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好象進到清涼林當中,跟佛菩薩在一起,佛菩薩之間對答,你做個旁觀者。
有時侯心領神會,有時侯搞不懂,皺著眉頭,心領神會了開顔而笑,真好啊!有時侯汗毛直豎,有時侯熱淚盈眶。有時侯佛好象就是對著我們講,對著菩薩一遍一遍地囑托。像那樣的苦難衆生,不要忘掉要救他們。對地藏菩薩說的有一絲之善不要讓他墮地獄呀!我們就“嘩嘩”抖,“是的是的,我有一絲之善也不要讓我墮地獄喲,地藏菩薩,佛已經跟你說了,拜托拜托。”
願爲衆生做橋梁
今天各種各樣真是殊勝,我那時每天不讀經就不過瘾,不活在這個裏面覺得就不一樣,就享受法喜,禅悅。所以一個人看經也好,入定得定也好,一得定得輕安了,住在裏面,都不想出來了。
阿羅漢不想吃飯,以禅悅爲食,不想出來吃飯。佛陀就策令他們,你們得法了,但世間芸芸衆生還在流浪,顛倒黑白,在生滅當中不知出離,不知真假,你們應當與他們結法緣,結解脫緣,應當應供。所以爲應衆生供托著缽,眼不往兩邊看,這樣走,衆生准備好,跪下來,他就站下來受供養。
有的人實在不想去,去一下就回來了,所以佛就規定,至少要七家,出去一趟不容易,山上下來至少要七家,這是佛陀慈悲,勸他們出來跟衆生結緣,這樣子。所以說你看這些得定的人,他們在這個定當中。
現在末法時代的菩薩還有發這個願,不貪寂樂之享受,我不能貪執在寂滅的快樂當中,衆生都在水深火熱當中,把自己的享受抛在一邊。所以智者大師天臺宗祖師說:“自損而利他”,這些菩薩都要發這個願,來給衆生做橋梁,讓衆生踩著自已的背,踩著自己的身體而瞭望到叁寶,看到佛。
末法時代的菩薩都是這樣發願的,不貪自利之享受,所有生生世世都要圍繞衆生,他到地獄,我追到地獄,他在哪,我追到哪,爲衆生做不請之友,這個是菩薩發的願。
不存在于阿羅漢的境界裏,那種寂樂的境界,一入定,一千年過去了, 一入定,一萬年過去了,地球壞了,繼續在定當中,他在叁昧光當中,他會遷的,你這個壞掉了,他會升到更上一級。
但是菩薩發起大心的時候,不是爲自己求安樂的,但願衆生得離苦。所以我們佛法一代一代,即有這些得到法喜禅悅者,也有舍去自己的法喜禅悅,要把這個遍施一切衆生,這樣我們才有這種機會。
祖師點化兜率主
我們在座的也很多是往劫的菩薩,但是都忘掉了,很可惜。忘掉了象凡夫一樣造業,到臨死的時侯一看,這時候有點醒悟了,那根本不是我做的事情啊!白來了,人生白來了。
別說我們一般性的,連彌勒佛來到世間還要點化呢!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之後,就是先到我們浙江義烏去點撥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當時在幹嘛,知道嘛?拿個網在打漁。彌勒菩薩生生世世不吃衆生肉的,他打漁和別的漁夫不一樣,他打完後,還是把網放在水裏,然後跟魚說話,該走的走,該留的留,這樣子的。該走的走,該留的留,這也是一個菩薩的境界呀!留下來被他吃的衆生都解脫啊!但是他自己迷惑了,依靠這個生活,一家老小有一點田地。他喜歡修布施,布施啊,布施!弄到後來,他、老婆和他的兩個兒子,本來是大家富貴,布施到後來,沒飯吃,沒地種,扛著漁網去打漁。
後來達摩祖師來了,他還在那抓魚呢,達摩祖師就站在邊上了,他一看這麼個黑臉漢子,達摩祖師就對他說:你怎麼會在這打漁啊?他說:爲什麼我不能在這打漁啊?達摩祖師說你看看水中,你看看這個水中,達摩祖師就加持了這個水啊,他往水中一看,恍然之間見到了兜率內院,開悟了,我是兜率內院的主人呐,我卻在這邊打漁?
達摩祖師點化他後就去南京了,他把魚扔掉了,回去之後再大布施,布施得田沒有了,家沒有了。然後別人朝他要說:你老婆蠻漂亮的,要不要布施?他就回去跟他老婆商量,他老婆叫妙光啊,“我要布施,現在有人要你,你願不願意啊?”過去女人,男人說什麼就什麼,男人說要布施,有人要我了,那男人說了布施,我說不布施,讓我男人沒臉做人了嘛。過去女人真的很純的,那怎麼辦呢?你說了要布施,無遮布施,你的話也不能再收回了。結果人家趕快把這個女的接回去了。這是他朋友開他的玩笑,你這家夥什麼都布施,我看你的老婆你布施不布施?結果也布施了。這朋友很佩服,你這朋友好,我交到了,不但不欺負他老婆,還把他老婆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又給了很多錢送回來了。但是這時候他不過世間的日子,帶著兩個孩子到義烏黃龍山修行去了,他妻子、兒子也和他一起,一家子住到山上修行,親戚朋友就供養他,證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傅大士進京
梁武帝的時候,聽說有一個傅大士,傅大士是彌勒佛化現,皇帝下聖旨請他去南京講經,他去了之後住到當時是最高級的賓館。第二天要請他去了,皇帝特意把殿門、窗全部關起來,傅大士早上出門帶個大棍,看到殿門關著,他就拿棍子撞門,“咚”一撞,門窗皆開,等覺菩薩的境地,一開就全開。等覺菩薩,遍布的,周遍的叫等覺,這個境界。
梁武帝跪下來獻身爲坐,模仿以前的玉皇大帝供養佛一樣,跪下來把身體趴在地上,請傅大士踩著他的身體,登法座講法,供養傅大士。
他請到京城去的時候,百官覺得這個人很奇特的,打扮奇特,聽他說是大菩薩、大士。大士就是大菩薩摩诃薩的意思,然後就問他說你是學什麼的?他指指頭,頭上是道士那個簪,哦,你是道士啊!他指指身上,身上披個袈裟,哦,你是佛家!他又把腳伸出來,腳穿個官靴,腳上穿的儒家的孔夫子的官靴。
儒、釋、道一體的,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一切聖賢之教皆是他的教,等覺啊!彌勒菩薩能融一切,所有一切都在他肚子裏面,這樣子。
皇帝也執弟子禮,後來回來的時候,供養他紫袈裟、日月珠、水晶球啊,一樣一樣地供養他。
食馬麥之原由
這個世間法你看,我們衆生迷惑起來,一投胎一來到世間就迷惑掉了。羅漢有隔陰之迷,菩薩有隔胎之迷,看很多都有善根,越是有善根有點福報的,造業也厲害。看這個世界很多當大官的,賺大錢的,前世都有福報的,一造惡業,下世就墮落下去了。
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有啊,佛陀有一次應供,皇帝忘了供養,沒吃的,後院的馬夫就把馬吃的馬麥給佛陀吃,吃了叁個月。最後佛陀才講答案,佛陀是遍知者,可以不來啊,但是佛陀要來,爲什麼?他的僧團裏面還有四十九個出家人沒有證得阿羅漢果,由于飲食太好了,飲食太好了也證不到阿羅漢果。然後就結夏安居,因爲吃馬麥的結果,叁個月下來,這四十九人全部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過去叢林裏啊,特別是參禅的,吃的很苦的。像天童寺我就記的很清楚,我以前九十年代來的時候,你去打飯,沒什麼菜。後來幾年有一些大德爲了招衆,把飲食調得好一點。你像有一些我看到過就吃得很好很好的,但是有一些傳統的廟裏吃的很差。爲什麼?飲食差一點,對修行是有好處的。
其中還有一個什麼呢?因爲那五百匹馬前世是菩薩,由于沒有善知識引導,墮落爲畜生。菩薩來到這個世間迷掉了,墮落做馬。佛陀就吃他的馬麥馬糧,把他的這個東西受用了之後,這個福報再回向給五百匹馬。然後結夏安居叁個月下來,這些馬集體生天。
佛陀說因爲這樣的緣故來應供,度他的弟子,度那五百位菩薩。佛陀在世都有,我們現在比比皆是。這世間菩薩也多,墮落的也多,你說可惜不可惜啊?菩薩度好人都來不及,壞蛋就等著慢慢覺悟,沒力量度了。
蓮師功德證法性
我們念上面那五句話的時候:“叁界清淨刹,叁有大悲客,充遍無盡食,以證法性力,回向無盡藏。”他每一句話都非常到位,但是我們的能力是沒辦法達到的,要觀想我現在純粹是個幫手,我把所有的都做好了,蓮花生大士他的金剛語,讓蓮花生大士的功德力來超度,“充遍無盡食,以證法性力,回向無盡藏”。
“回向無盡藏”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意思。南無蓮花生大士,就想我今天在做的,都是南無蓮花生大士在做的,所以一開始就是祈禱蓮花生大士,到這裏還是憶念,所有我們念的這一切都是蓮花生大士。
特別前面五句話是蓮花生大士親自說的,他這個說不是口頭講一下,他自然就是法爾如是,真實的谛實語。
叁界本身就是清淨光明的,但是我們迷惑掉的人呢,就變成輪回的可悲的衆生了。今天以這樣的一個方便緣起,讓你們來吃,吃了之後全部證得法性的力量,然後把你們全部都送到極樂世界去,這是蓮花生大士果地威德的力量。
所以你們以後回去做,每個人回去都可以做這樣的煙供,拿點小火,拿點好吃的撒進去這樣念,你要觀想不是我在做,我只不過是一個弟子,是蓮花生大士在做,我只是執行者,這樣做加持力大。
這個做的食子叫替身朵瑪,這就好像你的委托書一樣,都委托出去了。比如說我今天眼有點紅,那我就眼這邊的業障,給他去討債去了。腰痛、心髒病啊、肝啊,五髒六腑哪痛放哪,頭痛的話在頭的側面碰一下,頭頂上別碰啊!平時吃飯都應該剩點飯,捏一個這樣的來供。你吃飯了,你冤親債主也要吃,他要找你算賬,那就用替身給他吃,這樣天災人禍自然消除,非常非常的重要。
殊勝伏藏——遍空自然解脫
“現後中救我”,我們今天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響崖大德知”全部都了達。
我們這也是供養,有一些善根啊供養、祈禱,大家觀想阿彌陀佛。
爲什麼要祈禱白瑪鄧燈大士呢?因爲他取出一個修行的方法“遍空自然解脫”,“虛空自佛”真正的淨土的境界現前,轉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全部現前爲極樂世界的大光明。祈禱他,讓他照見我們,變我們今天的道場爲清淨刹土,一切衆生都能被攝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在他的時代,他取出這個經,才把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威德力徹底地現前在我們人間。這個法是非常甚深的,在古代的時候沒有廣傳,這個時代我們正好得利益的時候,正當起始。
十方諸佛慈護念
下面念《往生咒》,一切衆生皆得往生。念起《往生咒》啊,十二個阿彌陀佛的名號象一個螺旋啊,象DNA的生物鎖鏈一樣,所有的凡夫衆生都進入光明的鎖鏈,轉著、轉著,無量無邊的蓮花慢慢旋轉著。
我第一次開法華法會的時候,我想給大家先消業障,先超度。然後在超度結束的時候,有的居士跟我說:師父啊,有個菩薩站在你後面。又有居士來說:師父啊,師公站在你後面。有的看的更清楚了,原來那個菩薩就是我們師公,也來了現場。
那天念經的時候,我也是坐在當中,我想這怎麼辦?我師父也在,如果我把法座搬到邊上,大家會覺得很奇怪。然後誦《法華經》的時候我就觀想,七寶合成的法座啊,然後蓮花在上面啊,就是七寶獅子座很精美的,然後一朵蓮花請師父坐在上面。我這樣觀想過之後啊,休息的時候又有居士跟我說了:師父,師父,看見師公坐在很漂亮的法座上面,那個蓮花還會轉,旋轉。那個轉我倒沒觀想,師父坐的蓮花還會轉。
剛剛我們武漢的這位小居士,他也來跟我彙報,昨天念經老是打瞌睡,眼睛睜不開,懵裏懵懂的時候,眼睛往上面一看,看到師公在上面,問我是真的假的。真的假的啊?真的假的離兩邊,是耶非耶全部遠離,師父他已經是無量光無量壽了,象阿彌陀佛一樣,我一開大法會,師父必然光臨,平時也常住攝受這邊。
他圓寂之前清晰地跟我說,慧日寺跟極樂世界一樣。師父跟我講過這個地方,所以師父說以後會更加興盛,甚至他講的更具體,說象虛雲老和尚在的時候的雲居山一模一樣的清淨。你看師父對這個道場的贊歎啊、授記啊、攝受啊!我們多幸福啊!非常非常的幸福的。
大家都不知道,似睡非睡的,反而看到了,很少的,不多的。剛才他疑疑惑惑問我是不是真的,我聽到我就知道了。講的人多了就知道了,一個這樣講,一個那樣講。這不是故意的,你想故意的,那不一定的,就要似睡非睡半夢半醒之間能看到,眼睛睜大了,分別念很強了,反而看不到,很奇特的。甚至有時候我們誦經,師父都會下去,每個人面前走一遍看一下,給每個人加持,就這樣。
甚至有緣的人到這邊來,業障很重,不知道天高地厚,有的人來觀望觀望,然後又回去了,師父看他可憐,馬上夢裏面加持他,第二天趕快跑來,皈依來了。我說爲什麼皈依來了?昨天來爲什麼不皈依?昨天我是來看看,觀察觀察,結果回去睡覺,師父就坐在床邊對我笑。哎,師父慈悲,你小子還要輪回到什麼時候啊?已經有緣了,還不好好的皈依啊!
有很多這樣跟我講,有的皈依之後,跟我講夢裏面見到師公。特別有危難的時候,生病的時候,就會見到師公來加持,這個可以知道。所以我慢慢的我也深信,我們師父、十方諸佛都在護念著我們,我們自己業障重,不知道。
吉祥之源
“不貪自利寂樂之享受, 依于利他如飾勝意行……無垢聖教興盛常住世,無偏衆生享受勝利樂。”所有的佛法住在世間,但是你在裏面挑挑揀揀,這個反而會造惡,會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割裂佛法,有那樣的過錯。無偏的衆生才會享受那種殊勝的法力之樂。對著佛門還是以過去的分別念、狹隘心去測度,那就有業障,對叁寶要敞開心胸。
所以我們一皈依,就念“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很重要。
所以這個“意中所願恒時唯有此”,一個就是佛法住世,一個就是衆生得度,這兩個最重要。
吉祥從哪裏來?晝夜吉祥從哪裏來?一切時中吉祥從哪裏來?從上師攝受。所以八閑暇十圓滿,最後的圓滿就是師已攝受才叫圓滿。所以最後你沒一個實踐者,佛也出世,佛也說法,法也存在世間,沒個老師傳給你,沒個老師喜歡你,你跟老師的心不相應,都白搭。所以十圓滿最後一個就是上師攝受,唯師攝受。
所以《吉祥偈》第一個就是“願諸上師哀攝受,願諸叁寶哀攝受,願諸護法常擁護”。吉祥就是從這裏來的,這就是竅門,你要想吉祥,就這叁個。有善知識攝受你,你得到叁寶的利益了,得到利益之後,龍天護法常如影相隨,跟著你保護你,那你就吉祥了,這很重要。
《佛光照叁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