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照三界▪P5

  ..续本文上一页《宝箧印陀罗尼经》一样,无有间断,前面的还没有离去,后面的已经充满了。

   昨天有看到倒挂的彩虹,这个是很殊胜的。有的人你发财了,赚个一亿元、十亿,亿万富翁,你想看倒挂彩虹是很难的,活一辈子也不一定看到。这都是一种加持,“至诚恭敬祈祷垂加持”种种的。“一切所欲胜共诸悉地”,殊胜的和同共的悉地,“无碍自在成就祈垂赐”。

   所以我们修恭敬、虔诚心。因为这个大圣的这种自在境界不是我们可以得到,只有“垂赐”给我们,然后我们要准备好,始终准备好。你准备好,它就现前了。如果没有准备好,对你来说现前也是白搭,就过去了。所以要准备好,象练兵一样,练兵千日,用兵一时。修行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供养僧众也是,再那个的僧众,你看了都恭敬,供养都可以。学倒不一定要学,你学的话要有介绍,五十三参都要有介绍。师父给你讲那个杀猪的是个菩萨化现得,你去跟他学不要紧的,有师父告诉你。在五十参里面,出家人的身份也不少,但是不是所有都是出家人身份,甚至里面有盖房子的、有织布的、打猎的,最差的还有妓女,妓女都是菩萨化现的。在五十三参里,大菩萨化现,这个就要有师父介绍,没师父介绍你不知道的。

   但是看到出家人形象,你要普遍恭敬,这里面有圣人,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都是凡夫,不要紧,但是你不能错过那一个真的。不培养起良好的习惯,那一个圣僧现前,你就错过去了。所以我们供斋要供千僧斋,数量多了,里面就有。佛陀就跟我们说,在末法时代,你只要供养一千个出家人,里面肯定有个阿罗汉。是不是这个道理呀?越是末时代,我们出家人的习气毛病越来越重,但是不要紧,你只要普遍恭敬,里面有圣僧,有好样的。

   就象我前面讲到那些修行法门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殊胜。有的是即身成佛,有的是修九年就成佛,有的是九个月就成佛,六个就成佛,几个星期就成佛。真正按照般若三昧,达到这个境界行般若三昧,九十天就现前,见无量光无量寿,得大成就。有的更快,一个星期就可以,但是你要准备好,你没准备好,一个星期?多少也没有用。所以念佛法门是一期、二期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七天,都是非常殊胜。但是没有准备好,不行。

   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你只管你的心诚恳了没有,有没有像黄金一样?无杂质无杂染。你有没有返过头来看看你自己?我们的心像莲花一样的多大多漂亮,里面含金量多少,很重要。如果你达到了的话,加上法,有人引导这些法再学,再加上回光返照,那成就会很快,自己就会开心起来,法喜,那种法喜禅悦。

  

  持咒念佛皆入心

   《大加持云》第一句所缘境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大乐宫殿中,”大乐宫殿就是极乐世界,对境是极乐世界。最后一句“无碍自在成就祈垂赐”,诸佛菩萨已经无碍了,大成就了,佛光遍照了,我们无明还在遍照,业障还充满着,所以佛有那个愿,我们还得配和,这个很重要。

   我们的佛性就犹如摩尼宝,我们的佛性都带来了吧,没有丢掉吧。佛性是我们的摩尼宝,但是要开启,要由善知识,已经知道什么是摩尼宝的人来帮助你挖掘出来。所以皈依外在的三宝,是为了开发你内在的三宝。这要借助什么?借助外在善知识来帮你。对于外在的皈依要至诚恳切,因为你知道你家里有宝藏呀!所以以至诚的皈依把这个摩尼宝找出来,要像莲花一样。

   “嘛尼”是摩尼宝,莲花是“贝美”。唵嘛尼贝美吽!“唵”是一切音声总持,“吽”是一切佛的心,佛的音声把我们摄到佛心里去。最后一个“舍”,我们古代读 “哈利”,在唐朝,唐、宋、元翻译过来读“哈利”,现在藏传佛教读“舍”,其实是三个梵音合在一起的叫“哈利”。

   简单的,有时候师父为引导弟子,因为他是有实修的,不是嘴读的,是这个法界里咒的音。可以引导。但是没有师父传,只是结个缘,念念而已,可以引导。这要有师父传,一步步的。

   “唵嘛尼贝美吽舍”,“舍”是阿弥陀佛的心,极乐世界,每一个字都代表特殊的意义。“唵嘛尼贝美吽”,念时有时侯可以思维一下,咒虽然是不思维,但有时侯也可以思维一下。莲花一般如摩尼宝,摩尼宝就如莲花,莲花就如摩尼宝。“唵”和“ 吽”有什么区别?念念也要入,安住着入三昧,咒本身是总持,咒是引众生入正定,入三昧,所以平时要有修。

   我们在座的级别很高的,佛教徒里算是佼佼者,回去要会修。反过来说我们都不修法,真是叫末法时代了,你还指望那些杀猪,杀鸡的人修呀?我们都是搭袈裟,都是老弟子了,要修。

   念阿弥陀佛也是呀,“阿”字,文殊菩萨千臂千手千钵千释迦,“阿”字就是毗卢遮那佛,无生大空性。“阿”就是阿字观,入中央毗卢遮那佛的清净法身体性。入阿弥陀佛的还有一个东方什么观,南方什么观,西方什么观,北方什么观。东方是“啰”字观,还有一个“入”字观,它的发音不一样。

   我们念阿弥陀佛,首先净化我们的业障,大光明,以“阿”字开头,“阿、弥、陀、佛”都有它的含义,都有它的功德,佛名号的功德,万德洪名。念的时侯也要入心,很实在的,“砰”敲一个很清晰的印,念阿弥陀佛一声下来就是一个印,叫法王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要观想,就好象在白布敲印一样的,阿弥陀佛“咚”一个印,阿弥陀佛“咚”一个印,就这样敲下去。

   道正法师所讲的愿将娑婆遍种西方莲,就靠这个法王印,把我们的肉体梵志变成法,清净的法,就从有限变无限,打破我执我见,虚妄烦恼。痛苦越来的时侯你越要念,无量光无量寿,什么是我呢?然后就由无量光无寿来替代。所以这个痛苦特别帮助修行,佐料一样的。

  

  修行莫离善知识

   修行也是要认真的、入心的、入定的。定引慧,慧再持定。定的境界就越来越高,定也是有次第的。定有次第了,慧也有次第,慧也有更高的层次。更高次第安住着,因慧而入定,定又更高,因定而发慧,慧又更高。所以才有五十三地菩萨,十信、十行、十回向、十住、十地。然后地地增高,到等觉、妙觉、成佛,那就福慧两足。

   这是我们自己亲自修,你愿这样修,你愿求解脱,你跟着善知识,你没有完成的事不要紧啊,因为你与善知识相应,任何的时侯往生都可以,随善知识的愿力带业往生。

   还有一种人修法,偏离,不愿意跟着善知识,自已觉得自己很聪明,千错万错,那就变成世间练气功的外道之流。

   像永嘉大师,天台宗的法师,讲经说法开悟了,还要找一个开悟的师父,还要找六祖大师,没有六祖大师,没有开悟的师父给你印可,叫自然外道。

   虽然是出家人,身披袈裟开悟了,依教而修开悟了,你开悟了也要找一个有资格的人给你印可。就象智者大师一样, 智者大师学法华三昧开悟了,也要找师父给他印证,师父跟他说“非你莫证,非我莫知,同入灵山海会。”你看给他印证。

   三皈要有三皈的师父、五戒要有五戒的师父、传戒有传戒的师父、授法有授法的师父、修道有修道的师父、证道有证道的师父。

   有的人说我的根本上师是某某人,我说你已经开悟了?没有开悟,谈得上什么根本上师。令你开悟的人是你的根本上师,哪怕这个人是很没有名气的,其貌不扬,没有名声,但是缘份在这里,法缘在这里,他让你明心见性了,那他就是你的根本上师。

   这个都有不同的,师父有三皈依师父、五戒师父、八戒师父、十戒师父、具足戒师父。传什么法的师父、传什么传承的上师、灌什么顶的上师、授窍诀的上师、引领你实践的上师,然后最后让你明心见性的这才是根本上师,他对你恩德是最最大的,让你即身成就的。

  

  句句金刚语 如入清凉林

   法也是这样的,你们开心不开心,富贵不富贵,没福报的人就嫌麻烦,师父这么麻烦,他吃饭不嫌麻烦,如果今天让你吃山珍海味,你大概不嫌多吧!慈禧太后一吃就是一百零八道菜,你没那福报,吃不到。也有人业障重,你给他吃,“这么麻烦?”他就要吃臭豆腐。

   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你读了《大藏经》那还了得,八万四千法门,同时让你结缘摄受。不同次第,引渡不同的次第,满不同众生的愿,让你成就不同时间的法喜,这是不一样的。

   修行要有进步的,没有进步有什么意思?老让你念一年级有什么意思?对不对?你一年级读不好那不行,成绩很差,最后还留级,留到幼儿园去了。你读的成绩很好,每次都考一百分,还憋着让你读一年级,那你肯定希望读二年级,二年级成绩很好读三年级,三年级很好读四年级,这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中国只有高中生,大学没有,那就觉得没面子,我们中国连高等学府也没有。如果中国有高等学府了,只有本科生,没有研究生,那你就觉的不过瘾,我想读研究生读不到。那某一些专科里学位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没有办法就到国外著名大学,哈佛这些大学,他的这些专科有高等学位,对喜欢读书的人,“我就想拿到博士学位”,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你没有就显得枯燥无味。

   所有我们人类到现在这些宗教,佛教是最丰富,浩如烟海,句句金刚语,句句不错。你用现代科学去推敲佛讲的话,没一句话是错的,佛讲的就这么伟大!佛法富贵啊!我们这次读藏经真的好福报啊!做三宝的弟子,沾一点点边都不得了。

   读藏经我闭关的时侯也读过,一开始读经的时侯,头两个小时都有点烦闷。这是什么呢?这是业障,它顶着你不想让你读。你认真的,心静下、静下、静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就开始有味道了…

《佛光照三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藏经法会序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