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智慧叫做方便,用善巧方便智慧而产生,这是菩萨的解,我们现在就是没有方便的善巧,没有方便善巧的智慧。
【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这段有很多人会读错,这段不能这样读,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不是这个意思。这段都在问我们,什么叫做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方便指德,慧指空,意思是说如果这个人不修德的方便,但是他有修空的智慧,空慧,这也算是被束缚起来,这句话这样解读才对,不能读作无方便,慧缚,这样不对。无方便就是说他没有修德,但是慧,有修慧,缚要另外读,这样读就对了。你若读成:无方便,慧缚,你没有善巧方便,而智慧被束缚,错!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作笔记要做得对,不要抄错。如果有方便又有修智慧,这就是解,菩萨的解。他没有慧,就是没有空慧,方便就是有修德,这里的方便指德,但是也是被束缚,这样也是被束缚;有慧方便解,你有智慧,有空的智慧,又有方便的德行,你就是菩萨的解。
【何谓无方便慧缚?】
哪一种情形是不修德行但有修慧而束缚的?
【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
以就是因。爱见是指执着的心。「庄严佛士」前加一个「来」,因爱见心来庄严佛士,来成就众生。
【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而能够修这些法,前面就是说执着,以庄严佛土的德,但是后面的空慧,意思说因为动静没有办法一如,有空慧但是也是被束缚。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
这句话正好跟刚才相反。空、无相、无作叫做三门清净绝非虞,并不是空谈的,是真正的,空无相无作就是三门,这三个法门能够让你清净,直达涅槃的境界,所谓心地功夫就是指这三个,所有的心地功夫,成佛不离这三个智慧,空的智慧,无相的智慧,无作,无作就是无所求,无所求的智慧,学佛的人在刹那间即得清谅,为什么?有空的思想,有无相的思想,有无所求的思想。这样调伏,并且也会不疲厌,也就无碍。
【何谓无慧方便缚?】
意思是说什么叫做无空性的智慧,但是修这个德行?
【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
植就是勤修。因为没有空性的智慧,当然会有烦恼,但是很精进地修行;这就是无慧方便缚。
我常告诉诸位!没有善知识,你很难修行,就是这意思,你没有空的智慧,空的智慧要有师父指点。我都不要听经闻法,我都自己在家功用,你没那么行,若这样,佛当时住世,那些弟子就不用跟随佛四处行脚,跟随四十九年,不用,跟他讲一讲,两句话就在那里修行就好,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有这样吗?听佛讲二、三句话躺在房内不外出,没有,佛在说法,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要来听经闻法,所以,佛制戒律,凡是受菩萨戒,四十里以内在讲经,不来闻法,犯戒。闻法才能进入了生死的阶段,我们对自己很有信心,有时候要听人家的劝告。所以,空性的智慧,一天讲一些、讲一些,见解就会慢慢骄正,我们一开始就像在照相,焦距调不准,修行就是找门路,焦距调不准,我们多闻的时候,焦距碰!啪!一下子,拍照就像本来的东西,修行就是这样,今天来听经闻法就是要调整自己,还没有证阿罗汉果,不要一下子就一直相信自己,认为我有能力自修,绝对没有办法,道力是随着薰习而进步的,因为,你没有自性的功夫,道业一定要用薰习的,听经闻法,刮风下雨,只要是师父讲经,都不可以缺席,按照菩萨道的精神就是这样,但是,现在哪个人有菩萨道的精神,没有,研读班的,我若告诉他们:下礼拜考试。差不多有二十个请假,就不来了,现在开始读研读班,师父!我愈读愈高,从一楼读到二楼,从二楼再读到三楼,他很怕考试,所以,我们要安住在道业上薰习,没那么简单,所以,无慧是很悲哀的,因此,菩萨执着在贪欲、嗔恚、邪见种种烦恼,而勤修,植众一切,众就是很多,德:德本,就是说你修很多的德行,但是,你没有空慧,你会执着在贪欲嗔恚邪见,我告诉诸位,我们今天要修行,除了多结善缘以外,还要提出大智慧,也就是无相,空的思想绝对要用,不然,你到临命终就不能把握自己,你现在放不下,我问你:你临命终有办法吗?你想想看!你这时候都无法得到无碍跟自在,你在往生时何以能够自在,你骗谁?像我班上同学讲的,你骗我?你有钱买冰棒,没有钱还我,就是这样,你有钱买冰棒,没有钱还我,骗我,他的名字叫做:你骗我,向他借五角买冰棒。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这跟刚才正好相反,刚才是住,现在是离。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你要好好观照,观照诸法就是这样。有病的菩萨要用智慧、方便,不须要灭身灭三受而取证,我们若以身,以为色身是实在的,病一到就会烦恼,我们若知道色身是假的,不是实在的,我们生病时,心就不会乱,我们知道这是五蕴不调,四大皆空,四大不调,五蕴是诸法生灭,对我们的本性没有影响,我们的心不须混乱,不舒服就看医生,不要加上一层的牢骚、抱怨、不满、忿怒,这都是错误。我今天生病,我就去看医生,不须加上一层错误的负担,身体的病苦已经很痛苦了,那么又加上烦恼,有的人病苦,躺着时就开始流眼泪,埋怨,埋怨子孙不孝,埋怨他一辈子对人那么好,上苍却没保佑,开始流眼泪,想得流眼泪,没有智慧,出世间的智慧也有深跟浅,无常当然就是空,当然就是无我,你若能观无常、苦、空、无我,这才是智慧。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疲,是名方便。】
虽然有病苦,但饶益一切,就是宽恕一切众生来度众生,而不厌倦,为六道轮回生死是可厌离,但是,你是奉行菩萨道的人,能够不厌离,以众生的生死,处于生死而不随着生死,就是饶益众生,饶益就是怜悯的意思,怜悯一切众生,众生是生老病死六道轮回,没有智慧,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
观照色身,因为离开色身就没有病,色身跟病是同一相,所以是不相离,所以,观身身不离病,病不能离开身,病就是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生病,实实在在以事相来讲就是这样。
【非新非故,】
故就是不是新有的病,也不是旧有的病。
【是名为慧。】
为什么?这是因为四大妄想,我们从妄想产生业而来,业不断,你的病就不断,为什么说非新非故?因为当体就是空性。虽然色身有病是妄想所产生的执着,但是,我们若悟到妄想本性是空、色身是空,不可以说病是新的,也不可以说病是旧的,是名叫做智慧。
【设身有疾,而不永灭,】
虽然身有病,但是,我不会因为身体的病而灭掉这个色身。灭就是断灭的观念,灭:灭相,病:身体的病相。不需要灭它,所以说,设身有疾,而不永灭,也不会灭掉可恶病体色身。
【是名方便。】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不要执着内在,不要执着,因为大乘修行是无言说,一切无相才叫做调伏,现在是在讲不住中,不住不调伏心,就是不住,两种都不住,不执着。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
住即是执著。愚人法就是凡夫。你内心不调伏,你当然就是凡夫,众生就是凡夫,心如野马,失去缰绳,到处乱逛,到处像疯狗咬人、伤人,整天都在追求五欲六尘,像无头的苍蝇,撞得头破血流,为了那一点点的名、利。不调伏我们的心就是凡夫,这就是凡夫,为什么?政府若不把宗教安排在课程里,让孩子从小时候就接触,动乱会愈来愈大,因为,这是根本的治国之本,在道德跟良心,所以,我常常说:用政府来压制人民,控制人民是愚痴的,是最笨的方法;用人民来管理自己,用自己的良心来管理自己,用因果来管理自己,政府绝对不用烦恼,就像我教导这些法师一样,你们自己管理自己,时时起观照,你们自己知道因果,自行负责,不用师父每天告诉你,三、四十个人,没发生什么事情,你们有什么事?没事。都没事,就是这样子。
现在的男孩子,跟我们当时不一样,我们以前不曾听过KTV、MTV,我读到大学,从来就没有去过舞厅、歌厅、咖啡厅,不良的任何场所,也没有钱,可说是没有钱,现在国中生,开始在写情书了,高中生就胡乱搞了,读大学就同居,真的,现在真的很糟糕!现在的高中、大学,跟我们以前不一样,民国六十几年时还没有这样,我从小,还没有听过绑票这个名词,现在不同了,自从李师科大盗出现,报纸登的,有一个地方,雕刻一个李师科,你知道吗?报纸,我是看民众日报,雕刻一个李师科,跟廖添丁义贼排一起,说两个是,媲美于以前廖添丁,因为他不满国民党,所以,就雕刻一个雕刻出一个李师科,雕出李师科,所以,现在的人心,人心若不好好调伏,很糟糕!那天,前镇派出所的所长来我这里,他说:自从我来到前镇区做所长,很奇怪!前镇区不曾发生什么大案件,完全不曾,法师!您在前镇区有差别,我是不敢居功,我在这里讲经说法劝化民心,他很高兴,所以,那天我到前镇分局讲经,讲完之后,他又播有二、三百位属于前镇分局的警察看,大家都看得很欢喜,要送他们录音带十万,到现在还不来拿,可能不敢开口,我看须整理好载到总局度那些警察,巡逻车里面都放慧律法师录音带,警察也要调伏,也要度化。一些老师,一些国中的校长,一直打电话来请法师去讲经,现在的孩子非常之难教,希望籍助宗教,这样对!所以,现在开始在重视宗教了,但是,没有用,为政者不愿意,都来作秀,唉!来拜访。什么部长,拜访南部佛教界领…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