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看天人的美到什麼程度,仙女是不會長痘子的,笑死人了,她沒有身體,那還會長什麼痘子呢?有一次佛陀在講經,有一個天人來到會場,那些在家人很驚歎,那些證阿羅漢果的比丘都曉得,可是那些沒有證果的人,大家就一直盯著她看:哇,這個人怎麼這麼漂亮,這個天人怎麼會這麼漂亮?佛陀告訴大家:這是天上已經快往生的老女人,老查某(臺語)。也就是說天上已經快往生的老女人,她的美還勝過我們凡間女人幾百倍,那麼你想想看,這怎麼可能受得了?我們在娑婆世間,長滿痘子的女人,男人就爲之神魂顛倒了,大大小小的痘子布滿臉上,長相差強人意的,男人就意亂情迷了,哪還需要講到天人?到天上是必死無疑的,有哪一個能夠修行?那是絕對沒辦法的。所以一定不能求生天堂,求生天堂還是繼續六道輪回,所以要修無相法。修無相法要怎麼修呢?你若是功夫到家,當然就來去自如,任運自在。但是功夫不夠的話,你就要觀照,你看到美女,你內心就想:我這一念一動,繼續喜歡她、執著她,就是六道生死,脫離不了,繼續六道輪回。看到事情放不下,你自己就想:你就是六道生死的衆生,你就無法完成佛道,你現在不能忍辱,那你臨命終時冤親債主現前,你更不能忍辱。他會打你、揍你,會引誘你啊,所以我們現在要這樣想:碰到什麼事情,我現在不忍辱,臨命終怎麼辦呢?臨命終時,刹那間浮現一個念頭,嗔恨心一起來,墮叁途。所以對現在的念頭要好好的控製。下面,所以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遺教經雲:但製心一處。無事不辦。】
就是說我們能夠控製念頭,安住在固定的地方,你什麼事情就好辦了。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精神集中。你只要精神集中,願力強,你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所以說,製心一處。你將這個心收攝回來,好好的安住在固定的地方,安住于佛道,無事不辦。願力,有願必成。
【經雲: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
這句話太好了!聖人求心不求佛。聖人,就是覺悟的人、解脫的人。求心,爲什麼呢?一切起心動念都由我們的心起,他不必求佛陀。而我們現在是一直求佛:佛陀啊,你要保佑我啊。可是他自己不肯保佑自己。怎麼說呢?老是跟左鄰右舍吵架,他自己不肯保佑他自己。我們現在一直想求佛陀保佑,但是我們的修養很差啊,走到哪裏總是得罪別人,到哪裏都有仇人。他也一樣在拜佛,但是他不了解:我的心就是佛,我應該反求我自己,我做人的修養要做好,我應該跟左鄰右舍和睦相處,我對人講話要客氣一些,要更有禮貌。這個心若是降伏,不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認爲自己很平凡,這個心就漸漸接近悟,那麼這悟,你若是有這種修養,誠于中,形于外,你內心若是虔誠,有慈悲、有智慧,你表現于外在的,就是非常有修養,解脫自在的人。所以你應該求你的心,不求佛。否則我們整天都在拜佛也沒有作用。沒有作用啊,爲什麼?你不肯反求你自己啊。在臺北,有一個女衆,是個女衆哦,她對神佛也分不清楚,但是你若叫她造橋鋪路,絕對沒有第二句話,神明叫她出多少,她就一定出多少。太子爺下降指示:你要買一張供桌。她馬上就把錢拿出來了,但是對父母親很不孝順,很不孝。她母親對她是又氣又恨,錢完全由她一手控製,絕對不會給先生多余的錢,先生要跟她拿錢,不必須叁百、五百元分次的拿,把錢控製住,控製得死死的。她所到之處,人家都不歡迎,可是她拜神拜得很虔誠,也拜觀世音。只知道一直拜、一直拜,可是跟別人都合不來。求心,聖人所求的跟凡夫就不同。愚癡人就不一樣了,只求佛不求心,他不知道他的心就是佛,他一直求佛陀保佑他,可是他自己不肯保佑他自己。你既要殺人,也要放火、擄人勒索、搶劫、強暴、欺騙別人,你想想看,像這樣子,你求佛陀能夠解決事情嗎?不求心,心就是我們自己的意思。簡單來說,聖人求自己不求佛,愚癡人求佛,不求自己的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有智慧的人,都會注意調伏他這個心,整天都在注意他的起心動念:我這種念頭對不對?我有沒有傷害到衆生?聖人調心,不調他的身。不調身不是說不注重他的身體,其實身體是身安而後道隆,身體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他的意思就是說,跟外道不一樣。外道一天到晚就是練氣功,把這個身體調理得紅光滿面,但是他的心沒有調伏,妄想一大堆。所以說智人調心不調身,而愚癡的人是調這個身體不調這個心。這個世間人也是這樣,身子弱就開始吃補藥,就開始注意身體。身體健康當然是很好,但是不調心。其實也不能說世人只會調身不調心,我們現今的人,若是沒有遇到佛法,全世界的人,根本沒有一個人有辦法知道何謂調心。舉一個例子來說,你想想看,我們人今天要是沒有遇到佛法,他除了唱歌,除了跳舞、吃飯,除了看電視節目,不然就是去一些樂園玩,悟智樂園、亞哥花園、【十族】文化村,就只能四處去走走逛逛,不然你看他還能做什麼?他這個身體若是沒有到處去逛逛,他會很痛苦,逛久了之後回家又很累,心情依舊不好,會煩悶,情緒是會感染的,就要浪費衛生紙擦眼淚,不然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你要叫他調心,他也不知道要如何調伏,所以他就去看一些鬧劇,豬哥亮秀啦,不然就是看陽帆男扮女裝,或者是看黃牛,都是男扮女裝,那真是醜得很徹底。就是看一些表演,不然就不曉得要做什麼。看久了之後又覺得很疲乏。所以他們的心就是寄望在這個欲望當中,凡夫的心就是寄望在欲望當中,像我小時候一樣。小時候就是到處去看新鮮事,我姊夫有一次要去臺北的麗聲歌廳,要帶我一起去,我就好高興,因爲小孩子愛玩嘛,聽到要去就很高興,可以去歌廳了,可以去歌廳了!我就跟著大人來到歌廳,一張票也不曉得要幾十元,那時候一張票不曉得是六十元還是多少,二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不曉得幾歲,好像才讀小學幾年級。我就跟去了,跟著大人到歌廳。到了那裏,擠滿了好多好多客人,我又很矮,根本看不到我,也不知道方向,然後就跟進去了,進去之後一片黑漆漆的,31:41只看到前方有一座舞臺。入座後,椅子後面有一個杯架,還放著一杯茶,比較有錢的人,就坐在樓下前排,比較沒有錢的人,像我們這些比較窮的人,只能買後座的票,就坐在後面。那時一張票不知道是幾十元。小孩子很好奇,我就開始看了:嗯?那有什麼什麼特別的?不過就是看到一個個歌星一直上臺唱歌嘛,就是謝雷、張琪,不然就是康弘的表演,其他還有眯眯眼阿蘭麗,就是唱一些歌曲,就是這樣子而已,或者是變一些魔術,變來變去的,都是差不多的節目。看完之後還要一路擠出來,好不容易擠出來之後,突然又覺得肚子餓了,一群人就商量好,相邀去圓環,做什麼呢?吃火鍋啊,然後再去吃蚵仔煎,結果吃得太飽,拉肚子了。這一天就結束了,內心就開始又感覺到很空虛,很空虛。所以我還是個十歲的孩子時,我就一直在想:我們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難道這樣就是人生嗎?難道這個叫做人生嗎?一直吃,一直看電影,一直跳舞,有一天也會面臨死亡啊,可是一直找不到答案。所以愚人也沒有辦法說,不得不稱呼他沒有辦法。爲什麼?因爲他沒有遇到佛法,他沒有辦法覺悟啊,沒有碰到佛法,也一定是跟師父師父一樣,不外乎是看看電影,過年的時候就去賭博,不然就是交女朋友,或是拼命讀書、或是一直做事業,然後事業愈大業就愈大。就只能這樣,然後一直到死。而我何期幸運聽到佛法。所以這個調身,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他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他只有把這個身體練得很強壯。講到鍛練身體,你們這些女衆,千萬不要讓你的女兒去練健美,那真是不能看,我對這個實在是很討厭。女人的線條本來是很好看的,她就故意去把肌肉練得硬梆梆的,那真的是……到底是哪一點漂亮?女衆有她天生自然的美感,這樣不是比較好看嗎?偏偏要去把肌肉練得硬梆梆的,伸出一條腿展現肌肉時,我的天啊!這到底是哪一點漂亮?不曉得女人爲什麼要練健美,要是說男人練健美,那稍微能入眼。而在日本是學相撲,穿著一條吊帶褲帶,那天我看到報紙上報導,有一個相撲選手這麼胖,娶了一個瘦巴巴的妻子。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日本這一則消息。喔~那要是夜裏睡覺時轉個身,不小心被他壓到了,明天就要馬上急救了,明天就要助念了:阿彌陀佛……睡覺翻個身就被他壓死了。不曉得爲什麼要嫁給那麼胖的人?那些選手是怎麼練的呢?聽說一天要吃一大鍋飯。我看差不多要用講堂五十人份的鍋子煮一大鍋。所以我說我們人若是沒有聽到佛法,他就會想東想西的,念頭就一直轉個不停。所以今天不論我們有多貧窮,不論我們的家境有多差,我們今天冷靜的來聽到這個世間的真理,一切都很知足,我不缺乏什麼。
【佛名經雲:罪從心生。還從心滅。】
我們的罪從哪裏來的呢?從起心動念。你今天會殺人、放火,會擄人勒索、會強暴女衆、會欺詐、拐騙別人,從哪裏來的呢?一定是你的心先想到這方面的事。我要去欺詐別人,我就是已經先存有這種欺騙人的心,那麼才會産生欺詐的行爲。所以罪也是由我們的心來的。還從心滅。我們要修行,知道你的罪由心來,你若是無相,妄想頓除,就沒有妄想了。
【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
所以知道善與惡這一切都是由我們的心産生。
【所以心爲根本也。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
若是不了解這種道理,這樣就【虛費功勞】。功勞的意思就是吃苦啦。就是虛費,枉費你在吃苦。這個功勞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功勞,這個功勞就是說你很用功,結果白費,也就是白費修行了。若不達此理就是說,你若是不了解心是解脫的根本。因爲你想求解脫,要先了解根本,你若是不了解這個心就是…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