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照三界▪P6

  ..续本文上一页,你好象进到清凉林当中,跟佛菩萨在一起,佛菩萨之间对答,你做个旁观者。

   有时侯心领神会,有时侯搞不懂,皱着眉头,心领神会了开颜而笑,真好啊!有时侯汗毛直竖,有时侯热泪盈眶。有时侯佛好象就是对着我们讲,对着菩萨一遍一遍地嘱托。像那样的苦难众生,不要忘掉要救他们。对地藏菩萨说的有一丝之善不要让他堕地狱呀!我们就“哗哗”抖,“是的是的,我有一丝之善也不要让我堕地狱哟,地藏菩萨,佛已经跟你说了,拜托拜托。”

  

  愿为众生做桥梁

   今天各种各样真是殊胜,我那时每天不读经就不过瘾,不活在这个里面觉得就不一样,就享受法喜,禅悦。所以一个人看经也好,入定得定也好,一得定得轻安了,住在里面,都不想出来了。

   阿罗汉不想吃饭,以禅悦为食,不想出来吃饭。佛陀就策令他们,你们得法了,但世间芸芸众生还在流浪,颠倒黑白,在生灭当中不知出离,不知真假,你们应当与他们结法缘,结解脱缘,应当应供。所以为应众生供托着钵,眼不往两边看,这样走,众生准备好,跪下来,他就站下来受供养。

   有的人实在不想去,去一下就回来了,所以佛就规定,至少要七家,出去一趟不容易,山上下来至少要七家,这是佛陀慈悲,劝他们出来跟众生结缘,这样子。所以说你看这些得定的人,他们在这个定当中。

   现在末法时代的菩萨还有发这个愿,不贪寂乐之享受,我不能贪执在寂灭的快乐当中,众生都在水深火热当中,把自己的享受抛在一边。所以智者大师天台宗祖师说:“自损而利他”,这些菩萨都要发这个愿,来给众生做桥梁,让众生踩着自已的背,踩着自己的身体而瞭望到三宝,看到佛。

   末法时代的菩萨都是这样发愿的,不贪自利之享受,所有生生世世都要围绕众生,他到地狱,我追到地狱,他在哪,我追到哪,为众生做不请之友,这个是菩萨发的愿。

   不存在于阿罗汉的境界里,那种寂乐的境界,一入定,一千年过去了, 一入定,一万年过去了,地球坏了,继续在定当中,他在三昧光当中,他会迁的,你这个坏掉了,他会升到更上一级。

   但是菩萨发起大心的时候,不是为自己求安乐的,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我们佛法一代一代,即有这些得到法喜禅悦者,也有舍去自己的法喜禅悦,要把这个遍施一切众生,这样我们才有这种机会。

  

  祖师点化兜率主

   我们在座的也很多是往劫的菩萨,但是都忘掉了,很可惜。忘掉了象凡夫一样造业,到临死的时侯一看,这时候有点醒悟了,那根本不是我做的事情啊!白来了,人生白来了。

   别说我们一般性的,连弥勒佛来到世间还要点化呢!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之后,就是先到我们浙江义乌去点拨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当时在干嘛,知道嘛?拿个网在打渔。弥勒菩萨生生世世不吃众生肉的,他打渔和别的渔夫不一样,他打完后,还是把网放在水里,然后跟鱼说话,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这样子的。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这也是一个菩萨的境界呀!留下来被他吃的众生都解脱啊!但是他自己迷惑了,依靠这个生活,一家老小有一点田地。他喜欢修布施,布施啊,布施!弄到后来,他、老婆和他的两个儿子,本来是大家富贵,布施到后来,没饭吃,没地种,扛着渔网去打渔。

   后来达摩祖师来了,他还在那抓鱼呢,达摩祖师就站在边上了,他一看这么个黑脸汉子,达摩祖师就对他说:你怎么会在这打渔啊?他说:为什么我不能在这打渔啊?达摩祖师说你看看水中,你看看这个水中,达摩祖师就加持了这个水啊,他往水中一看,恍然之间见到了兜率内院,开悟了,我是兜率内院的主人呐,我却在这边打渔?

   达摩祖师点化他后就去南京了,他把鱼扔掉了,回去之后再大布施,布施得田没有了,家没有了。然后别人朝他要说:你老婆蛮漂亮的,要不要布施?他就回去跟他老婆商量,他老婆叫妙光啊,“我要布施,现在有人要你,你愿不愿意啊?”过去女人,男人说什么就什么,男人说要布施,有人要我了,那男人说了布施,我说不布施,让我男人没脸做人了嘛。过去女人真的很纯的,那怎么办呢?你说了要布施,无遮布施,你的话也不能再收回了。结果人家赶快把这个女的接回去了。这是他朋友开他的玩笑,你这家伙什么都布施,我看你的老婆你布施不布施?结果也布施了。这朋友很佩服,你这朋友好,我交到了,不但不欺负他老婆,还把他老婆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又给了很多钱送回来了。但是这时候他不过世间的日子,带着两个孩子到义乌黄龙山修行去了,他妻子、儿子也和他一起,一家子住到山上修行,亲戚朋友就供养他,证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傅大士进京

   梁武帝的时候,听说有一个傅大士,傅大士是弥勒佛化现,皇帝下圣旨请他去南京讲经,他去了之后住到当时是最高级的宾馆。第二天要请他去了,皇帝特意把殿门、窗全部关起来,傅大士早上出门带个大棍,看到殿门关着,他就拿棍子撞门,“咚”一撞,门窗皆开,等觉菩萨的境地,一开就全开。等觉菩萨,遍布的,周遍的叫等觉,这个境界。

   梁武帝跪下来献身为坐,模仿以前的玉皇大帝供养佛一样,跪下来把身体趴在地上,请傅大士踩着他的身体,登法座讲法,供养傅大士。

   他请到京城去的时候,百官觉得这个人很奇特的,打扮奇特,听他说是大菩萨、大士。大士就是大菩萨摩诃萨的意思,然后就问他说你是学什么的?他指指头,头上是道士那个簪,哦,你是道士啊!他指指身上,身上披个袈裟,哦,你是佛家!他又把脚伸出来,脚穿个官靴,脚上穿的儒家的孔夫子的官靴。

   儒、释、道一体的,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一切圣贤之教皆是他的教,等觉啊!弥勒菩萨能融一切,所有一切都在他肚子里面,这样子。

   皇帝也执弟子礼,后来回来的时候,供养他紫袈裟、日月珠、水晶球啊,一样一样地供养他。

  

  食马麦之原由

   这个世间法你看,我们众生迷惑起来,一投胎一来到世间就迷惑掉了。罗汉有隔阴之迷,菩萨有隔胎之迷,看很多都有善根,越是有善根有点福报的,造业也厉害。看这个世界很多当大官的,赚大钱的,前世都有福报的,一造恶业,下世就堕落下去了。

   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啊,佛陀有一次应供,皇帝忘了供养,没吃的,后院的马夫就把马吃的马麦给佛陀吃,吃了三个月。最后佛陀才讲答案,佛陀是遍知者,可以不来啊,但是佛陀要来,为什么?他的僧团里面还有四十九个出家人没有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饮食太好了,饮食太好了也证不到阿罗汉果。然后就结夏安居,因为吃马麦的结果,三个月下来,这四十九人全部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过去丛林里啊,特别是参禅的,吃的很苦的。像天童寺我就记的很清楚,我以前九十年代来的时候,你去打饭,没什么菜。后来几年有一些大德为了招众,把饮食调得好一点。你像有一些我看到过就吃得很好很好的,但是有一些传统的庙里吃的很差。为什么?饮食差一点,对修行是有好处的。

   其中还有一个什么呢?因为那五百匹马前世是菩萨,由于没有善知识引导,堕落为畜生。菩萨来到这个世间迷掉了,堕落做马。佛陀就吃他的马麦马粮,把他的这个东西受用了之后,这个福报再回向给五百匹马。然后结夏安居三个月下来,这些马集体生天。

   佛陀说因为这样的缘故来应供,度他的弟子,度那五百位菩萨。佛陀在世都有,我们现在比比皆是。这世间菩萨也多,堕落的也多,你说可惜不可惜啊?菩萨度好人都来不及,坏蛋就等着慢慢觉悟,没力量度了。

  

  莲师功德证法性

   我们念上面那五句话的时候:“三界清净刹,三有大悲客,充遍无尽食,以证法性力,回向无尽藏。”他每一句话都非常到位,但是我们的能力是没办法达到的,要观想我现在纯粹是个帮手,我把所有的都做好了,莲花生大士他的金刚语,让莲花生大士的功德力来超度,“充遍无尽食,以证法性力,回向无尽藏”。

   “回向无尽藏”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意思。南无莲花生大士,就想我今天在做的,都是南无莲花生大士在做的,所以一开始就是祈祷莲花生大士,到这里还是忆念,所有我们念的这一切都是莲花生大士。

   特别前面五句话是莲花生大士亲自说的,他这个说不是口头讲一下,他自然就是法尔如是,真实的谛实语。

   三界本身就是清净光明的,但是我们迷惑掉的人呢,就变成轮回的可悲的众生了。今天以这样的一个方便缘起,让你们来吃,吃了之后全部证得法性的力量,然后把你们全部都送到极乐世界去,这是莲花生大士果地威德的力量。

   所以你们以后回去做,每个人回去都可以做这样的烟供,拿点小火,拿点好吃的撒进去这样念,你要观想不是我在做,我只不过是一个弟子,是莲花生大士在做,我只是执行者,这样做加持力大。

   这个做的食子叫替身朵玛,这就好像你的委托书一样,都委托出去了。比如说我今天眼有点红,那我就眼这边的业障,给他去讨债去了。腰痛、心脏病啊、肝啊,五脏六腑哪痛放哪,头痛的话在头的侧面碰一下,头顶上别碰啊!平时吃饭都应该剩点饭,捏一个这样的来供。你吃饭了,你冤亲债主也要吃,他要找你算账,那就用替身给他吃,这样天灾人祸自然消除,非常非常的重要。

  

  殊胜伏藏——遍空自然解脱

   “现后中救我”,我们今天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响崖大德知”全部都了达。

   我们这也是供养,有一些善根啊供养、祈祷,大家观想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祈祷白玛邓灯大士呢?因为他取出一个修行的方法“遍空自然解脱”,“虚空自佛”真正的净土的境界现前,转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全部现前为极乐世界的大光明。祈祷他,让他照见我们,变我们今天的道场为清净刹土,一切众生都能被摄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在他的时代,他取出这个经,才把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威德力彻底地现前在我们人间。这个法是非常甚深的,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广传,这个时代我们正好得利益的时候,正当起始。

  

  十方诸佛慈护念

   下面念《往生咒》,一切众生皆得往生。念起《往生咒》啊,十二个阿弥陀佛的名号象一个螺旋啊,象DNA的生物锁链一样,所有的凡夫众生都进入光明的锁链,转着、转着,无量无边的莲花慢慢旋转着。

   我第一次开法华法会的时候,我想给大家先消业障,先超度。然后在超度结束的时候,有的居士跟我说:师父啊,有个菩萨站在你后面。又有居士来说:师父啊,师公站在你后面。有的看的更清楚了,原来那个菩萨就是我们师公,也来了现场。

   那天念经的时候,我也是坐在当中,我想这怎么办?我师父也在,如果我把法座搬到边上,大家会觉得很奇怪。然后诵《法华经》的时候我就观想,七宝合成的法座啊,然后莲花在上面啊,就是七宝狮子座很精美的,然后一朵莲花请师父坐在上面。我这样观想过之后啊,休息的时候又有居士跟我说了:师父,师父,看见师公坐在很漂亮的法座上面,那个莲花还会转,旋转。那个转我倒没观想,师父坐的莲花还会转。

   刚刚我们武汉的这位小居士,他也来跟我汇报,昨天念经老是打瞌睡,眼睛睁不开,懵里懵懂的时候,眼睛往上面一看,看到师公在上面,问我是真的假的。真的假的啊?真的假的离两边,是耶非耶全部远离,师父他已经是无量光无量寿了,象阿弥陀佛一样,我一开大法会,师父必然光临,平时也常住摄受这边。

   他圆寂之前清晰地跟我说,慧日寺跟极乐世界一样。师父跟我讲过这个地方,所以师父说以后会更加兴盛,甚至他讲的更具体,说象虚云老和尚在的时候的云居山一模一样的清净。你看师父对这个道场的赞叹啊、授记啊、摄受啊!我们多幸福啊!非常非常的幸福的。

   大家都不知道,似睡非睡的,反而看到了,很少的,不多的。刚才他疑疑惑惑问我是不是真的,我听到我就知道了。讲的人多了就知道了,一个这样讲,一个那样讲。这不是故意的,你想故意的,那不一定的,就要似睡非睡半梦半醒之间能看到,眼睛睁大了,分别念很强了,反而看不到,很奇特的。甚至有时候我们诵经,师父都会下去,每个人面前走一遍看一下,给每个人加持,就这样。

   甚至有缘的人到这边来,业障很重,不知道天高地厚,有的人来观望观望,然后又回去了,师父看他可怜,马上梦里面加持他,第二天赶快跑来,皈依来了。我说为什么皈依来了?昨天来为什么不皈依?昨天我是来看看,观察观察,结果回去睡觉,师父就坐在床边对我笑。哎,师父慈悲,你小子还要轮回到什么时候啊?已经有缘了,还不好好的皈依啊!

   有很多这样跟我讲,有的皈依之后,跟我讲梦里面见到师公。特别有危难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就会见到师公来加持,这个可以知道。所以我慢慢的我也深信,我们师父、十方诸佛都在护念着我们,我们自己业障重,不知道。

  

  吉祥之源

   “不贪自利寂乐之享受, 依于利他如饰胜意行……无垢圣教兴盛常住世,无偏众生享受胜利乐。”所有的佛法住在世间,但是你在里面挑挑拣拣,这个反而会造恶,会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割裂佛法,有那样的过错。无偏的众生才会享受那种殊胜的法力之乐。对着佛门还是以过去的分别念、狭隘心去测度,那就有业障,对三宝要敞开心胸。

   所以我们一皈依,就念“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很重要。

   所以这个“意中所愿恒时唯有此”,一个就是佛法住世,一个就是众生得度,这两个最重要。

   吉祥从哪里来?昼夜吉祥从哪里来?一切时中吉祥从哪里来?从上师摄受。所以八闲暇十圆满,最后的圆满就是师已摄受才叫圆满。所以最后你没一个实践者,佛也出世,佛也说法,法也存在世间,没个老师传给你,没个老师喜欢你,你跟老师的心不相应,都白搭。所以十圆满最后一个就是上师摄受,唯师摄受。

   所以《吉祥偈》第一个就是“愿诸上师哀摄受,愿诸三宝哀摄受,愿诸护法常拥护”。吉祥就是从这里来的,这就是窍门,你要想吉祥,就这三个。有善知识摄受你,你得到三宝的利益了,得到利益之后,龙天护法常如影相随,跟着你保护你,那你就吉祥了,这很重要。

  

  

《佛光照三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大藏经法会序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