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受持五戒 讽诵藏经▪P2

  ..续本文上一页狱的恶业。有几个遮,像第一个就是盗三宝物,盗三宝这个罪业是很重很重的。

   下面就是父亲生病的时候离去不顾。爸爸在生病没人照看的情况下你也不管,跑掉了,这个是不可以的,这种罪也是很重的,这个也是不能现前受戒的。妈妈生病时离去不顾,师长生病时离去不顾,这些都是不可以的。

   还有就是六亲男女当中行淫,也就是说不分大小的,世间所说的乱伦,这种也是不能现前受五戒的。

   还有就是杀害发菩提心的众生,也就是杀害菩萨的,他也不能现前受五戒。

   还有出佛身血也是一个,总共七条。

   这七条犯过的,今天你受戒是不行的,得不到戒。经过忏悔之后才可以受戒,这才如法,否则就不如法。这七个遮当中,杀佛、杀阿罗汉,基本上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机会,杀发菩提心众生,好像这个机会也很少。剩下的几个就是有没有盗现前僧物,父母亲、师长生病离去不顾;六亲男女行淫,这几个有可能。所以我问这个遮障,于中有无,要如实答,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没有这种遮难,没有这种灾难,你就可以很顺利的进行下一个仪程。前面我对五戒的戒相做了介绍,下面我们可以发心受。

   平时在受五戒的时候,我们可以全受五戒,叫具足五戒。也可以受四分,叫多分优婆塞、优婆夷戒;受三条,称为半分优婆塞、优婆夷戒;受两条,称为少分优婆塞、优婆夷戒;也可以受一条戒,一分优婆塞、优婆夷戒。

   但是今天我们的要求是四分的,至少四条戒。我们是希望大家受五条的,满分的优婆塞、优婆夷戒。专门为这次法会,我们对法尊重的缘故,也有很多人以这样一个因缘,作为一个加持。平时犹犹豫豫的,这次咬咬牙就能受戒了。

   受了戒,这个功德就是你的了,以后你看管好自己。因为自己有佛性,也有魔性,自己的心里有贼,你要把贼看好,让它不要出来犯错,自己的佛性也看好,让它常放光,这就叫修行,戒恶修善。

  

  五戒供佛 征服自我

   在我们回答的时候,在我们生命当中,佛光就照下来了。佛光在照耀的时候,五尊菩萨的威德力就加持在你身上,所以每受一戒就有五尊菩萨现前来保护。这个力量哪里来?就从你答应持戒的当下产生的。

   你对着这个宇宙,你向着所有的众生说,我尽形寿都不伤害你们,你说这个功德有多大?你在这样子想的时候,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得到你这句话的保障。你向着无量无边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你向他们说我不伤害你们了,我不杀你们了,这个功德多大啊!

   所以这个五条戒的功德,你想想有多大啊!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菩萨都知道啊!除了我们在场这么多的师父给你们证明之外,多少佛都听到啦!阿弥陀佛有没有听到?这是最好的供养。

   所以受五戒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受了五戒就算是修行人了。三皈依只说明你的信仰,你是佛教徒。受五戒是修行人,修行者。因为什么?因为已经决定我要戒恶,我要修善,佛陀对我的善教,我要信受奉行。你皈依三宝受五戒了,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是佛的一个好弟子,是法的实践者,僧宝引导你,你已经迈出脚步来了。

   这样的缘故,所以可以披袈裟了,这袈裟的名字叫缦衣,又叫礼忏衣。“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为什么?因为黄金白玉是往外去挣的,披袈裟是往内去征服的,往内征服自己。王侯将相是征服他人,受戒是征服自己,所以这个袈裟披起来是很伟大的。

   披衣的时候有四句:“善哉解脱服,钵叱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我们受戒有时候是唱的,拿起衣在披的时候,维那师父唱。平时我们念就可以了,双手把衣拿起来顶在头顶,念这四句就可以披了。

   “世世常得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我们如果死了之后中阴身,哪怕我们无量劫以来造的恶业,或者我们这一生造的恶业要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时候,你想起这句话“世世常得披”,这一件袈裟就把你三恶道的路都遮住了,再也不会堕三恶道。你想起“世世常得披”的时候,那个猪皮、狗皮就不再披得到你身上了,地狱的那些脚镣、汤火就没有办法烧到你身上了。“世世常得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世世都受戒的缘故,世世都不会堕落到三恶道,是这个意思,多伟大啊!

   第一句的“善哉”是感叹词,“善哉解脱服”。“钵叱”是像声词,晴天霹雳一样,一道闪光,这叫礼忏的衣服,一道闪光之下,你的罪障蠲除。这个衣服披到你的身上,你的身口意的业,特别是身的业障就消除了,你看功德这么大!

   我们以后可以披缦衣,又名解脱衣。平时做功课、诵经、礼忏都可以披,但是不能披着去买菜,这叫居士披袈裟。礼忏衣不可常披,常披就犯戒,披衣也有规矩的,常披名犯,出家人要常披。所以来庙里你们背一个香袋,那个香袋不是放香的,主要是装袈裟的。行在外以香囊盛起来,在家可以挂在净处。家里佛堂旁边有一个绳子,平时袈裟就挂在绳子上,穿的时候就拿下来披在身上,出门的时候以香囊盛着。千万不能披着袈裟上街买菜,那不可以!所以这个注意,披衣也有披衣的规矩。

   衣的保管要干干净净的。有的居士点香、蜡烛,把衣烧得一个一个洞,不小心烧出洞,马上要补,补的时候要取方方块块的布。补袈裟、补海青都要取方正的布,代表做人要方正,袈裟可以补的。

  

  弘愿持戒 功德无量

   接下来发愿,为什么要发愿?如果持戒不发愿的话,这个戒的行为,它的功德就有限,甚至持戒的功德不坚固。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发愿这样一个广大的心的动机的话,发愿简单的讲也可以叫动机,你没有光明的、伟大的动机,那你做这个行为它的结果是不一样。

   如果是以一个很伟大的动机来受五戒的,那你这五条戒从别解脱的戒升华成了无量无边的。如果光是一个别解脱戒,它是有限有量的,产生福德的力量也是有限有量。但是我们发愿发的广大的话,这个戒的力量就会变得非常非常的大。

   我给大家受五戒之前,看他们从大连带来的一本小册子。这就是去年我去大连的时候,辛苦了三天,然后有个国家领导干部深受感动,回去如饥似渴地收集了很多我们佛教的刊物。通过他的这种信心感想,就把这些连在一起,写了一个小的册子。我看了一下,很欣慰,我们的言行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他还对他的亲戚朋友,以及所有他认识的人,都告诫他们不要反对佛教,对佛教应当生起信心。

   今天我们受五戒,你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因为你受五戒,全世界都将为此改变,这有多伟大意义啊!

   前面受的三皈,今天叫五戒三皈。三皈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要举行的,第一次皈依叫返邪三皈,今天叫五戒三皈,以后八关斋戒叫八关斋戒三皈。受十戒,十戒三皈。具足戒三皈,受菩萨戒,菩萨戒三皈。都不一样的,你以后受金刚三昧耶的时候,叫金刚三昧耶三皈,在《普贤上师言教》里看到的三皈,那种很甚深的三皈,有气脉明点的三皈。

  

  为恶趣众生授三皈

   一切佛事以三皈为基础,每天我们早晚功课都要念三皈依:“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每天你做任何的佛事,都要以三皈为基础。

   所以今天我们受过五戒的三皈了,我们也更有资格了,以后你看到猪、猫、狗…你都有资格说三皈依了,你站在它面前念三皈依给它听。

   就像舍利弗以前是打柴的,在山里看到一群野蜜蜂,然后就对着野蜜蜂念三皈依。后来怎么样?这群野蜜蜂转世做人了之后,只有舍利佛可以度,佛陀去他们都不听。佛陀去了三次,这一批人也不听佛陀的,后来舍利弗去,老远地就出来迎接。听舍利弗讲法的时候毕恭毕敬,一起受三皈依,然后一起都证得法眼净。弟子们就好奇啊,说:“世尊,奇怪了?您的威德、福德远远大于舍利弗,为什么您去他们不听,舍利弗去他们听?”佛陀就说了这个因缘。舍利弗以前做打柴的樵夫,他是佛弟子,他可以为这些众生受三皈依。你看有这么大的果报!

   今天我去塔院的时候,妙翔引我去看,她说:“您看,这很恐怖!”我仔细一看,什么恐怖的啊?原来是一批野蜂,在我们的塔根那里,很奇怪?在那里开会。然后我就蹲下去给它们授三皈依,我还伸手抚摸抚摸它们,把旁边的人吓坏了!我来给它们授三皈依,它们不会咬我的。我蹲的很近,他们说:“师父,您离的远一点。”我不单离的很近,我还拿手去摸它们。他们说恶心,我说以后做你徒弟就不恶心了。那么多聚集在一起,一次受三皈依,成百上千的都听到了,你占多大便宜,我们开一次法会都没来这么多。

   我讲这个意思就是授权你们,以后可以给猪、猫、狗啊受三皈依了,以后你们看到那些众生,鱼、蝴蝶、蜜蜂、蚊子、苍蝇,你就可以给它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然后念七宝如来。受过五戒的就可以,刚刚自己受过三皈依,还没学好就给其他受皈依,有时候不大有力量,受五戒的人就可以给众生念三皈依了。

  

  护持三宝忏悔业障

   受三皈五戒了,以后最主要的一个是要护持三宝。三宝里面,佛宝、法宝,你们一般性不会去诽谤的,最容易诽谤的就是僧宝。

   你路上看到有一个假装的出家人向你化缘,你怎么办?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你可不可以对这个人生厌恶心?不可以,反过来要忏悔自己的业障。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有罪,生在这样的末法时代。生在末法时代,是谁请你来的?是你自己的罪业感召来的。所以要忏悔自己的业障,更加地要仰慕三宝,更加地要忆念佛恩、法恩、僧宝的恩。

   但是对于你街上看到的这个要怎么样?你要敬而远之。你能不能说,我今天看到一个假的,把他抓住了送到派出所去。行不行?不行,你是佛教徒不可以做这个事情。更不要靠近他去跟他理论,一理论弄了一身臭。

   你内心里要忏悔,回去要马上跪在佛面前忏悔,今天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我要忏悔业障,我生在末法时代,正法时代哪里看得到。然后要发愿念经回向,让一切众生都看到正法,令正法住世。要发愿让众生不要看到这些现象,更不要去传。

   现在不单是大街上,网络上都看到什么假和尚、假尼姑被抓到派出所去了,看到这个你要忏悔,你不要生随喜心,要生忏悔心。如果忏悔,忆念佛,忆念三宝的恩,你会有十大功德,反过来说,那你有很大的罪过。所以要保护三宝,保护你自己三宝弟子的这个功德。

  

《受持五戒 讽诵藏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