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决定往生▪P2

  ..续本文上一页

  这个房东太太一听心想,“哎呀,这个黑人真是色心不除,我这么老了还打我主意。”

  这个黑人想,怎么还不开门呢,再讲一遍,“房东太太,麻烦把你的钢门打开”。

  这个房东老太太愈生气了,房东太太想,这个是兽欲不除,这个黑人像禽兽一样,连我这么老了,还叫我把肛门打开。

  老太太不开门,这个黑人进不去。这黑人倒满有修养的,黑人就说了,“哎呀,没关系,我原谅你,因为你国语读的太少了”。

  阿弥陀佛。

  那么我们就了解,什么叫无知,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的人叫做无知。众生就是这样子,容易宽恕别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如果说这个黑人修养不好的话,还继续责备房东老太太,那不是更可笑。我们今天就是这样子,永远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问题——就像这个黑人,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到底错在哪里——也从来没有冷静过,一味的责备别人,所以他过着与净土无缘的日子。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是最大的距离,十恶业是最大的距离。如果你完全没有十恶,完全没有烦恼,你懂得调整自己,回归自性,归无所得,了解万法统统是生灭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你很清楚,有大智慧,一念之间念佛,你决定往生净土;别说十万亿佛国土,就是一百万亿,一刹那之间就可以往生,因为就在一念之间。

  众生是过什么日子呢?众生所过的日子就是把心放错了。

  有一次(那时候还没有建讲堂),我到一个信徒家。这信徒家的二伯父,二伯母吵架吵得很厉害。

  那个佛弟子说:“师父,不好意思,今天你来,让你看到这一幕,真不好意思”。

  我说:“没关系”。

  他说:“师父,你慈悲,是不是给他开示几句,他们现在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不得了”。

  我问他:“他们两个接受吗?”

  他说:“是有一点善根,是有一点佛学兴趣,可是不深入”。

  从来没见过面,也不晓得怎么样去教化他。突然桌上有一张白色的纸张,有一支签字笔。我就说:“你们两个请就座,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

  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看师父来,不好意思再继续吵下去,暂时平息一下。他还满有善根,说:“师父,开示”。

  我就在白纸的中心点,用签字笔画一个黑点。

  我说:“来,你是老公,你先看看你看到的是什么?”

  他说:“师父,我看到的是黑点,一张白纸里面的黑点”。

  我说:“来,你是老婆,你这一张纸看看里面有什么?”

  她说:“我看到的是一个大黑点,师父”。

  我说:“换你拿这一张,你问我。”

  “师父,那你看到什么?”

  “我看到一片白纸,好大的白纸,只有小小的黑点。”

  这个老公很有慧根,“师父,我悟到了,体悟了你的用意。你的意思是不是不要把生命放在某一个黑色的焦点上”。

  黑色就是表示缺点,众生的缺陷。我们生命就是死在这个黑点。只要一看到众生的缺点,就死执不放。

  每天一直在讨论太太的缺点,太太一直攻击先生的缺点,从来没有看到那个黑点以外的一大片的白纸,统统没有看到,只有师父看到。外面的白纸一大片,我为什么不看,为什么要看那一点点的黑点呢?

  我们把焦点弄错了,我们把生命观搞砸了。我们神魂颠倒,我们忧忧郁郁、烦烦恼恼、是是非非,我们就是不肯在净土里面下一点工夫。就一定要在这样一直拼命的猛攻猛讨论,好像要讨论一个什么东西,他不晓得这个是生灭法的东西。一个大圣人,他怎么会理你这种东西。一个大修行人,他是连听都不要听,看也不要看这种东西,因为它一定是生灭的东西,不可得。他不会用他的精力、体力、念力,去给你搞那个黑点的,他会看那黑点以外的一张白纸。

  有一次,一个吸毒的人,又犯了盗窃,专门去偷人家那个机车。有一次偷人家机车的时候,被人家发现了。他跟人家起冲突,又打伤了对方,被人家告了抓起来。在监狱里面又是烟毒,毒瘾迸发,又是被判重刑。几年后,出来了,他找了好几个月找不到工作,没有人要他。他的家人唾弃他,不要他,他的亲戚朋友瞧不起他。他不敢到邻居家去,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小偷。他内心无比的障碍一直解不开。

  有一天,讲堂的一个信徒就告诉他妈妈,说:照这样下去,这个孩子没有救了。每天过那种消沉、颓废、沮丧,自己一直说“无药可救了,我无药可救了,我生存在这个世间是多余的”,他一直想要结束他的生命。

  他的妈妈就听讲堂的师姐劝告她说“你去见师父,见一面”,他就来了。我刚好在客厅,101的人就打内线上来,说:“要见师父”。(因为那个时候刚刚建,那时候没有这么严格规定。以前三点半都有接客,不是见客。)

  这个人碰到师父就哭,叙述他的过去,然后告诉自己,他是没有用的人,找不到工作,他一直想了断自己的生命。我先听他自暴自弃讲了半个钟头,我也没有回答。

  他说:“师父,你怎么都不讲话?”

  我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要老实告诉我”。

  他说:“好啊”。

  我四指并拢弯曲与拇指相捏形成一个小圆,我说:“你看到什么?师父手比成这样,你看到什么?”

  他说:“我看到师父的手握着一个弧状的小圈圈。”

  我说:“那里面有什么?”

  “里面一个小小的虚空。”

  我说:“你只看到这个吗?”

  “是啊,我只看到这样的虚空。”

  我说:“旁边的虚空你没有看到吗?” 

  他说:“哇,对,旁边的虚空更大”。

  我说:“对了。”

  众生也是这样子的。我手圈一个圈,他就看到一点点小虚空,他不晓得这小虚空外面有无量无边的虚空,无量无边的世界。今天你有不好的过去,可以转变一下,修正一下自己的观念。我说:“你入门都谈不上,我也不敢叫你皈依。这里有录音带”,刚好我客厅有录音带“智慧与人生”,我就说:“你就先回去听听看吧。”

  所以所有的众生烦恼,就是因为焦点放错了。为什么会痛苦不堪?他就死执某个角度,一定要讨论出一个东西出来。放下。外在的世界还有很大,你还有更美好的前途,慢慢来,不要急。学佛也不要一蹴登天,没有办法的,要一步一步进步。就像你当义工,当了十几年,如果不进步就真的是白费了,要在心地上下一点工夫。

  再来,你们很努力的做义工,发大心服务这些法会的众生。佛在世的时候,也是有众生一直希望供养佛。

  在《阿含经》里面讲,有一次,一个护法居士,载了一车子的水果,很多的花来供佛。佛刚好在精舍。

  旁边的比丘看到就说:“这个护法居士了不起,他载了这么多花,这么多的水果来供养佛。”

  佛陀马上就制止他说:“止,止,莫作是说,莫作是语,此非真供养佛陀。如法如律,如佛所说,当如法观照,是名真供养如来。”止就是停止。释迦牟尼佛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护法居士运了很多的花、水果来,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不是供养佛,要如法,如佛陀的戒律,如佛所说,如是观照无常,要好好的观照这个无常法,这才是真正的供养。

  记住!一切法都是从无常法开展出来的,你不了解缘起的无常生灭的世间,你将永远没有办法开悟。你今天为什么争执不休?因为你没有觉悟生灭无常,你死亡马上要面临了。你今天为什么取舍不断?因为你没有觉悟到生生灭灭,所以你能所取舍不断,造生死业。你今天为什么会我执?因为你没有观照无常。色是无常,受想行识统统是无常。要记住,整个宇宙,整个人生,统统叫做生灭无常,一切法无我。

  所以《阿含经》里面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的人生宇宙,它统统是生灭无常,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也根本没有什么好执着的。这些语言,音声,都是幻化出来的。这些讲堂,乃至于整个国土,都是缘起的、性空的。没有实在性的东西,整个人生整个宇宙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坐着太空船,飞到北极星也好,飞到银河系也好,飞到超星群系也好,不管你科学怎么发达,它统统叫做生灭,统统叫做不可得。因此,你掌握了人生跟宇宙的真理,要从哪里下手?要从观照无常,观照生灭,了知生灭,生灭法、无常法。

  再来就要注意听了。缘起法就是无常法,无常法就是缘起法。缘起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不可得,无自性就是无我,无自性就是如梦幻泡影。生生灭灭转变,包括我们的念头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如同芭蕉的脆弱。所以我们不能有强烈的国土观念,不能有强烈的色身的观念,根身、器界、种子,都是刹那生灭脆弱不堪。因为我们用业力在过日子,所以我们执持这个世间,以为是实实在在的有一个永恒。今天盼望明天,爸爸、妈妈盼望儿子,儿子长大了生儿育女,阿公、阿妈又盼望这个孙子的将来。每天都在期盼、希望、失望,最后绝望,到最后无奈的交出他的生命。

  我们为什么要等到临命终,才觉悟到这个世间是这么的无常,这么的脆弱。你还有时间在这个世间搞是非,搞你我、人我,搞这个恩恩怨怨吗?没有的。扣掉你睡觉的时间,扣掉你吃饭的时间,扣掉你看电视的时间,在座诸位,你每一天用功多少个小时?冷静想想看,很可怕的。一息不来就是隔世,就是下辈子,要赶快花开见佛。什么叫花开见佛?智慧大开就见佛,大智慧开了就见佛。所有法都是由缘起开展出来的,都是从性空学开展出来的,三法印也是这样子,所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把这个生灭灭掉,就是放下,彻底地放下。寂灭为乐,心保持那个寂静的心,快乐就来了。万法都是心的影像,你执着的就是影像,没有实体。

  譬如说,看那个VCD,圣人一看如梦幻泡影,VCD没有动没有静。我们看到这个VCD的时候,好像是真的有那么一回事情。这个世间众生看就是这样子,好像生生灭灭,来去行住坐卧有那么一回事情。可是圣人一看的时候,一切法寂静,当体即空。入于寂灭的法门,没有这回事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垢无净、…

《决定往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心禅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