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想看天人的美到什么程度,仙女是不会长痘子的,笑死人了,她没有身体,那还会长什么痘子呢?有一次佛陀在讲经,有一个天人来到会场,那些在家人很惊叹,那些证阿罗汉果的比丘都晓得,可是那些没有证果的人,大家就一直盯着她看:哇,这个人怎么这么漂亮,这个天人怎么会这么漂亮?佛陀告诉大家:这是天上已经快往生的老女人,老查某(台语)。也就是说天上已经快往生的老女人,她的美还胜过我们凡间女人几百倍,那么你想想看,这怎么可能受得了?我们在娑婆世间,长满痘子的女人,男人就为之神魂颠倒了,大大小小的痘子布满脸上,长相差强人意的,男人就意乱情迷了,哪还需要讲到天人?到天上是必死无疑的,有哪一个能够修行?那是绝对没办法的。所以一定不能求生天堂,求生天堂还是继续六道轮回,所以要修无相法。修无相法要怎么修呢?你若是功夫到家,当然就来去自如,任运自在。但是功夫不够的话,你就要观照,你看到美女,你内心就想:我这一念一动,继续喜欢她、执着她,就是六道生死,脱离不了,继续六道轮回。看到事情放不下,你自己就想:你就是六道生死的众生,你就无法完成佛道,你现在不能忍辱,那你临命终时冤亲债主现前,你更不能忍辱。他会打你、揍你,会引诱你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这样想:碰到什么事情,我现在不忍辱,临命终怎么办呢?临命终时,刹那间浮现一个念头,嗔恨心一起来,堕三途。所以对现在的念头要好好的控制。下面,所以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就是说我们能够控制念头,安住在固定的地方,你什么事情就好办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精神集中。你只要精神集中,愿力强,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所以说,制心一处。你将这个心收摄回来,好好的安住在固定的地方,安住于佛道,无事不办。愿力,有愿必成。
【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这句话太好了!圣人求心不求佛。圣人,就是觉悟的人、解脱的人。求心,为什么呢?一切起心动念都由我们的心起,他不必求佛陀。而我们现在是一直求佛:佛陀啊,你要保佑我啊。可是他自己不肯保佑自己。怎么说呢?老是跟左邻右舍吵架,他自己不肯保佑他自己。我们现在一直想求佛陀保佑,但是我们的修养很差啊,走到哪里总是得罪别人,到哪里都有仇人。他也一样在拜佛,但是他不了解:我的心就是佛,我应该反求我自己,我做人的修养要做好,我应该跟左邻右舍和睦相处,我对人讲话要客气一些,要更有礼貌。这个心若是降伏,不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认为自己很平凡,这个心就渐渐接近悟,那么这悟,你若是有这种修养,诚于中,形于外,你内心若是虔诚,有慈悲、有智慧,你表现于外在的,就是非常有修养,解脱自在的人。所以你应该求你的心,不求佛。否则我们整天都在拜佛也没有作用。没有作用啊,为什么?你不肯反求你自己啊。在台北,有一个女众,是个女众哦,她对神佛也分不清楚,但是你若叫她造桥铺路,绝对没有第二句话,神明叫她出多少,她就一定出多少。太子爷下降指示:你要买一张供桌。她马上就把钱拿出来了,但是对父母亲很不孝顺,很不孝。她母亲对她是又气又恨,钱完全由她一手控制,绝对不会给先生多余的钱,先生要跟她拿钱,不必须三百、五百元分次的拿,把钱控制住,控制得死死的。她所到之处,人家都不欢迎,可是她拜神拜得很虔诚,也拜观世音。只知道一直拜、一直拜,可是跟别人都合不来。求心,圣人所求的跟凡夫就不同。愚痴人就不一样了,只求佛不求心,他不知道他的心就是佛,他一直求佛陀保佑他,可是他自己不肯保佑他自己。你既要杀人,也要放火、掳人勒索、抢劫、强暴、欺骗别人,你想想看,像这样子,你求佛陀能够解决事情吗?不求心,心就是我们自己的意思。简单来说,圣人求自己不求佛,愚痴人求佛,不求自己的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有智慧的人,都会注意调伏他这个心,整天都在注意他的起心动念:我这种念头对不对?我有没有伤害到众生?圣人调心,不调他的身。不调身不是说不注重他的身体,其实身体是身安而后道隆,身体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他的意思就是说,跟外道不一样。外道一天到晚就是练气功,把这个身体调理得红光满面,但是他的心没有调伏,妄想一大堆。所以说智人调心不调身,而愚痴的人是调这个身体不调这个心。这个世间人也是这样,身子弱就开始吃补药,就开始注意身体。身体健康当然是很好,但是不调心。其实也不能说世人只会调身不调心,我们现今的人,若是没有遇到佛法,全世界的人,根本没有一个人有办法知道何谓调心。举一个例子来说,你想想看,我们人今天要是没有遇到佛法,他除了唱歌,除了跳舞、吃饭,除了看电视节目,不然就是去一些乐园玩,悟智乐园、亚哥花园、【十族】文化村,就只能四处去走走逛逛,不然你看他还能做什么?他这个身体若是没有到处去逛逛,他会很痛苦,逛久了之后回家又很累,心情依旧不好,会烦闷,情绪是会感染的,就要浪费卫生纸擦眼泪,不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要叫他调心,他也不知道要如何调伏,所以他就去看一些闹剧,猪哥亮秀啦,不然就是看阳帆男扮女装,或者是看黄牛,都是男扮女装,那真是丑得很彻底。就是看一些表演,不然就不晓得要做什么。看久了之后又觉得很疲乏。所以他们的心就是寄望在这个欲望当中,凡夫的心就是寄望在欲望当中,像我小时候一样。小时候就是到处去看新鲜事,我姊夫有一次要去台北的丽声歌厅,要带我一起去,我就好高兴,因为小孩子爱玩嘛,听到要去就很高兴,可以去歌厅了,可以去歌厅了!我就跟着大人来到歌厅,一张票也不晓得要几十元,那时候一张票不晓得是六十元还是多少,二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不晓得几岁,好像才读小学几年级。我就跟去了,跟着大人到歌厅。到了那里,挤满了好多好多客人,我又很矮,根本看不到我,也不知道方向,然后就跟进去了,进去之后一片黑漆漆的,31:41只看到前方有一座舞台。入座后,椅子后面有一个杯架,还放着一杯茶,比较有钱的人,就坐在楼下前排,比较没有钱的人,像我们这些比较穷的人,只能买后座的票,就坐在后面。那时一张票不知道是几十元。小孩子很好奇,我就开始看了:嗯?那有什么什么特别的?不过就是看到一个个歌星一直上台唱歌嘛,就是谢雷、张琪,不然就是康弘的表演,其他还有眯眯眼阿兰丽,就是唱一些歌曲,就是这样子而已,或者是变一些魔术,变来变去的,都是差不多的节目。看完之后还要一路挤出来,好不容易挤出来之后,突然又觉得肚子饿了,一群人就商量好,相邀去圆环,做什么呢?吃火锅啊,然后再去吃蚵仔煎,结果吃得太饱,拉肚子了。这一天就结束了,内心就开始又感觉到很空虚,很空虚。所以我还是个十岁的孩子时,我就一直在想:我们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难道这样就是人生吗?难道这个叫做人生吗?一直吃,一直看电影,一直跳舞,有一天也会面临死亡啊,可是一直找不到答案。所以愚人也没有办法说,不得不称呼他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他没有遇到佛法,他没有办法觉悟啊,没有碰到佛法,也一定是跟师父师父一样,不外乎是看看电影,过年的时候就去赌博,不然就是交女朋友,或是拼命读书、或是一直做事业,然后事业愈大业就愈大。就只能这样,然后一直到死。而我何期幸运听到佛法。所以这个调身,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他只有把这个身体练得很强壮。讲到锻练身体,你们这些女众,千万不要让你的女儿去练健美,那真是不能看,我对这个实在是很讨厌。女人的线条本来是很好看的,她就故意去把肌肉练得硬梆梆的,那真的是……到底是哪一点漂亮?女众有她天生自然的美感,这样不是比较好看吗?偏偏要去把肌肉练得硬梆梆的,伸出一条腿展现肌肉时,我的天啊!这到底是哪一点漂亮?不晓得女人为什么要练健美,要是说男人练健美,那稍微能入眼。而在日本是学相扑,穿着一条吊带裤带,那天我看到报纸上报导,有一个相扑选手这么胖,娶了一个瘦巴巴的妻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到日本这一则消息。喔~那要是夜里睡觉时转个身,不小心被他压到了,明天就要马上急救了,明天就要助念了:阿弥陀佛……睡觉翻个身就被他压死了。不晓得为什么要嫁给那么胖的人?那些选手是怎么练的呢?听说一天要吃一大锅饭。我看差不多要用讲堂五十人份的锅子煮一大锅。所以我说我们人若是没有听到佛法,他就会想东想西的,念头就一直转个不停。所以今天不论我们有多贫穷,不论我们的家境有多差,我们今天冷静的来听到这个世间的真理,一切都很知足,我不缺乏什么。
【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
我们的罪从哪里来的呢?从起心动念。你今天会杀人、放火,会掳人勒索、会强暴女众、会欺诈、拐骗别人,从哪里来的呢?一定是你的心先想到这方面的事。我要去欺诈别人,我就是已经先存有这种欺骗人的心,那么才会产生欺诈的行为。所以罪也是由我们的心来的。还从心灭。我们要修行,知道你的罪由心来,你若是无相,妄想顿除,就没有妄想了。
【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
所以知道善与恶这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产生。
【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
若是不了解这种道理,这样就【虚费功劳】。功劳的意思就是吃苦啦。就是虚费,枉费你在吃苦。这个功劳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功劳,这个功劳就是说你很用功,结果白费,也就是白费修行了。若不达此理就是说,你若是不了解心是解脱的根本。因为你想求解脱,要先了解根本,你若是不了解这个心就是…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