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是实有的堪忍,然为名言自体不空之堪忍故。如是无实有及一切名言应成胜义,唯实有成世俗。实执者是有事,故与宝瓶等相同。你应承认境之有事显现与有境实执二者都是实相现相不同的世俗、无实有与无实执二者是实相现相相同的胜义;不应承许无有二取的境与有境二者是胜义、有彼等二者安立为世俗,因为瓶等以自体不空,则具有二取显现及二执应成实相现相相同的境与有境,无有二取的显现及无有二执应成实相现相不相同的迷乱识。总之,汝宗以理所破仅为实有故,以修持空性所断仅有实有显现与实执而无任何他法,那么有学道圣者的入定中为何不现以彼实有空的一切世俗法?
若谓,虽不是理所破然以道所破故,不能显现。
(答曰:)如以“遮障树”般的道会有之诸事不现而无者令现,如(《大乘庄严经论》)云:“何故不见有见无,此为何等昏昧相!”彼道极其希有也。于我宗现量证悟胜义时,是无有境与有境的二取显现之无分别智慧的境界故,彼者如何会有实有显现及实执?如何会有戏论之境及戏论?对于如是安立胜义之名后,以无迷乱之胜义彼者作为空基后,于彼称为以迷乱显现之轮回世俗角度的境与有境空。
胜义本体虽超戏,然立胜义时区分,
胜义世俗迷不迷,如是不许不应理。
诸法无性故离戏,然立无遮破离戏,
一概承许无自性,仅词宗派持依托。
如是承许无实者,同理所谓第一义,
自性不空承许等,虽不欲许亦无奈。
若说胜义自不空,胜义自立胜义善,
若说瓶以瓶不空,诸法不空执常见,
及少分空无有者,执二立常断见依。
胜义恒实及不空,依靠名言量成立,
知彼能持道功德,著常断边恶见除。
凡常未必是常见,凡断未必是断见,
凡有凡无亦复然,雪域智者皆承许。
如是名言量善观,常与无常空不空,
谛与非谛诸有别,此等非边妙慧知。
彻观胜义智慧前,不具有无等边戏,
演说他空之宗派,智者证士皆承许。
汝宗观胜义理前,亦许无实有戏论,
观察胜义理前有,且见胜义智前有,
彼时不空及实有,说有所缘有何违?
见无实前无实无,未见无实有何别?
若想无实亦见空,瓶等见空何不可?
瓶等实空自不空,若空名言中亦无,
见胜义前胜义有,二者为何不相同?
总之,若问:所谓胜义自体不空的意义是什么?
反问:胜义谛以胜义谛不空的意义是什么?
对此彼答:“如是则胜义应成实有法。”
(反驳:)同理可推,瓶以瓶不空则瓶应成实有法。
若谓:如果瓶以瓶空,则瓶不能成瓶故,岂不成为名言中无瓶?
(答:)无瓶有何不可?倘若如此,同理若胜义谛以胜义谛空,则胜义谛不成胜义谛且应成胜义也于名言中不成立。因此,比如在观察胜义的比量前,无实者、离戏、空性、胜义等只能承许为所立,而承许所破则不应理,无实者等一概须要肯定方面承认,不承认否定;同理,胜义及空性者必须承许为谛实、有者及不空,不承许无谛实、无者及空。譬如须承许以见胜义时的入定智慧上述“无实”等照见、印持、彼所缘境中有以及谛实,故不应承许以彼智慧不见、不持、彼所缘境无、彼前无谛实,同样胜义空性者也在圣者智慧前承许有及谛实等。
若谓:若承许实有,则于空性不能遮除实执。
(答:)于彼在名言中不能遮破实执,因为对于谛实义产生实有之想并不是以理与道所破的实执,如同对无实者执为无实者不是所破般。
胜义堪忍的实有者在此处无须观察,因为由安立胜义的理证此前已抉择以及宣说以世俗空的范围内也包括以实有空故。因此,如汝宗所说无实有虽非实有然何时也不能对彼遮止无实执般,对胜义虽以胜义量观察堪忍之法所空,然胜义自体实有及以自体不空之见不能遮止,此理完全相同。
“以胜义量观察堪忍及彼量不能遮止的法在胜义中任何也不承许,同时唯有实有是观察胜义量的所破且承许彼为无分别智慧的所断;倘若承许一切所缘之法均为彼二者的所破与所断,则如和尚宗之见极不应理。”即以如是宣说的彼宗观点而言。
同样,以胜义量与智慧二者均能破除与断除二取显现的世俗,以世俗空的境胜义与有境智慧、智慧所证的胜义法均不破不断,此理能善成立;如果将一切所缘无论何时均执为所破与所断,那么尽所有如所有诸法均成理所破及道所断故,应成无所具有如虚空般的断空。
因此,把宣说他空者安立彼等承许视为恶兆的诸雪域者也如自己所承许的彼等那样,不欲承许的同时一切他空承许自然成立。因此,凡有、凡无、凡实有、凡不空者未必是边戏,持彼等之心也未必是边执,如云:“出有坏如实了知有者有、无者无。”依后得辨别智慧善辨有理、无理、实有、非实有、空、不空等后,安立此等观点是以对名言无杂乱辨析尽所有义的观察量成立的,故无有所破。
释迦怙主狮子王,于无畏眷作狮吼,
唯了义精得定解,记彼不退令满足。
十地自在补处尊,龙树无著入地者,
密意江河智界一,若见相违自心过。
诸法本体虽空性,自性光明身智界,
本来自住日与光。现空双运中观理,
圣智前无欺真谛,二取迷乱是世俗,
赐辨实现智慧眼,善说胜论如宝灯。
故直具慧有缘众,甚深理当修见眼,
入了义精妙宝室,二利之财愿自在。
以造论善皎月光,息灭五浊衰热恼,
教证二法睡莲绽,解脱海洋愿增长。
世世文殊师摄我,圆满教理窍诀力,
安住圣城雪山巅,无畏狮音愿传扬。
此文由雪域唯一语自在狮子至尊上师全知麦彭文殊欢喜金刚赐予简略撰写基础之种子,仅首尾诸颂以自语补充,降阳洛珠江措(文殊智慧海)于自居吉祥协庆显密兴盛洲之学院集录整理。愿以此论成为了义大中观宗于一切方隅兴盛并永久安住之因!
2003年藏历6月26日供护法吉日译于喇荣
即智者与成就者。
即《宝性论》。
此段出自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汉译本此段为“譬如火浣布,处火能离染,垢去布犹存,光明转莹净。贪爱令心染,虚妄有轮回,亦如火浣布,真空妄非有。”
实现:即实相与现相。
《他空承许狮吼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