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土就清净。讲来讲去,还是要学清净心,就是我们的心要清净,不要一直觉得别人怎样,我们有没有二十四小时观照自己,心要绝对的清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
尔时就是那时候。有的是说承佛的圣旨,承佛的圣旨,就是承佛的威神德。
【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意思是说娑婆世界很肮脏、坎坎坷坷、高、低,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菩萨时,是不是不清净,所以感应不清净的国土,舍利弗有这种怀疑。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
佛知道舍利弗有这种怀疑,他就如此说。
【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你的意思如何?我现在请问你,日月照人有分别念头么,瞎眼的人看不到日月光,是因为日月的分别么?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就回答说:不是这样。并不是日月的过失,是因为人的眼睛有问题。
【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
这个罪就是业障,业障卡住,不见佛陀的法身。这个罪就是无明,因为,我们被无明遮住、业障遮住,所以看不见如来国土严净,这不是佛祖的过失。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我这个国土很清净,但是,你见不到;因为,你的心不净,佛是证得法身,当然他见到的是清净土。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看的跟螺髻梵王看的,竟然完全不同。可见,同住在这个娑婆世界,但因为心境的不同,修持的功德力不同,智慧的不同,所以对娑婆世界的感受就完全不同。所以,唯识学所说的业,共业的人所看到的都相同,人与菩萨所看到的境界不同,诸佛所看到的又不同。螺髻梵王已经证得佛的法身,螺髻梵王过去按照佛的教化去修行,他的心很清净,他所看到的完全跟自在天宫相同。舍利弗是人,他所看到的都是一些土跟石头所造成的;螺髻梵王住在天上,,所见到的都是天宫。譬如说苍蝇,苍蝇停在大便上面,狗也是吃大便。过去有人造一个谜语给人猜:我蹲下去,它在看,我站起来,它就吃。这是什么?这是譬喻一只狗在等人,我蹲下去时,它在那里瞪着眼看,等我拉屎,等我起来,它就吃,就是开始吃大便,这在乡下很多。这是指大便,它又吃得津津有味,有时候狗还来帮你擦屁股。所以,人看到的东西,认为很不清净的东西,但是,狗吃得津津有味,人丢掉的骨头,狗咬这支骨头不肯放,你若靠过去,它会认为你要抢它那支骨头。人也是如此,人若以圣者而言,圣人悟到一切因缘法、无相法,当下就是空性,在他心中没有高、低、男、女、大、小、善、恶,他什么都能舍,什么事都没事。众生认为很快乐的事,在诸佛菩萨而言,觉得很无知,我们会依依不舍,对金钱上,或者是儿女的私情,再怎样都看不开,在圣者看来,实在是很幼稚。虽然,我们同样活在娑婆世界,同样活在这个地球,但是,因为心境、智慧、累劫夙世的善根不同,因此,对世界的感受完全不同,清净心感受出来的国土,就是什么都没差别。业障深重所感受出来的全都是贪嗔痴的心态。光说人就好,人有千百万种,你有很多事情会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子,但是,你若设身处地替他想一想,他的境界就这么高而已,他很自然反应出这么无知,在我们看来,他很无知,但以他的立场,他自认为很有道理,他讲得头头是道。因此,我们就了解,因为认知度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层次面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经验的不同,所以,我们有无量的认识的意识差别。因为,我们的意识形态是透过语言跟名相,并不是通达直接从本性而来,所以,我们会籍着外来吸收的经验、教育,遮住真心。我们真正的心是事理圆融,当下空相,这是我们真正本来的面目,我们若悟到清净心,当下一切事相就是我们本来的,它并没有高、低、大、小的对立性。但是,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所用的都是语言、名相、假相的执着性,所以,我们用的不是本心,不是真正本来的真心,都是经验,累积的经验,经验就是一种主观。只要你透过无明,你讲得很客观,都是一种主观,只要透过无明,你无明不断,你没有证悟本性,你所讲的客观统统列为主观,因为意识形态里面没有真正的客观。客观是却二性,没有善恶大小的性,叫做真正有客观的心态,我们没有真正的客观,我们所讲的客观,本身就含有无明,因为,它不是透过本性的,本性不可学习、不可熏习,本性是天生自然本来就具足无量智慧,平等一切毕竟空的思想。但是,今天我们所用的,全都是累积的一种经验,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无底洞,无明的巢窟,虽然是经验,经验是一种假相,但是,我们籍着经验能够提起正念,常观照、常观照,我们就恢复本来清净的佛性,所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所看到的,就是根据每个人的烦恼轻重不同。
活在这世间有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看法,所以,能够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我们若不能包容与我们看法不同的人,我们会活得很痛苦。在这个世间,你要找两个相貌相同、思想相同、学历相同、看法相同,没有,因为它是透过业力,透过意识的差别心,不像佛,佛佛道同,诸佛的看法都相同。为什么说诸佛菩萨看法都相同,因为他们证得的是本来的面目,所以,佛佛就道同。你不曾看过佛祖在吵架,因为,他们悟到的都是相同的、本来的。但是,人为什么会意见、看法不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透过的是无明,无明有无量阶层的层次面,无明有无量的层次面,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有生相无明,所以,娑婆世界本来就是如此的面目,这样我们就活得很快乐。人可以拥有自己的生命,可以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快乐,又何尝不可呢?但是,听听大智慧人的话,总是对我们有好处,对我们一定有好处,所以,读小学,有小学的看法。读小学时,我们的作文写得很好,老师叫我们念时,回来就急急忙忙要领一百元,我的作文,数学考一百,一张一百分就赏一百元,若没有就没赏,这是世间人;我哪有一百元可赏,没有,我考试回来,印章都自己盖,印章自己盖,师爷不在家,师妈又不识字,师妈不曾跟字结缘,字不认识她,所以,回来考几分都自己盖。我是自立自强,靠佛祖保佑长大的,又没人栽培,全都没有,从小就都自己来,我就是这种命。
这世间别说心净则佛土净,这是指究竟,这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师父分析意识状态后你就清楚了。你看,那个人为了小事,他放不下,他在那里生气,我们做我们的工作,觉得很正常,很可怜!没有办法,欲加之过,何患无词,所以,这世间他若要让你死,他若要报仇,他恨你,他要攻击你、要伤害你,对你已经有成见,心存恨意,你所有的好意,他会全部把你歪曲,你无法解释。世间上只有一种人,可以真正的解释自己的立场,就是沉默。所以,佛祖有举个例子,一直要伤害人就像拿一直火把烧虚空,诸佛菩萨心如虚空,他不理你,你一直想伤害他,就像火把一直烧虚空,烧久了徒自疲劳,他若不理你,你就像疯子,你一直要攻击他、一直要伤害他,他若不理你,你就像疯子,对不对?佛的譬喻实在很厉害,所以,害人者徒自疲劳,自己忙碌,人家若不理我们,我们就像疯子一样,徒自疲劳,因此,我们就了解,安住在毕竟空的立场,什么都不让它动摇,那就是我们本来的。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舍利弗这么说。丘陵就是高,坑坎就是低,荆棘就是树木都含刺,沙砾土石沙砾土石,我们这里是很肮脏的世界。
【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高跟低是从心,我们若我慢会把心弄得很高,瞧不起别人,所以,我们若我慢会感应外面高低的山。我慢若不断,所出生之处就会有高低之处,像娑婆世界每个人都有我慢,所以,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每个人都有我慢,我慢会把自己提高,把别人压低,你心有高低,所感应的国土,外面变出来的国土就不清净,你瞧不起人,你就有高跟低。
【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
全都平等;为什么讲深心清净?就是清净到不可动摇,见佛的平等法身,法身就是空相。所以,若要进入佛的领域,你不能执着外相,一定要空一切相,无相修行,若要进入佛的领域,一定要无相,有相绝对不能达到佛的境界。
【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按照佛的智慧,就能见到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
就是用脚的大拇指按地,这个时候即能看到世界变的非常庄严清净,因为佛有神通力嘛。
【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
宝庄严佛,这是按照唯识学来说,佛籍着八识,因为佛清净,因为众生是第八意识,根身器界种子变现出来的。佛的能力,加持的能力,使他们的第八意识全部变现出清净的国土,变成共业所看得到的,所以,佛把不清净的秽土隐藏起来,现出清净的国土。当时,我们没有摄影机,不然,就能拍摄下来,以证佛语不虚,梵王见宝,梵王确确实实看到,所以,譬如宝庄严佛,二乘人都看不到。
【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不但现无量国土,清净,无量的清净,宝庄严,一切大众都赞叹未曾有,而见到自己坐在宝莲花上面。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好好看清净的国土。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是、是,确实是。本来不曾看过,本来不曾听过。现在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
佛告舍利弗:你要知道:我佛是指释迦牟尼佛自己,释迦牟尼佛自己的国土是真正清净,因为,他证得法身,法身是无相,当然是清净。
【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