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受持五戒 讽诵藏经

  受持五戒 讽诵藏经

  ——传喜法师开示

  2009-04-26

  祈福法会的启示

   今天是初二,已经有一些法会的气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都开始投入法会。为了纪念佛陀的圣诞日,我们这一次法会跟以往有点不同,以前做了将近五届的《法华经》法会。

   这两年来,居士们供养我们寺院已经有六部《大藏经》,之前我们藏经柜做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经柜做好,藏经也请来了,大藏经都整齐地陈列在藏经柜中,供养在藏经楼里。

   这几年我去印度朝圣,也有幸参加了DB法王的世界祈福大法会,这个法会将近有五千多的僧众参加。在法会的最后,比较高潮的时候有三个事情,一个是请出《大藏经》,每一位僧众捧着,绕菩提迦耶佛陀成佛的大塔一周,信众们沿途用香花、哈达来庄严,合掌恭敬,每部经典用布包着,有一个彩幡,彩幡头向外,信众头低着,意思是向经典顶礼。一圈下来之后,再聚集回座位。在菩提迦耶塔下面五千多僧众同时诵经,大概半个多小时《大藏经》就可以念一遍。

   我亲自参加了这样的念诵,当时内心有一种无名的激动。因为我们是汉传佛教,我们的僧衣跟他们不一样,所以当时我们是坐在菩提树下,看着这些僧众们起身,个个搭着祖衣,扛着经书起立,排班绕塔的时候,我那时候激动地热泪盈眶,止不住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坐在佛陀成道的这棵菩提树下,看着佛陀的教法还在我们人间,这种感受……在明灿灿的阳光下,法王很客气让我们坐在上首,在那么多的人前面,但是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那种激动,心潮澎湃,所以我记忆很深。

   再接下来的一个活动就是出家人搭上祖衣,每个人都捧着钵,拿着锡杖托钵,也是绕正觉大塔一周,然后出正门,在一段很短的路上,信众们早就聚集好、准备好,每一个路过的僧众排着整齐的队伍,个个手托着钵,拿着精致的锡杖,也是近五千人的这样一支队伍。

   我们有幸,我跟海涛法师都站起来,那天也搭上祖衣,排队排到后面,持着钵、拿着锡杖。后来DB法王看我们跟别人不一样,把我们请下来了,跟DB法王站在一起,钵由他们拿着。然后我们几个随着法王从正觉大塔的后门直接进入后花园。到后花园之后,我还是找机会又加入到僧众的队伍,排在下面,展具坐下来。我那天也是准备得很整齐,我把具也带来了。展具坐下,坐得好好的。

   他们托完钵之后,回去集中在一起平均分,由聚藏寺准备好食物做过堂仪式。这个仪式我们汉传佛教天天都做,但是作为上座部佛法来说,他们每天吃饭都要去托钵。因为这个托钵只是一种形式,跟上座部有点不一样。上座部很多是托了之后,回来直接可以吃。有的上座部托到很多食物回寺院,然后大家集中在一起分食。他们当时采用了那种方式,主要的食物是由聚藏寺准备,然后由在家人做行堂。

   当时我又排队在上首的位置坐下来,那离正觉大塔很近,就是后花园。因为他们要从前面的正门绕到这边的后花园来,有一段路,我们是直接进入后花园。当时我也去感受佛陀在世的时候托钵、念供养,然后这样受食的整个过程,也是非常有感受的。

   第三个就是法会结束的时候,晚上夜幕降临,人手一支莲花灯,在正觉大塔菩提树下,我们手持着莲花灯,不同国度的比丘们用不同国度的语言唱着赞诵,藏文的、中文的、韩文的、英文的、梵文的,唱着这些赞诵,最后在佛陀的金刚座前点燃这支心灯莲花灯,这时整个世界祈福法会达到了高潮。

   其中第一个就是读经对我有所启发,因为我们平时的常规概念读《大藏经》都是耗时将近两年到三年时间,所以我们阅藏本身就有这样一个闭关,闭关的名字就叫阅藏,一般性用三年六个月的时间。我们著名高僧印光大师曾经就是在普陀山法雨寺,连续闭关二十多年阅藏。我自己曾经也是在九六年到九九年的闭关当中也有做少部分的阅藏。

   在我们一般性的概念里面,阅藏是一个很神圣、耗时长久、而且需要万缘放下来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这个世界祈福大法会当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种形式,大家把藏经请出来扛在肩上,让每个人合掌恭敬顶礼,回来后五千多僧众半个多小时把全部《大藏经》诵完了,当时启发了我一个思路:人多力量大。

   《大藏经》如果长期的被供养在藏经楼,紧紧地关在藏经柜里的话,我们益西堪布有一句话,他把他所写的书给我的时候,开玩笑跟我们说:“我把书给你们没有其他要求,你们至少看一遍,不要回去把我的书放在那里闭关。”

   我们没有闭关来看经,天天让佛的《大藏经》在那里闭关,这在佛教界已经是一个常见的事情。基本上经书被迎请回来之后,我们每一次迎请都是列队,香花迎、香花请,到了大殿陈列好上供,念香赞上香,藏经楼里面我们有重大的节日也都会去上供。基本上在中国汉传佛教几乎每个寺院都有藏经楼,都有《大藏经》。

   这个时代《大藏经》已经很普遍了,不像古代印一次《大藏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甚至要皇帝动用国家机器才能够完成的一桩壮举。现在印刷术普遍了,藏经数量远远比过去要多,但是它的现状都是处在这种闭关的状态,基本上是这样。

   所以我想这一次佛陀圣诞的这样一个纪念日,我们从以往的读《法华经》,今年来做这样一个行为,我们也来诵《大藏经》。利用我们人多,我们用三天或者四天的时间,人手一册来看。

  

  略释五戒

   这一次每一个人都要受五戒,这是我们这一次的特殊规定,是对诵经人的质量方面的要求,所以比较特殊。诵经的人要有三皈、有五戒。三皈只表明你的信仰,受了五戒算一个戒恶修善的修行者了,这样子来有质量,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信仰的基础,还要有文化的基础,所以我们这一次特意做了这样一个规定。

   今天的三皈就叫五戒三皈,跟最初的三皈不一样,最初叫返邪三皈。我们观想大地震动,我们自己心灵的大地,恭敬心令大地震动,然后功德祥云升起来。好像我们山里面青烟升起一样,我们观想我们心灵的大地震动,祥云升起,佛菩萨坐着莲花,在祥云之中现出来看着我们,微笑地看着我们,慈悲地看着我们,我们向佛菩萨忏悔业障。

   五戒的戒相,第一条是尽形寿不杀生。不杀生包括不杀人与动物,不杀那些个体小的,所有一切有生命的,不故意杀,这是不杀生的内容。

   不偷盗就是明知是他人的,非自己的财物物品,故意把它占为已有,这样子叫偷盗,这样子的行为我们不做叫不偷盗。

   不邪淫,自己的夫妻也有斋戒日,非时非处这都叫邪淫。除了自己夫妻非时非处叫邪淫之外,还有包括大家所说的第三者(不是夫妻关系的),所以人、非人这都不可以的。你受不邪淫戒,这个戒的功德它也会保护你。有一些很奇怪的,那些鬼也会有的,它也有男鬼、女鬼,它们也会来找我们人,你有戒的力量就能避免这些,这些对你来说就等于灾难一样,持戒的功德就可以避免。

   第四,不妄语。故说妄语,对别人造成侵害,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这种妄语,故说妄语的这样一个罪。我们受了这个戒之后就会知道,我们的语言我也要遵循它的诚实这样的美德,口的一种德,这样以后我们讲话利落,声音好听,讲话有威信,有可信度。

   第五,不饮酒。所有迷乱人心的东西,酒除了液体之外,还有固体的酒。除了酒之外,抽烟也是会让人丧失智力,被魔所控制,烟草、毒品。除了烟草的十八种毒物之外,这里面也包括葱、蒜、韭菜。我是按照师父的这么一个传承,我师父受戒的时候,包括葱、蒜、韭菜在里面,这是需要忌口,需要戒的。我们平时要注意,不要故意的去吃那些不好的,这会让你失控,尽形寿不去吃这些。

   这就像我们的防盗门、防盗窗一样,你的生命有了这五个戒,你看这个“戒”字就是一横两竖,外面一个戈。一横两竖是什么?是个篱笆墙,这就是栏杆拦着你。为什么外面还要有一个戈呢?这就是枪、武器。意思是什么呢?你要守卫好你的篱笆墙,守卫好你的界线。那个篱笆墙是警戒,这个枪代表着力量,你要有勇气。所以这个戒,它有防非止恶这样一个实际的生命内容在里面。篱笆代表着你的智慧,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能够实行,那代表着你的勇气,那个戈代表着你的勇气。

   所以过去出家人持戒者,我们都带一个刀戒刀。戒刀是提醒自己,宁舍生命不舍戒律。戒刀是为了让自己明白,宁断自己的命根,也不可以断自己的戒根的这种决心。也就好像戒字边上有一个戈,有一个刀枪一样。

   对五戒的内容,我略略地讲一下,这每五条戒分开来讲,那有得讲。犯戒的对象啊、你的动机啊、实施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啊…总共分这四条构成犯戒,我们在这里没有细讲,只不过略略地讲一下五戒的戒相。

   还有一个遮,戒的遮,有七个遮。什么叫遮呢?就是你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连受戒的资格都没有。

   哪几个遮呢?有没有偷盗现前僧物?也就是说偷盗三宝物。如果偷了三宝物,比如我们庙里面常常失窃,出家人的手机,门撬开偷去了;大殿门撬开,功德箱背去了;甚至我们铜的烛台,铜的佛相,偷去当废铁烂铜卖。这种人受五戒的机会是没有的,他可以受三皈依。

   为什么?偷三宝物是要下地狱的,有下地狱的罪,他是得不到清净戒体的。那有没有办法?他不能现前受戒,但可以现前忏悔。比如说我问有没有偷盗现前僧物,如果有,今天就受不了戒。那以后能不能受戒呢?以后可以。那以后什么时候可以受戒呢?他忏悔到清净了就可以,就有资格来领受戒体了。忏悔里面的种种忏,师父教他忏,忏得见瑞相了,说明地狱的业已经消掉了。否则的话,表面在受,没有用的,他已经造了地…

《受持五戒 讽诵藏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