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是崇拜偶像,绝对不是。佛教是因为方便度众生才雕刻佛像,让大众这样拜。让大众这样拜,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够,要看到佛祖他才要拜,他不知道佛在心中。在开悟的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的自性。所以人家在毁谤我们佛教是崇拜偶像 , 绝对不是。反过来其他的宗教才是在崇拜偶像。所以了悟的人,过去的祖师还有在劈佛像的。因此我们要了解,佛教绝对是反对崇拜偶像,它是重视心的功夫,因为劣根的众生,没有佛他就不拜。
如果悟道的人佛在心中,心既是佛,佛既是心,虚空就是心,心就是虚空,解脱就是心,心就是解脱。烦恼既是菩提,菩提既是烦恼。 菩萨心肠,发菩提心、大悲心之后,于解脱中入烦恼五浊众生的心中,他还是解脱。 烦恼里面就是有解脱,解脱里面进入烦恼的众生,诸佛菩萨。所以如果他的烦恼进入菩提内这就是诸佛菩萨,菩提被遮盖起来,变成烦恼,这就是众生,很简单。再反过来说,烦恼与菩提只是一念之间,有悟和没有悟而已。悟,烦恼即为菩提,迷,菩提即变为烦恼,就这样而已。譬如以国旗而言,国旗是代表国家,并不是崇拜偶像。你看祭孔大典,向大成至圣先师,祭孔大典,你能说祭拜孔子是崇拜偶像?不能这样子讲。你能说向国旗及国父遗像行三鞠躬是崇拜偶像?也不能这样讲,国旗只是一种代表而已。所以心地很重要,心地最重要。
那么再来,这个佛跟神是不同的。佛是人修养到最究竟之处,不是普通的众生,叫做佛。佛就是这样写,一个人字,一个弗字,佛就是弗。不是平凡的人,就是佛。成佛就是非常不平凡,平凡里面的不平凡,就是佛。那么佛和神的观念不一样。其他宗教说这个上帝、神是绝对的权威,上帝是绝对的权威,它不像佛这样,说你要怀疑,这个神是不能怀疑的。它的思想就是它控制我们人的吉凶祸福,控制我们的一切,主宰我们的一切。它的根本教义思想就是以神为主。佛是不一样的, 佛是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一念悟就是佛,一念迷就是众生,如此而已。
在座诸位为何今天还是众生?还不是佛呢?因为还没有开悟,还没有证果。等到有一天开悟证果之后,当下你就是佛,佛就是你。因此神学是渺茫不可知的,上帝不能追问、不能探讨、不能试验,它是绝对的权威,控制我们。这跟佛教的根本教义不一样,他们是绝待的二元论,神是神、人就是人,神不是人,人不可能变成神。佛教是一体三面论,佛跟众生和心是一体三面的,心悟就是佛,心迷既是众生,一体两面的。因此这是根本教义的不同,所以学佛就是在真理当中追求超越,因此佛教最简单。什么是佛教,就是即相而离相。什么叫做即相,就是现实。什么叫做离相,就是超越。简单讲,佛教就是既现实又超越的思想,面对现实,还能超越这现实的束缚,就是这样。
有人说:师父,请你开示,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我说这些都很痛苦。有人写信来问,不知道多少人写信来问,希望法师开示:佛教和一贯道有何不同?和基督教有何不同?我很不喜欢这样做。因为宗教这种东西是很敏感的东西,每一个人都认为他的宗教是最有理性的,是世界上最高超的,大家都是这样认为,每一个都是这样认为。基督教说他的神很了不起,一贯道说他的老母娘很了不起,他说我们拜佛的人念佛来不及了,可怜。所以每一种宗教都可怜别种宗教,因此每一个宗教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有理性的、最了不起的宗教,他所信仰的是世界上最不简单的宗教。因此宗教有战争、有攻击、有毁谤,如果是我,我不赞成这样。一贯道写的书我也是看,圣经的书我也是看,我也曾和牧师谈过,我也曾接触过神父、修女,谈一谈他们的教义,谈到最后离开他们的上帝,他们就没办法谈了,上帝是他们的思想中心,怎么谈就是一个上帝。再来就是教你修养,如何牺牲自己,也是很了不起,但是他的根本思想和教义就是跟我们不同。
因此我们要了解,要谈论这宗教的比较,除非你先放弃自己的成见,否则辩论到最后一定不欢而散。没有哪一个赢,没有哪一个认输,大家都认为他赢。因此这种辩论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唯有明眼的人,是理性的人。通过这个理性,什么事情你都要经过比较才是客观。如果电视有人在讲佛经,你把它打开听看看,基督教宋能尔在布道也打开看看,不要有成见。今天在座诸位楼上、楼下来听我讲经的,也不要一直认为我说的就是对,不要一直认为我讲的统统对,这样你就变成迷信,对吗?相信这个权威,这不对。什么宗教你都去和它 touch 一下,透视了解一下。所以明眼的人就知道佛教的高超、伟大的地方是什么。
下面,众生对佛教的误会非常大。有一位四十几岁的人,大约四十出头,她来到我那里,就这样很我慢。她说:师父,你都鼓励人家出家,要修行、出家,劝人不要结婚,对吗?
我说:我没有这样说,你想嫁就去嫁,我又没有阻止你。我只是告诉你,如果在家要修行是比较难修,业比较重、烦恼比较多,这样而已。我没有叫你一定要出家,学佛也不一定要出家。
她说:若像我这样三个孩子,我丢下他们去出家,这样放下去出家,那些小孩子怎么办?
我说:喂喂喂 ! 菩萨、菩萨 ! 你到底懂不懂佛理,来这边猛发牢骚。你那个叫做放弃,不叫做放下,放弃不是放下。我什么时候叫你丢下三个孩子去出家?有这样说吗?我什么时候这样说?我没有这样说。你那是叫做放弃,我说的是放下。放弃是说你是你先生的太太,你是你小孩的妈妈,你是你妈妈的女儿 ,你是你爸爸的女儿,是你弟弟的姐姐,你哥哥的妹妹。你一个人扮演这么多的角色,你没有把它扮演好,反而要剃度出家,你害了佛门,这个叫做放弃。
什么叫做放下?必须你的任务完成,要不然就是你的三个孩子委托人家帮你养,这样你去出家没有关系。戒律有讲,如果欠人家钱,被查到是不能出家的。例如你欠人家三百万才来剃头,这样不准剃度。这个佛有这样交代:不得为负债人剃度。如果因为欠人家钱而来剃度,这样会败坏佛门的形象。接着,还会有人来向他讨钱,这样会闹得佛门风波很大。如果有人要代你偿还那三百万,这样来剃度就不犯戒,没有关系。所以你如果有人要帮你带小孩子,你再来剃头没有关系。所以众生对佛教的误解很深,讲起来是这样。
过去有一位比丘尼来到我面前谈论,这位比丘尼是无意中出家的,无预警出家的。出家之后却起烦恼,她是如何出家的呢?不是像我们,在大学或研究院研究佛学之后透视人生:这条路我一定要走,不后悔。她是什么情形出家的呢?和她先生吵架。她和先生吵架是如何相骂的,你知道吗?她动不动就会恐吓先生:你若太过分我就去剃头。其实是讲假的,就是这样。她先生就说:要剃尽管去。嘲笑她不敢就是了。结果她真的跑去剃头,连佛法都不懂就跑去剃头,但她师父也收了。我说怎么这么离谱,你没有研究过佛法,不知道佛祖在讲什么,你就这样剃头,你是剃什么的?剃凉快的。她说:我师父说先剃再说,她师父说先剃再说。
这个非常严重,她戒律什么都不知道。经典都不知道随便乱来,这样是会下地狱的。住在寺庙里面,戒律你不了解:光去打个电话没有向常住付钱,这样就犯戒了;在煮饭时将素丸拿起来试吃你就犯戒了;吃饱后将剩的东西送给信徒,这样也是犯戒;那戒律的微细是你没有办法了解的,你知道吗?你就这样子出家。到了出家之后一直很忙,她的寺庙就很忙,就是办幼稚园种种的。她的师父是女众,年纪较大了,那边的住众较少,想说剃一个来帮忙。
这个很糟糕,这种不了解佛法的来出家会很糟糕。现在谈一谈之后,却流眼泪。我说:不要这样,都已经出家,还在流眼泪,会让人家笑死。她说:我就是想那三个孩子。
这就是这样,夫妻吵架动不动就说要去剃头,吓你先生就是了。但是她先生说要去就去,这下麻烦了,不剃又不好意思。我们已经跟人家说,支票已开出去,不剃又不行。所以这种的不要开玩笑,这个出家不能开玩笑。这是跟诸位讲一下,出家没有多久就开始后悔,这样子不好。
下面说悲观,有人问佛教是不是悲观,对,佛教是悲观主义。没有错,但是悲观不是悲哀观,悲观是救苦救难,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悲心很重要的就是观世音,观世音加上救苦救难,凡是可以救度众生离苦得乐,这叫做观世音菩萨。所以佛教是不是悲观?对,佛教是悲观,没有错,但不是悲哀观,要弄清楚、要搞清楚,知道吗?所以我们不要将佛教解释错误,这样不好。九点半了,不讲了。明天要发讲义,明天讲的内容又不太一样,今天谢谢诸位法师和居士,谢谢大家。
【第二讲】
请合掌,不要讲话。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我们昨天讲到这个正信的佛教,我们台湾、中国对儒道释差不多都已经混淆在一起,所以都讲一些神通、地理、风水、算命种种。事实上,佛教是以中庸之道,地理是有,不能不相信,也不能太相信,都是以中道。何谓中道?过与不及不得中庸之道。太超过以及不及都不能达到中庸之道。
那么我们学佛是要做什么?要了解之后我们才能产生正信,学佛就是要求解脱。以一般人而言,一般的众生都是活在表层意识的影像。表层意识就是生活接触的那一刹那,而不能够透视它。不能透视人生,所以活得很痛苦。他只是一直想要改变别人,但是他不了解,快乐的根本是要改变自己。对一位没有智慧的人或是无知的人,有时我们会看不顺眼他的行为、语言,很痛苦。事实上不是他让我们痛苦,是自己没有修养、没有智慧。我们如果有修养、有智慧,天底下没有一个人能让你痛苦。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如如不动,对天地万物都是如此。
我们以前…
《正信的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