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如一地按次第闻思修行
2010年1月21日上师随缘开示
修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真正要走进佛门,要皈依佛门,这个也很难。不是谁都可以走进佛门,可以皈依佛门的。现在我们好多人,虽然表面上皈依了,但实际上还是没有皈依佛门,皈到三宝的门下,没有得到皈依的功德和利益。
佛讲过,皈依的功德和福德若是有个形状的话,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仅仅皈依的功德也有那么大。皈依三宝,皈依佛门的人,时时刻刻不离三宝的光明,时时刻刻都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善神护法的护持,皈依三宝的人不用怕一切恶魔。任何鬼神恶魔都侵害不了皈依三宝的人。皈依三宝的人能超越一切违缘和障碍。你真正皈依佛门了,别的什么法都没有修,也不会堕落恶趣,最起码也能得到人天的福报。这都是大概讲的。
皈依三宝的功德非常大,利益非常多,但是你要得到这些功德和利益,就要从内心里皈依上师三宝,不是仅仅在表面上和形式上、而是在实际上,发自内心的,要皈依上师三宝,要走进佛门。
要皈依三宝,要走进佛门,是有条件的。皈依,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非常不容易。有皈依的基础,有一定的信心,才能真正皈依佛门。信心是一切功德和成就的来源。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但这个信心,不是迷信。
信心可以分三种,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那么什么叫清净信心呢?就是一种欢喜之心,对上师三宝的功德有欢喜之心。这个欢喜心不是一般的欢喜心,而是清净的欢喜心,不是贪心。不清净的欢喜心叫贪心,清净的欢喜心叫信心,信心和贪心是不一样的。
要生起这样的信心,不是很容易。为什么呢?首先要了解佛法,要知道上师三宝的功德。上师三宝有好多无漏的功德,比如: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清净的戒律。你了解佛法,明白佛理,知道上师三宝的功德,才会生起真正的欢喜之心。你喜欢这些无漏的功德,也喜欢具有无漏功德的人,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非常的喜欢,这就是一种修行的动机,就像是发动机一样。现在很多人修行都不精进,懈怠,为什么呢?没有这个发动机,或者发动机不好。反反复复,断断续续,信心不足,老出毛病。
什么叫精进呢?精进不是一种强迫,也不是一种压抑。真正的精进是一种欢喜,一种迫切,一种积极的状态,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般,这就叫信心。
前面讲的是清净信心,还有欲乐信心。欲乐信心就是不光喜欢,而且自己也想得到这些功德,也非常想做像佛菩萨那样伟大的人,叫欲乐信心。就是有这个欲望,而且这个欲望非常的强烈。
第三个是胜解信心。就是一种不退转的信心。佛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佛心,都可以成佛。什么意思呢?都有这个本能。但是,什么叫佛?什么叫菩萨,不管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和福德都是修来的,都是学来的。功德圆满了,福德圆满了,就是佛,就是菩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本能,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功德,都可以修福德。功德也好,福德也好,越学会越圆满,最后一定能达到最究竟、最圆满。功德、福德都究竟圆满了,你就是佛。
佛讲的这些道理,你都明白了,你知道自己可以成佛了,也可以做佛,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深信了,这叫胜解信心,是一种不退转的信心。有了这三个信心,你才能真正认真地学习佛法。这三种信心相当于那个发动机,没有这个发动机,车子怎么能行走啊?
你看我们现在,虽然皈依了,也开始学佛了,但是我们的发动机有问题,所以总是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坚持不下去。发动机不好,那怎么办?可以换一个。
信心是怎么生的?是从明理中生的。首先要明白佛理。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理。你越研究会越明白,你越去体会感受会越深。你对佛讲的这些道理有甚深的了解,有甚深的体会和感受的时候,才能真正生起信心。
你看佛讲的这三种信心都是明信,而不是迷信。明白而相信,不是糊里糊涂地。说实话,现在我们好多学佛人都处在迷信的状态中,都在盲修瞎练,所以没有成就,没有进步,对身体、对工作、对家庭都没有什么好处。
本来佛法是断除烦恼、摆脱痛苦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学佛修行以后,烦恼越来越多了,痛苦越来越多了。本来佛法是让你解脱,让你永恒快乐的一种方法,让一切吉祥圆满的一种方法。应该是让身体越来越健康,工作越来越顺利,家庭越来越和睦,心情越来越愉快,应该快乐无比,欢喜无比。你看有的人学佛以后就不是这样,为什么?就是修行不如法,学佛不如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这也是造业啊!
我给大家讲过,口中念佛,心里念魔;表面上修行,实际是在造业,这种学佛修行还不如不学。所以学佛修行一定要表里如一,一定要按次第。
首先要明白佛理,然后再去修,最后才能成就。有具足的信心才能皈依佛门,才能皈依上师三宝,才能进入佛门。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皈依也有不同层次的皈依,但是最基本的显密共同的皈依,就是“如导师、如道路、如道友”般的皈依。下决心:“从今以后,把佛作为究竟的导师,把法作为究竟的道路,把僧众作为究竟的道友。”这三种决心叫三皈依。再加上“把上师作为真正的怙主”,这四种决心叫四皈依。三皈依和四皈依没有很大的区别。能做下这四种决心,在相续中能立下这四种誓言,才能得到皈依的戒体。
佛为导师,就是要听佛的教导和指引。佛法为道路,就是把佛法当成解脱的大道;我们要解脱、要成佛,就要如理如法地学佛修行。僧为道友,僧是有修有证的人,以他们为道友,以他们为榜样,和他们共同学修,共同进步。上师善知识为真正的怙主,佛法广大奥妙,没有上师的窍诀无法能够领悟,能够证得;要通过上师的传承和窍诀去领悟、体会佛法的真理。
下了这样的决心,才能真正皈依佛门,才能得到皈依的功德和利益。
皈依佛门以后,有的人光修没有学,有的光学没有修,这都是毛病。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改变,学不系统,修没有次第,没有按次第来修,这样不会有任何的成就。
学佛修行的功德和利益非常大,不可思议。我们可以从痛苦中、从烦恼中彻底解脱,也可以得到永恒的快乐与幸福。我们这些凡夫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们所认为的快乐根本不是快乐,所认为的幸福根本不是幸福,这都是世间的,有漏的。真正的快乐与幸福,你们现在还没有感受到。
佛讲的,六道轮回只有痛苦,一处也没有安乐。无著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里讲了:“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什么叫不净室呢?就是所谓的公共厕所。你到公共厕所里闻一闻,你能闻到香味吗?同样,五趣就是六道,就是地狱,饿鬼,傍生,人,天道(阿修罗归到天道里)。五趣之中无安乐,没有丝毫的安乐。在人间也是,没有丝毫的安乐。凡夫愚痴颠倒,假当成真,苦当成乐,实际上我们所认为的这些快乐和幸福,所追求的这些快乐和幸福都是痛苦,都是痛苦的因,都是痛苦的果,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我们根本没有感受过,根本没有得到过。
佛菩萨的境界,那些无漏的快乐与幸福才是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我们通过学佛,通过修行,可以摆脱一切烦恼与痛苦,可以获得永恒的快乐与幸福,这是多大的利益,多大的功德啊!
我们现在很多人还没认识到。有的光信,根本不学;有的也学,但是没有具体去修。很多人都是偶尔听听光盘,看看书,偶尔念念佛号,念念咒语什么的。这样能解脱吗?没有系统,没有次第,盲修瞎练,虚度光阴。东学西学,什么也没有学到;东抓西抓,什么也没有抓到。学佛不如法,修行不如法。不如法学佛修行,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是一种造业。
很多人学啊修啊,都学偏了,都修偏了。有的人光抓理论,不实修;有的光修不抓理论,没有理论基础。实修和理论,这两个是一定要配合的。“闻思修”吗,没有足够的闻思怎么修啊?有闻思不修也不行。现在有的人就光抓理论,学这个学那个,看这个看那个,但是不实修。有的光念佛号,光念咒语——这也可以算是实修吧,但是没有理论的基础,达不到目的,达不到效果。虽然在表面上很精进,实际上在造业,是不是?口中念佛,心里着魔,心里一点都不清净。自私自利,我执我爱,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烦恼,这才是魔。魔有外魔和心魔,外魔不是魔,心魔才是真正的魔。
什么是魔王波旬?所谓的魔王波旬就藏在我们的身上,藏在我们的相续中。所谓的我执,它就是魔王波旬,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烦恼都是它的手下,这都是魔啊!所以心里着魔。还说“怎么还不好呢”?能好吗?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不在表面,都在心里,要看发心和动机。发心若是不清净,都是自私和自利,心里不清净,都是贪嗔痴等等这些烦恼,那这样念佛修行都是在造业。
我们很多人修行就只做一些仪轨,上早课,上晚课,还有做一些除障法,上师瑜伽什么的,没有重视加行,出离心没有修出来,菩提心没有修出来,般若空性智慧没有修出来。虽然在修金刚萨垛除障法,但是业障没有减轻;虽然在修上师瑜伽,但是没有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与窍诀,就是心不到位。
要通过这些偈诵、仪轨来修加行。《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相当于交通工具。我们要去一个地方,要有这个交通工具,若是没有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无法到达目的地;那些仪轨、偈诵就相当于交通工具。但这些交通工具都是要加油的。我们修加行,通过四外加行修出离心;通过皈依发心修菩提心;通过金刚萨垛除障法消业,通过曼茶罗的修法积福,业障小了、福报大了,然后通过上师瑜伽修般若空性智慧。这些都相当于油。要加出离心、菩提心…
《表里如一地按次第闻思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