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律禅师语录精华全集▪P13

  ..续本文上一页着你的心,飞跃到生命最高的境界。

  1416. 人们看着皎洁的明月,远在宇宙的彼方,高不可攀;禅者则静静地合, 掌掬水,看见了月儿落在手中。世上一切,全是自心影现。

  1417.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1418. 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419. 心外见法即是外道,若悟自心,即离生死,即是涅槃。

  1420. 无有性外事,用妙者,动寂俱妙,心真者,语默总真,会道者,行住坐卧总是道。

  1421. 未出娘胎以前,无生佛可立,非凡圣可名。既生以后,上有佛道可成,下有众生可度,十界之别,皆由一念之殊。

  1422.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

  1423. 不论谁见到事物的无常,就是见到它们不变的真理。

  1424. 如果我们真正清楚地洞察无常,就会见到所谓的常。所谓的常,是事物不可避免的都必定会如此,不可能有例外。

  1425. 无常的意思是指,没有恒常的实体存在,也没有任何事物是稳固不变的。

  1426. 万物皆会变迁,而其不变的即是「法」。「法」不曾变迁,因为它就是真理。「法」的定义是「自然法则」。

  1427. 这世界所提供的,没有什么是永远、持久的。不光只是外在的事物,你内里的事物也是一样。

  1428. 对平静与因缘法的执着,势必会带来恐惧与担忧,因为,任何因缘法都会毁灭。

  1429. 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都应该观照我们所拥有的生活,反正,生活是会一直变化的。

  1430. 身和心不断地在跟我们说法,聆听它们的教导便可以断除疑惑。

  1431. 今日的孔雀,将成为明日的羽毛撢子。

  1432. 过去二十年间不曾发生的事,仍有可能在二十秒内发生。

  1433. 你永远不会知道,五分钟后会遇到什么事。

  1434. 星光先照山谷,命运的残酷是不择高下的。

  1435. 无常就是一种苦。

  1436. 宇宙唯一不变的道理,就是一定会有变动,没有任何连续的两天可以完全相同。

  1437. 生命中唯一确定的,就是没有任何事是可确定的。

  1438. 没有任何事物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与永远的安然无恙。

  1439. 我们无法保留任何事物,一切都是剎那间的。

  1440. 假若一切都在变动,都会消逝,那么担忧又有何用呢?

  1441. 人就像在风中的花朵和果实,也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坠落。两者都是非常不稳定的。

  1442. 不要挂念路程的长短或你的目的地,因为一切都在变动当中。

  1443. 有时风平浪静比惊涛骇浪潜在的危险性更大。

  1444. 天下没有「一定」的事。

  1445. 我们预期的很少发生,我们最不期待的通常都发生了。

  1446. 你认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它会在你的身上发生:你认为绝不会喜欢的工作,就有可能会遇上它。

  1447. 没有一件你喜欢的东西可以永久持有,也没有你讨厌的事会紧跟着你不放。

  1448. 一切的因缘条件,不论是心理、生理或外在的条件,都是无自性的,它们的本质,就是—变化。

  1449. 没有任何的生命,可以在这世界上永久的将自己保持在一种状态当中。

  1450. 如果我们真正地见到无常的现象,我们将会看到,无常是常的。那么,你的心就会感到自在。

  1451. 任何忽略无常的言论,绝非圣者的言语。

  1452. 如果你真实而清楚地看见无常,你将会见到常。所谓的常是:一切事物绝对是无常的,而且不会有其它意外。

  1453. 了解在心中升起的所有事物,都只是感觉而已,它们是短暂变幻的。它们生起、存在、消失,它们就只是那样。

  1454. 别黏着任何事物!洞悉它、超越它,那是你必然要去做的。

  1455. 困陷在诸行(因缘条件)中,黏着快乐、黏着痛苦,会陷在自我见和世俗见中。如果在这两种方式中辗转的话,他将永远成不了一位清楚地知晓世间的人。

  1456. 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转变迁,这就是「诸行无常」。

  1457. 在生、死不断迁流变化中,没有任何一点可以让我们去执着。真正的满足并不能外求,它是源于内心的。

  1458. 一切起于因缘的境界,必然都是无常的。

  1459. 生和死二者都是在对(因缘条件)「诸行」的执着与惦念中产生的。

  1460. 佛所谓的厌离世间,是无贪、无瞋的状况,它是由看清一切事物皆无常而生起的。

  1461. 当快乐的感觉在心中生起时,我们了解那并不是长久的,我们称它为「厌离」,意思是远离感官上的渴望与热爱,我们了解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我们贪恋。

  1462. 如果你只呼出而不吸进,或者只吸进而不呼出,你还能活吗?因缘和合的事物,必须如此地自然改变。看到这点,就是见法、见无常和变迁。我们依靠这个变迁而生存。当我们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时,我们便能够将它们放下了。

  1463. 如果你希望事物都是恒常不变的,你是自找苦吃。

  1464. 「无常」意思是变迁;如果我们执着于变迁的事物,我们必然受苦,因为它们都不是我们或我们的。

  1465. 在这世上没有一桩事物是确定的,这就是真相!事物不是真的,事物是会改变的,它唯一拥有的真实在于它不断地改变。

  1466.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执着、可以握持,因为一切都在剎那间变迁。

  1467. 「存在」的第一个事实是无常。凡是存在的东西,都要经过生住异灭的轮回。

  1468. 生命是迁流的过程,执着任何形式的人,都将因为抗拒迁流而受苦。

  1469. 「时间流逝」——我们习惯如此说,但时间是静止不动的,流逝的是我们啊!

  1470. 无常—于二十四小时中,皆平等地支配着一切众生。

  1471. 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1472. 对未来或死后的生命,可能会产生和面临的状况而心理毫无准备的人,无疑是以双手自掘坟墓的笨人。

  1473. 人因俗事缠身,不觉生命一日日骤减;如在风中摇曳的灯火,随时有熄灭的可能。

  1474. 凡人也有超人的力量,成功在于唤醒心中的巨人。

  1475. 当别人在犹豫的时候,你已付诸行动。当别人行动的时候,你已领先。

  1476. 成功的秘诀就是付诸行动。

  1477. 命运是机率,命运是抉择,不能守株待兔,必须身体力行。

  1478. 成功者会利用他的环境成为伟大命运的踏脚石。

  1479. 无法超越自己的人,通常成不了大事。

  1480. 生命的每一项伟大事迹,都是以信心开始的。

  1481. 节俭和勤奋是幸运的左右手。

  1482. 浅耕等于歉收—对任何事业,它都是成功的秘诀。

  1483. 成功不是命定的,而是来自他们的意志。

  1484. 战胜别人之前,你必须要先战胜自己。

  1485. 不要动心!不安定的心是这片不安定土地上最悲惨的财物。

  1486. 当你在最坏的处境中,仍然认为没有损失时,就等于获得了一切。

  1487. 即使是最糟糕的事情,也要照单全收,这便是使内心平和的秘诀。

  1488. 一旦我们能欣然接受各种磨难,受苦的感觉自然就会完全消除。

  1489. 一个洞澈人生、见识深远的人,即使遭到无理的嘲弄或羞辱,必也有能自我解嘲、不以为忤的宽宏大量。

  1490. 心不平静是因为它追随种种的情绪,受到情绪的欺骗。

  1491. 人们总是跟随他们的感觉跑。

  1492. 别追随你的情绪,要训练你自己。修行包含了将你的生命放入险境当中。

  1493. 不论谁去追随自己的心,追随它所喜好的和欲望,以及其它任何一切,那个人根本还没修行。

  1494. 有修行的人了知善和恶,但不追逐任何一个。

  1495. 如果所知一切皆是如实而知的话,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干扰那澄澈清明的心了。

  1496. 别人批评我们,而后便完全忘了,但我们却执持它且不断想到它;那犹如他们吐出一些食物,而我们却拾起来吃一样。

  1497. 为什么我们的幸福要取决于某人头脑中的想法?

  1498. 心理的活动就像能致人于死的眼镜蛇。假如我们不去打扰一只眼镜蛇,牠自然会离去;一个聪明的人,将会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在他心中升起的种种情绪。

  1499. 只要我们对佛法的了解越少,心越会不断地追逐法尘。感到快乐时,就屈服于快乐;感到痛苦时,就屈服于痛苦,它总是在混乱之中。

  1500. 跟随「流行」起舞,正是「落伍」的前兆。

  1501. 人不应为了别人的目光而活。

  1502. 世间就是你此刻正在波动的心境。

  1503. 美景当前不可贪图。看到就想要,我们就输了一回;听到不顺意的话,就产生憎恶的反应,我们又输了一回。

  1504. 聪明人不被愉快不愉快和快乐不快乐所动。这些事情生起,他们不执着,随其本性去放下。这就是「正见」。

  1505.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1506. 时常被莫名的情绪反应所束缚之人,就如落雨的湖面般,难以感受到平静安详之美。

  1507. 人的起心动念是烦恼的根源,「苦」是跟随着那不停的妄念、追求而来的。

  1508. 当你什么事都用平常心看待之时,烦恼就会比较少。

  1509. 我们并不是因果的执行者,所以,我们无法论断别人的对错。

  1510. 随缘就是—境来不拒,境去不留。

  1511. 若于境界中强加分别,即是业障。

  1…

《慧律禅师语录精华全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