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校量功德品第五▪P2

  ..续本文上一页为不了义而舍弃的十种因可知故。

  己二、断偏袒执:

  烦恼愚痴诸恶人,诽谤圣者并轻蔑,

  彼所说法彼皆以,妄计邪见而造作,

  是故具执邪见垢,智者于彼勿相合,

  犹如净衣可染色,垢腻染色非如是。

  以无明烦恼等令心愚昧的众生诽谤佛陀等圣者补特伽罗及轻蔑善说圣法等过失,都是由于自己妄计恶劣宗派的邪见而造作,故智者何时也不应相合有妄执之恶劣宗派的邪见垢染,若与彼相合,则有从真实中退转的过失,还有不能调摄自心入真实处的过失,犹如净衣由无垢清净故,以染料可染色,而具油垢者却不能如是一般。

  戊二、认定毁坏之因教诫断除:

  慧劣远离白法信,倒慢往昔谤法障,

  执不了义为了义,贪著利养恶见制,

  亲近毁谤正法者,远离受持正法士,

  信解劣故将舍弃,出有坏之诸圣法。

  不解甚深义智慧狭劣故,未苏醒增上种性远离对白法的信解故,执非功德为功德的颠倒傲慢故,宿世积累毁谤正法的罪业故,执不了义为了义而舍弃了义故,耽著贪求衣食等利养而说非法故,被我见等恶见所牵制故,亲近诽谤甚深法的恶友故,嗔恨受持正法的善知识而不依止并远离舍弃故,于最胜义信解下劣故,由此十因将舍弃出有坏善逝的诸甚深正法。

  戊三、断甚深法失坏之果分二:一、断恶趣之理;二、断轮回之理。

  己一、断恶趣之理:

  如畏毁谤甚深法,如是智者于猛火,

  毒蛇仇怨及霹雳,不应极生畏惧心。

  火蛇怨敌金刚火,彼等仅能断命根,

  不能令人深陷堕,极为可怖阿鼻狱。

  其义如何?如怖畏诽谤并舍弃甚深法,善巧取舍的诸智者于世间所谓可怖处的猛火焚烧、毒蛇噬咬、仇怨杀害、霹雳击穿,也不应极生如是怖畏心。何以故?因为猛火、毒蛇、金刚火(霹雳)等仅断今生命根,不能令堕极其恐怖的无间地狱,然由舍弃正法,则定堕无间地狱并被猛火焚烧。

  己二、断轮回之理:

  若由数近恶人故,具有恶心出佛血,

  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最胜和合僧,

  若能思惟修法性,此人速疾从此脱,

  若人恶心谤圣法,此人焉能有解脱。

  若有恶人由长时数数亲近恶友故,对殊胜皈依处的佛陀也欲行杀害,以此恶心出佛身血,弑杀本不该杀的父母、阿罗汉,也破坏最胜和合僧。此类人若决定思惟且修习法性即悲智双融的妙道,也定当速疾从此等罪障中获得解脱。然而若人以恶心毁谤并舍弃圣法,此人焉能解脱?因为无有解脱因的道故。亦即,虽然造下五无间罪,若未舍弃圣法,则由思惟佛法中所说的法性等,也定可获得解脱,但是若舍弃了解脱因的圣法,则更无其余解脱因,是故焉能有解脱?

  丁三、回向造论善根:

  三宝以及净种性,无垢菩提功德业,

  此七义处如理说,由此我获诸善根。

  以此普愿诸众生,面见无量光寿佛,

  见已生起净法眼,得证殊胜菩提果。

  佛法僧三宝、自性清净种性如来藏、无客尘障垢的菩提、离系与异熟功德以及成就他利的事业,由如理善说所诠义的七金刚处,作者我依此获得诸善根,以此善根普愿一切众生获得暂时果——成为如来眷属从佛闻法修行而生起见道等的清净法眼以及究竟果——速疾获得无上殊胜的菩提。

  丙二、由讲解之方式摄义宣说:

  依于何因何必要,如何宣说何者义,

  于彼等流何者说,以四偈颂已显示。

  四偈自净之方便,二偈损坏圣法因,

  其次依于四偈颂,即为显示诸果报。

  由说入佛眷属中,获得法忍菩提法,

  总之二种果法依,末后二偈作显示。

  依何义而说?即依“如是依于正教理”一句显示;以何种根据或必要宣说?即依“欲令自心纯一净”等三句显示;以何种方式宣说?即依“依灯电宝日月光”等一偈显示;何者是所讲义的本体?即依“何者具义相应法”等一偈显示;何者是彼等流?即依“何者唯依佛教法”等一偈显示,共由四偈已作显示。其后依“何故较佛善巧者”等一偈以及“烦恼愚痴诸众生”等共四偈,显示能令自己清净舍弃圣法罪障的方便;次后,依“慧劣远离白法信”等二偈,显示毁坏圣法之因;其次,依于“如畏毁谤甚深法”等四偈,显示产生舍弃正法罪严重果报。宣说回向暂时生于佛陀眷属众中获得法忍以及究竟获得菩提果法。总之,趋入圣法暂时究竟二利果是依末后二偈显示,此后二者如上弦月般。

  大乘无上续论辨三宝种性中校量功德品第五终。

  大乘无上续论怙主弥勒撰著圆满。

  甲四、善巧翻译此论:

  吉祥无比大城的大智者婆罗门宝珠金刚叔伯利班智达萨迦那与释迦比丘具慧译师共译于无比大城。

  于此,一般于论跋中均会说明所参阅的印藏注疏,虽然本释也明显参阅过无著菩萨、遍知多罗瓦、佛子无著、仁达瓦大师、荣敦巴大师的注释,但其实并非一律照抄,而是契合大补处密意的关要精华,极明显地安立了不偏显空的自宗,公正的智者应详阅彼等注释,定会明确了知。对此无上《宝性论》,尊者虽未撰写科判,然对华智仁波切的(《宝性论》)摄义文极为满意。

  科判的跋文曰:

  胜乘了义甚深语,仅闻词句成大缘,

  随顺智者之妙语,能作善说成胜缘。

  是故归摄彼要义,壤塘圣法殊胜宫,

  不败教法入门处,宣讲期间而撰著。

  愿以此净善根日,遣除一切痴暗翳,

  了义甚深妙法语,成为能闻耳甘露,

  澄清寻思邪错乱,灭尽分别念尘埃,

  无垢法界虚空中,祈愿圣法日轮昌。

  于此将尊者批注的《宝性论》原本与此文汇集一处而成此注释。末后尊者颂曰:

  愿以无畏智慧狮子吼,竖立胜教金刚胜利幢,

  以大慈力三有世间界,悉能周遍教证大光明。

  此以尊者亲口所说、亲手所书即决定了知,如此摘录的誊写者——斯德仁波切足下沐恩者根桑华登。

  祈愿如来究竟之密意,十地补处善解大光明,

  胜乘中观自宗尽有际,兴盛传扬法鼓严世间。

  奉全知斯德仁波切之命,木牛年某月某日,西庆巴晋美班玛郎嘉于西庆静处乐胜增上吉祥善法地,对上师法王(全知麦彭仁波切)之手书与该释详校一遍。

  二○○三年藏历八月十六日

  译于圣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即全知麦彭仁波切。

  

  

《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校量功德品第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