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白话直译:
须菩提!假使有善男信女,在每天上午,以恒河沙数这样多的身体去布施,中午又以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身体去布施,下午又以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身体去布施,像这样的布施,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劫是印度长时间的算法,一劫的时间是四十三亿二千万年)的时间,每天都用这么多的身体去布施。
假若另外有人,听到或者看到这本经,更发心依法修行,信心不退,那么这人所得的福德,胜过那位以恒河沙数那么多身体去布施之人,又何况用手抄写(以前没有印刷机器,所以文字经书都是用手抄写的)、信受奉行,早晚读诵、为人解说,那他的福德,就难以计算了。
须菩提!总而言之,这本经的功德真实大得难以想像,无法用尺量、无法用枰称,大海尚有边,唯有此经功德,没有边际,没有止境。
所以这本经,我是特别讲给发大愿、修大乘菩萨道及修最上乘佛道之人听的。
如果有人发心修持读诵这本经,或是愿意为广大众生解说经文的含义,佛陀都会知道这些人,并看见这些人,皆可成就大功德,大到无法用尺量、无法用枰称,大海尚有边,但此人的功德可达到没有边际,没有止境的不可思议功德。
像这样的人,我可预知将来必定能担负起如来的弘法大愿,让众生都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我说这些人能担负如来的弘法工作呢?须菩提!我告诉你吧!因为修大乘菩萨道之人才有广大的慈悲心,反之,修小乘佛法的人,度自己都来不及了,哪里还想去度化别人,他们常执著于我相(自私心)、人相(对待心)、众生相(分别心)、寿者相(欲望心);那么这些人就是得到这本经,或是听到这本经就产生排斥的心理,哪里还会去读诵,以及为人解说呢!这是不可能的。
须菩提!此部经功德太大了,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所,只要有这本《金刚经》在,一切世间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六道之一,性好斗)都应供养,因为那个地方,等于就是佛塔,所以都应当恭敬礼拜围绕,并焚香参拜,献花供奉。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白话直译:
佛陀讲到此时,进一步的说明:“须菩提!假若有善男信女,看到或听到这本经,进而依法修行,读诵此经,不但得不到别人的恭敬,还受到他人的轻贱,是因为他前世造了极重的恶业,本应堕到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受尽种种苦难,但因现在受到别人的轻贱,所以,以前的罪业就被抵消了,将来还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我回想过去无量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是无央数,亦是无法计算的意思,劫是印度长时间的算法,一劫是四十三亿二千万年)那么长的时间,还是没遇到燃灯佛之前,已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由他是亿的意思)那么多的佛,我都曾经供养,没有说哪一尊我不供养的。
虽然我供养那么多的佛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假若有人,在末法时代,看到或听到这本经,进而依法修行,读诵此经,他所得到的功德,和我所供养诸佛的功德作一比较,我还达不到百分之一,更达不到千万亿分之一,甚至用所有的算数、数学去换算、去比喻,还是无法算出来的,可见金刚经的功德有多大呀!
须菩提!假如有善男信女在末法时代,能依法修行及读诵这本金刚经,那么他所得到的功德真是太多了,我如果完全说出来,反而让一般凡夫产生怀疑,进而毁谤佛法,这就不好,因为毁谤佛法的人将遭受精神错乱,疯狂乱性的果报,这人将永远无法接近佛法了,为什么呢?这都是狐疑佛说,不信佛法的结果。
须菩提!你应当知道,这本金刚经所讲的义理都是无相的、不可思议的,因此果报也是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白话直译:
佛陀讲到此时,须菩提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于是又向佛陀请示说:“世尊!未来如有善男信女,发了上求佛道的菩提心时,应该怎样去安住菩提心,及如何降伏妄念心呢?”
佛陀听了之后,告诉须菩提说:“未来如有善男信女,发了上求佛道的菩提心时,首先应当有这样的想法“我要做一位菩萨,我应当减除众生的烦恼,度化他们使他们得到解脱,当我减除众生的烦恼,度化他们解脱之后,仍然不可有众生受到我度化的想法。”
为什么呢?我告诉你吧!须菩提!因为作为一位菩萨,如果还有我相(自私心,杂念纷纭)、寿者相(欲望心,贪得寿命),他就不能算是菩萨了。
这又为什么呢?须菩提!原因就是实在没有什么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为什么呢?因为无上正等正觉是究竟清净的意思。既然是究竟清净了,那还有“我要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想法吗?
“没有的,世尊!依照我的了解来解释佛陀所说的义理。佛陀在燃灯佛那里,所修的是无我、无相的究竟清净之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证悟,更没有什么菩提之法可得。””
佛陀听了之后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当时我已达到无我、无相的究竟清净了。那里还需要什么法,所以我在燃灯佛那里,实在是没有得到什么法,更没有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
须菩提!假若有个实在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被我得到,念念在心,那么究竟清净心就不在了,究竟清净心既然不存在,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更不会说:“你来世必当成佛,佛号的名称叫释迦牟尼佛。”就因为当时我已达到究竟清净心,因此心地上毫无杂念,更没有我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想法,所以,燃灯佛才给我授记,更说:“你来世必当成佛,佛号的名称叫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来”这两个字,其实是“如其本来的究竟清净”之含义,因此修行人如能达到“如其本来的究竟清净”才能成佛的。
假如有人说:“佛陀是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才成佛的”那就错了,须菩提!实在没有什么法,可让佛陀得到的,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说、因缘说而已,无上正等正觉也是假名字而已。
须菩提!假使一定要说有什么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那我只能告诉你“无实无虚”四个字而已,“无实”就是凡所有一切形相都是不实在的,修行人如能不受一切形相左右,自性自在解脱烦恼,脱离生死,这才是真实的,这就是达到“无虚”的境界,也就是一切都不虚假的意思。所以,我说:佛法是非常微妙的,可用在任何方面,如行、住、坐、卧皆是佛法,一切万事万物都能应用在佛法上,因此一切万事万物都可以称为佛法。
须菩提!我说万事万物皆可称为佛法,这只是假名称而已,说给未开悟的人听而已,一旦开悟了,而且达到究竟清净,就不需要一切法了。
须菩提!这好比以前我说过的,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那么大的道理是一样的。”
须菩提即刻回答说:“喔!我知道了,世尊!你说的大身体,并不是普通人的身体,而是发大愿、修大行所获得微妙无形大身体,但是无形大身体,以人身来说是大,以佛的无量无形大身体来说是小,因此您说的大身其实只…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蔡道弘居士白话直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