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蕅益大师年谱▪P2

  ..续本文上一页集要付梓流通。乃同璧如、归一二友商榷参详,备殚其致。惺谷以此书呈金台法主,随付梓人,至今岁于皋亭佛日寺刊成。

  春,同新伊法主礼大悲忏于武林莲居庵。

  撰楞严坛起咒及回向二偈。

  八月,惺谷师示寂于佛日。师病时,大师割股救之。并赋偈云:“幻缘和合受兹身,欲剜千疮愧未能。爪许薄皮聊奉供,用酬严惮切磋恩。”

  九月,入孝丰。取道武林,晤璧如师,不旬日,师示寂。著惺谷、璧如二友合传。

  始入北天目灵峰山过冬,即灵岩寺之百福院也。有句云:“灵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时山中无藏,为作请藏因缘。

  是冬,在灵峰讲毗尼事义集要七卷。次夏,续完。听者十余人,惟彻因比丘能力行之。

  是冬,有温陵徐雨海居士,向大师说占察妙典。大师倩人特往云栖请得书本。一展读之、悲欣交集。撰读持回向偈。

  壬申,三十四岁。

  结夏灵峰。为自观师秉羯磨授具戒。

  撰龙居礼大悲忏文,及礼大悲忏愿文。

  癸酉,三十五岁。

  是春,为灵峰请藏至,未装。

  撰西湖寺安居疏。结夏金庭西湖寺,细讲毗尼事义集要一遍。听者九人。能留心者,唯彻因、自观及幻缘三比丘。

  撰前安居日供阄文。前安居日,大师自念再三翻读律藏,深知时弊多端,不忍随俗詴讹,共蚀如来正法。而自受具,心虽殷重,佛制未周。爰作八阄,虔问三宝。若智旭比丘戒从心感得,十夏行持,当得作和尚阄。若得戒前,轻犯未净,当得礼忏作和尚阄,先行忏法。若未得不成遮难,或已得未堪作范,当得见相好作和尚阄,礼忏求相。若不成难而未得,当得重受阄,如法秉受,更满十夏。若成盗难而通忏,当得礼忏重受阄。若已成难,当得菩萨沙弥阄。若不许沙弥法,当得菩萨优婆塞阄。若一切戒法悉遮,当得但三归阄。若得作和尚等三阄,誓忘身命,护持正法。宁受剧苦,作真声闻。不为利名,作假大乘。若得重受等二阄,敦弟子职,誓不藐法。若得菩萨沙弥阄,誓尊养比丘,护持僧宝。若得菩萨优婆塞阄,誓以身命护正法,终不迷失菩提心。若得但三归阄,誓服役佛法僧间,种种方便,摧邪显正。并然香十炷,一夏持咒加被。至自恣日,更然顶香六炷,撰自恣日拈阄文,遂拈得菩萨沙弥阄。

  撰礼净土忏文二首。

  冬,述占察行法。

  甲戍,三十六岁。

  癸酉、甲戍之际,大师匍匐苦患。彻因比丘独尽心竭力相济于颠沛中,毫无二心。

  是冬,在吴门幻住庵,讲毗尼事义集要一遍。听者仅五六人,惟自观、僧聚二比丘能力行之。

  撰礼金光明忏文。

  乙亥,三十七岁。

  春,阻雨祥符。始晤影渠、道山(字灵隐)二师,为莫逆交。是冬,大师遘笃疾,二师尽力调治,不啻昆季母子也。

  撰讲金光明忏告文。

  夏初,住武水智月庵,讲演占察经。是时即有作疏之愿,病冗交沓,弗克如愿。述戒消灾略释、持戒犍度略释,盂籣盆新疏。

  丙子,三十八岁。

  是春,大师自辑净信堂初集。

  三月,遁迹九华,礼地藏菩萨塔,求决疑网,拈得阅藏著述一阄。于彼抱病,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续阅藏经千余卷。撰九华地藏塔前愿文,亡母十周愿文。

  丁丑,三十九岁。

  是岁夏、秋之际,居九子别峰,述梵网合注。先是如是昉公,远从闽地,携杖来寻。为其令师肖满全公,请讲此经,以资冥福。复有二三同志,欢喜乐闻。大师由是力疾敷演,不觉心华开发,义泉沸涌,急秉笔而随记之。共成玄义一卷,合注七卷。

  [案]梵网合注初刊之板,存金陵古林庵,后康熙丙辰岁,沈书准应成时师之请,重刻板,送嘉兴楞严寺入藏流通。(见沈书准跋)日本元禄五年所刊之板,即据此也。

  撰完梵网告文,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自观印阇梨自武水寻大师于九子别峰,商证梵网佛顶要旨。大师见其躬行有余,慧解不足,设坛中十问拶之。

  梦感正法衰替,痛苦而醒,写怀二偈云:“魔军邪帜三洲遍,孳子孤忠一线微,梦断金河情未尽,醒来余泪尚沾衣。”“休言三界尽生盲,珠系贫衣性自明。肯放眼前闲活计,便堪劫外独称英。”

  戊寅,四十岁。

  结夏新安,重拈佛顶妙义,加倍精明。

  四十初度诗云:“物论悠悠理本齐,年来渐觉脱筌蹄。拳开非实掌元在,□去惟空眼不迷。流水有心终汇海,落花无语亦成溪,刹那生处生何性,却笑威音劫外提。”

  自辑绝余编。

  秋,践诵帚师之约,入闽。渡洪塘,往温陵。

  十一月撰陈罪求哀疏。

  己卯,四十一岁。

  住温陵。

  诵帚昉师及一切知己坚请疏解大佛顶经。大师感其意,兼理夙愿。在小开元撰述玄义二卷,文句十卷。

  刊佛顶玄义,板藏大开元寺之甘露戒坛。

  如是师示寂。助其念佛,并为撰诵帚师往生传。

  撰为如是师六七礼忏疏,挽如是师诗。

  庚辰,四十二岁。

  住漳洲。

  述金刚破空论,(在温陵刊)蕅益三颂,斋经科注。

  辛巳,四十三岁。

  结冬温陵月台。有郭氏问易,遂举笔述周易禅解,稿未及半,以应请旋置。

  (录者注)今泉州大开元寺藏有大师施赠之梵网经两部。卷末有大师亲笔题识。文曰:“崇祯辛巳。古吴智旭,喜舍陆部。奉大开元寺甘露戒坛,永远持诵。”

  壬午,四十四岁。

  是夏,自辑闽游集。

  自温陵返湖州。

  述大乘止观释要。

  灵峰山中藏经装成。

  撰铁佛寺礼忏文。

  癸未,四十五岁。

  结夏灵峰。

  是岁结制。简阅藏经,仅千余卷。

  崇祯十七年 清顺治元年 甲申,四十六岁。

  是秋,居槜李,游鸳湖宝寿堂。撰游鸳湖宝寿堂记。

  返灵峰。有句云:“灵峰片石旧盟新。”

  九月,述四十二章经、遗教经、八大人觉经解。

  是岁,大师退作但三归依人。

  撰礼慈悲道场忏法愿文,佛菩萨上座忏愿文。

  乙酉,四十七岁。

  自去岁退作但三归人以来,勤礼千佛、万佛及占察行法。于今岁元旦获清净轮相。

  夏,撰周易禅解竟。

  撰大悲行法道场愿文。

  是秋,住祖堂及石城北,共阅藏经二千余卷。

  是岁,紫竹林颛愚大师遣七人来学。

  丙戍,四十八岁。

  晤妙圆尊者于石城之隈,同住济生庵。

  撰占察行法愿文。

  丁亥,四十九岁。

  三月,述唯识心要,相宗八要直解。九月,述弥陀要解,四书蕅益解。

  去岁,颛愚大师坐脱于紫竹林。门人以陶器奉全身供于林之山阳。今年弟子请归云居,于是金陵缁素以所存爪发衣钵,就山阳建塔供养。大师为撰志铭。

  是冬,自辑净居堂续集。

  居祖堂幽栖寺。除夕普说。

  戊子,五十岁。

  成时师始晤大师。大师一日顾成时师曰:“吾昔年念念思复比丘戒法,迩年念念求西方耳。”成时师大骇,谓何不力复佛世芳规耶?久之,始知师在家发大菩提愿以为之本,出家一意宗乘,径山大悟后,彻见近世禅者之病,在绝无正知见,非在多知见。在不尊重波罗提木叉,非在著戒相也。故抹倒禅之一字,力以戒教匡救,尤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兴。后决不可得,遂一意西驰。冀乘本愿轮,仗诸佛力,再来与拔。至于随时著述,竭力讲演,皆聊与有缘下圆顿种,非法界众生一时成佛,直下相应,太平无事之初志矣。

  是冬,自辑西有寝余。

  己丑,五十一岁。

  九月,从金陵归卧灵峰。

  撰北天目十二景颂。

  腊月,力疾草法华会义。翌年正月告成。

  庚寅,五十二岁。

  结夏北天目,究心毗尼,念末世欲得净戒,舍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涂。

  六月,述占察疏。

  自癸酉迄今十余年,毗尼之学无人过问者,而能力行之彻因、自观、僧聚三比丘,又皆物故。毗尼之学,真不啻滞货矣。是夏安居灵峰,乃有心学律者十余人,请大师重讲。大师念向所辑,虽诸长并采,犹未一一折衷。又问辩、音义二书,至今未梓。因会入集要而重治之,兼削一二繁芜,以归简切。名曰重治毗尼事义集要。

  六月二十一日,撰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序。

  安居竟,重拈自恣芳规,悲欣交集,慨然有作。赋偈云:“秉志慵随俗,期心企昔贤。拟将凡地觉,直补涅槃天。半世孤灯叹,多生缓戒愆,幸逢针芥合,感泣泪如泉。正法衰如许,谁将一线传,不明念处慧,徒诵木叉篇。十子哀先逝,诸英喜复联。四弘久有誓,莫替马鸣肩。”

  八月初八日,撰重治毗尼事义集要跋。

  与见月律主书。谈论律学,冀获良晤。

  冬,住祖堂。

  辛卯,五十三岁。

  夏,结制长干。

  九月,重登西湖寺。

  是冬,归卧灵峰。重订选佛图。

  壬辰,五十四岁。

  结夏晟溪。

  草楞伽义疏。八月,迁长水南郊冷香堂,乃阁笔。

  秋,辑续西有寝余。

  是岁腊月,草自传。先是是秋大师决志肥遁,缁素遮道不得,请述行脚。冬,憩长水营泉寺,念行脚未尽致,复述兹传,曰八不道人传。取中论八不,梵网八不之旨。又大师自云:“古者有儒有禅有教有律,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教有律,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

  (录者注)大师一号“西有”,出家前曾用“金阊逸史”号。

  住长水,阅藏经千卷。

  癸巳,五十五岁。

  是春,大师过古吴。删改自述八不道人传。故从古吴传至留都,与长水本数处不同。后成时师谓传收著述未尽,请补。于是与古吴本又增数句矣。

  夏四月,入新安。结后安居于歙浦天马院。五月著选佛谱。阅宗镜录。删正法涌、永乐、法真诸人所纂杂说,引经论之误,及历来写刻之伪。于三百六十余问答,一一定大义,标其起尽。阅完,七月作校定宗镜录跋四则。又汰袁宏道集,存一册,名袁子。

  秋八月,游黄山白岳诸处。

  冬,复结制天马。著起信论裂网疏。

  (录者注)是岁大师在歙浦栖云院演说弥陀要解,释义分科,间有与前不同。由性旦师录出。甲午冬,大师病中,复口授数处令改正,名歙浦本。即今十要中之流通本也。

  甲午,五十六岁。

  正月应丰南仁…

《蕅益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药师如来法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