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二十几年来,被人看到悲哀的一件事,你看,现在外面的法会就是这样,出家人忙得不分昼夜,法会来,结果,都煮给在家人吃,我说:天、地都反了。天、地都反了,没办法,他们来,对不对?怎么忙得..,我就想:这样行得通吗?法会在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准备菜、准备干料,出家人,她说:我们也有半路出家的,年纪大了,我们不会做会计,也不会讲经,磬槌也不懂,磬槌就是做维那,三刀六槌都没办法,剃头刀、菜刀、剪刀,没有一样行,磬槌或是什么槌,六槌,三刀六槌是出家人吃饭的饭碗,做维那我们又不会,敲木鱼,那么大,敲下去心脏快停止,敲不来,只好到厨房多少帮忙挑些菜,挑的不分昼夜,她说:若是这样出家很冤枉。我说:那是你自己讲的。真的,我说:真的枉然。出家做一辈子,一直做,她说:您的徒弟怎么有这么大的福报,真的,法师!做您的徒弟真的要有福报。我说:这倒是真的。我的观念跟慈航菩萨相同,今天跟著我,你是要来用功的,不是整天只有煮饭,不是整天扫地、清厕所的,对不对?为什么厕所要雇用人?因为在地下室,我们这里是弘法的道场,这里有女众,女众在忙碌,女众要上厕所,现在男众,对不对?去清理女众..,比丘,怎么让一个比丘去清理女众的厕所,等一下清理到翅膀【卫生棉】怎么办?这不适合,怎么一个清净的比丘,去清理女众的厕所,这与法不合,我甘愿花钱雇用人,对不对?难道不是吗?这样讲哪有错,对啊!师父!您真的会替徒弟著想。不过,徒弟不会替我著想。有的还待不住,对啊!就是这样,跟著我就是要修行,你就是要修行,其余的都没你的事,整天用功、念佛、打佛七、看经典,将来有办法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这样我看了..,以后,如果,我这里的徒弟出去,噢!你们法性大师出去讲经,三万人,哇!我值得了!死都甘愿了,我有一个徒弟讲经三万人,弘法利生,你想想看!千百万中有一个,就很惊人了,一个就好,对不对?不要活到七八十岁了,还由老身来,拿著拐杖撑上台,实在很枉然,栽培三五十个,都没有半个能上台,都没有怎么可以,说真的,实在是冤枉,施主的饭不知吃了多少,都栽培不到一个,对不对?说真的,所以说,
【是故天帝,】诸供养当中,【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法的供养最为大,因此,法师,我们这里的比丘、比丘尼,我们有认识我们的任务是做什么吗?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弘法利生,我们如果不能弘法利生,我们要好好自修,好好自修,生死要有把握,这是基本的事,对不对?难道不是吗?噢!她听师父的开示很欢喜,很欢喜,所以说,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出家?最后这品就比较简单,最后这品都是..,
【嘱累品第十四】
,就是说将责任交待下来,交待下来,你要流通、要好好护持,到最后就信受奉行,大家都很快乐信受奉行,经典到最后,嘱累品,就没什么好讲的,念一念、念一念,大家都知道意思,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他为何不佛告阿难,而佛告弥勒菩萨?因为,阿难没有神通,神通比不上菩萨,佛告弥勒,他是等觉菩萨,所以说,他要把责任交待给他,佛告弥勒菩萨,就是弥勒是等觉菩萨,所以,他的神通力大。
【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为什么?不二法门嘛!不二法门就是诸佛成道的根本,你若看到众生幼稚、无知,你还烦恼,那你的道力还不够,你要..,简单讲,什么叫做不二法门?看到再恶劣的众生,你也要冷静、欢喜心,看到再善良的众生,你也要冷静起欢喜心,无碍,不取不舍,最后就是不二法门,这就是这样,无量阿僧祇劫所集的,就是不二法门,交待你。
【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要用你的神通力广宣流布,
【于阎浮提,无令断绝。】不要断绝,就是在娑婆世界【阎浮提】不要断绝。
【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欢喜不二法门,实相的大法,
【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这样会失去一切好处。
【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一定是很欢喜心,
【发希有心,】发希有心,今天,我若没听到不二法门,真的,心地法门也无法用得上,所以,师父也是发希有之心。
【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要弘法,还是要弘法,只有弘法,才是出家人的责任。
【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杂句文饰就是说只在修饰的文句上而已,只会在语言、文章上修饰而已,这样没有用。
【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
这是深菩萨,不畏惧实相甚深的道理,能够如实进入不二法门。下面就解释,
【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
新学的菩萨只是在文字上打转,在修饰上打转而已,
【若】就是如果,如果【于如是】少两个子:经典,如果于如是不二法门的经典,就是这部《维摩诘经》,不二法门,
【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能入不二法门,
【闻已心净,受持读诵,】下面那句最重要,【如说修行,】他怎么说,你就怎么观照,如说修行,
【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哪两种是新学的。【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他听到太深的会怀疑,下面【毁谤不信,】反而毁谤弘法的大师,讲这部经典的人,又毁谤又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这就是抱怨,我初不闻就是说最好一开始我就不要听到这部经典,叫做我初不闻,从何而来:这部经典到底是怎么来的,怀疑不信,这就是浅根的,没听到,未闻的深经,听到会惊怖、怀疑,不能随顺,而且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
【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
就是说护持,护持就比如说印经典、弘扬佛法,简单讲就是弘法者,如果有护持、解说,解说就是讲经说法的人,他为了让大家进入不二法门,下面,但是众生却【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所以,但众生却,少了四个字,但是众生却不肯亲近恭敬供养,
【或时于中说其过恶。】
有讲那位弘法、善知识的过失,不但毁了法,还毁了人,毁了他所讲的甚深不二法门,还毁谤那个人,说这个人会妖言惑众,哪有这样?哪有这种法,因为,不二法门太深。
【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但自我伤害,【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也是自我伤害,【而不能得无生法忍。】哪两种不能入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就是轻视,【新学菩萨,】有我慢心,比如说,师父!我有了解不二法门,但是,我不教诲他,我轻视他,这样我犯了菩萨戒,不应该有的,轻慢新学的菩萨,因为,大家都是初学,所以,小龙不可轻,小只的龙,你不要轻视,小沙弥不可轻视,小王子不可轻视,在戒律学里面,有三种东西,三种人,你不可以轻视,王子虽小不可轻视,王子虽小,他将来会做皇帝,王子虽小不可轻视,沙弥虽小不可轻视,沙弥刚剃度,他将来会做大法师,沙弥虽小不可轻视,小龙虽小不可轻视,龙会兴风做雨不可轻视,所以,王子虽小不可轻,沙弥虽小不可轻视,小龙虽小不可轻视,都不可以轻视他们,
【而不教诲。】也是要教他。【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这也不是一位真正的修行人,虽然,他信解深法,但是,还著相分别,取相就是还在著相分别里面,不能入平等心,不能离一切相,这样就不能合真理。
【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
我要远离这两种恶,
【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
注意听喔!是善男子、善女人喔!你可要记得这两句,虽然很简单,你不要读过去就好,师父那天有讲过,不是很好听,不要再讲一遍,我们现在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要摸自己的良心,要记得喔!有的人说念咒念这么久,怎么都没感应,你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人
【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所以,我才说:印经、印经,随喜功德,
【与其念力,】与就是增加,增加他善的念力,中间要加一个字,与其善的念力,与就是增加,增加他善的,加强他的念力。
【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
为他广说,为别人弘扬佛法,所以,今天我也想好好劝告,我们这里的在家居士,说不定将来会有人发心出家,比丘尼的能力也能发挥,随你的尽分弘扬佛法,比丘的能力若比较大,如果说你有那种能力,应该按照师父的交代,佛交待弥勒菩萨,或是他的徒弟,也是广为宣说,佛一定教你这样,经典要继续传,一代传一代,师父到今天也是这样告诉你,佛就是我们的榜样,一辈子以弘法为主,这是我们出家人的任务,所以,我们若懂经典,我们也要为众生广说。
【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
佛助你这种善良之心,你发这种心。
【于是一切菩萨,合掌白佛: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
能够得到这部经典,我当时看到不二法门,噢!充满欢喜,这才是我们真正下功夫之处,禅宗、般若都不能离开这部经典,禅宗,这部经典,也是列为很重要的经典,般若也以这部经典为主,所以说,《维摩诘经》可说是名气很大的一部经典。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在在处处就是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地方。【城邑聚落,】城邑就是人众多的地方,就像我们今天所讲的城市,聚落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乡镇,城邑聚落,【山林旷野,】乃至荒郊野外,【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有人诵《维摩洁经》,或是有人解释《维摩诘经》,【我当率诸官属,】我就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到那里【拥护其人,】拥护弘扬佛法的人,以及一切听法的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就是说没有魔障,面百由旬就是说站著护法,站著护法,站在身边,不能让魔,无伺求:一点都没有机会,伺求:一点都没有机会,不能让他找到机会,怎样,伤害到弘法者,或者是听闻法的人。
【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阿难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尊!当何名斯经?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
我已经了解他的心要,不二法门重要之处:心要。
【世尊!当何名斯经?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
要如何取这部经名,《维摩诘所说经》,也可以另外一部经典的名字,所以,这部经典叫做《维摩诘经》,但是,也可以叫做《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
【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部《维摩诘经》虽然已经讲过,希望你们能重复再听一遍,听完之后,把经典又流通出去,也能救度众生。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