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荣耀。
1301.轻视他人的人,得不到真实的赞美。.
1302.懒惰之人,才是真正的贫穷。
1303.真理虽然没有名字,但是却永恒的存在。
1304.治疗自私与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
1305.当你将自己奉献出来的时候,你就真正得到生命。
1306.将生命耽于安逸、放纵,只会得到愁苦与悲哀。
1307.为了赞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308.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时光飞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惧。
1309.不疏怠、懒惰的人,拥有双倍的时间。
1310.善于利用时间之人,将拥有更多的财富。
1311.能平衡自己的人,才能认识别人。
1312.节俭为致富的秘诀。
131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著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314.冷气不见得能除我们热恼,熄灭心火才能永远清凉。
1315.拥有丰富内在的人,能够享受到孤独的美与好。
1316.想要拥有自由,唯有从内心下手。
1317.在可拥有的里面,知足曾经被佛陀认为是最好,最优秀的。
1318.如果你能知足,虽然没有财物,你仍拥有「至宝」。
1319.生命潜伏许多的危机,它比膨胀的气球更不安定。
1320.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
1321.人活著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实质上并没有异化。
1322.有知足心,去好胜心,何等安闲自在。
1323.没有天然释迦,自然弥陀。佛是自己去作的。
1324.当你有办法时(心能自主),别人就拿你没办法。
1325.行好事,心中泰然,如处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处地狱。其实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1326.把自己的心净化了、安定了,法就会从你的生命中升华、显现,而迸发出你生命的潜力。
1327.心若不安,生活就形成对生命的惩罚,作弄与煎熬。
1328.人命呼吸间。朋友,珍惜!
1329.身遇患难,宜忆古人之曾遇此者,胜于此苦。必须心安、切忌忧虑。
1330.信仰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1331.交通拥挤、车辆多,找不到停车位,内心执著、放不下,找不到安详处。
1332.要为享受生命而工作,不要只为生活而工作。
1333.如是因,如是果。菩萨缘于畏因,凡夫苦于畏果。
1334.能为别人设想者,永不寂寞。
1335.有人能抵抗百万大军,却无人能抵抗死神的来临。
1336.当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337.顺境时勿怠惰自大,逆境时要勇敢忍受。
1338.诳妄之人,常常无故树立敌人。
1339.世间一切乃众缘合和,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1340.失意,治之以忍;快意,治之以淡。常令心无增减,是名入道之人。
1341.在竞争的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来生活。
1342.我们要能够承担别人的苦,原谅别人,为别人的立场想,那么你好心的建议才会有效。
1343.恶魔的领土是欲、黑暗、争执、剑、血、战斗。也是嫉、妒、憎、欺、谄、谀、隐秘与毁谤。
1344.人生是在不断与自己战斗的连续剧。
1345.妄想是生命无谓的浪费。
1346.人能逃过法律制裁,不可能逃过因果业力。
1347.大部分的人,迷于肉体的美好,即无法看见其结果所引起的灾害。
1348.一个人不能够创造环境,就会被环境所创造。
1349.人生的真理是隐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350.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时,正在想什么时,那你就知道什么叫做「道」了。
1351.让泪水来告诉你世间的真相。
1352.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没有诚意学习某件事的人是永远学不会的。
1353.当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时,别人也同样的会给与回报。
1354.你一天中曾踏实地活过一小时吗?
1355.佛陀说:「布施给我的功德等于布施给乞丐中之下贱者。」
1356.掌握小的现实,不如掌握大的真实。
1357.世间人所谓的「爱」,在「永恒」的辞典里找不到。
1358.「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要顺眼。
1359.于虚妄处,强加分别执著—即是业障。
1360.惜福,一针一草,当思来处不易。
1361.大富由天,小富由人—勤俭惜福。
1362.如坚固的岩石不为风所摇动,贤人被诽谤或称赞都不动心。
1363.有人问:「何谓慈悲?」大德答:「无佛可成为慈,无众生可度为悲。」
1364.不要祈求安逸的生活,要祈求能有随遇而安的心境。不要祈求与你力量相等的工作,要祈求与你工作相等的力量。
1365.心在自然的状况下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它会变得混乱,只因它追逐法尘,而迷失在情绪当中了!
1366.放弃所有的恶,放弃一切会招致仇恨的事物。
1367. 每个宗教之所以被公认为宗教,本质上就是教导不自私,而教导无我或不自私是相当重要的事,偏偏它的信徒却对这种道理毫无兴趣。
1368. 「法」须要听闻后实践,然后在内心中转变的。
1369. 只要对感觉有任何反应,「我」就在招惹尘垢了。
1370. 修行只在于持续不间断地净化,别无其它。
1371. 在肮脏、杂乱的家里,任谁都会觉得不自在。同样的,当不善的念头在我们内心生起,我们又怎能自在呢?
1372. 唯有在我们觉悟自己才是种种不悦的罪魁祸首时,才会有改变的可能。如果我们依然深信,都是外在因素的过错,就表示我们还没有开始修行。
1373. 人们专注于清洗碗盘,然而他们却任由心脏去。
1374. 心口如一,即是去妄立信的实际功夫。
1375. 涅槃就是贪瞋痴的息灭。
1376. 心如镜子,镜子清明则所照之境物亦清明。
1377.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1378. 假如一个人手未负伤,他碰到蛇的毒液也不会有问题,健康的手,毒液对他并无危险。自己不制造恶,恶对他就没有毒害。
1379. 被欲爱驱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般,怎么跑也脱不了身。
1380. 世间虽然是因缘生灭法,但也要积极的行善。
1381. 所有的事相,若不透过清净的自性,皆无意义。
1382. 人生最伟大的目标,不在于成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保持自己心灵的高洁。
1383. 良心之声即是至上大我之声。违背良心的行为即是自我谋杀。
1384. 假使你了解善恶、对错都在你心中的话,那么,只要在它们生起的地方去寻找就对了。
1385. 修行人最主要的,乃是要超越他们自我认定为凡人的概念和局限。
1386. 不论你到哪里学习佛法,实际上,它就在心中。
1387. 当遇到障碍时,必须起而对抗;若轻易放弃,终你一生都将选择放弃。告诉自己,你的心是可造之材而非朽木。
1388. 无论你失去什么,就让它失去,但千万别失去了心。
1389. 无论什么死,让它死;但别让心也死了。
1390. 所谓的性灵生活,并不是要成为一个特殊的人,而是要发现我们自心中及众生心中的伟大。
1391. 「永远」也是无常的啊!它不过是个概念罢了。一小时的欢乐彷佛仅有五分钟,然而,五分钟的痛苦却漫长如一小时。
1392. 想象你就是佛。如果你是佛,你会怎么做?
1393. 唯有当一个人明了自己时时皆能以圆满之心做响应时,内心就会得到可靠、安住的殊胜结果。
1394. 真正的佛法是活在心里,那些内心受持佛法,且落实于修行的人,就是佛法的道场了。
1395. 如果在心里建立起佛陀,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切事物,视一切事物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差异。
1396. 如果你厌恶一个地方,你就会厌恶每一个地方。问题并不在外在的处所,而是在你内在之处。
1397. 不必在意死后的事,只需重视眼前所发生的事,然后一一克服,如此也等于在解决未来的事。
1398. 制造正面或负面的种种心态的,同是一颗心。假如想成长、成熟,就必须将净化情绪,视为极为重要之任务。
1399. 你不会在别的地方找到良善,你必须在你自己的内心找。如果你自己是好的,那么无论你去哪里,都会是好的。
1400. 必须自心常觉,方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
1401. 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1402. 离开一切幻化的错误,当下就是觉悟。
1403. 往生极乐是现在的事情,而不是只有在临命终的时候。
1404. 「道」就在你心中,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1405. 若以菩萨心来看众生,你本身就是菩萨。若以烦恼心来看众生,你本身就是众生。
1406. 若要完成佛性的觉悟,就要把一切众生都当成菩萨,永远不要看众生的过失,心的频率与诸佛相同,自然就是佛。
1407. 现实的生活,便是涅槃之活动,两者之间,并无丝毫差别。
1408. 涅槃不创造,也不被创造。
1409. 于一切处无处,即是法处,即是道处。菩萨观一切处即是法处。
1410. 行住坐卧皆是道场,因为道在心中非在外。
1411. 依法修行,纵使离佛很远,亦如与佛同在。
1412. 众生有无限的迷惑,佛陀有无限的慈悲。
1413. 让存在于佛陀中的「那颗心」也能存在于你的里面。
1414. 我们要告诉自己:「我即是法王,法王即是我。」如是观者,一切业障如冰消释,万法唯心所造故。
1415. 像天使般的活泼,带…
《慧律禅师语录精华全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