常,该来就来,该去就去,其实本来就是无来也无去的东西。即名了了见本心,这就是本来面目。所以你若是用本性修行,你看有多轻松,回到家里,你不可能与父母亲不合,夫妻不可能不合,因为了了见本心啊。见本心就譬如先生若是不学佛,我无所着,不然能怎么办?我已经尽力了。妻子若是不学佛,不听做先生的劝告,不然能怎么办?可是我们人就是不懂,不懂本性的东西,我就是硬要叫他来学佛,可是他不肯啊,硬碰硬之下就起冲突了,就开始家庭革命,闹得鸡飞狗跳了。我就不会这样,我很自在,我自出家以后,我就了解,我不会一直说:爸爸,你怎么不来学佛?你是当师爷的人呢。我不会这样。我也不会叫师妈来学佛。人家说:你不是要度她吗?没有,我随缘。说真的,直到我出家七、八年之后,我家人当中还没有几个在学佛,我家人学佛,差不多是这三、四年当中,才开始学佛,因为我这个人的心很自在,我顾我的生死,我不是自私,因为缘尚未成熟啊。到现在人家在花莲一直赞叹,师爷在花莲,现在大家开始晓得了:他就是慧律法师的父亲。已经开始晓得了。他一开始持大悲咒,他几十年来的皮肤病,师父的父亲,几十年来的皮肤病总是医不好,看过多少医生,就是治不好,结果自己念大悲咒,念到都痊愈了。现在不必我劝他了,自己念大悲咒得到感应,皮肤病都痊愈了。现在早晚都持往生咒,就是要拼往生。师爷的根机比师妈更利,因为他受过教育,他一下子就有办法。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所以说一刹那之间,学佛就是一刹那之间而已。现在是非常精进,但是因为他很少在听经闻法,28:05但是还是有在听录音带,他的习气较重。烟也戒了、赌也戒了、色也戒了,所有坏习惯都改掉了,我按月寄钱给他,两万两万寄给他,寄这两万去,是要给他很大的鼓励,意思就是叫他要念佛。他常常说:唉呀,我也没尽到什么责任,我要是死了以后,叫政府简单的用具棺材装进去火化就好了,我就留个几万元处理后事。我说:笑死人了,一个法师的父亲,后事办得这么草率,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是他自己有自卑感,世间再不孝的人,也不会做这种事情。所以他念佛已经念到自己有感应了,这不用我再说了。所以说:了了见本心,所以用本性修行,碰到任何一件事,就算天大地大的事,也没有什么事,随缘,你要学佛就来学嘛,你不学佛也只能随缘,不然能怎么办?不然我要按怎呢(台语谐音)?你说啊,你不学佛我能怎么办?把你打死吗?所以那就很轻松了。但是我们要有机会给他,要给他机会,要买录音带给他听,我有机会给你,其余的就要看你自己了。就像一只牛不肯吃草,你硬是压住他的头,要压着他喝水,根本不可能的事。要是我,我常常说我很自在,你要不要学佛,不是我的问题,是我自己生死的问题,你要自己负责。

  【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上竹下固)不住一切处心者。】

  就是只是这个不住一切处这个心。不住就是不执着,于一切处不执着,【即是佛心】。这句话你要好好的听,也就是同于: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佛就是就算一切天大地大的事发生,不论丈夫、妻子、子孙、一切财物完全无所着,那么你看佛的心有多快乐。你由这句话,你就能体会。一个人到了连生命都可以牺牲、奉献,完全无所着,你想想看,他把生命都交出来了,那么这个人的快乐是不可言喻的,因为他不怕死啊。世间最快乐的人,就是他不怕死,因为他对死亡已经清楚了。这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无所着的心,

  【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

  色就是一切内外,烦恼、外境,色性空就是表示一切法皆是空性,一切法。这个色性空不只是说外境,凡是一切由色法衍生出来的色、受、想、行、识,统统都是空性,都是空性。

  【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

  经典说:证得无生法忍时,你若是尚未得到这种心,也就是解脱心、菩提心、无生心、色性空,这就是无生法忍。

  【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

  你的功力若是到这种程度,你自然就能够了解。

  【所言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

  你要怎样才能体会呢?一切处无心,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体会,这就是能够契合。

  【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

  什么叫做无心呢?无假不真,所有假相当下就是真的。意思就是说,你对一切事相完全放得下,不与人斗争、不与人计较,对一切是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假不真,所有虚妄的东西,外相虚妄的东西,当下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就是变成真的,这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何谓假呢?

  【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

  所以说,你若是一切都放得下,无心,爱恨都放得下,一切都变成本性的东西,无爱憎心,就是本来的面目。

  【但无爱憎心。】

  你只要没有恨心,以及占有的执着心。

  【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四十二章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