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喂!你要理性一点!你讲他要理性,他讲:你也要理性一点啊。民进党的就告诉国民党的:喂!你讲话理性一点。国民党的就告诉民进党的:喂!你讲话理性一点。
理性的标准是什么?!理性既然没有一个标准就干起来了。所以理性要建立在智性,要建立在大智慧里面,他才有理性可谈,没有智慧你谈什么理性呢?骗人的!那么大智慧要建立在什么?建立在空性,空性就是任何事情平等!这个时候你就要鼓掌了,上下才会热起来嘛,对不对?(法师笑)单单我唱独角戏,热不起来。(众笑)所以你要了解,感性要建立在理性,理性要建立在这个智性,智性要建立在空性。换句话说,空性支配着智性,智性支配着理性,理性支配着感性,感性必须与空性一切符合,这是一个 circle 一个循环。有感性的人啊,必须要有智性,有智性的人必须要有理性,统统具足。所以我们要用大智慧,心要好好的去观照,不是口在念的,单单用一只嘴巴在念念念,那没有什么意思的。
我们的本性当下就是佛,离开了这个本性,就没有其他的佛。所以说三皈依是什么意思啊?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佛在哪里?拜了老半天的佛却看不到,拜了阿弥陀佛在前面,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前面,一天到晚拜拜拜。拜了以后还是照样生气,那这个拜佛有拜跟没有拜是差不多的,佛像是让你观照你的内在,佛在前面是叫你见贤思齐,不是叫你拜他,是说你拜他是向他学习,我们内在里面一定要升华,这个拜佛才有意义嘛!所以有人问师父:念哪一部经才会消灾啊?我说:常常生气、愚痴、无知啊,念什么经都不会消灾。要是诚心的念,拥有大智慧,念哪一部经都是消灾。所以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皈依法,什么是法呢?自性本自具足,本来我们拥有大智慧,智慧之法叫做真理嘛。所以说:离性无别佛,离开了我们的本性,就没有其他的所谓的佛,离开了我们心中的这个法,就没有所谓的真理,所有的真理都必须建立在自性里面去悟。释迦牟尼佛讲无常,你不去观照无常的时候,你去菜市场买菜,为了五块钱就会干起来的。如果开悟圣人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以前啊,我很喜欢看这个选美大会,(众笑)真的嘛!不要笑我了,真的!尤其是穿泳装,哦!这很迷人。而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就是你的三围多少,你多少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你长的很漂亮,我也不认识你,认识你也没有关系,也没有什么作用,她漂亮,漂亮她的,我开悟见性是我的事情,就是这样子。那个学佛的意境,没有学佛以前那种对美女的欣赏的角度,到现在就有一百八十度的不一样,现在就是你什么世界美女在前面也是这样,不是没有感觉,有感觉,没有什么作用,很漂亮,很漂亮又能如何呢?所以我们变成自己产生一种内在的执着、欣赏,然后很喜欢的跟她讲话,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纷乱,就控制不了内在,所以说庸人自扰,真的!所以说世界只有佛法是最可贵的,离开佛法没有在真正的生命,找不到真正的生命,佛法是我们真在正的生命。当你发现这个小姐很漂亮的时候,你最好跑到开刀房去看一看,一剖开时所有的五脏六腑密密麻麻的连在一起,那就知道这个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啦,是不是?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什么叫做摩诃啊?摩诃是大的意思。心量广大,就像虚空一样,无止境的,也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上下长短,无嗔也无喜,无对也无错,无善也无恶,也没有头尾。诸佛刹土,都同虚空一样。世人的妙真佛性本来就空,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也是这样。
大智慧就是具足这一些,意思就是进入绝对状态,你有长就一定有短:有是就一定有非:有瞋就一定有喜:有善就一定有恶:有头一定有尾,我觉得这个释迦牟尼佛这个老夫子,实在不得了!
你看看这个基督教的思想,七千年前耶和华创造天地万物,他是有头就有尾啦,七千零一年前是什么?七万年前是什么?七亿年前是什么?这在 logic (逻辑)里面你就讲不通了。释迦牟尼佛讲:没有开始。所有的开始是意识的观念所订定出来的标准。太厉害了,这佛陀很厉害!没有开始,因为世间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时间是我们给它订定起来二十四个小时,然后就一个有形的时钟答答答……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你睡到几点,那我们白天睡醒的时间,看表,哦,现在六点半了。有一个具体的观念。所以说时间是意识的具体观念,是意识里面把它列出一个时间的观念出来,所以我们执着。因此我们了解,开始的本身就是错误,那么再悟到深入的话,连那个时间的观念统统没有。所以人家说:开悟的人到哪里去?往生到哪里去?开悟的人不必到哪里啊。这个宇宙就是他的家,他去哪里?他也不必往生极乐世界,由这个娑婆世界然后到往生极乐世界,那是没有开悟的众生才有来有去啊,从这个地方到这个极乐世界,证悟的话,哪里都是极乐世界,为什么?所有的空间都是他的本性,所有的本性都是清净的,当然就没有所谓的污染的东西,所以我们讲自性弥陀嘛,本性就是阿弥陀佛嘛,佛佛道同嘛。每一尊佛证悟的境界统统是一样的,犹如虚空,拥有大智慧嘛。
我们要修行,记住!不能有所执着,要去掉方圆大小的观念;要去掉青黄赤白的观念;要去掉上下长短的观念;要去掉瞋、要去掉喜。这个喜就是说得到的时候欢喜,失去的时候发脾气,那个瞋跟喜,跟法喜不一样,法喜是悟道,是没有执着的欢喜,那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要去掉是非,本性要去掉是非;本性要去掉善恶;本性要去点头尾;开始跟结束统统要去掉。
世人妙性本空,就是一切相都无所着,无有一法可得,如果有法可得就不是自性了,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内在的执着,达到绝对的心理状态。所谓绝对的心理状态就是说,无相、无念、无住,无相就是一切相在他的眼中是无常的,无念就是他不会动到一个念头去执着外在的境界,那无住就是对一切事情无所着,让它像水一样的流畅,内在里面无所着,什么事情到他面前里面,多么的洒脱,多么的自在,那一种大智慧,永远充塞在我们的本性,用我们的本性永远不会迷惑,就是那么的安详、快乐,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无有一法可得,若有法可得,即非自性,如果有任何一法可得,就不是我们的本性。
【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
善知识,千万不要听到我说空,就执着这空,第一,千万不要执着空是什么都没有,坐在那个地方什么都不想,这样就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广大无边,所有物象都含乎其中,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都在其中。世人本性空寂,也是这样。
坐在那个地方什么东西都不想,那个叫做迷迷糊糊,在易经里面讲就是混沌未开,阴阳两极未分的时候,那就是无极状态,那就是无明。就像老庄哲学思想里面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也不知道。落入一种无始无明的无分裂的状态,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也没有执着、也没有想,像什么呢?像死人一样的,这哪是佛?你看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子的嘛?像死人一样的?不是。记住!无念是没有一切世俗的尘念,具足有大智慧,自性本具有大智慧。
我们要修行的时候,第一:莫着空,千万不要执着:我们现在在观空。你现在在观空的那一念,还是妄想,这个空的思想后面意识:我在观空、我在观空,那还是一个幻想。一个无我,这个我是夹带无我,这个无我这个意识,也是知道有一个无我。所以说我们凡夫不懂自性,就一层一层的执着,空在前面,我在观想,我知道这是无我,无我那个也是我。就一直用累积的关念里面,想要了解这个本性,是严重的错误!所以我告诉你,什么是本性,记住!我在观空,空当下无所着,连空都不可以执着,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我们的本性可以含有一切的法,一切的善法、色法、是非长短,色生香味触法,六根、六尘,一切都会归到自性,不离我们的自性。如果看到一切人的恶跟善,我们都不取不舍,也不被其所染著,心量如虚实这样可以称之为大,所以称这“摩诃”。善知识,迷惑的人只是口中宣说,智慧人落实心行,又有迷人,空无所思,闭目静坐,自称为大,这一类人,不可同其讲话,因为他们邪知邪见。
所以我们说:万法唯心照,就是指迷了的众生。万法唯心照,世间的一切山河大地,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长短,含有攻击性的东西,是非、长短等等,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所去照的。所以心是一个很笼统的名词,如果心上面加一个贪,叫做贪心,瞋心、愚痴心、嫉妒心、烦恼心,分别心,执着心、坚固心、臆测心、怀疑心、愤怒心,这也是心,如果我们改一个名词:喜心、欢喜心、安详心、慈悲心、菩提心、布施心、忍辱心、精进心、般若心,这也是心,可是这个心却是清净的。所以心是一个很笼统…
《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