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疑 >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弥陀佛耶?
答: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余部经论文等,殷勤指授,劝生西方,故偏念也。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当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偏有因缘。何以得知?无量寿经云: “ 末世法灭之时,特驻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 ” 故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
译:
问:既然是念一佛净土就是念十方净土,那么为什么不随意选择十方净土中的一个,而偏偏选择西方净土,念阿弥陀佛呢?
答:凡夫没有智慧,不敢自以为是自己做判断。但是众生相信释迦佛语真实不虚,本师释迦佛告诉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才会专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处处都是圣人的教化,释迦佛劝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例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往生论等等的几十部的经典、论著、文章中再三劝导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要好好专心念佛,所以特别偏念阿弥陀佛。而且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接引众生。
观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种相,每一种相里有八万四千的相好庄严,每一种相好里又放八万四千种光明,普照法界。对念佛的众生,都摄取不舍。如果念佛者,发菩提心专心诚意与佛感应道交,决定能够往生。
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经中说:“释迦佛说有关念阿弥陀佛的经典的时候,都有十方恒沙诸佛,出广长舌相, 盖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以此证明一切众生,只要发菩提心专心诚意阿弥陀佛,乘佛的大悲心和大愿力,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应当知道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很有缘分。从哪里知道呢?无量寿经中讲:“末世其它法都灭了,而此经还将驻世一百年,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因此知道,阿弥陀佛与这个世界的极恶众生,特别有因缘。其他的佛和他们的净土,虽然有一两部经提到,但也只是略劝众生往生而已。不像阿弥陀佛的净土,处处经论都殷勤叮咛,劝大家往生。
注:
「 凡夫无智,不敢自专 」 ,我们凡夫是没有智慧的。 自专 ,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就是不敢自以为是。既然诸佛平等,同一法身,随便念一佛净土都行,为什么偏念阿弥陀佛净土呢?这里就解释了:因为凡夫根本没有智慧,不敢自以为是,用自己的意思去判断。
「 专用佛语 」 ,就是绝对相信佛所讲的话,相信本师释迦牟尼佛不打妄语。
「 故能偏念阿弥陀佛 」 ,因为阿弥陀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介绍的,所以我们今天才会偏念阿弥陀佛。
许多年纪大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不少年轻人也会问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有何不同?我说明一下: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阿弥陀佛是圆满报身;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有父母兄弟;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不是出生在印度,我们见不到。是释迦牟尼佛通过经典介绍给我们,我们才认识到有一尊阿弥陀佛,他的极乐世界是多么殊胜,阿弥陀佛又是多么慈悲,并教我们专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方法:我们想生到极乐净土是最简单的,临命终只要专念十声,就能了脱六道轮回。生生世世不必再当小鸟被人猎杀,「做鸡做鸟无了时」(台语童谣);今生汉堡也吃了不少吧?来生也不用被拿去做汉堡,被剁成肉酱。
所以说今生若没有往生,麻烦就很大了,来生会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更别说遇到佛陀了,若是能遇到像我慧律,就已经很不错了,我至少会指引你一条修行的道路;若遇到某某人你就很麻烦了,我说的某某人你们知道吗?若是遇到邪知邪见的人,你的麻烦就大了。
「 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
为什么要专门信用佛陀的话呢?释迦佛祖一生说法,处处都是圣人的教化,不打妄语。
「 《观经》 」 ,就是《观无量寿佛经》。
「 《往生论》 」 ,昙鸾大师也有注解《往生论》。
「 殷勤 」 ,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再三叮咛,非常恳切。
「 指授劝生西方,故偏念也 」 :再三劝导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千万不要修别种法门,要好好专心念佛,所以特别偏念阿弥陀佛。
「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 :
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发下四十八大愿,要来招引众生。
我有时看到丧葬的挽联就很想笑,有的写着「驾鹤西归」,那只鹤要飞多久啊?十万亿佛土就算坐太空梭也飞不到,还驾鹤西归﹋那只鹤是什么鹤
﹋还有些人写「金童玉女接引西方」,根本就不懂,都是道士乱写的,极乐世界怎么会有金童玉女呢?否则极乐世界岂不还是有男女之别了?皆是金刚不坏身,清净之身。有人说:金童玉女不是在观世音菩萨座下吗?我说,那是电影演的,我从没见过经典有写金童玉女,你在哪本经典上看到的?
就像翻遍大藏经也没有看到「白衣神咒」,什么「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叫他不要念,他又已经念了三、四年了,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在大藏经上根本没有记载。大藏经里有大悲神咒,与其念这个不如念大悲咒,大藏经里一清二楚地记载着「大悲心陀罗尼」。有根据的不念,反倒是念那些没有根据的。有的人还在末尾加一个「嘿!」念过这么多咒,我还没念过这个字。自己念也没人教,都是自己创造的;还会自己比个手印(师拈指,众笑),放一杯水在面前。问他这是什么手印?他说:我不知!这是什么手印你们知道吗?这叫做甘露手印。他为了装得像观世音菩萨,自己也比得有模有样,但是老鼠从面前跑过,还去偷偷瞄它;观世音菩萨会偷瞄老鼠吗?真受不了﹋
比手印时还把女儿叫过来:「来,看看,妈妈像不像观世音啊?」现在是观世音很自在,晚上丈夫回来就开始吵架了。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观自在是指自利而言,他观照五蕴皆空,所以得到自在;观世音是指救度众生,听到世间的音声就来救度。不是你空坐在那里,外表装得像观世音,等先生回来一打起架来就不像观世音了,像夜叉、罗刹,大声吼几句观世音就不见了﹋所以众生实在很悲哀。做观世音那么简单吗?无量劫来修行,再大的侮辱也能够忍耐,哪里会像我们这些众生?
说到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大愿,我们下一部要讲的《无量寿经》非常重要,「净土经王」就是我们十五日要讲的《无量寿经》。因为上一部所讲的《阿弥陀佛经要解讲义》年纪大的、书读得少的人会听不懂,这部《无量寿经》再听不懂就不行了,所以这部经我会讲得很浅,让年纪大的人都听得懂。因为《无量寿经》实在太重要了太重要了,听不懂就很可惜,所以我尽量讲得很浅显,用很简单的名词来解释,故此选用白话文的注解本,认真给大家研读解释,来普利一切众生,
「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
为什么佛有八万四千相呢?这里有二种解释,一种是:佛本无相,以众生相为其相,八万四千比喻无量无边,因为众生无量无边,所以看到佛的相也是有无量无边,简言之佛便有八万四千相,其实佛岂止八万四千相呢?每一个众生的境界不同,见到佛的相便不同。譬如我们凡夫没有断惑,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见到的佛的身相就比较小;若是证得菩萨果之人,或明心见性、证悟本性的人,大开悟的人,他以实相念佛,往生便是上品上生,他所见到的佛就是无量无边极大的佛身,不像我们这种业障重的凡夫,造业多端,通过求忏悔、持戒、修善,往生后花开见佛,看到的佛身就比较小。佛无相,因为他证得平等本性,怎么会有相呢?所以「诸佛无相,以众生心为相」,所以说佛有八万四千相。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认为:本性自有具足,性色真空,真空性色,也就是说,八万四千相当下就是本性影现出来的无量无边的变化,简单讲就是妙相庄严。妙相庄严,就是无量无边的庄严相,都是由本性影现出来的,所以说佛有八万四千相。
「 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 」 ,每一相都有八万四千种相好,这八万四千相是千变万化的,每一千变万化又有八万四千种千变万化的相好。
「 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 」 ,每一相好又有八万四千千变万化的光明。很惊人啊!佛的本性的力量、威力很惊人,佛到底有多么相好光明?有多么庄严?对我们而言是无法想象的,无法形容的。所以聪明人,尤其是爱化妆的女众中的聪明人,绝对是拼了命也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那种相貌的庄严非常惊人,根本不需要化妆。
我们看化妆品,去日本就看 POLA ,去欧洲就看 CD 、兰蔻……可是不论你再怎么化妆,也不可能如佛的相貌一般。人的皮肤,像师父的手就已经很漂亮了,而经典上讲佛身相,若是有灰尘飞落,会沿着皮肤散开,无法粘附到皮肤上,所以佛是搓…
《《净土十疑论》译解 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