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义院请。法施毕,出新安。二月后褒洒日,还灵峰。自辑幻住杂编。夏卧病。选西斋净土诗,制赞补入净土九要,名净土十要。
夏竟,病愈。七月,述儒释宗传窃议。八月,续阅大藏竟。九月,成阅藏知津、法海观澜二书。
九月一日,撰阅藏毕愿文。计前后阅律三遍,大乘经两遍,小乘经及大小论两土撰述各一遍。
(录者注)大师阅藏毕然香愿文有云:“窃见南北两藏,并皆模糊失次,或半满不辨;或经论互名,或真伪不分,或巧拙无别。虽有宋朝法宝标目,明朝汇目义门,并未尽美尽善,今辄不揣,谬述阅藏知津、法海观澜二书,傥不背佛旨,乞得成就流通。”又大师佛顶玄文后自序云:“深痛末世禅病,方一意研穷教眼,用补其偏。虽遍阅大藏,而会归处不出梵网、佛顶二经。”
冬十月,病。复有独坐书怀四律,中有“庶几二三子,慰我一生思”之句。十一月十八日,有病中口号偈。腊月初三,有病间偶成一律,中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之句。是日口授遗嘱。立四誓。命以照南、等慈二子传五戒菩萨戒。命以照南、灵晟、性旦三子代座代应请。命阇维后,磨骨和粉面,分作二分。一分施鸟兽,一分施鳞介,普结法喜,同生西方。十三起净社,撰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嗣有求净土偈六首。除夕有艮六居铭,有偈。
是岁多病。寄钱牧斋书云:“今夏两番大病垂死,季秋阅藏方竟。仲冬一病更甚,七昼夜不能坐卧,不能饮食,不可疗治,无术分解。唯痛哭称佛菩萨名字,求生净土而已。具缚凡夫损己利人,人未必利,己之受害如此。平日实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况仅从文字上用力者哉?出生死,成菩提,殊非易事。非丈室谁知此实语也。”
乙未,五十七岁。
元旦有偈云:“爆竹声传幽谷春,苍松翠竹总维新。泉从龙树味如蜜,石镇雄峰苔似鳞。课续三时接莲漏,论开百部拟天亲。况兼已结东林社,同志无非法藏臣。”“法藏当年愿力宏,于今旷劫有同行。岁朝选佛归圆觉,月夜传灯显性明。万竹并沾新令早,千梅已露旧芳英。诸仁应信吾无隐,快与高贤继宿盟。”
正月二十日,病复发。二十一日晨起病止。午刻,趺坐绳床角,向西举手而逝。世寿五十有七岁。法腊三十四。僧夏,从癸亥腊月至癸酉自恣日,又从乙酉春至乙未正月,共计夏十有九。
大师生平不曾乞缁素一字,不唯佛法难言,知己难得,亦鉴尚处名之陋习,而身为砥也。西逝时,诫勿乞言,徒增诳误。
大师著述,除灵峰宗论十卷外,其释论则有:阿弥陀经要解一卷,占察玄疏三卷,楞伽义疏十卷,盂兰新疏一卷,大佛顶玄文十二卷,准提持法一卷,金刚破空论附观心释二卷,心经略解一卷,法华会义十六卷,妙玄节要二卷,法华纶贯一卷,斋经科注一卷,遗教经解一卷,梵网合注八卷,后附授戒法、学戒法、梵网忏法问辩共一卷,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笺要一卷,羯磨文释一卷,戒本经笺要一卷,毗尼集要十七卷,大小持戒犍度略释一卷,戒消灾经略释一卷,五戒相经略解一卷,沙弥戒要一卷,唯识心要十卷,相宗八要直解八卷,起信论裂网疏六卷,大乘止观释要四卷,大悲行法辩伪一卷,附观想偈略释,法性观,忏坛轨式三种,四十二章经解一卷,八大人觉经解一卷,占察行法一卷,礼地藏仪一卷,教观纲宗并释义二卷,阅藏知津四十四卷,法海观澜五卷,旃珊录一卷,选佛谱六卷,重订诸经日诵二卷,周易禅解十卷,辟邪集二卷,共四十七种。又定嗣注经目,有行愿品续疏,圆觉经新疏,无量寿如来会疏,观经疏钞录要,十轮经解,贤护经解,药师七佛经疏,地藏本愿经疏,维摩补疏,金光明最胜王经续疏,同性经解,无字法门经疏,十二头陀经疏,仁王续蔬,大涅槃合论,四阿含节要,十善业道经解,发菩提心论解,摩诃止观辅行录要,僧史删补,缁门宝训,共二十一种,俱未及成书。
(录者注)上列著述,系依成时师之蕅益大师宗论序说及续传钞录。此外尚有净土十要,四书蕅益解,见闻录等辑著行世。
大师示寂,诸弟子请成时师辑灵峰宗论。辑成,成时师然香一千炷,愿舍身洪流,一、报师恩,助转愿轮。二、供妙法,生生值遇,三、转劫浊,救苦众生。四、代粉骴,满师弘誓。五、忏重罪,决生珍池。
腊月十二日,成时师撰大师续传。后一日撰灵峰始日大师私谥窃议。后二日撰灵峰宗论序。越一日撰灵峰宗论序说。
丙申。
丁酉。
是冬如法荼毗。发长覆耳,面貌如生,趺坐巍然,牙齿俱不坏。因不敢从粉骴遗嘱,奉骨塔于灵峰大殿右。
戊戍。
己亥。
是冬,灵峰宗论刻板成。
庚子。
辛丑。
康熙元年,壬寅。
大师入灭八年,壬寅七月,门人性旦病逝,先书嘱语,面乞成时师并胞兄胡净广粉遗骨,代大师满甲午腊月初三日所命。先是成时师邀净侣礼佛说佛名经,旦就坛然顶灯,以报法乳深恩。至是复有此嘱。谨就八月集众修药王本事七昼夜而作法焉。
雍正元年,癸卯。(即日本享保八年。)
是年孟春,日本京都灵峰宗论重刊版,老苾刍光谦序云。“(前略)昔尝读灵峰藕益大师所著诸书,见其学之兼通博涉,其行之苦急严峻,因窃自叹虽荆溪、四明大祖师几不及也。(中略)古人有言曰,读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余亦尝言读蕅益宗论而不堕血泪者,其人必无菩提心。”(后略)
蕅益大师年谱终
《蕅益大师年谱》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